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G 更漏子

更漏子

更新时间:2024-06-03 06:34:35


诗人: 毛熙震
标题: 更漏子
内容: 秋色清,河影淡,深户烛寒光暗。绡幌碧,锦衾红,博山香炷融¤更漏咽,蛩鸣切,满院霜华如雪。新月上,薄云收,映帘悬玉钩。烟月寒,秋夜静,漏转金壶初永。罗幕下,绣屏空,灯花结碎红¤人悄悄,愁无了,思梦不成难晓。长忆得,与郎期,窃香私语时。
拼音: qiū sè qīng, hé yǐng dàn, shēn hù zhú hán guāng àn.
秋色清,河影淡,深户烛寒光暗。
xiāo huǎng bì, jǐn qīn hóng,
绡幌碧,锦衾红,
bó shān xiāng zhù róng
博山香炷融¤
gēng lòu yàn, qióng míng qiè, mǎn yuàn shuāng huá rú xuě.
更漏咽,蛩鸣切,满院霜华如雪。
xīn yuè shàng, báo yún shōu,
新月上,薄云收,
yìng lián xuán yù gōu.
映帘悬玉钩。
yān yuè hán, qiū yè jìng, lòu zhuǎn jīn hú chū yǒng.
烟月寒,秋夜静,漏转金壶初永。
luó mù xià, xiù píng kōng,
罗幕下,绣屏空,
dēng huā jié suì hóng
灯花结碎红¤
rén qiāo qiāo, chóu wú le, sī mèng bù chéng nán xiǎo.
人悄悄,愁无了,思梦不成难晓。
zhǎng yì dé, yǔ láng qī,
长忆得,与郎期,
qiè xiāng sī yǔ shí.
窃香私语时。
释意: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 秋(秌)qiū ⒈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季。~天。 ⒉年千~伟业。 ⒊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⒋庄稼成熟的时期麦~时节。金~。 ⒌ ①指~收、~耕、~播。 ②三年。 ⒍ ⒎ ⒏ ⒐

:色〈名〉 (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同本义 色,颜气也。--《说文》 五气五色。--《周礼·疾医》 其色必寿。--《素问·三部九侯论》 形体色理以目异。--《荀子·正名》 载色载笑。--《诗·鲁颂·泮水》 又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我言若,王色不许我。--《史记·商君列传》 故以声声怖之。--《资治通鉴》 又如面色(脸上的气色);色喜(脸上显出欢喜之色);色笑(开颜欢笑);色沮(脸 色shǎi ⒈指颜色(用于口语)掉~儿。印彩~吧。 色sè ⒈指颜色红~。黄~。目能辨~。 ⒉脸的表情、样子脸~。喜形于~。 ⒊种类,品种货~齐全。各~食品。 ⒋品质,质量英雄本~。成~。足~金首饰。 ⒌情景,景象天~。景~。春~。 ⒍妇女容貌姿~。 ⒎情欲~情。

:清〈形〉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 清酤(清圣 清qīng ⒈明晰,纯洁透明,跟"浊"相对~楚。~晰。~水。~爽。天朗气~。 ⒉干净,洁净~洁。 ⒊安静,寂静~静。冷~。 ⒋太平澹然四海~。 ⒌不混杂,不混乱划~界限。分~是非。 ⒍单纯,不杂~白。~唱。~炒。 ⒎彻底查点~查。~理。~点。~仓。 ⒏除尽,除去不纯,整顿组织~除。~洗。~党。 ⒐公正廉明~廉。~官。 ⒑朝代名。清朝,公元1644-1911年。1616年建国为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建都北京。第一代君主是爱新觉罗·福临。 清qìng 1.凉,寒。

:河〈名〉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河流的通称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 河hé ⒈水道的通称~流。运~。 ⒉特指黄河~西。~套。江(长江)淮~汉(汉汉水)。 ⒊ ⒋ ⒌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影,形影。--《广韵》 犹表之与影。--《吕氏春秋·功名》 吾日悠悠惭于影。--《淮南子·修务》 字本作景” 二子乘舟,汛汛其影。--《诗·邶风·二子乘舟》。疏景,指舟影。” 罔两问于景。--《淮南子·道应》 正日景以求地中。--《周礼·大司徒》。释文景,本或作影。”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影灯(点火取影的彩灯);影不离灯(紧密地连在一起);影形不离(形影不离。比 影yǐng ⒈人或物挡住光线所产生的阴暗形像,或因反射而显现的虚像人~儿。树~子。镜中~。水中倒~。〈喻〉不真切的形像或印象我脑子里没有这件事的~子。 ⒉照片,形像~像集。旧日留~。 ⒊电影的简称~片。~评。 ⒋描摹,照相翻印~宋本。~印本。 ⒌ ⒍ ⒎ ①对别人的思想或行为起作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响很大。 ②一件事物对其它事物所发生的作用良好风气的~响下,他变好了。

:淡 (形声。从水,炎声。本义味淡;味道不浓,不咸) 同本义 淡,薄味也。--《说文》 淡而不厌。--《礼记·中庸》 君子淡以成。--《礼记·表记》。注无酸酢少味也。” 淡也者,五味之中也。--《管子·水地》 大味必淡。--《汉书·扬雄传》。注谓无主味也。” 其水淡而清。--《世说新语·言语》 又如淡酒;淡味;淡句(平淡乏味的诗句);淡而不厌(指诗文恬淡而不乏味);淡菜 稀薄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又如淡水白酒(薄酒);淡蛾(淡眉);淡烟(轻烟);淡粥(稀 淡 dàn ①含的盐分少,不咸菜太~。 ②含某种成分少,不浓~酒、~绿、云~风清。 ③不热情冷~。 ④生意不兴旺~季。 【淡泊】不追求名利。又作澹泊。 【淡薄】 ①密度小云雾~。 ②味道不浓酒味~。 ③(感情、兴趣)不浓厚。 ④印象不深。 【淡化】 ①将海水由咸变淡。 ②文学创作上的一种新手段,即消除造作和人为的成份,追求真实、自然地表现生活。 【淡季】 ①生意不兴旺的季节旅游~。 ②某种东西出产少的季节蔬菜~。 【淡漠】 ①冷淡;不热情。 ②记忆不真切;印象不深刻。 【淡青】浅蓝而微绿的颜色。 【淡然】形容不经心,不在意。又作澹然。 【淡水资源】主要指陆地水,包括江河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和冰川、潜入地下浅层可以利用的地下水等。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水资源。 【淡雅】(颜色花样)素净雅致。 淡yǎn 1.见"淡淡"。 2.见"澹淡"。 淡yàn 1.见"淡淡"。

:深 (形声。从水,深声。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深,深水。出桂阳 南平,西入营道。--《说文》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 测土深。--《周礼·大司徒》 深四尺。--《仪礼·觐礼》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宋· 苏轼《石钟山记》 深 〈形〉 水深。与浅”相对 深矣远 深shēn ⒈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或距离大,跟"浅"相对水~千尺。此处水很~。 ⒉从面到底、从外到里、从上到下的距离或距离大~度。这个山洞~九米。~山老林。千米~井。 ⒊时间久夜~人静。年~时久。 ⒋很,极,厚,长远,程度高的~信。~知。~渊。~厚。~远。~奥。高~难测。~入浅出。~思熟虑。~恶痛绝。 ⒌颜色浓~蓝。 ⒍ ⒎ ①深入透彻,达到事物的本质这幅画含义~刻。 ②心里感受的程度很深她的勤奋给我留下了~刻的印象。

:户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閠)字的一半『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同本义 户,半门曰户。--《说文》 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字书》 窥其户。--《易·丰》 设于户西。--《仪礼·聘礼》 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礼记·礼器》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当户理红妆。 出户望南山。--晋·干宝《搜神记》 出户南望。 窗户皆闭。--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户下(门边;户住的属下。多指奴婢或门客);户牡(门钥);户门(守门的人);户 户hù ⒈指单扇的门(一扇叫户,两扇叫门)。泛指门夜不闭~。 ⒉人家住~。一家一~。家喻~晓。 ⒊户头储~。用~。 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