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B 把酒

把酒

更新时间:2024-06-02 18:30:32


诗人: 白居易
标题: 把酒
内容: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是故达道人,去彼而取此。勿言未富贵,久忝居禄仕。借问宗族间,几人拖金紫?勿忧渐衰老,且喜加年纪。试数班行中,几人及暮齿?朝餐不过饱,五鼎徒为尔。夕寝止求安,一衾而已矣。此外皆长物,于我云相似。有子不留金,何况兼无子?
拼音: bǎ jiǔ yǎng wèn tiān, gǔ jīn shuí bù sǐ?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
suǒ guì wèi sǐ jiān, shǎo yōu duō huān xǐ.
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
qióng tōng liàng zài tiān, yōu xǐ jí yóu jǐ.
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
shì gù dá dào rén, qù bǐ ér qǔ cǐ.
是故达道人,去彼而取此。
wù yán wèi fù guì, jiǔ tiǎn jū lù shì.
勿言未富贵,久忝居禄仕。
jiè wèn zōng zú jiān, jǐ rén tuō jīn zǐ?
借问宗族间,几人拖金紫?
wù yōu jiàn shuāi lǎo, qiě xǐ jiā nián jì.
勿忧渐衰老,且喜加年纪。
shì shù bān xíng zhōng, jǐ rén jí mù chǐ?
试数班行中,几人及暮齿?
cháo cān bù guò bǎo, wǔ dǐng tú wèi ěr.
朝餐不过饱,五鼎徒为尔。
xī qǐn zhǐ qiú ān, yī qīn ér yǐ yǐ.
夕寝止求安,一衾而已矣。
cǐ wài jiē cháng wù, yú wǒ yún xiāng sì.
此外皆长物,于我云相似。
yǒu zi bù liú jīn, hé kuàng jiān wú zi?
有子不留金,何况兼无子?
释意: :把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同本义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街亭有兵把守。 把 bǎ ①抓~住锄头。 ②从后面托起小孩儿的两腿,让其大小便~尿。 ③把持~持职权。 ④看守;把守~门。 ⑤约束住使紧合用铁锔子~住裂缝。 ⑦车把。 ⑧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 ⑧量词两~椅子、~米。(介词。与将相当~书拿走。 ⑩加在百、千、万和里、斤、个等量词后,表示数量近于该单位数(前面不能再加数词)个~星期。 ⑾指拜把子的关系~兄弟。又见bà。 【把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比喻可以被人用来进行要挟的过失或错误等不给人留~。 【把持】 ①独占位置、权利等,不让别人参与(含贬义)~大权,为非作歹。 ②抑制(感情等)。 【把关】 ①守住关口。 ②比喻根据已定标准严格检查,防止差错质量问题由你~。 【把酒】端起酒杯~问青天。 【把脉】见【切脉】。 【把头】旧时把持某一行业并从中剥削的人。 【把戏】 ①杂技耍~。,骗人的手法你的这套鬼~,我早就料到了。 【把斋】见【封斋】。 【把盏】端着酒杯(多用于斟酒敬客)。盏浅而小的杯子。 【把字句】汉语句式之一。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如把这本书看完。 【把总】我国古代官名。明代京营兵分三大营,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各地总兵之下,分设把总领兵,职次千总。清代绿营军制,营以下为汛,设把总分领,职亦次千总。此 外,四川、云南等省的土司官有土把总一职。 把 bà ①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壶~。 ②花、叶或果实的柄苹果~。又见bǎ。 把pá 1.通"爬"。刨;挖。 2.通"爬"。搔,抓。参见"把搔"。 3.通"爬"。攀援。参见"把竿"。 4.姓。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明有把安。见《正字通。手部》。 把bā 1.见"把掌"。 2.盼望。 3.靠;凑。 4.见"把鼻"。

:酒 (会意。从水,从酉。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同本义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说文》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酒食者,所以令欢也。--《礼记·乐记》 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礼记·射义》 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汉书·食货志》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又如酒肆(酒店);酒水(酒;筵席);酒生(酒保,酒店伙计);酒务(酒店) 酒席,酒筵 酒jiǔ ⒈用粮食(高粱、麦、米等)或水果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有刺激性,多饮会中毒白~。啤~。葡萄~。茅梨~。酗~误事∪~多,会伤身。 ⒉

:仰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卬,卬亦声。卬,小篆字形。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跪着,跪者抬头看站者,为抬头仰望的仰”的本字◇借为我”,遂加人”作仰”。卬”仰” 古今字。本义抬头,脸向上) 同本义。跟俯”相对 仰,举也。--《说文》。按,仰即卬之或体『书皆作卬,不作仰。 驷马仰秼。--《淮南子·说山》 仰足以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 仰头相向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仰药而伏刃。--《汉书·息夫躬传》。注仰首而饮药。” 无敢仰视。--汉·刘向《列女传》 遂于树下仰取 仰yǎng ⒈抬头,脸向上,跟"俯"相对~首。~视。~不愧天。 ⒉敬慕敬~。慕~。久~。 ⒊依赖,依靠~赖。~仗。~人鼻息(〈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⒋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跟"恳、祈、请"等连用,〈表〉尊敬;下行文中〈表〉命令,含"切望"义~即照办。 仰áng 1.高。 2.见"仰仰"。

: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问,讯也。--《说文》 皇帝请问下民。--《书·吕刑》 时聘曰问。--《周礼·大宗伯》 小聘曰问。--《仪礼·聘礼》 问人于他邦。--《论语》 善问者如攻坚木。--《礼记·学记》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 问其故。--《列子·汤问》 跪问其故。--《后汉书·列女传》 景公问政孔子。--《史记·孔子世家》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问wèn ⒈不知的或不明白的请人解答请~。询~。去~明白。 ⒉审讯,查究,惩办~案。~罪。胁从不~。 ⒊管,追究,考察,干预过~。这件事你要亲自去~。 ⒋安慰,慰劳~候。慰~。 ⒌ ⒍ 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②需要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之事遗留~题。 ③关键或重要之点~题所在。 ④事故或意外那辆汽车出~题了。

:天〈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 天tiān ⒈高空~空。满~星。 ⒉高处,顶部~线。~窗。~桥。~头(书页上头的空白部分)。 ⒊最,极~好,就这么办。 ⒋指自然界,生成的~然。~灾。~险。~生的。人定胜~。 ⒌气象~气。~冷。~晴。 ⒍时间,一昼夜,一段时间一~。今~。白~。过几~。 ⒎季节,时节秋~。冷~。三伏~。 ⒏迷信者所谓的"神、佛、仙人或他们的住地"~神、~意、~堂等都是虚构的、没有的。归~(又指死亡)。 ⒐ ⒑ ①世界上。 ②江山。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①单纯直率,不虚伪,无做作。 ②用一般的、简单的事物去推断特殊的、复杂的事物想得~真。 ⒘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清·黄宗羲《原君》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 古gǔ ⒈很久以前的,过去的,跟"今"相对~代。~物。名胜~迹。已作~(已死)。 ⒉〈古〉诗体五~。七~。 ⒊ ⒋ ⒌ 古gù 1.通"故"。故旧。参见"古处"。 2.通"故"。因此;所以。 3.通"固"。姑且。 4.通"固"。本来。 古kū 1.见"古成"。

:今 (会意。从佶亼。本义现在) 同本义 今,是时也。--《说文》 今,时辞也。--《苍颉篇》 迨其今兮。--《诗·召南·摽有梅》 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吾今召君矣。--《史记·汲郑传》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战国策·燕策》 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今其室十无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之高爵显位。--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今 今jīn现在,现代,跟"古"相对~时。~日。~年。从~天起。古为~用。~昔对比。~非昔比。

:谁 (形声。从言,隹声。金文字形,象鸟在叫。①基本义什么人。《左传·隐公元年》其谁曰不然?”②什么。《说文》何也。”) 哪个人或哪些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又如那是谁;站在门口的人是谁;这个单位谁当政;你把书给了谁?谁承望(谁想到);谁家子(谁,何人);谁子(谁氏,何人);谁当(谁人,何人) 某人 每个人 表示疑问。指事物,相当于什么” 谁shéi(又读shuí)代词。 ⒈疑问代词。什么人~在说话? ⒉任何人这件事~都能做。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