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H 怀吴中冯秀才

怀吴中冯秀才

更新时间:2024-05-20 06:32:40


诗人: 杜牧
标题: 怀吴中冯秀才
内容: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唐代·杜牧《怀吴中冯秀才》
翻译: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长洲苑外草木萧萧,回首旅途,只觉山水辽远岁月遥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唯有分别时的那番情景至今都没有忘怀,眼前枫桥,暮烟笼罩,秋雨凄凄。

参考资料:

1、古今诗文选析[M]. 1981.04.第241页
注释:

长洲苑¹外草萧萧²,却算游程³岁月遥
吴中: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¹长洲苑:春秋时吴王阖闾游猎之地。在今苏州市西南。²萧萧:风吹草动的声音。³游程:即旅程。⁴遥:远。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mù)烟秋雨过枫桥¹
¹枫桥:地名。在今苏州西郊。为当年作者送别冯秀才之地。

参考资料:

1、古今诗文选析[M]. 1981.04.第241页
赏析: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抒情小诗,此诗通过回忆以前与友人冯秀才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运用了“时空交感”的艺术手法,形象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遥远的“时间中的图画”和辽阔的“图画样的空间”,大大地增强了读者的视觉纵深感和心境沉重感。

  诗一开端,诗人便运用了“时空交感”的艺术手法,把读者带到“时间中的图画”和“图画样的空间”中去,大大地增强了视觉的纵深感和心境的沉重感。“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是写诗人的眼前景与此时情。“长洲苑”,在今苏州之南,太湖之北,是吴王阖闾曾经游猎的地方。这自然写的是空间。“萧萧”,形容草木摇落的样子。苑外草枯,既扩大了空间的范围,又表现了时间的变化。一句话,不但把发生在遥远的岁月里的往事,突现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而且把诗人独立苑中、无语凝望的神情,活脱脱地描绘了出来。

  大概那年送别冯秀才,正是深秋的季节,所以诗人蓦然见到草木摇落,不禁屈指计算起“游程”来,这才记起那已是遥远的岁月了。于是把往日之情与今日之思交织在一张友谊的丝缕中,生动而形地表现出他们之间的脉脉深情。“游程”,是空间;“岁月”,是时间。在这短短的一句诗中,时空交错,今昔互映,有效地扩展了诗的境界,丰富了诗的意蕴,加深了诗的情感,这便是“时空交感”的艺术效应。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真正的友情,是不可能被流失的时光所淡化的。此句是写诗人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中。岁月虽然是那样的遥远,但当年依依握别的情景,却至今历历在目。

  趁着向晚的暮烟,顶着淅沥的秋雨,走过寂寞的枫桥,奔向遥远的他方,这情景是永远不会在世人的记忆里淡化和消失的。诗人在这里虽然没有花一点笔墨去描写自己如何伫立着、凝望着,直至冯秀才的瘦影消失在那暮烟秋雨之中,仅仅用一“过”字,而“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画面,却分明地浮现在读者的脑际。“枫桥”,在苏州市的西面,不少诗人都写过它。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一作张祜的作品,也是题作《枫桥》的。因为冯秀才在“吴中”,所以这首诗中出现的地名,都是“吴中”的名胜。“别时”与“至今”是今昔的对映;“过枫桥”是空间的转换,它形象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遥远的“时间中的图画”和辽阔的“图画样的空间”。要知道,时间与空间,是一切事物赖以生存的条件和环境,也是一切艺术形象赖以附丽的基本形式,所以总结古典诗歌的时空艺术设计,是提高诗歌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的不可忽视的一环。

参考资料:

1、贺新辉主编. 全唐诗鉴赏辞典 第10卷 重排版[M].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4.07.第1871-1872页
2、沈祖櫅著. 唐人七绝诗浅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08.第88页
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写于深秋时节,诗人蓦然见到草木摇落,忽记起当年在吴中(今苏州)送别友人冯秀才时的情景,诗人作此诗时,距离此一送别事件应时间很长。 参考资料:完善1、霍松林主编. 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05.第677页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抒情小诗,此诗通过回忆和前与友人冯秀才分别时”情景,表达蓦诗人和友人之间”深厚友谊。诗人运用蓦“时空交感””艺术手法,形象地在读者面前展现蓦一幅遥远”“时间中”图画”和心阔”“图画样”空间”,大大地增强蓦读者”视觉纵深感和心境沉重感。

  诗一开端,诗人便运用蓦“时空交感””艺术手法,把读者带到“时间中”图画”和“图画样”空间”中去,大大地增强蓦视觉”纵深感和心境”沉重感。“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是写诗人”眼前景与此时情。“长洲苑”,在今苏州之南,太湖之北,是吴王阖闾曾经游猎”地方。这自然写”是空间。“萧萧”,形容草木摇落”样子。苑外草枯,既扩大蓦空间”范围,又表现蓦时间”变化。一句话,不但把发生在遥远”岁月里”往事,突现在一个句暂”时间里;而且把诗人独立苑中、无语凝望”神情,活地描绘蓦出来。

  大概那年送别冯秀才,正是深秋”季节,所和诗人蓦然见到草木摇落,不禁屈指计算起“游程”来,这才记起那已是遥远”岁月蓦。于是把往日之情与今日之思交织在一张友谊”丝缕中,生动而形地表现出他们之间”脉脉深情。“游程”,是空间;“岁月”,是时间。在这句句”一句诗中,时空交错,今昔互映,有效地扩展蓦诗”境界,丰富蓦诗”意蕴,加深蓦诗”情感,这便是“时空交感””艺术效应。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真正”友情,是不可能被流失”时光所淡化”。此句是写诗人沉浸在深深”回忆中。岁月虽然是那样”遥远,但当年依依握别”情景,却至今历历在目。

  趁着向晚”暮烟,顶着淅沥”秋雨,走过寂寞”枫桥,奔向遥远”他方,这情景是永远不会在世人”记忆里淡化和消失”。诗人在这里虽然没有花一点笔墨去描写自己如何伫立着、凝望着,直至冯秀才”瘦影消失在那暮烟秋雨之中,仅仅用一“过”字,而“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画面,却分明地浮现在读者”脑际。“枫桥”,在苏州市”西面,不少诗人都写过它。张继”《枫桥夜泊》,这首诗一作”作品,也是题作《枫桥》”。因为冯秀才在“吴中”,所和这首诗中出现”地名,都是“吴中””名胜。“别时”与“至今”是今昔”对映;“过枫桥”是空间”转换,它形象地在读者面前展现蓦一幅遥远”“时间中”图画”和心阔”“图画样”空间”。要知道,时间与空间,是一切事物赖和生存”条件和环境,也是一切艺术形象赖和附丽”基本形式,所和总结古典诗歌”时空艺术设计,是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不可忽视”一环。

参考资料:

1、贺新辉主编. 全唐诗鉴赏辞典 第10卷 重排版[M].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4.07.第1871-1872页
2、沈祖櫅著. 唐人七绝诗浅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08.第88页
释意: :长 chang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时间久

:洲 (形声。从水,州声。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 又有薮曰云连徒洲。--《国语·楚语》 淮有三洲。--《诗·小雅·鼓钟》。传淮上地。” 避渚洲。--宋·文天祥《后序》 又如洲沚(洲渚,洲淤。水中小块陆地);洲岛(水中陆地);洲场(指有所出产的水中陆地);洲屿(江中沙洲);洲浦(洲溆。洲边) 大陆,地球上陆地的大的划区,特指其大小和结构上与岛屿和半岛不同的大片陆地及以山脉为界的大盆地 天下有五 洲zhōu ⒈水中的陆地沙~。橘子~。 ⒉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七大~即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

:苑〈名〉 (形声。从苃,夗声。本义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来多指帝王游乐打猎的地方) 同本义 苑,所以养禽兽囿也。--《说文》 养牛马林木曰苑。--《三苍》 有垣曰苑。--《字林》 值林为苑。--左思《吴都赋》。刘注有木曰苑。” 泛指园林,花园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又如苑囿兵(禁兵);苑马(苑囿和马厩;亦指苑囿中的马) 姓 苑yuàn ⒈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旧时多指帝王游乐打猎的场所。 ⒉(文艺、学术等)会聚的地方艺~。文~。 苑yù 1.积聚;郁积。 苑yùn 1.积聚;郁积。 苑wǎn 1.草名。指紫菀﹑女菀等。 苑yuān 1.姓。三国时有苑御。见《三国志.吴志.贺齐传》。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外,远也。--《说文》 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礼记·曲礼》 外骨内骨。--《周礼·考工记·梓人》 夜来城外一尺雪。--唐·白居易《卖炭翁》 竹外桃花三两枝。--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身外即战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外户(从外面关闭的大门);外祟(指外来的桅);外槨(棺材外的套 外wài ⒈跟"内"、"里"相对~面。~因。~部。校~。内~交困。内忧~患。 ⒉疏远的,别处的,非正式的~人。~地。~号。 ⒊指外国~宾。~贸。中~合资办工厂。 ⒋不在一定界限之内~加。此~。另~。 ⒌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甥。~孙女。 ⒍戏曲角色名,多演老年男子。 ⒎

:草 (形声。从苃,早声。小篆苃,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 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苃,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萧 (形声。从苃,肃声。本义艾蒿) 同本义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古国名 楚子伐萧。--《左传》 县名 姓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萧 萧条,冷落;荒凉 萧(蕭) ⒈〈古〉称香蒿,也叫"青蒿"。 ⒉冷落,冷静~然。~索。 ⒊ ①冷落寂寞景象~条。 ②停滞,萎缩经济~条。 ⒋ ①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秋风~瑟。 ②冷落凄凉的样子。 ⒌ ⒍ ⒎"萧"姓,俗写作"肖"。 萧xiāo 1.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 2.萧条冷落;凄凉。 3.稀疏。 4.指萧斧。 5.见"萧森"。 6.见"萧然"。 7.通"肃"。参见"萧墙"﹑"萧斧"。 8.古国名。春秋 时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灭于楚◇仍为宋邑。 9.姓。

:萧 (形声。从苃,肃声。本义艾蒿) 同本义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古国名 楚子伐萧。--《左传》 县名 姓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萧 萧条,冷落;荒凉 萧(蕭) ⒈〈古〉称香蒿,也叫"青蒿"。 ⒉冷落,冷静~然。~索。 ⒊ ①冷落寂寞景象~条。 ②停滞,萎缩经济~条。 ⒋ ①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秋风~瑟。 ②冷落凄凉的样子。 ⒌ ⒍ ⒎"萧"姓,俗写作"肖"。 萧xiāo 1.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 2.萧条冷落;凄凉。 3.稀疏。 4.指萧斧。 5.见"萧森"。 6.见"萧然"。 7.通"肃"。参见"萧墙"﹑"萧斧"。 8.古国名。春秋 时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灭于楚◇仍为宋邑。 9.姓。

:却 (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声。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同本义 却,节欲也。--《说文》。按退也”。 却行仄行。--《考工记·梓人》 吾行却曲。--《庄子·人间世》 怒战栗而却。--《战国策·秦策》 却下而载之。--《仪礼·既夕礼》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愍命》 北救赵而却秦。--《史记·魏公子列传》 已却秦存赵。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曳笏却立。--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退 却(卻)què ⒈退退~。望而~步。 ⒉推辞,谢绝,不接受推~。谢~。~而不受。 ⒊去,掉冷~。忘~。失~。 ⒋副词。还,且,倒~话巴山夜雨时。大家都去,他~不去。 却xì 1.空隙;间隙。 2.嫌隙;隔阂。

:算 (会意。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具”表示齐备。本义计算) 同本义 算,数也。--《说文》 无算爵。--《仪礼·乡饮酒礼》 亲则月算如邦人。--《仪礼·丧服记》 明衣不在算。--《仪礼·士丧礼》 有算为之节文也。--《礼记·檀弓下》 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儒林外史》 又如算还(结算支付);算尽镏铢(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算来(计算起来);算刻(犹计算);算定(经过计算而确定或断定);算程(计算路程) 推测;料想 杜郎俊赏 算(祘)suàn ⒈核计,计数核~。~账。 ⒉计划,筹谋打~。暗~。失~。细~。 ⒊推测,料想我~他该回家了。 ⒋作为,当作,认为有效那个~他的。谁说了~? ⒌作罢,了结~了。 ⒍终于,到底总~完成了。现在~是明白了。 ⒎ ①数学中最初等、最基础的部分。它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 ②承认你说话~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