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Y 有感

有感

更新时间:2024-06-03 05:04:12


诗人: 陈普
标题: 有感
内容: 益州桑柘雨,莘野稻梁秋。功业髯秋兔,行藏汗万牛。
拼音: yì zhōu sāng zhè yǔ, shēn yě dào liáng qiū.
益州桑柘雨,莘野稻梁秋。
gōng yè rán qiū tù, xíng cáng hàn wàn niú.
功业髯秋兔,行藏汗万牛。
释意: :益 (会意。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漫出。从皿,从水。水”已隶变。本义溢”的本字。水漫出) 同本义 益,饶也。--《说文》。按,从水,浮于四,会意。字亦作溢。 引申为水涨 澭水暴益。--《吕氏春秋》 在某些方面增加(如体积、数量、程度等) 损益,盛衰之始也。--《易·杂卦传》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斟酌损益。 大有所益。--《资治通鉴·汉纪》 又如增益;延年益寿;益甲(增兵);益兵(增加兵力);益封(增加封邑);益军(益兵);益损( 益yì ⒈好处,有好处的利~。有~。~处。~友。~鸟。 ⒉增加增~。粮~产。延年~寿。 ⒊副词。更,更加~甚。精~求精。~发高兴。 ⒋富裕,富足其家必日~。 ⒌副词。渐渐地时久,创伤~愈。

:州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作洲”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 州zhōu ⒈旧时行政区划名跨~连郡。又用于地名杭~。广~。郑~。 ⒉民族自治行政区划名,在省级之下,县级之上四川盛坝藏族自治~。

:桑〈名〉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桑,蚕所食叶木。--《说文》 桑者,中央之本也。--《贾子胎教》 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礼记·内则》 系子包桑。--《易·否》 无折我树桑。--《诗·郑风·将仲子》 天子命桑。--《穆天子传》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又如桑麻(农事;农村;农民);桑土(桑树的根);桑户( 桑sāng桑树,落叶乔木。花小,黄绿色。叶可喂蚕。果实叫桑葚,味甜可吃或酿酒。树皮可造纸。果、叶、枝、根皮均可供药用植~养蚕致富。

:柘 柘树 是贵重的木料 唐教坊舞曲《柘枝舞》的省称 柘因零落难重舞,莲为单开不并头。--《警世通言》 又如柘袖(柘枝舞者的衣袖);柘舞(柘枝。即柘枝舞);柘枝花帽(舞柘枝时所带的帽子) 通蔗”。甘蔗 有柘浆些。--《楚辞·招魂》。王夫之云柘,与蔗通。” 泰尊柘浆析朝酲。--《汉书·礼乐志》 诸柘巴苴。--司马相如《子虚赋》 注诸 柘zhè ⒈ ⒉

:雨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比喻朋友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杜甫《秋述》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南朝梁·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譬喻密集 譬喻离散 风 雨yǔ从云层降落到地面的水滴。它是水蒸气上升到天空,遇冷凝集成云,聚集成大水点而下落下~。〈喻〉密集降落而像雨点的枪林弹~。 雨yù从天上落下~雹。~雪。

:莘〈形〉shen 众多的样子 莘莘征夫。--《国语·晋语》。注莘莘,众多。” 莘莘将将。--枚乘《七发》。注莘莘,多貌也。” 祸之长也兹莘。--《庄子·徐无鬼》。释文引李注莘,多也。” 又如莘莘 长 有莘其尾。--《诗·小雅·鱼藻》。毛传 莘, 长貌。 莘 〈名〉 古国名 姓 莘〈名〉xin 植物名。如细莘(草本植物,多年生) 地名。如莘庄(在上海市) 莘xīn ⒈ 莘shēn ⒈莘县,在山东省。 ⒉

:野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同本义 野,郊外也。--《说文》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说文》。段注 龙战于野。--《易·坤》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书·牧誓》 七月在野。--《诗·豳风·七月》 体国经野。--《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 永州之野产异蛇。--柳宗元《捕蛇者说》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光照旷野。--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野外(郊外);野 野(埜)yě ⒈郊外,村外~外。田~。 ⒉民间,不当政的,跟"朝"相对下~。在~。 ⒊范围,界限分~。视~。 ⒋蛮横,不驯服,狂妄狠毒~蛮。~心。 ⒌无礼貌,不讲情理粗~。撒~。 ⒍不受约束,难于约束~性。莫把心耍~了。 ⒎不是驯养的,非种植的~牛。~菜。~生的。 ⒏ ⒐ ⒈熔炼金属,也指熔炼金属的工人~铸。~铁。~匠。良~。 ⒉造就,培养陶~。 ⒊喜好装饰,过分打扮~容。妖~。 ⒋艳丽,多姿佳~窈窕。 ⒌〈古〉通"野"。郊外~游步春露。

:稻 (形声。从禾,舀声。本义水稻) 同本义 其谷宜稻。--《周礼·职方氏》 浸彼稻田。--《诗·小雅·白华》 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谷壳和其它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秆用来造纸。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 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 稻 dào一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中空有节,分蘖。叶狭长,花白色或绿色。子实叫稻谷,去壳后叫大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类型和品种很多,主要分为水稻和旱稻。通常 指水稻。 【稻螟虫】水稻的主要害虫。昆虫纲鳞翅目,有许多种类。幼虫蛀入稻茎,阻断养分、水分,形成枯心苗、枯孕穗或白穗。又称螟虫。

:梁 (会意。从木,从水,剉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同本义 梁,水桥也。--《说文》 梁丽可以冲城。--《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 除道梁溠。--《左传·庄公四年》 谨关梁。--《礼记·月令》 十一月舆梁成。--《孟子》 十月成梁。--《国语·周语》 津梁之上。--《国语·晋语》 造桥为梁,不显其光。--《诗·大雅·大明》 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泽无舟梁。--《庄子》 又如河梁(桥,又借指送别之地);津梁(渡和桥梁);桥梁(桥);梁 梁( ⒈樑)liáng ⒈支撑屋顶的横木屋~。栋~。 ⒉桥石~。架桥~。 ⒊物体中间高起成条状的部分山~子。鼻~儿。 ⒋物品上面便于提携的弓形物水壶~子。抓稳菜篮子的提~儿。 ⒌朝代名 ①南朝(宋、齐、~、陈)之一,公元502-557年。第一代君主是肖衍。 ②五代(~、唐、晋、汉、周)之一,又称"后梁",公元907-923年。第一代君主是朱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