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J 景福中作(一作杜光庭诗)

景福中作(一作杜光庭诗)

更新时间:2024-05-07 09:07:45


诗人: 郑遨
标题: 景福中作(一作杜光庭诗)
内容: 闷见戈鋋匝四溟,恨无奇策救生灵。如何饮酒得长醉,直到太平时节醒。
拼音: mèn jiàn gē chán zā sì míng, hèn wú qí cè jiù shēng líng.
闷见戈鋋匝四溟,恨无奇策救生灵。
rú hé yǐn jiǔ dé cháng zuì, zhí dào tài píng shí jié xǐng.
如何饮酒得长醉,直到太平时节醒。
释意: :闷 气闷,因气不通畅而引起的不快之感 闭则热而闷。--《素问·风论》 又如闷吐(心闷想吐);闷绝(晕倒。一说窒息而死);闷痒(因身体不舒爽而发痒);闷窒(窒息);闷躁(气闷烦躁) 沉默不出声或声音不响的样子 闷然而后应。--《庄子·德充符》 又如闷默(静默不出声);闷闷(闷声不响) 闷 密闭,使不透气 呆在家里不出门 过饱 昏闷;失去知 闷mēn ⒈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等引起的不舒服~气。~热。 ⒉不出门~在家里。 ⒊紧闭,不让出气刚泡的茶~一~再喝。 ⒋不出声或声音不响亮~声不响。~声~气。 闷mèn ⒈心烦,不畅快烦~。~ ~不乐。 ⒉密封的~罐。~葫芦。

:见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同本义 见,视也。--《说文》 未见君子。--《诗·周南·汝坟》 利见大人。--《易·乾》 见龙在田。--《易·乾》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韩非子·主道》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虎见之。--唐·柳宗元《三戒》 歧王宅里寻常见 见(見)jiàn ⒈看到看~。耳闻目~。〈引〉接触,遇到胶卷忌讳~光。病刚好,不要~寒。 ⒉看得出,显现出初~成效。已~分晓。 ⒊会面,会晤会~。接~。 ⒋看法,认识,扩大知识~解。~识。远~。不固执己~。 ⒌指明出处~上页。 ⒍助词。 ①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莫~笑。别~怪。 ②用在动词前,〈表〉对说话人怎么样~教。请~谅。 ⒎用在"听"、"闻"、"看"等动词后,〈表〉效果听~了。看~了。 ⒏[见习]学得专业知识的人刚到工作岗位去,现场实地工作实习~习生。 ⒐[见证]亲眼看到,可以作证的人。也指可以作证的事物。 ⒑见xiàn。 见(見)xiàn ⒈显出,出现,显露表~。华佗再~。昙花一~。 见"儋藍"。 ④姓。三国吴有儋萌。见《三国志.吴志.薛综传》。

:戈〈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 戈gē〈古〉兵器♂刃长柄,可以横击。是我国青铜时代的主要兵器。

:鋋 铁把小矛 鋋chán小矛。 鋋yān 1.铁柄小矛。 2.刺杀。

:匝 周,环绕一周叫一匝 帀,周也。从反帀而帀也。--《说文》。按,字亦作通,俗误作匝。 就,帀也。--《周礼·典瑞》注。疏一采为一币,五采则五币。” 周,币也。--《礼记·檀弓》注 匝城兵士。--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绕树三匝;在门前绕了三匝;五匝;沿鼎壁游了一匝 遍;次 帀,徧也。--《广雅》 增光遂净手同进忠到方丈来,持香到禅座前,插在炉内拜三匝。--明·佚名《梼杌闲评》 匝 环绕 水匝隍堑,于城东北合为一渎。--《水经注·河水》 又如匝栏(围栏) 笼罩, 匝(帀)zā ⒈周,圈鸟鹊南飞,绕树三~。 ⒉满,环绕浓荫~地。滋蔓~清池。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 阴数次三也。--《玉篇》 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 光被四表。--《书·尧典》 闰月定四时成岁。 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又如四垂(四边);四梢(城镇四方边缘地方);四隅头(四方街口,四处);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不拗六(少数拗不过多数);四趁(相称,各处都合适);四门(四方之门 );四鼓(四更);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 四sì数目字三~五。

:溟 (形声。从水,冥声。本义小雨濛濛) 同本义 溟,小雨溟溟也。--《说文》 密雨溟沐。--杨雄《太玄·少》。注雨之细者称溟沐。” 又如溟沐(细雨的样子) 通冥”。暗昧,不明事理 礼义廉耻不设,万民莫相侵暴虐,犹在于混溟之中也。--《文子·下德》 溟 〈名〉 海 或倒景于重溟。--孙绰《游天台山赋》。注谓海也。”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序》 又如东溟;溟岛(海中的小岛);溟渤(传说中的溟海”、渤海”。泛指大海) 溟濛 上瞻 溟míng海北~有鱼。 溟mǐng 1.见"溟涬"。

:恨〈动〉 (形声。从心,艮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同本义 恨,怨也。--《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唐·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唐·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恨命(恨恨地;拼命);恨恨(气 忿的样子);恨穷发极(愤恨到极点而发怒);恨五骂六(投骰子时的叫骂声);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遗憾;后悔 臣死不恨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汉书·王嘉传》 公子恨之复返。-- 恨hèn ⒈遗憾,不满意~事。遗~。悔~。懊~。 ⒉怨,仇视怨~。仇~。民族~。~之入骨。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