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O 偶记赋王昭君谩录之

偶记赋王昭君谩录之

更新时间:2024-05-20 02:25:15


诗人: 郑清之
标题: 偶记赋王昭君谩录之
内容: 伐国曾闻用女戎,忍留妖丽汉宫中。如知褒姒贻周患,须信巫臣为楚忠。青冢不遗芳草恨,白沟那得战尘空。解移尤物柔强虏,延寿当年合议功。——宋代·郑清之《偶记赋王昭君谩录之》
释意: :伐〈动〉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同本义 伐,击也。--《说文》 伐,杀也。--《广雅》 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宋·苏辙《太白山祈雨词》 又如伐祭(砍头祭天);伐杀(杀戮) 砍伐 伐竹取道。--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卖炭翁》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烧炭);伐薪(砍柴) 讨伐,进攻 伐 fá ⒈砍砍~。采~。~木。〈引〉敲打~鼓。 ⒉征讨,攻打讨~。兴兵而~。〈引〉声讨口诛笔~。 ⒊夸耀自~其功。

:国 (会意。从囗”,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汉·贾谊《 国(國、囯)guó ⒈国家爱~。~营。建设祖~。 ①它是一个或一些阶级压迫另外的阶级的工具,是暴力的机器。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 ②一个国家独有的占领区域。 ⒉属于本国的~旗。~徽。~产品。 ⒊地区北~风光。 ⒋京城,首都~门。~都。 ⒌〈古〉我国诸侯或王侯的封地楚~。齐~。秦~。 ⒍ ⒎ ⒏ ⒐

:曾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已经 竟,竟然;尚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曾 通层”。重叠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 曾 céng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他~来过。又见zēng。 曾zēng ⒈重,指中间隔着两代的亲属~祖。~孙。

:闻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闻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闻屏障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闻声不食(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也说闻所未闻”);闻风响应(听到风声, 闻wén ⒈听耳~目睹。~过则喜。~风而起。 ⒉消息,听说的,听见的新~。奇~。~所未~。 ⒊出名,有名望~人。~名。 ⒋名声丑~。令(好的)~。 ⒌知识见~。博~强志(记)。 ⒍用鼻子嗅~着烟味。~到香味。 闻wèn 1.声誉,名声。 2.通"问"。慰问。 3.通"问"。询问。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用,可施行也。--《说文》 用,以也。--《苍颉篇》 利用为大作。--《易·益》 五行五用哉。--《虞书》 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书·微子》 乘其财用出入。--《周礼·宰夫》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周礼·小司徒》 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 皆不足用。--明·魏禧《大铁椎传》 用水彩。--蔡元培《图画》 兼用激刺 用yòng ⒈使人、物等发挥其功能使~。采~。应~。~心。~水。~机器人做工。 ⒉功能,效果~途。功~。效~。有~。 ⒊需要不~担心。你不做,还~你干啥。 ⒋化费~钱。费~。零~。 ⒌吃、喝的婉词~餐。请~茶。 ⒍因,因此~此。~特函达。 ⒎以儒者~文乱法。 ⒏ ①当权。 ②行事。 ⒐ ①居心。 ②企图。 ⒑ ①打仗。 ②指挥作战。 ③善于使用军队作战~兵如神。 ⒒

:女〈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女,妇人也。--《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卫风·氓》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男女衣著。--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男女无别。--《韩非子·亡征》 如倩女之靧。--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男女奔窜。--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女陪堂(女帮闲);女先儿(女先生);女红(泛指妇女干的纺织 女nǚ ⒈女性,女人妇~。~士。~教师。男~平等。 ⒉女儿生儿生~都一样。 ⒊旧时指以女嫁人。 ⒋〈古〉同"汝"。你,你们。 ⒌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女nǜ 1.将女子嫁给人。 2.出仕,做官。 女rǔ 1.代词。通作"汝"。你。 2.姓。春秋晋有女贾﹑女宽。见《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戎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同本义 戎,兵也。--《说文》 以习五戎。--《礼记·月令》 戎器不粥于市。--《礼记·王制》。注军器也。” 伏戎于莽。--《易·同人》 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又如戎仗(兵器,军械);戎器(兵器);戎储(兵器储备);戎钺(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戎具(兵器) 兵车 元戎十乘。--《诗·小雅·六月》。传夏曰钩车,殷曰寅车,周曰元戎。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 戎róng ⒈军队,士兵~装。从~。~阵整齐。 ⒉〈古〉指武器五~(弓殳矛戈戟)。 ⒊军事,战争~机。 ⒋〈古〉我国对西部民族的统称西~。

:忍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同本义 忍,能也。--《说文》 忍,耐也。--《广雅》 是可忍也。--《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 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庄子·让王》 吾子忍之。--《左传·成公二年》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忍所私以行大义。--《吕氏春秋·去私》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忍事(以忍耐态度面对各种事情);忍容(容忍);忍顺(忍耐顺受;忍耐顺从);忍从(忍受顺从);忍羞(忍受羞辱);忍气(忍受别人的欺侮);忍垢(忍受污 忍rěn ⒈耐,抑制,感情不让表现出来~耐~受。~气。~痛。容~。 ⒉残酷,狠心残~。~心。于心不~。 忍rèn 1.通"韧"。 2.通"认"。认识。

:留 (会意。从田,从乯,乯亦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畱,止也。--《说文》 令之留于酸枣。--《战国策·秦策》 灵连蜷兮既留。--《楚辞·云中君》 风气留其处。--《素问·虐论》 乃令张良留谢。--《史记·项羽本纪》 城入赵而璧留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留五百人。--《资治通鉴·唐纪》 雪上空留。--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留像于馆。--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逗留( 留liú ⒈停止在某处停~。~校。~在乡村。 ⒉注意力集中在某事物上~神。~心。 ⒊不让人离开或不让拿走物品~客。挽~。扣~。 ⒋接受,收容~下。收~。 ⒌保存,存下保~。存~。~底稿。 ⒍遗传下来的遗~。勤俭是祖先~下来的传家宝。 ⒎ ⒏ ⒐ ⒑ 留liù 1.等候,等待。 2.通"?"。谓捣土修筑。 留liǔ 1.昴星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