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G 古思二首

古思二首

更新时间:2024-05-17 17:01:20


诗人: 舒岳祥
标题: 古思二首
内容: 饥饿未必死,甘腴能杀人。憔悴未必殒,逸乐能丧身。所以岩欲槁,以俭全其真。秉耒自耕野,腰斧躬采薪。亦复育书史,自负亨经纶。兵寇幸无恙,委蛇保天民。
拼音: jī è wèi bì sǐ, gān yú néng shā rén.
饥饿未必死,甘腴能杀人。
qiáo cuì wèi bì yǔn, yì lè néng sàng shēn.
憔悴未必殒,逸乐能丧身。
suǒ yǐ yán yù gǎo, yǐ jiǎn quán qí zhēn.
所以岩欲槁,以俭全其真。
bǐng lěi zì gēng yě, yāo fǔ gōng cǎi xīn.
秉耒自耕野,腰斧躬采薪。
yì fù yù shū shǐ, zì fù hēng jīng lún.
亦复育书史,自负亨经纶。
bīng kòu xìng wú yàng, wēi yí bǎo tiān mín.
兵寇幸无恙,委蛇保天民。
释意: :饥 (形声。从食,幾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 同本义 饑,谷不熟为饑。--《说文》 五谷不熟谓之饥。--《墨子·七患》 降丧饥馑。--《诗·小雅·雨无止》 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凶年饥发,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孟子·梁惠王下》 四时不出,天下大饥。--《淮南子·天文》 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汉书·翼奉传》 又如饥荒;饥馁(饥饿);饥时得一口(紧要处得人救济,恩德深厚);饥氓(逃荒的人);饥岁(荒年) 饥(饑)jī ⒈饿,跟"饱"相对~饿难熬。~肠辘辘。~不择食。 ⒉灾荒,年收成不好~荒。~岁。

饿 :饿 (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同本义 饿,饥也。--《说文》 饿,无食久馁也。--《六书故》 饿,甚于饥也。--《正字通》 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谷梁传》疏引徐邈说 无一月饿。--《淮南子·说山》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又如饿隶(饥饿的人;形容干瘠的样子);饿损(饿坏);饿杀鬼(方言。贪吃的人);饿病(饥饿致病) 使受饿;感到饥饿 饿其体肤。--《孟子· 饿 è ①肚子没食,想吃东西。 ②使受饿别~着。 【饿莩】见【饿殍】。 【饿殍】饿死的人。又作饿莩。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未,无也。--《小尔雅·广诂》 未由也已。--《论语·子罕》 未之难矣。--《论语·宪问》 吾与郑人未有成也。--《公羊传·隐公六年》 吾未有言之。--《吕氏春秋·开春》 未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孙母未去。--唐·杜甫《石壕吏》 未百步则返。--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将舒未舒。 又如未际(未发迹);未的(未必,不一定);未从(未曾,尚 未wèi ⒈没有,不曾~经许可。闻所~闻。 ⒉不~知。~可厚非。 ⒊在句末〈表〉疑问可以言~(可以说了吗)? ⒋地支第八位。也作次序第八。 ⒌ ⒍

:必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标杆;标准 必,分极也。--《说文》 姓 必 必须,一定要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说》 必为奇巧声动上。--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又如必防其渐(防微杜渐之意。在事情上还不显著或刚刚发生的时侯就加以防止);必也正名(必须按礼教来端正名份) 必 必然,必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人人自 必 bì ①必定;必然~胜无疑。 ②必须;一定要明早~到。 【必恭必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又作毕恭毕敬。 【必然判断】断定对象情况必然性的判断。如他必然完成任务。 【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必然事件的概率为$。如x>0是在x>3件下的必然事件。 【必须】 ①表示事理、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 ②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加强命令语气这个任务你~完成。 【必需】一定要的;不可少的登山~品。 【必需氨基酸】人体必需、但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包括甲硫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必需元素】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化学元素。目前公认的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铁、硫、锰、硼、锌、铜、钼、氯等16种。 【必要产品】剩余产品的对称。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产品。包括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产品,是必要劳动的生产成果。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的对称。生产必要产品所消耗的劳动。 【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甲,必定没有乙,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以必要条件作为前件的假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以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大前提的假言推理。规则是承认后件就要承认前件,否认前件就要否认后件;否认后件不能否认前件,承认前件不能承认后件。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 死sǐ ⒈生物失去生命,跟"活"相对~亡。~得其所。 ⒉拼命,不顾性命不怕~。决一~战。 ⒊不可调和的,誓不两立的~敌。~对头。 ⒋不活动,不灵活~水。~板。~气沉沉。 ⒌不通的~巷道。堵~漏洞。~路一条。 ⒍在形容词后,〈表〉程度到了极点讨厌~了。真是乐~人。

:甘〈形〉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同本义 甘,美也。--《说文》 稼穑作甘。--《书·洪范》 以甘养肉。--《周礼·疡医》 甘胜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秦王饮食不甘。--《韩非子·存韩》 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清·周容《芋老人传》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甘肥(味美香浓的食品);甘味(甘肥。美味);甘膳(珍馐美味);甘馨(美味 甘gān ⒈甜,跟"苦"相对~薯。~泉。~霖。苦尽~来。〈喻〉美好,味道好~美爽口。 ⒉自愿,乐意~愿。~心情愿。俯首~为孺子牛。 ⒊欢乐,幸福同~共苦。

:腴 (形声。从肉,臾声。本义腹下的肥肉) 同本义 腴,腹下肥也。--《说文》 君子不食圂腴。--《礼记·少仪》 又 冬右腴。 桀纣之君,垂腴尺余。--《论衡·语增》 猪狗的肠子 油脂 稻粱之味,甘而多腴。--《论衡》 腴 肥胖;脂肪多;肥美 食止一日,膳无鲜腴。--《南史》 肥沃 丰裕 处腴能约。--《晋书》 美好 腴yú ⒈腹下的肥肉垂~尺余。泛指肥胖充~。丰~。 ⒉肥美膏~之地。 ⒊丰裕处~能约(约节约)。舆yú ⒈车厢。泛指车~马。又转指轿子肩~。 ⒉用车运载~粮。 ⒊众,众人的~论。~情。 ⒋地图,疆土~地。~图。

:能〈名〉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能,熊属。足似鹿。--《说文》 梦黄能入于寝门。--《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才能,能力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无异能者。--唐·柳宗元《三戒》 募有能捕之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千里之能。--唐·韩愈《杂说》 表恶其能。--《资治通鉴》 又如能处(本事;能耐);无能(没有能力);低能(能力低下);逞能(显示自己能干);各 能néng ⒈才干,本领~力。才~。各尽所~。 ⒉有能力的人~人。~者为师。招贤进~。 ⒊会,胜任,做得到~够。她~做。~上~下。 ⒋应该你不~这样马虎。 ⒌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源。热~∷~。 ⒍ ⒎ 能nái 1.三足鳖。 能nài 1.通"耐"。受得住。 2.姓。 能tái 1.通"台"。古星名。 2.(今读tāi)见"能始"。 3.通"态"。形态。

:杀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同本义 殺,戮也。--《说文》 武王胜殷杀纣。--《墨子·三辩》 杀气浸盛。--《吕氏春秋·仲秋》 为杀矢。--《考工记·冶氏》 杀其君,虔于乾溪。--《谷梁传·昭公十三年》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子罕杀宋君而夺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杀(殺)shā ⒈弄死,使失去生命~敌。~猪。~虫剂。 ⒉战斗~退侵略军。~出重围。 ⒊消减,残败~风景。~威风。我花开后百花~。 ⒋收束,断绝~帐。~尾。 ⒌勒紧,扣紧~一~带子。 ⒍药物等刺激身体感到疼痛擦了这种药后~得慌。 ⒎在动词后。〈表〉程度深愁~人。喜~人。 ⒏ ⒐ ①凶恶的气势~气腾腾。 ②发泄不愉快的情绪你拿谁~气? 杀shài 1.减省。 2.等差。 3.衰微,凋零。 4.指歉收。 5.消化;消耗。 6.细小。 7.裁去(多余的)。 8.古代套在尸体下肢上的布袋。 杀sà 1.散落;散布。 2.古代为护城而设置的防卫据点。 3.枯干貌。 杀shì 1.古指臣杀君﹑子杀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