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W 为袁绍檄豫州

为袁绍檄豫州

更新时间:2024-05-20 05:13:00


诗人: 陈琳
标题: 为袁绍檄豫州
内容: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凌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承资拔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者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议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檀收立杀,不俟报闻。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济。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于是操师震慑,晨夜逋遁,屯据敖仓,阻河为固,欲以螗螂之斧,御隆车之隧。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霆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馀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扬之遗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痍,人为雠敌。若回旆方徂,登高罔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拓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绐与,强寇弱主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敢也。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勒见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两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翻译: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凌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面临危局制定策略来平定变乱,忠心的臣子面临灾难寻求对策来确立自己的地位,所以先有了不凡的人,然后有不凡的事;有不凡的事,然后能立不凡的功勋。这个不凡,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从前强大的秦国的国君却很软弱,赵高执政,专权控制政局,自己作威作福,当时的人受到胁迫,不敢直言。最终发生了望夷宫之变,导致灭族之祸,至今背负骂名。到了吕后时期,吕禄、吕产专政,擅自处理政事,以及宫内事务,控制军队,下级欺凌上级,全国的人都感到寒心,于是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愤怒起兵,诛讨叛乱,尊立太宗孝文皇帝,所以能国家兴隆,他们也光照史册,这就是大臣立功的典范。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承资拔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者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议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檀收立杀,不俟报闻。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司空曹操,他的祖父曹腾,是从前的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虐待百姓。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收养的乞丐子,借助赃银而得高位,乘坐金车玉辇,贿结权幸,窃居宰辅,颠覆皇权。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袁绍统领豪杰,铲除奸佞,又遇到了董卓的专权,欺凌百官,虐待百姓,于是袁绍拔剑击鼓,发动诸侯,召集英雄,不追究他们从前的过错,都予以任用,于是和曹操共同商讨讨伐董卓,本来以为曹操是英雄之才,可以任用,谁知他愚昧短见,轻易发动进攻,打了大败仗,丧失了许多兵力,袁绍于是又分给他兵力,休整队伍,上表让他担任东郡太守;又让他担任兖州刺史,让他披着虎文将袍,交给他军队,给他奖罚的权利,希望他能够像秦国将军(孟明视)一样将功赎罪。但是曹操却趁机飞扬跋扈,肆意行凶,剥削人民,残害贤能良善的人,前任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出名,直言正色,从不阿谄奉承,却被曹操杀死把头颅悬挂起来示众,妻子二女都被杀害。从此官员怨愤痛恨,民怨更加厉害,一个人振臂一呼,整个州都群起响应,所以在徐州被打败,土地让吕布夺取,逃到东部故乡,没有立足之地。袁绍本着扶弱惩强的意愿,而且不和善于叛变的吕布同党,于是又发动兵马,征讨吕布,金鼓震天,吕布被打败,拯救了曹操面临死亡的威胁,恢复他的官职,就算袁绍对兖州的百姓没有恩惠,也对曹操有大恩。后来皇帝把京都从长安迁到洛阳,群贼乱政,当时冀州正有北边少数民族的侵犯,分裂土地,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勋为使者,下令给曹操,让他缮修洛阳宗庙,保护年幼的皇上。他却趁机放纵专行,住在宫内,玷污王宫,败乱法纪,一个人担任三个重任,专制朝政,封爵、赏赐都出自自己的想法,判罪、杀都出自他一人之口,他喜欢的人就让他五族都受到恩惠,他讨厌的人就夷灭人家的三族,在公众场合议论的都被公开杀害,私下发牢骚的就秘密杀害,人们在路上只敢用眼色打招呼,百官都不敢说话,尚书只是名义上主持朝会,公卿们只是名义上充当官职而已!前任太尉杨彪,历任司马、司徒、司空,位置极高,曹操因为小的怨恨,诬告他的罪名,棒打鞭抽,什么刑罚都用上,恣意虐待,不顾法律的约束。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他的建议都值得采纳,所以朝廷奖励他,给他加官晋爵,曹操打算篡权,杜绝言路,擅自逮捕并杀害了他,事先都不让皇帝知道。又梁孝王是先帝的亲弟弟,他的陵墓很是尊贵,松柏桑梓,尤其庄严肃穆,而曹操率领将领士兵,亲自发掘他的陵墓,打破棺椁,露出尸体,盗取金宝,至令朝廷流泪,百姓感伤!曹操攻打徐州,焚烧房屋,发掘坟墓,牵连了梁孝王的陵墓,曹操知道后也不过问。还成立所谓的发邱中郎将,摸金校尉,也是极力掩饰自己的所作所为。他的军队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抢夺,没有坟墓不被挖掘的,他身处高官,却做桀纣那样的事,祸国殃民,毒害人鬼,再加上苛捐杂税,提防别人加害自己,罗网布满田野,陷阱充塞道路,人们稍微一动手就能碰上他的罗网,一动脚就能踩到他的陷阱;所以兖州、豫州都是无法生活的百姓,京都民怨沸腾,历观古今书籍,所记载的贪残虐烈无道的大臣,曹操是最厉害的!

  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济。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于是操师震慑,晨夜逋遁,屯据敖仓,阻河为固,欲以螗螂之斧,御隆车之隧。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霆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馀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扬之遗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痍,人为雠敌。若回旆方徂,登高罔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拓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袁绍正在外征讨叛乱,没来的及教诲曹操,以为对他宽容,或许他自己有所收敛,但是曹操豺狼野心,包藏祸心,竟然想谋害国家栋梁,孤立大汉皇帝,杀害忠正之人,自己成为枭雄,之前(袁绍)向北讨伐公孙瓒,公孙瓒也是个大贼寇,抵抗了一年,曹操趁袁绍还没有打败公孙瓒,暗地发布命令,打算借皇上的名义,偷袭袁绍,所以领兵到了黄河边,正要过河,正好行藏败露,公孙瓒也被袁绍平定,所以使得曹操锋芒被挫,企图没有实现。他又屯兵在敖仓,以黄河为屏障,打算以螳螂一样的力量,挡住大车!袁绍身负汉帝的委托,威震宇宙,雄兵百万,骁勇的骑兵众多,拥有像中黄、育、获一样的勇士,和良弓、劲弩的强势,并州横跨太行山,青州横跨济漯河,大军度过黄河作为先锋;荆州出兵宛叶作为后援。聚集猛士,兵临敌军,就像举起烈火来烧蓬草,倾覆沧海冲刷一切,有什么消灭不了?而曹操军中将士,其中有战斗力的部分,都来自于幽州、冀州。他们的部下,都思念家乡欲归,对着北方流涕。剩下的兖州、豫州人,以及吕布、张扬的余党,都是受到胁迫,不得不暂时屈从于曹操的。他们身上有伤,互相仇视。只要登高击鼓而进,挥起武器,接受对方投降。那么曹军就会土崩瓦解,兵不血刃地结束战斗。如今汉室衰弱,纲纪废弛,朝廷没有一个贤人辅佐,担任辅臣的没有一个有气魄的,朝廷之内,精明能干的大臣,都垂头丧气,无所依赖,就算有忠义之人,被暴虐的曹操所胁迫,如何能施展能力,曹操又派七百精兵,围守皇宫,对外说保卫皇上,其实是拘禁皇上,担心他篡位的打算,趁机发作,这是忠臣肝脑涂地的时候,烈士立功的机会,怎能不把握住!

  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绐与,强寇弱主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敢也。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勒见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
  曹操矫诏称制,派遣军队,担心边远的州郡,听信了谎言,违抗命令叛变于自己,起兵就丧失了名节,被天下人耻笑,这是聪明的人不做的事。幽州、并州、青州、冀州,四州同时进兵,发书信到荆州,命刘表起兵,与张绣一起协同声势。各县各郡也整顿义兵,包围了曹操的边界;显示威武,共同匡扶社稷,不凡的功劳,就要获得了。能获得曹操人头的,封为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曹操部下偏将官吏有投降的,都不予追究。广宣恩信,大加厚赏,布告天下,让大家都知道皇上有难了。大家要遵守此檄文就像遵守律令一样!

参考资料:

1、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439-445
注释: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曩(nǎng)者强秦弱主,赵高¹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²,祖宗焚(fén)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zhēn)吕后³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凌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jiàng)侯、朱虚兴兵奋怒,诛(zhū)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¹赵高:秦二世时任丞相,专断朝廷,指鹿为马,后杀秦二世,立子婴,不久被子婴所杀。²望夷之败:指赵高逼秦二世自杀于望夷宫。望夷宫以临泾水,可望北夷而命名。故址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南。³吕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刘邦死后曾临朝执政。⁴产、禄:指吕后的侄儿吕产、吕禄。⁵二军:指汉代南、北军。南军负责未央宫等处的守卫,北军担任京师的守卫。吕后临朝后,吕产、吕禄掌握南、北军。外统梁、赵:吕后封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⁶省禁:宫禁之中。⁷绛侯、朱虚:绛侯名周勃,官太尉,平定诸吕作乱,建立殊功。朱虚侯名刘章,协助周勃消灭诸吕。⁸太宗:指汉文帝刘恒,本封代王,平定吕产等人作乱后,大臣拥戴为帝。

  司空¹曹操祖父中常侍²腾,与左悺(guàn)、徐璜(huáng)³并作妖孽,饕(tāo)(tiè)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yú)金辇(niǎn)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zhuì)(yān)遗丑,本无懿(yì)德,僄(piào)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¹⁰。收罗英雄,弃瑕(xiá)取用,故遂与操同谘(zī)合谋,授以裨(bì)¹¹,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tiāo)¹²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nǜ)¹³,数丧师徒。幕府辄(zhé)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yǎn)州刺史,被以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¹⁴。而操遂承资拔扈(hù),肆行凶忒(tēi),割剥元元¹⁵,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chǎn),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nú)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¹⁶,地夺于吕布¹⁷,彷徨(huáng)东裔(yì),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¹⁸叛人¹⁹之党,故复援旌(jīng)(huàn)²⁰甲,席卷起征²¹,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²²,复其方伯²³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后会鸾驾反旆²⁴,群虏(lǔ)寇攻。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²⁵,匪遑(huáng)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shàn)修郊庙,翊(yì)卫幼主。操便放志,专行胁迁²⁶,当御者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lù)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qián)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²⁷,享国极位,操因缘眦(zì)(yá),被以非罪²⁸,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xiàn)纲。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议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檀收立杀,不俟报闻。又梁孝王,先帝母昆²⁹,坟陵尊显,桑梓³⁰松柏³¹,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遇隳(huī)³²,无骸(hái)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jié)³³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³⁴互设,罾(zēng)(zhuó)³⁵充蹊(xī),坑阱³⁶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³⁷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¹司空:官名,为汉朝廷三公之一。²中常侍:官名,东汉时由宦官充任。³左悺、徐璜:人名,皆宦者。左悺曾为小黄门,徐璜曾为中常侍。⁴饕餮: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比喻贪婪凶恶的人。⁵鼎司:鼎古以为三公的象征,鼎司指三公的职位。曹嵩官至太尉,为三公之一,故称之为鼎司。⁶赘阉:指曹操父曹嵩为曹腾的养子。阉,指宦者。⁷幕府:借指将帅,此指袁绍。⁸扫除凶逆:中平六年(189)汉灵帝死,少帝即位,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⁹董卓:陇西人,字仲颖,灵帝时任并州牧。昭宁元年(189),他入据京师,废少帝,立献帝,独揽朝政。袁绍等起兵讨伐,他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自为太师,将京都洛阳焚毁。后为王允、吕布所杀。¹⁰发命东夏:袁绍以渤海太守为讨董卓盟军首领。渤海在中国东部,故称东夏。¹¹裨师:偏师。¹²佻:轻佻。¹³伤夷折衄:伤夷,即伤痍,创伤。折衄,损伤,挫败。¹⁴秦师一克之报:春秋时晋国伏兵崤山,大败秦军袭郑的部队,并俘获秦军统帅孟明。孟明被晋释放回国,继续为秦穆公所重用,终于复仇,战胜晋国。¹⁵元元:民众。¹⁶躬破于徐方:徐方,指徐州。兴平元年(194),曹操征讨徐州牧陶谦,刘备率兵来援,曹操因粮乏撤军。¹⁷地夺于吕布:当时曹操与吕布战于濮阳(今属河南),曹操战败。陈宫叛变,迎吕布,曹操所属郡县都响应。¹⁸登:加强、增大。¹⁹叛人:指吕布。²⁰擐:穿。²¹席卷起征:史载无袁绍亲征吕布之事。²²拯其死亡之患:《文选》李善注引谢承《后汉书》:“操围吕布于濮阳,为布所破。投绍,绍哀之,乃给兵五千人,还取兖州。”²³方伯:泛称地方长官,此指刺史。²⁴鸾驾反旆:指汉献帝从长安返回洛阳。旆,旌旗。²⁵冀州方有北鄙之警:指公孙瓒率众攻打袁绍北面疆土。²⁶胁迁:指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由洛阳迁都于许事。²⁷典历二司:杨彪曾代董卓为司空,又代黄琬为司徒。²⁸被以非罪:曹操以杨彪图谋更立天子,劾以大逆。²⁹母昆:同母昆弟。³⁰桑梓:为古代住宅旁常栽的两种树木,后用以喻故乡。³¹松柏:古人墓地种松柏作为标识。³²隳突:冲撞毁坏。³³桀虏:凶暴虏掠。³⁴科防:条律禁令。³⁵罾缴:罾,捕鸟兽用的网。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绳,射鸟用。这里比喻到处都有危险,即下文“举手挂网罗”之意。³⁶坑阱:陷阱。³⁷无聊:生活穷困,无所依赖。

  幕府方诘(jié)¹外奸,未及整训,加绪²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náo)栋梁³,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xiāo)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zàn),强寇桀(jié)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济。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cuò)缩,厥(jué)图不果。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于是操师震慑,晨夜逋(bū)遁,屯据敖仓,阻河为固,欲以螗(táng)(láng)之斧,御隆车之隧¹⁰。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¹¹,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¹²之士,骋良弓劲弩(nǔ)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tà)¹³,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¹⁴而掎其后,雷霆虎步,并集虏(lǔ)庭,若举炎火以焫(ruò)¹⁵飞蓬,覆沧海以沃熛(biāo)¹⁶炭,有何不灭者哉?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¹⁷思归,流涕北顾。其馀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扬之遗众¹⁸,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痍,人为雠(chóu)敌。若回旆方徂,登高罔(wǎng)而击鼓吹,扬素挥¹⁹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方今汉室陵迟²⁰,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²¹之辅,股肱(gōng)²²无折冲之势,方畿(jī)²³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拓翼²⁴,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cuàn)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¹诘:问罪。²绪:思。³栋梁:隐指袁绍。⁴北征公孙瓒:公孙瓒,字伯珪,汉末辽西令支人,曾任辽东属国长史,后割据幽州,与袁绍连年混战。袁绍北征公孙瓒,事在建安三、四年间。⁵行人:使者。⁶大军:指袁绍部队。⁷荡西山:指平定黑山军于毒等。⁸屠各左校:屠各,匈奴部族名。左校,指左校郭太贤。⁹敖仓:敖,地名,在今河南荥阳西北。秦代筑谷仓于敖,故称敖仓。¹⁰隆车之隧:隆车,很多车。隧,旋转,此言车队前进。¹¹折冲宇宙:折冲,本为挫败敌方战车。冲为一种战车。此言抵御、抗击。宇宙,天地。¹²中黄育获:指中黄伯、夏育、乌获,都是古代大力勇猛之士。¹³济漯:指济水和漯水。¹⁴荆州下宛、叶:刘表时为荆州刺史,与袁绍结盟。言刘表部队从宛、叶出发。宛,地名,在今河南南阳。叶,地名,在今河南叶县南。¹⁵焫:烧。¹⁶熛:燃烧。¹⁷怨旷:怨恨离别之久。¹⁸吕布张扬之遗众:曹操于建安三年(198)杀吕布并其军。张扬,字稚叔,云中人,董卓以为建义将军,建安四年,为属将杨丑所杀,眭固又杀丑,曹操杀眭固并其军。¹⁹素挥:即白旗。挥,通“徽”,旗、幡。²⁰陵迟:衰颓。²¹一介:一个。²²股肱:本为大腿和上臂,此以喻帝王左右辅助得力的臣子。²³方畿:指皇帝直接统治区。²⁴拓翼:谓鸟垂翅,表现垂头丧气的神态。

  操又矫(jiǎo)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绐与,强寇弱主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敢也。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勒见兵,与建忠将军¹协同声势,州郡各整戎马,罗落²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jì),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³
  ¹建忠将军:即张绣。他以功封建忠将军,时投靠刘表,在宛与曹操对抗。²罗落:分布排列。³如律令:按法令执行。汉代诏书或檄文结尾多用此语。

参考资料:

1、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439-445
赏析: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凌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承资拔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者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议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檀收立杀,不俟报闻。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济。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于是操师震慑,晨夜逋遁,屯据敖仓,阻河为固,欲以螗螂之斧,御隆车之隧。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霆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馀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扬之遗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痍,人为雠敌。若回旆方徂,登高罔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拓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绐与,强寇弱主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敢也。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勒见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

  作为晓谕刘备及各州郡讨伐曹操的檄文,文章采用了条述的方式,对曹操的“苛虐”,即政治及为人上的严厉残暴,一一道来,主要叙述了中平六年(189)董卓乱起至建安四年(199)曹操与公孙瓒暗通被发觉后退守敖仓这十余年间,曹操的所作所为来声讨曹操的。在列举曹操“苛虐”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对袁绍“休明”即美好清明的颂扬。而十余年间,又以建安元年(196)曹操迎汉献帝都许为界,分两个部分叙述。

  建安元年前,曹操从徒手起家到领兖州牧,曹操势力的不断壮大都得力于袁绍的提携与帮助,檄文主要述及了三件大事:其一,曹操乃宦官之后,祖上无德,自身也好乱乐祸,没有美德可言,但是袁绍在汉末扫除宦官之害与董卓之乱时,“收罗英雄,弃瑕取用”,任用曹操,授以奋武将军,希望曹操能为汉室效犬马之劳;其二,曹操愚昧轻佻,缺乏远谋,多次兵败丧师,在此情形之下,袁绍仍上表推荐曹操为东郡太守,后又让曹操领兖州牧,就是希望曹操能像春秋时秦将孟明那样,虽战败但能再立战功;其三,曹操领兖州牧后,飞扬跋扈,残害忠良,如杀九江太守边让,并纳其妻子,致使士林愤痛,民怨沸腾,故其身败徐州,又于濮阳被吕布击败,丧失兖州大部地域,只能游荡东阿,没有安身之处。而袁绍为了加强汉室力量、打击叛党,发兵征讨吕布,使曹操于濮阳败后不至于一蹶不振,并使曹操重领兖州牧。

  而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专制朝政。檄文中言袁绍因冀州北面公孙瓒进犯,派从事中郎徐勋让曹操至洛阳修缮宫庙,护卫献帝。而曹操借此放横专行,败法乱纪,专制朝政,赏罚由心。太尉杨彪忠心汉室,却遭毒刑;议郎赵彦忠言直谏,却被诛杀。曹操亲自带兵发掘梁孝王墓,开棺裸尸,毒施人鬼,可谓“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袁绍因公孙瓒牵累,对曹操无暇整训,只好忍让包容,希望或可补救。而曹操包藏祸心,摧折栋梁,孤弱汉室。私下与公孙瓒来往,外助王师,内欲偷袭。会其阴谋发露,公孙瓒也被剿灭。曹师震慑,昼夜逃遁,屯据敖仓。欲凭黄河之险,抵挡大军。袁绍奉汉威灵,率师百万,战马千匹,并州、青州与荆州勇猛岀击,直捣曹操大本营,其势定可破操。而操军吏士,能力战的出自幽冀二州,其中有的原是袁绍部下,皆思乡心切。其余皆是兖州、豫州之民,或是吕布、张扬的降卒,被迫苟从,人怀怨愤。若大军南下,开启降路,定兵不血刃,使曹军土崩瓦解。可以看出,檄文在叙曹操“苛虐”的同时,始终伴随着述袁绍之“休明”,即对曹操的提携、重用、宽容与忍让。而现在之所以进行讨伐,实因“惧其篡逆之萌”。整篇檄文表现了从董卓之乱到官渡之战这十余年来,曹操的种种劣迹,而文中的袁绍与曹操截然相反,始终表现出以国家为重,申明大义,为汉室肝脑涂地的忠臣义士的形象。整篇檄文将曹操的“苛虐”与袁绍的“休明”对比叙述,以引起共愤,达到声讨曹操的目的。

  《文心雕龙·檄移》一篇中称:“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强弱·角权势,标蓍龟于前验,悬聚鉴于己然,虽本国信,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炜晔以腾说·凡此众条,莫之或违者也·故其植义扬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必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此其要也。”檄文在内容上需要阐明我方优明主忠贤相、天时地利人和,同时揭示出对方的苛虐,君不明臣不贤、众叛亲离,天理难容。同时要言辞激烈、气势磅礴、言中肯綮、振奋人心。陈琳之文在这些方面做的可谓典范,内容上.处处将袁绍与曹操对比着写,极力表现袁绍的仁德和勇武,先述及他以天下为己任,面对暴乱汇集天下英雄扫除奸佞,后又不断表现他对曹操的仁义宽容、弃嫌任用:同时对曹操的罪恶反复渲染,出身是“赘阉遗丑六“本无懿忆”,自小“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作为统领战术上轻进易退,为人残虐无度,杀害忠良、毒戮生灵、无视君主、无视百姓,摆事实讲道理,发出“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的呼喊。同时言辞通畅、层层推进,多用排偶句、四字句以使得节奏明快、气贯长虹,充分实现了檄文应具有效用,难怪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评其檄文为:“今之隽也。”

  在文学的审美追求方面,虽然是一篇应制文,但是陈琳却在应制文的框架下巧妙地传达着自身独特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个性化的文风。

  首先,传达了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文章开头即说“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联系陈琳当时的经历,先于何进帐下作主簿,当时所作的《谏何进召外兵一文》已经可见他对政治颇有见解,何进死后与众人一起随董卓进京,后见董卓残害百姓、难成大器便转而到州追随袁绍,山此可知他自己内心正是希望能投靠明主以成就一番大事成为所谓非常之人。同时他又将袁绍塑造成为一个有勇有谋仁德为民的英雄形象,将曹操塑造成为残暴昏庸、贪赞酷烈的奸臣形象,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理想君主应具有和应摒弃的品质。

  其次,展现了真实的情感倾向,虽然檄文中对曹操的贬抑难免有夸张浪染的地方,但展现的是他的真实情感。在何进手下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他对宦官专权的痛恨,积极为何进出谋划策以刺除宦官势力,曹操作为宦官之后成为陈琳厌恶他的一个理由。从檄文中对曹操从祖父开始骂起就可看出:投奔袁绍是陈琳的自主选择,他是在认可袁绍的处事方式的前提下才会选择投其军下,这样又必然使其抱有对袁绍的赞许心态,所以文中对袁绍的褒扬是出于肺腑也是可想而知的;再者,曹操在当时的所作所为,如出战不利、滥杀无辜、为人狡诈都是有史可查的,这种行为在位正直文人的眼中是十分不堪的,所以陈琳对其的痛斥也是出于内心的厌恶和痛恨。至于后来陈琳在袁绍死后又归曹实乃情势所迫,并不能说明陈琳对曹操的感情倾向。

  再次,充分展现了个性化的文风。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评价道:“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文心雕龙·檄移》称“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虽奸阉携养,章密太甚,发丘摸金,诬过其虐;然抗辞书衅,皦然露骨矣”,二者均提及此文一个共同特点:文气刚健,有骨鲠之气。这不仅和上文所提及的陈琳在文中反映了真实情感倾向、展现出文人的正直有关,同时与陈琳自觉地在句式上多用整句、辞藻的严谨华关、善于化用典故有关。具体说来,整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泻而下,据粗略统计,该文281句,排偶句68句,四字句185句,已经具有明显的骈体文的特征:典故的使用使得说理更具说服力,例如文章中多处引自《史记》:辞藻的严谨而华美,严谨处展现出春秋笔法的特色,大有一字定乾坤之妙,如称袁绍幕府,对曹操直呼其名,又称其为“鹰犬”“爪牙”“寇”等等,华美处能起到极强的渲染烘托作用,如对曹操恶行的贬斥,无一语有重复写袁绍之军威,从“尔乃大军过荡西山”直至“有何不灭者哉”,铺排渲染、气贯长虹:以上这些都是其气势刚健、痛快淋漓的文风的支撑。可以看出,陈琳作文是以气骋才,以才运气,气势刚健却又不流于拙朴,有骨鲠之气而又文采斐然。o

参考资料:

1、王德华.震雷始于曜电 出师先乎威声(上)——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解读[J].古典文学知识,2013(03):117-124
2、李姝娅.从《为袁绍檄豫州》看陈琳的文学自觉意识[J].北方文学(中),2011(12):14
创作背景  《为袁绍檄豫州》是在官渡之战前夕,陈琳替袁绍写的一篇声讨曹操的檄文。东汉建安四年(199),袁绍统领十余万攻汉献帝的都城许(今河南许昌),起兵时让陈琳起草这篇檄文晓谕当时任左将军豫州刺史的刘备,希望他反曹,与己联合。这篇檄文当作于建安四年六月至十一月之间。 参考资料:完善1、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439-4452、王德华.震雷始于曜电 出师先乎威声(上)——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解读[J].古典文学知识,2013(03):117-1243、李姝娅.从《为袁绍檄豫州》看陈琳的文学自觉意识[J].北方文学(中),2011(12):14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面临危局制定策略来平定变乱,忠心的臣子面临灾难寻求对策来确立自己的地位,所以先有了不凡的人,然后有不凡的事;有不凡的事,然后能立不凡的功勋。这个不凡,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从前强大的秦国的国君却很软弱,赵高执政,专权控制政局,自己作威作福,当时的人受到胁迫,不敢直言。最终发生了望夷宫之变,导致灭族之祸,至今背负骂名。到了吕后时期,吕禄、吕产专政,擅自处理政事,以及宫内事务,控制军队,下级欺凌上级,全国的人都感到寒心,于是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愤怒起兵,诛讨叛乱,尊立太宗孝文皇帝,所以能国家兴隆,他们也光照史册,这就是大臣立功的典范。

  司空,他的祖父曹腾,是从前的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虐待百姓。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收养的乞丐子,借助赃银而得高位,乘坐金车玉辇,贿结权幸,窃居宰辅,颠覆皇权。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袁绍统领豪杰,铲除奸佞,又遇到了董卓的专权,欺凌百官,虐待百姓,于是袁绍拔剑击鼓,发动诸侯,召集英雄,不追究他们从前的过错,都予以任用,于是和曹操共同商讨讨伐董卓,本来以为曹操是英雄之才,可以任用,谁知他愚昧短见,轻易发动进攻,打了大败仗,丧失了许多兵力,袁绍于是又分给他兵力,休整队伍,上表让他担任东郡太守;又让他担任兖州刺史,让他披着虎文将袍,交给他军队,给他奖罚的权利,希望他能够像秦国将军(孟明视)一样将功赎罪。但是曹操却趁机飞扬跋扈,肆意行凶,剥削人民,残害贤能良善的人,前任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出名,直言正色,从不阿谄奉承,却被曹操杀死把头颅悬挂起来示众,妻子二女都被杀害。从此官员怨愤痛恨,民怨更加厉害,一个人振臂一呼,整个州都群起响应,所以在徐州被打败,土地让吕布夺取,逃到东部故乡,没有立足之地。袁绍本着扶弱惩强的意愿,而且不和善于叛变的吕布同党,于是又发动兵马,征讨吕布,金鼓震天,吕布被打败,拯救了曹操面临死亡的威胁,恢复他的官职,就算袁绍对兖州的百姓没有恩惠,也对曹操有大恩。后来皇帝把京都从长安迁到洛阳,群贼乱政,当时冀州正有北边少数民族的侵犯,分裂土地,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勋为使者,下令给曹操,让他缮修洛阳宗庙,保护年幼的皇上。他却趁机放纵专行,住在宫内,玷污王宫,败乱法纪,一个人担任三个重任,专制朝政,封爵、赏赐都出自自己的想法,判罪、杀都出自他一人之口,他喜欢的人就让他五族都受到恩惠,他讨厌的人就夷灭人家的三族,在公众场合议论的都被公开杀害,私下发牢骚的就秘密杀害,人们在路上只敢用眼色打招呼,百官都不敢说话,尚书只是名义上主持朝会,公卿们只是名义上充当官职而已!前任太尉杨彪,历任司马、司徒、司空,位置极高,曹操因为小的怨恨,诬告他的罪名,棒打鞭抽,什么刑罚都用上,恣意虐待,不顾法律的约束。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他的建议都值得采纳,所以朝廷奖励他,给他加官晋爵,曹操打算篡权,杜绝言路,擅自逮捕并杀害了他,事先都不让皇帝知道。又梁孝王是先帝的亲弟弟,他的陵墓很是尊贵,松柏桑梓,尤其庄严肃穆,而曹操率领将领士兵,亲自发掘他的陵墓,打破棺椁,露出尸体,盗取金宝,至令朝廷流泪,百姓感伤!曹操攻打徐州,焚烧房屋,发掘坟墓,牵连了梁孝王的陵墓,曹操知道后也不过问。还成立所谓的发邱中郎将,摸金校尉,也是极力掩饰自己的所作所为。他的军队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抢夺,没有坟墓不被挖掘的,他身处高官,却做桀纣那样的事,祸国殃民,毒害人鬼,再加上苛捐杂税,提防别人加害自己,罗网布满田野,陷阱充塞道路,人们稍微一动手就能碰上他的罗网,一动脚就能踩到他的陷阱;所以兖州、豫州都是无法生活的百姓,京都民怨沸腾,历观古今书籍,所记载的贪残虐烈无道的大臣,曹操是最厉害的!

  袁绍正在外征讨叛乱,没来的及教诲曹操,以为对他宽容,或许他自己有所收敛,但是曹操豺狼野心,包藏祸心,竟然想谋害国家栋梁,孤立大汉皇帝,杀害忠正之人,自己成为枭雄,之前(袁绍)向北讨伐公孙瓒,公孙瓒也是个大贼寇,抵抗了一年,曹操趁袁绍还没有打败公孙瓒,暗地发布命令,打算借皇上的名义,偷袭袁绍,所以领兵到了黄河边,正要过河,正好行藏败露,公孙瓒也被袁绍平定,所以使得曹操锋芒被挫,企图没有实现。他又屯兵在敖仓,以黄河为屏障,打算以螳螂一样的力量,挡住大车!袁绍身负汉帝的委托,威震宇宙,雄兵百万,骁勇的骑兵众多,拥有像中黄、育、获一样的勇士,和良弓、劲弩的强势,并州横跨太行山,青州横跨济漯河,大军度过黄河作为先锋;荆州出兵宛叶作为后援。聚集猛士,兵临敌军,就像举起烈火来烧蓬草,倾覆沧海冲刷一切,有什么消灭不了?而曹操军中将士,其中有战斗力的部分,都来自于幽州、冀州。他们的部下,都思念家乡欲归,对着北方流涕。剩下的兖州、豫州人,以及吕布、张扬的余党,都是受到胁迫,不得不暂时屈从于曹操的。他们身上有伤,互相仇视。只要登高击鼓而进,挥起武器,接受对方投降。那么曹军就会土崩瓦解,兵不血刃地结束战斗。如今汉室衰弱,纲纪废弛,朝廷没有一个贤人辅佐,担任辅臣的没有一个有气魄的,朝廷之内,精明能干的大臣,都垂头丧气,无所依赖,就算有忠义之人,被暴虐的曹操所胁迫,如何能施展能力,曹操又派七百精兵,围守皇宫,对外说保卫皇上,其实是拘禁皇上,担心他篡位的打算,趁机发作,这是忠臣肝脑涂地的时候,烈士立功的机会,怎能不把握住!

  曹操矫诏称制,派遣军队,担心边远的州郡,听信了谎言,违抗命令叛变于自己,起兵就丧失了名节,被天下人耻笑,这是聪明的人不做的事。幽州、并州、青州、冀州,四州同时进兵,发书信到荆州,命刘表起兵,与张绣一起协同声势。各县各郡也整顿义兵,包围了曹操的边界;显示威武,共同匡扶社稷,不凡的功劳,就要获得了。能获得曹操人头的,封为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曹操部下偏将官吏有投降的,都不予追究。广宣恩信,大加厚赏,布告天下,让大家都知道皇上有难了。大家要遵守此檄文就像遵守律令一样!

注释
赵高:秦二世时任丞相,专断朝廷,指鹿为马,后杀秦二世,立子婴,不久被子婴所杀。
望夷之败:指赵高逼秦二世自杀于望夷宫。望夷宫以临泾水,可望北夷而命名。故址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南。
吕后:汉高祖的皇后,刘邦死后曾临朝执政。
产、禄:指吕后的侄儿吕产、吕禄。
二军:指汉代南、北军。南军负责未央宫等处的守卫,北军担任京师的守卫。吕后临朝后,吕产、吕禄掌握南、北军。
外统梁、赵:吕后封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
省禁:宫禁之中。
绛侯、朱虚:绛侯名周勃,官太尉,平定诸吕作乱,建立殊功。朱虚侯名刘章,协助周勃消灭诸吕。
太宗:指汉文帝,本封代王,平定吕产等人作乱后,大臣拥戴为帝。
司空:官名,为汉朝廷三公之一。
中常侍:官名,东汉时由宦官充任。
左悺、徐璜:人名,皆宦者。左悺曾为小黄门,徐璜曾为中常侍。
饕(tāo)餮(tiè):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比喻贪婪凶恶的人。
“父嵩”二句:曹嵩字巨高,曹腾的养子,因不知曹嵩本父姓名,来路不清,所以称之为乞丐携养。匄,同“丐”。
鼎司:鼎古以为三公的象征,鼎司指三公的职位。曹嵩官至太尉,为三公之一,故称之为鼎司。
赘阉:指曹操父曹嵩为曹腾的养子。阉,指宦者。
幕府:借指将帅,此指袁绍。
扫除凶逆:中平六年(189)汉灵帝死,少帝即位,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谋泄,何进反被宦官张让等所杀。袁绍引兵大杀宦官,不论老小,一律处死。此句即言此事。
董卓:陇西人,字仲颖,灵帝时任并州牧。昭宁元年(189),他入据京师,废少帝,立献帝,独揽朝政。袁绍等起兵讨伐,他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自为太师,将京都洛阳焚毁。后为王允、吕布所杀。
发命东夏:袁绍以渤海太守为讨董卓盟军首领。渤海在中国东部,故称东夏。
裨师:偏师。
佻(tiāo):轻佻。
伤夷折衄(nǜ):伤夷,即伤痍,创伤。折衄,损伤,挫败。
“表行”二句:袁绍曾举荐曹操为东郡太守、刘公山为兖州,后公山为黄巾军所杀,又举荐曹操为兖州刺史。
䠞:《文选》李善注:“䠞,成也。”
秦师一克之报:春秋时晋国伏兵崤山,大败秦军袭郑的部队,并俘获秦军统帅孟明。孟明被晋释放回国,继续为秦穆公所重用,终于复仇,战胜晋国。
元元:民众。
躬破于徐方:徐方,指徐州。兴平元年(194),曹操征讨徐州牧陶谦,刘备率兵来援,曹操因粮乏撤军。
地夺于吕布:当时曹操与吕布战于濮阳(今属河南),曹操战败。陈宫叛变,迎吕布,曹操所属郡县都响应。
登:加强、增大。叛人:指吕布。
擐(huàn):穿。
席卷起征:史载无袁绍亲征吕布之事。
拯其死亡之患:《文选》李善注引谢承《后汉书》:“操围吕布于濮阳,为布所破。投绍,绍哀之,乃给兵五千人,还取兖州。”
方伯:泛称地方长官,此指刺史。
鸾驾反旆:指汉献帝从长安返回洛阳。旆(pèi),旌旗。
冀州方有北鄙之警:指公孙瓒率众攻打袁绍北面疆土。
胁迁:指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由洛阳迁都于许事。
典历二司:杨彪曾代董卓为司空,又代黄琬为司徒。
被以非罪:曹操以杨彪图谋更立天子,劾以大逆。
“又梁孝王”二句:先帝指汉景帝。梁孝王(刘武)与汉景帝为同母兄弟。母昆,同母昆弟。
桑梓:为古代住宅旁常栽的两种树木,后用以喻故乡。
松柏:古人墓地种松柏作为标识。
隳(huī)突:冲撞毁坏。
桀虏:凶暴虏掠。
科防:条律禁令。
罾(zēng)缴(zhuó):罾,捕鸟兽用的网。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绳,射鸟用。这里比喻到处都有危险,即下文“举手挂网罗”之意。
坑阱:陷阱。
无聊:生活穷困,无所依赖。
诘:问罪。
绪:思。
栋梁:隐指袁绍。
北征公孙瓒:公孙瓒,字伯珪,汉末辽西令支人,曾任辽东属国长史,后割据幽州,与袁绍连年混战。袁绍北征公孙瓒,事在建安三、四年间。
行人:使者。
大军过荡西山:大军,指袁绍部队。荡西山,指平定黑山军于毒等。
屠各左校:屠各,匈奴部族名。左校,指左校郭太贤。
敖仓:敖,地名,在今河南荥阳西北。秦代筑谷仓于敖,故称敖仓。
隆车之隧:隆车,很多车。隧,旋转,此言车队前进。
折冲宇宙:折冲,本为挫败敌方战车。冲为一种战车。此言抵御、抗击。宇宙,天地。
中黄育获:指中黄伯、夏育、乌获,都是古代大力勇猛之士。
“并州”二句:袁绍以其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此言高干将越太行起兵,袁谭将率兵渡过济水和漯水来会合。
济漯(tà),指济水和漯水。
荆州下宛、叶:刘表时为荆州刺史,与袁绍结盟。言刘表部队从宛、叶出发。宛,地名,在今河南南阳。叶,地名,在今河南叶县南。
焫(ruò):烧。
熛(biāo):燃烧。
怨旷:怨恨离别之久。
吕布张扬之遗众:曹操于建安三年(198)杀吕布并其军。
张扬:字稚叔,云中人,董卓以为建义将军,建安四年,为属将杨丑所杀,眭固又杀丑,曹操杀眭固并其军。
素挥:即白旗。挥,通“徽”,旗、幡。
陵迟:衰颓。
一介:一个。
股肱:本为大腿和上臂,此以喻帝王左右辅助得力的臣子。
方畿:指皇帝直接统治区。
搨翼:谓鸟垂翅,表现垂头丧气的神态。
建忠将军:即张绣。他以功封建忠将军,时投靠刘表,在宛与曹操对抗。
罗落:分布排列。
如律令:按法令执行。汉代诏书或檄文结尾多用此语。

参考资料:

1、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439-445

赏析

  作为晓谕刘备及各州郡讨伐的檄文,文章及用了条述的方式,对曹操的“苛虐”,即政治及为人上的严厉残暴,一一道来,主要叙述了中平六年(189)曹卓乱起至建安四年(199)曹操与公孙瓒暗通被发建后退守敖仓这十余年间,曹操的所作所为来声讨曹操的。在列举曹操“苛虐”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对袁绍“休明”即美好清明的颂扬。而十余年间,又以建安元年(196)曹操迎汉献帝都许为界,分两个部分叙述。

  建安元年前,曹操从徒手起家到领兖州牧,曹操势力的不断壮大都得力于袁绍的提携与帮助,檄文主要述及了三件大事:其一,曹操乃宦官之后,祖上无德,自身也好乱乐祸,没有美德可言,但是袁绍在汉末扫除宦官之害与曹卓之乱时,“收罗英雄,弃瑕取用”,任用曹操,授以奋武将军,希望曹操能为汉室效犬马之劳;其二,曹操愚昧轻佻,缺乏远谋,多次兵败丧师,在此情形之下,袁绍仍上表推荐曹操为面郡太守,后又让曹操领兖州牧,就是希望曹操能像春秋时秦将孟明那样,虽战败但能再立战功;其三,曹操领兖州牧后,飞扬跋扈,残害忠良,如杀九江太守边让,并纳其妻子,致使士林愤痛,民怨沸腾,故其身败徐州,又于濮阳被吕布击败,丧失兖州大部地域,只能游荡面阿,没有安身之处。而袁绍为了加强汉室力量、打击叛党,发兵征讨吕布,使曹操于濮阳败后不至于一蹶不振,并使曹操重领兖州牧。

  而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专制朝政。檄文中言袁绍因冀州北面公孙瓒进犯,派从事中郎徐勋让曹操至洛阳修缮宫庙,护卫献帝。而曹操借此放横专行,败法乱纪,专制朝政,赏罚由心。太尉杨彪忠心汉室,却遭毒刑;议郎赵彦忠言直谏,却被诛杀。曹操亲自带兵发掘梁孝王墓,开棺裸尸,毒瓒人鬼,可谓“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袁绍因公孙瓒牵累,对曹操无暇整训,只好忍让包容,希望或可补救。而曹操包藏祸心,摧折栋梁,孤弱汉室。私下与公孙瓒来往,外助王师,内欲偷袭。会其阴谋发露,公孙瓒也被剿灭。曹师震慑,昼夜逃遁,屯据敖仓。欲凭黄河之险,抵挡大军。袁绍奉汉威灵,率师百万,战马千匹,并州、青州与荆州勇猛岀击,直捣曹操大本营,其势定可破操。而操军吏士,能力战的出自幽冀二州,其中有的原是袁绍部下,皆思乡心切。其余皆是兖州、豫州之民,或是吕布、张扬的降卒,被迫苟从,人怀怨愤。若大军南下,开启降路,定兵不血刃,使曹军土崩瓦解。可以看出,檄文在叙曹操“苛虐”的同时,始终伴随着述袁绍之“休明”,即对曹操的提携、重用、宽容与忍让。而现在之所以进行讨伐,实因“惧其篡逆之萌”。整篇檄文表现了从曹卓之乱到官渡之战这十余年来,曹操的种种劣迹,而文中的袁绍与曹操截然相反,始终表现出以国家为重,申明大义,为汉室肝脑涂地的忠臣义士的形象。整篇檄文将曹操的“苛虐”与袁绍的“休明”对比叙述,以引起共愤,达到声讨曹操的目的。

  《文心雕龙·檄移》一篇中称:“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强弱·角权势,标蓍龟于前验,悬聚鉴于己然,虽本国信,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炜晔以腾说·凡此众条,莫之或违者也·故其植义扬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必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此其要也。”檄文在内容上需要阐明我方优明主忠贤相、天时地利人和,同时揭示出对方的苛虐,君不明臣不贤、众叛亲离,天理难容。同时要言辞激烈、气势磅礴、言中肯綮、振奋人心。之文在这些方面做的可谓典范,内容上.处处将袁绍与曹操对比着写,极力表现袁绍的仁德和勇武,先述及他以天下为己任,面对暴乱汇集天下英雄扫除奸佞,后又不断表现他对曹操的仁义宽容、弃嫌任用:同时对曹操的罪恶反复渲染,出身是“赘阉遗丑六“本无懿忆”,自小“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作为统领战术上轻进易退,为人残虐无度,杀害忠良、毒戮生灵、无视君主、无视百姓,摆事实讲道理,发出“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的呼喊。同时言辞通畅、层层推进,多用排偶句、四字句以使得节奏明快、气贯长虹,充分实现了檄文应具有效用,难怪在《典论·论文》中评其檄文为:“今之隽也。”

  在文学的审美追求方面,虽然是一篇应制文,但是陈琳却在应制文的框架下巧妙地传达着自身独特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个性化的文风。

  首先,传达了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文章开头即说“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联系陈琳当时的经历,先于何进帐下作主簿,当时所作的《谏何进召外兵一文》已经可见他对政治颇有见解,何进死后与众人一起随曹卓进京,后见曹卓残害百姓、难成大器便转而到州追随袁绍,山此可知他自己内心正是希望能投靠明主以成就一番大事成为所谓非常之人。同时他又将袁绍塑造成为一个有勇有谋仁德为民的英雄形象,将曹操塑造成为残暴昏庸、贪赞酷烈的奸臣形象,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理想君主应具有和应摒弃的品质。

  其次,展现了真实的情感倾向,虽然檄文中对曹操的贬抑难免有夸张浪染的地方,但展现的是他的真实情感。在何进手下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他对宦官专权的痛恨,积极为何进出谋划策以刺除宦官势力,曹操作为宦官之后成为陈琳厌恶他的一个理由。从檄文中对曹操从祖父开始骂起就可看出:投奔袁绍是陈琳的自主选择,他是在认可袁绍的处事方式的前提下才会选择投其军下,这样又必然使其抱有对袁绍的赞许心态,所以文中对袁绍的褒扬是出于肺腑也是可想而知的;再者,曹操在当时的所作所为,如出战不利、滥杀无辜、为人狡诈都是有史可查的,这种行为在位正直文人的眼中是十分不堪的,所以陈琳对其的痛斥也是出于内心的厌恶和痛恨。至于后来陈琳在袁绍死后又归曹实乃情势所迫,并不能说明陈琳对曹操的感情倾向。

  再次,充分展现了个性化的文风。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评价道:“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文心雕龙·檄移》称“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虽奸阉携养,章密太甚,发丘摸金,诬过其虐;然抗辞书衅,皦然露骨矣”,二者均提及此文一个共同特点:文气刚健,有骨鲠之气。这不仅和上文所提及的陈琳在文中反映了真实情感倾向、展现出文人的正直有关,同时与陈琳自建地在句式上多用整句、辞藻的严谨华关、善于化用典故有关。具体说来,整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泻而下,据粗略统计,该文281句,排偶句68句,四字句185句,已经具有明显的骈体文的特征:典故的使用使得说理更具说服力,例如文章中多处引自《史记》:辞藻的严谨而华美,严谨处展现出春秋笔法的特色,大有一字定乾坤之妙,如称袁绍幕府,对曹操直呼其名,又称其为“鹰犬”“爪牙”“寇”等等,华美处能起到极强的渲染烘托作用,如对曹操恶行的贬斥,无一语有重复写袁绍之军威,从“尔乃大军过荡西山”直至“有何不灭者哉”,铺排渲染、气贯长虹:以上这些都是其气势刚健、痛快淋漓的文风的支撑。可以看出,陈琳作文是以气骋才,以才运气,气势刚健却又不流于拙朴,有骨鲠之气而又文及斐然。o

参考资料:

1、王德华.震雷始于曜电 出师先乎威声(上)——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解读[J].古典文学知识,2013(03):117-124
2、李姝娅.从《为袁绍檄豫州》看陈琳的文学自觉意识[J].北方文学(中),2011(12):14
释意: :左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作佐”) 同本义 左,手相左助也。--《说文》。俗字作佐”。 以左右民。--《易·象上传》 予欲左右有民。--《虞书》 实左右商王。--《诗·商颂·长发》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 左右就养无方。--《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 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易·泰》 朕且继礼左助听政。--《后汉书·殇帝纪》 贬谪,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 左,谪官为左迁。自汉起至唐,亦谓去朝廷为州县曰左迁。--《增韵 左zuǒ ⒈方位词。跟"右"相对,面向南时在东的一边~脚。~边。江~(江东)。山~(太行山以东,特指山东)。 ⒉思想政治上属于进步的或激进的~派。~翼。 ⒊相反,不合意见相~。 ⒋偏,差错,邪僻想~了。别说~了。旁门~道。 ⒌附近~近。~邻。 ⒍证据,证人~证。 ⒎ ⒏ ⒐ ①左和右两方面~右开弓。~右为难。 ②上下五十~右。 ③影响,操纵不受他人~右。 ④反正,横竖算了吧,~右都一样。 ⑤侍从,随从有~右相随。 ⒑

:将 (形声。从寸,酱省声。从寸”,表示与手有关。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扶持,扶助 将,扶也。--《广雅》 无将大车。--《诗·小雅·无将大车》 天不我将。--《诗·大雅·桑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为人将车。--《史记·田叔传》。索隐犹御车也。” 吏谨将之。--《荀子·成相》。注持也。” 又如将美(助成好事);将引(扶助收纳);将扶(扶持;搀扶);将助(扶助;支持) 奉行,秉承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又如将明(大臣的辅佐赞助。将奉行;明 将(將)jiāng ⒈快要~要。她~去北京。 ⒉介词。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⒊拿,用,随顺~功补过。~计就计。 ⒋调养,保养~养。~息。 ⒌扶,持,带领出入相扶~。挈妇~雏。 ①对高级军官的称呼。 ②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又〈喻〉使人为难~了他一军)。 ⒍用语言刺激你把他~急了。 ⒎〈方〉兽类生子~驹子。~小猪儿。 ⒏副词。又,且~信~疑。 ⒐连词⊥,与,同暂伴月~影。 ⒑助词。用于动词"出来"、"起来"、"进去"等的中间跳~出来~起来。打~进去。迎~上去。 ⒒ ⒓ 将(將)jiàng ⒈带兵的人,高级武官~领。猛~。虎~。 ⒉敢想敢干的人闯~。 ⒊军衔名。在校级之上少~。上~。 ⒋统率,指挥~兵打仗。 将qiāng 1.愿;请。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饶阳。饶阳无备,因取之。-- 军jūn ⒈武装部队~队。空~。~。陆~。 ⒉军队的编制单位,它是师的上一级。 ⒊泛指军事的或有组织的集体~机。~令。抗洪大~。 ⒋驻扎~细柳(细柳地名)。

:领 (形声。从页,令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脖子) 同本义 领,项也。--《说文》 领,项也。--《广雅·释亲》 领如蝤蛴。--《诗·卫风·硕人》 缅然引领南望。--《国语·楚语上》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左传》 又如领门儿(衣领;领口);领鬃(鬃毛);领颚(下巴);领腰(脖子与腰部);领圈(项圈) 领子,衣领 若挈裘领。--《荀子·劝学》。又如领抹(领系、领戏。外衣领上的系巾);领口;领盘儿(托领);领章;领结 要领 山道,山坡 领lǐng ⒈脖子引~北望。 ⒉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子。 ⒊要点,纲要要~。纲~。提纲挈~。 ⒋带,引,统率~队。带~。率~。~兵百万。 ⒌接受,取得~教。失物招~。 ⒍了解,懂得,欣赏~会。~悟。~略。共~人间第一香。 ⒎占有,管辖占~。~土。~海。~空。~域。 ⒏量词锦裘三~。四~凉席。 ⒐ ⒑ ①率领并引导。 ②指领导人。 ⒒ ⒓

:豫 (形声。从象,予声。本义大象) 同本义 豫,象之大者。--《说文》 豫焉若冬涉川。--《老子》。范应元注豫,象属。” 地名。豫州,古九州之一 指通豫南。--《列子·汤问》 今河南省的简称 姓 豫 假借为娱”。快乐 豫,乐也。--《尔雅》 豫,悦豫也。--《易·豫卦》释文。郑注豫,喜豫说乐之貌也。” 心中和悦谓之豫。--《珠丛》 何问之不豫也?--《庄子·应帝王》 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豫 yù ⒈快乐,安乐不~。逸~无期(无期无限度)。逸~亡身。 ⒉〈古〉通"预"。预备~则祸不生。 ⒊〈古〉通"与"。参加。 ⒋河南省的简称。 豫xiè 1.古代州学名。 豫shū 1.舒展,宽舒。

:州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作洲”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 州zhōu ⒈旧时行政区划名跨~连郡。又用于地名杭~。广~。郑~。 ⒉民族自治行政区划名,在省级之下,县级之上四川盛坝藏族自治~。

:刺 激烈的撞击或爆炸声 刺 (形声。从刀,朿声。本义扎入,用尖利的东西刺) 同本义 君杀大夫曰刺。刺,直伤也。--《说文》 刺,杀也。--《尔雅》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战国策·魏策》 又如刺焚(刺股、焚膏之略词,比喻刻苦攻读);刺子(暗剑);刺心(以刀等刺进心脏。喻刺痛内心);刺血(刺手指出血。表示虔诚的一种苦行);刺臂(古代一种黥刑,在犯者臂部刺 字;刺臂出血,用以盟誓) 讽刺 刺 cī象声词车胎~地一声漏气了。又见cì。 刺 cì名帖。相当于现在的名片通~倪宽。(王充《论衡·骨》) ②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伤、~绣。 ③某睚感觉器官反应强烈~眼。 ④暗杀~杀。 ⑤侦探;~探军情。 ⑥讽刺讥~挖苦。 ⑦尖锐像针的东西骨~。又见cī。 【刺刺不休】说话罗嗦,没完没了。 【刺槐】见【洋槐】。 【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并引起其反应的外部或内部因素。感受刺激的能力普遍存在于生物界,并随着动物进化而得到高度发展。如眼感受光刺激,耳感受声刺激。 【刺客】用武器进行暗杀的人。 【刺配】古代刑罚。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发配到边远地方。 【刺猬】哺乳动物。头小肢短,身上有硬刺。昼伏夜出,吃昆虫、鼠等,对农业有益。 【刺吸式口器】昆虫口器的一种类型。整个口器形成针状的管,不能食固体食物,只能刺入动植物体内吸食汁液。如蚜虫、蝉、蚊的口器。 【刺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细胞。一般产生于外胚层,触手上特别多。其特点是细胞向外的一端有一刺针,细胞质内有一刺丝囊。碰着外物时,刺丝可刺入,放出毒素。 【刺绣】 ①一种手工艺。用彩色丝绒在丝织品或布上绣花鸟、景物等各种图案。 ②刺绣工艺的产品,如蜀绣等。 刺qì 1.见"刺促"。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史,记事者也。--《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 矧大史友内史友。--《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 用史巫纷若。--《易·巽》 辞多则史。--《礼记·聘礼记》 史载笔。--《礼记·曲礼》 史狐书贼。--《谷梁传·宣公二年》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 史shǐ ⒈自然或社会以往发展的进程历~。又指记载历史的书或研究历史的学科~记。生物~。社会发展~。~册。文学~。 ⒉〈古〉负责记录史事的官太~。

:郡 (形声。从邑,君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行政区域) 同本义 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说文》。朱骏声曰汉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凡 郡国一百有三,古者县大郡小,秦以后郡大县小。 及郡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谪守巴陵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周容《芋老人传》 自郡城走数十里。 又如郡属(郡守的属员);郡廨(郡府);郡朝(郡署的厅事。亦指郡守);郡章(郡太守 郡jùn〈古〉行政区域。秦朝以前比县小。自秦朝起比县大,秦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

:国 (会意。从囗”,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汉·贾谊《 国(國、囯)guó ⒈国家爱~。~营。建设祖~。 ①它是一个或一些阶级压迫另外的阶级的工具,是暴力的机器。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 ②一个国家独有的占领区域。 ⒉属于本国的~旗。~徽。~产品。 ⒊地区北~风光。 ⒋京城,首都~门。~都。 ⒌〈古〉我国诸侯或王侯的封地楚~。齐~。秦~。 ⒍ ⒎ ⒏ 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