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J 郡斋赠王卿

郡斋赠王卿

更新时间:2024-06-03 06:41:14


诗人: 韦应物
标题: 郡斋赠王卿
内容: 无术谬称简,素餐空自嗟。秋斋雨成滞,山药寒始华。濩落人皆笑,幽独岁逾赊。唯君出尘意,赏爱似山家。
拼音: wú shù miù chēng jiǎn, sù cān kōng zì jiē.
无术谬称简,素餐空自嗟。
qiū zhāi yǔ chéng zhì, shān yào hán shǐ huá.
秋斋雨成滞,山药寒始华。
huò luò rén jiē xiào, yōu dú suì yú shē.
濩落人皆笑,幽独岁逾赊。
wéi jūn chū chén yì, shǎng ài shì shān jiā.
唯君出尘意,赏爱似山家。
释意: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

:术 (形声。从行,术声。行,甲骨文中指道路。本义城邑中的道路) 同本义 術,邑中道也。--《说文》 术,道也。--《广雅》 审端径术。--《礼记·月令》 园圃术路。--《汉书·刑法志》。注大道也。” 横术何广广兮。--《汉书·燕刺王旦传》 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汉书》 泛指街道、道路 齐城、高唐当术而大败。--《孙膑兵法·擒庞涓》 又如术阡(道路);术径(大道与小路);术路(大道);术衢(道路) 方法;策略 臣有百胜之术。--《战国策·魏 术zhú ⒈植物名。如白~、苍~,都是多年生草本,它们的根茎都可供药用。 术shú 1."秫"的古字。 2.见"术术"。 3.通"鹬"。鹬冠。 4.姓。 术shù 1.道路。 2.方法;手段。 3.特指君主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 4.权术;计谋。 5.技艺;业术。 6.思想;学说。 7.方术。指医﹑卜﹑星﹑相等术艺。 8.学习;效法。 9.通"述"。遵循,依照。 10.通"述"。记述,陈述。 11.通"杀"。等级。 12.通"聿"。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语气。参见"术追"。 13.姓。 术suì 1.古代行政区划。 2.小沟。 3.隧道。见"术数"。 4.谓顺性。 5.见"术术"。

:谬 (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同本义 谬,狂者之妄言也。--《说文》 考之三王而不谬。--礼记·中庸》 天下悦之以谬悠之说。--《庄子》 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司马迁传》 园喜以谬赏。--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荀子·儒效》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谬戾(荒谬乖僻);谬谈(谬语妄说);谬举(妄举,举用不适当的人才);谬种流传(荒谬错误的文章或议论辗 谬miù ⒈错误,与客观事实不符~论。~误。荒~。大~。 ⒉差误差以毫厘,~以千里。

:称 chen 符合,相当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宋·王安石《伤仲永》 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韩非子·王蠹》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对称;相称;称合(相当);称任(称职,犹胜任);称位(与职位相符) 称 cheng (形声。从禾,爯声。本义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秤”。又指称量) 测定重量 苦称量之不审兮。--《楚辞·惜誓》。注称所以知轻重。” 又如称物(衡量物之多少,轻重);称亭(称量平正);称验(过称检验)。泛指衡量、揣度。又 称 chèn合适;相当~心如意。又见chēng。 【称体裁衣】按照身体的长短大小裁衣服。比喻做事要恰到好处。 【称职】才能与职位相称;思想、能力等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称 chēng ①叫;叫做人们~他为老英雄。 ②名称昵~、蔑~。 ③说连声~好、点头~是。 ④赞扬~许。 ⑤测重量~2斤糖。 ⑥举~觞。又见chèn。 【称道】称赞;夸奖值得~。 【称孤道寡】以帝王、首脑自居。孤、寡人均为古代封建帝王的自称。现多讽刺自大的人。 【称量瓶】精确称量分析试样用的小型玻璃仪器。一般为圆柱形,带有磨口密合的瓶盖。 【称叹】赞叹~不已。 【称谓】人们由于血缘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分、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同志、先生、姑姑等。 【称羡】称赞羡慕。 【称雄】凭借武力或其他势力统治一方割据~。 【称许】赞许。 【称誉】表扬赞美。 称(穛)chèng衡量轻重的器具台~。标准~。 称(穛)chēng ⒈衡量轻重~三斤肉。 ⒉名号名~。省~。别~。 ⒊叫,叫做~谓。~作。~兄道弟。 ⒋说,声言~谢。~好。~病。声~。 ⒌颂扬,赞许~颂。~许。~赞。 ⒍举,推举~兵。~贤举能。 称(穛)chèn ⒈适合,相当,相等~心。~职。相~。对~。德必~位。

:简 (形声。从竹,间声。本义竹简。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 同本义。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 畏此简书。--《诗·小雅·出车》 执简记。--《礼记·王制》。注策书也。” 小简而长。--《考工记·弓人》 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又如简素(竹简与缣素。古代用来记载文字的竹帛);简书(古代的公文书于竹简, 简jiǎn ⒈不复杂,不烦琐,跟"繁"相对~单些。太~陋。~化。~明扼要。精兵~政。 ⒉轻忽,怠慢~慢。 ⒊盐,选择~拔。~选。 ⒋〈古〉用来写字的竹片或木片竹~。木~。〈引〉书信书~。来~。 ⒌检阅,检查及(到)~日。 ⒍ ①实在是,完全是说起《地道战》,那~直是个奇迹。 ②〈方〉作"索性"讲天黑,雨又大,你~直别回去了。 ⒎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素,白致缯也。--《说文》 纯以素。--《礼记·杂记》 素服哭于库门之外。--《礼记·檀弓》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又如素幭(古代盖在车前横木上的白绸);素服缟冠(丧服,素、缟,指白绘) 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 英骨秀气,洒落毫素。--唐·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又指用 素sù ⒈没有染色的丝绸~丝。〈引〉白的,没有染色的~衣。 ⒉颜色单纯,不鲜艳~净。 ⒊本来的,不加修饰或做作的~质。朴~。 ⒋事物的基本成分元~。色~。毒~。因~。 ⒌植物类的食品~菜。吃~。 ⒍向来,一向~知。平~。~不往来。

:餐 (形声。从食)声。本义吃) 同本义 餐,吞也。--《说文》 餐,食也。--《广雅》 相谒而餐。--《方言一》。注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魏风·伐檀》 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汉书·高帝纪》 又如进餐;会餐;野餐;就餐;聚餐;餐玉(吞食玉屑。古时认为服食玉屑可以延寿) 吞食 此甘餐毒药,戏猛兽之爪牙也。--汉·枚乘《七发》 餐 饮食,食物 令其裨将传餐。--《汉书·韩信传》 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 又如餐卫(指饮食调养);早中晚三 餐 cān ①吃会~。 ②饭食午~、中~。 ③量词。一顿饭叫一餐一日三~。 【餐风饮露】见【风餐露宿】。 【餐饮业】饮食业。 餐sūn 1.水泡饭;熟食。

:空〈形〉 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 空,空虚。--《广韵》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诗·小雅·大东》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水经注·江水》 仓禀实而囹圄空。--《管子·五辅》 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送将军登空堡上。--明·魏禧《大铁椎传》 独卧空室之中。--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而或长烟一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空衔(有官衔无实职或俸禄);空脑子(心中无盘算,没有头脑之意);空花阳焰(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空花虚幻之花。阳焰日光中浮动的烟尘 空kōng ⒈没有东西这里是~的。一座~楼房。 ⒉不实际,没有内容~虚。全是~想。~话连篇。〈引〉突然,无着落,白白地~忙。落~。~跑一回。 ⒊天空,天上晴~万里。燕飞~中。地对~导弹。 ⒋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世界一切皆~,所以佛教又叫"空门"遁入~门。 ⒌ ①物体中的窟窿。 ②没有内容~洞无物。 ⒍ ⒎ ⒏ ⒐ 空kòng ⒈使空,腾出来把它~着。~出一个书柜来。 ⒉闲着,没有被占用的~屋。今晚我有~。 ⒊间隙~隙。钻~子(〈喻〉有机可乘)。 ⒋亏损,亏欠亏~。 空kǒng 1.穴;洞。 2.口,嘴巴。 3.墓穴。 4.见"空道"。 5.中医用语。指血管,经络。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又如自顷(近来) 自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自zì ⒈本人,己身~己。亲~。~作~受。~成一家。~强不息。 ⒉从,由~从。~始至终。~成都到武汉。 ⒊当然~属无妨。~有话说。 ⒋ ⒌ ①自己主动。 ②不依靠人为的力量水会~动下流。 ③全部是机械操作~动化。 ⒍ ①自己负担。 ②自以为了不起。 ⒎ ⒏ ①天然存在的~然界。 ②不造作,不勉强听凭~然。 ③当然~然好办。 ⒐ ①自己感觉到。 ②自己认识和觉悟到~觉地遵纪守法。 ⒑ ⒒ ⒓ ⒔ ①自己制造。 ②克制自己。 ⒕ ⒖ ⒗ ①不受约束,不受限制请大家~由发表意见。 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愿活动的权利人身~由。~由选举。 ③哲学上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了客观规律并能掌握它,自觉地运用它来改造世界。 ⒘ 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