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P 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更新时间:2024-05-20 08:55:03


诗人: 张元干
标题: 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内容: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宋代·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翻译: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春来春去时光如飞催人老,我怎肯轻易输给年轻人?酒醉之后像少年一样狂放不羁,胡子白了根本没有关系。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头上插着花起身狂舞,要尽情地享受春光。让我们举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让花儿笑人们不懂惜春。

注释: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¹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zī)²殊未妨。
¹输:负。²白髭:嘴边的胡子发白了。

插花还起舞,管领¹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²花笑人。
¹管领:主管的意思。²教:使,令。

赏析: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这首春词是用少女眼光中的暮春景象展现她蹙眉惜春的心态。欧阳炯的《三字令》“春欲尽,日迟迟”一首,从春尽人不归的艺术角度,运笔随意而着重于刻画佳人的无限相思。至于抒发青春难驻,临老伤春的感觉,张先的《天仙子》具有代表性。上片云:“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青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这种时光易逝的送春感触,写得神韵高妙,但词人流露出的情绪却是深沉和忧愁的,有着无穷的感伤。张元干这首词的艺术构思与上两首不同,情调旷达洒脱,可谓别具一格。

  首先从词的组织结构来看,词人没有采用上景下情的框架,而紧扣送春留春的主旨,直抒情怀,一气呵成。起句“春来春去催人老”,即写出了作者对春去的内心感应。春来春去,时光匆匆易逝。这对于垂老之人,最容易引起心情的翻腾。张先词的“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所流露的是一种人事纷繁、朱颜易改的感伤情调。这首词中所承接的是“老夫争肯输年少”。词人虽然已是“老夫”,但是心中没有悲感,还具有年青人的活力。正是这种不服老的自在洒脱的襟怀,才能生发出插花起舞、把酒留春的势态,使上下片一气呵成。

  其次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张元干晚年遭逢厄运,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是壮志依存。诗人投闲的二十余年,并未忘掉中原遗恨,但又是抱着“心存自在天,脚踏安乐地”的旷达情怀。

  词中所写“坐中偶书”的感受,似是信手拈来,实是胸襟情怀的真实流露。值得提出的是“醉后少年狂”一句,是借用苏轼《江城子》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趣。而“管领风光处”则是化用白居易《早春晚归》“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的诗意。此处与“插花还起舞”相连接,充分体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旷达乐观的风貌。这首词中性灵的流露,具有一种真实、自然之美。

  这首自抒情怀的词作,语言朴质自然,明白晓畅。“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语意显露,造句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又不落前人窠臼。这种个性化语言的倾吐,既是时光与生命相撞击产生的火花,又疑聚着词人“坐中”瞬间的真实感受,因而富有自然的风韵。

参考资料:

1、《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85-1286页
创作背景  从词中的词意来看,该词当作于词人晚年。诗人晚年遭逢厄运,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参考资料:完善1、贺新辉编,全宋词鉴赏辞典 第七卷,中国妇女出版社,,第92页

赏析

  这首春词是用少女眼光中的暮春景象展现她蹙眉惜春的心态。的《三字令》“春欲尽,日迟迟”一首,从春尽人不归的艺术角度,运笔随意而着重于刻画佳人的无限相思。至于抒发青春难驻,临老伤春的感觉,的《天仙子》具有代表性。上片云:“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青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这种时光易逝的送春感触,写得神韵高妙,但词人流露出的情绪却是深沉和忧愁的,有着无穷的感伤。这首词的艺术构思与上两首不同,情调旷达洒脱,可谓别具一格。

  首先从词的组织结构来看,词人没有采用上景下情的框架,而紧扣送春留春的主旨,直抒情怀,一气呵成。起句“春来春去催人老”,即写出了作者对春去的内心感应。春来春去,时光匆匆易逝。这对于垂老之人,最容易引起心情的翻腾。张先词的“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所流露的是一种人事纷繁、朱颜易改的感伤情调。这首词中所承接的是“老夫争肯输年少”。词人虽然已是“老夫”,但是心中没有悲感,还具有年青人的活力。正是这种不服老的自在洒脱的襟怀,才能生发出插花起舞、把酒留春的势态,使上下片一气呵成。

  其次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张元干晚年遭逢厄运,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是壮志依存。诗人投闲的二十余年,并未忘掉中原遗恨,但又是抱着“心存自在天,脚踏安乐地”的旷达情怀。

  词中所写“坐中偶书”的感受,似是信手拈来,实是胸襟情怀的真实流露。值得提出的是“醉后少年狂”一句,是借用《江城子》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趣。而“管领风光处”则是化用《早春晚归》“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的诗意。此处与“插花还起舞”相连接,充分体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旷达乐观的风貌。这首词中性灵的流露,具有一种真实、自然之美。

  这首自抒情怀的词作,语言朴质自然,明白晓畅。“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语意显露,造句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又不落前人窠臼。这种个性化语言的倾吐,既是时光与生命相撞击产生的火花,又疑聚着词人“坐中”瞬间的真实感受,因而富有自然的风韵。

参考资料:

1、《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85-1286页
释意: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 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 月yuè ⒈指月球(月亮,月儿),地球的卫星明~。 ⒉像月亮的形状或颜色的~饼。~琴。牙~刀。~白(淡蓝色)。 ⒊时间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 ⒋按月的~经。~刊。购~票。按~报表。 ⒌ ⒍ ⒎ ⒏

:晦 (形声。从日,每声。本义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同本义 晦,月尽也。--《说文》 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论衡·四讳》 陈不违晦。--《左传·成公十七年》 朝菌不知晦朔。--《庄子·逍遥游》 不知晦朔。-- 戊申晦。--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晦望(农历每月末一日与十五日);晦景(晦日,晦节);晦日(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夜;晚 晦淫惑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夜也。” 又如晦明(从黑夜到天明。即昼夜);晦晓(夜晚与天明);晦魄( 晦huì ⒈昏暗,天黑,晚上~冥。幽~。风雨如~。自明及~,所行几里(及到)? ⒉隐藏,不显著~迹。隐~。韬~。 ⒊阴历每月的末尾一天。 ⒋ ①不顺利,倒霉太~气。 ②气色难看满脸~气。 ⒌

:送 (会意。小篆字形) 同本义 送,遣也。--《说文》。 送迎无礼。--《荀子·富国》。注致女也。” 又如送嫁(送亲);送娘(方言。送新娘子);送房(结婚之夕,亲友陪送新郎入洞房);送亲(娘家人送出嫁的姑娘上轿或送新娘到男家) 送行;送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又如送车(到车站送行;又指送行的车);送迎钱(迎送官员的开销);送任(送 送sòng ⒈运输,传递~粮。~油。~信。 ⒉赠给~给。~礼。传经~宝。 ⒊陪着离去的人一块走~客。~行。~别。护~。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 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春,推也。从苃屯,从日,苃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苮。--《说文》 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天》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为此春酒。--《诗·豳风·七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

:有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无"相对。 ①〈表〉所属她~部录像机。 ②〈表〉存在~见解。~希望。~花~草。 ③〈表〉发生和出现他~伤了。情况~了变化。 ④〈表〉估量或比较这只鸡~五斤多。他~你那样高了。 ⑤〈表〉大或多~把年纪。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于某些动词前面。〈表〉客气~请。~坐。~劳。 ⒊占据占~。孙权据~江东。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时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汉语词头,作助词(无义)~夏。~周。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有条件的,有边际的,可以穷尽的~限公司。 ②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 有yòu同"又"。还有,再加上三十~六。

:集 同本义 集,群鸟在木上也。--《说文》 集,会也。--《尔雅》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诗·周南·葛覃》 又如集隼(栖息的隼鸟);集凤(凤停于树) 引申为停留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 齐集有其一。--《孟子·梁惠王上》 沙鸥翔集。--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集合;聚集;收集 人皆集于苑。--《国语·晋语》 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资治通鉴》 皆 集jí ⒈聚,合,会合,总合~中。~聚。~会。~合。聚~。~腋成裘。 ⒉多篇著作汇编成的书短篇小说选~。诗歌~。民间故事~。 ⒊较长的书或影片的一部分上~。第八~。 ⒋定期交易的市场~市。去赶~。 ⒌群鸟停在树上~苑~枯。黄鸟于飞,~于灌木。〈引〉停留~止。 ⒍完成,成功大业将~。今日之事幸而~(幸侥幸)。 ⒎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像二人对坐土形。--林义光《文源》 坐而迁之。--《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 退而坐,取屦。--《礼记·玉藻》 受立、授立,不坐。--《礼记·少仪》 武坐致右宪王。--《礼记·乐记》。疏坐,跪也。” 坐行而入。--《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 坐zuò ⒈跟"立"相对~下。请~。〈引〉 ①乘,搭~车。~飞机。〈引〉 ②位置~落。~北朝南。 ⒉物体下沉或向后施压力这房子~了。那门炮~力大。 ⒊将锅、壶等放到炉火上。 ⒋旧指犯罪,定罪~陷。连~。随~。 ⒌因,因为~罪解职。 ⒍植物结子实~瓜。~果。 ⒎自然而然孤蓬自振,惊沙~飞。 ⒏同"座 ⒈"。座位。 ⒐ ⒑ 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