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Z 杂诗七首·其七

杂诗七首·其七

更新时间:2024-05-20 14:11:01


诗人: 曹植
标题: 杂诗七首·其七
内容: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闲房何寂寥,绿草被阶庭。空穴自生风,百鸟翩南征。春思安可忘,忧戚与君并。佳人在远道,妾身单且茕。欢会难再遇,兰芝不重荣。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傥终顾眄恩,永副我中情。——两汉·曹植《杂诗七首·其七》
翻译: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披着衣服走出闺房,懒洋洋的走到房屋正中。

闲房何寂寥,绿草被阶庭。
独自一人在屋内是多么寂寞,出来看见绿草满布庭院台阶。

空穴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有个缝隙就会产生风,凉风一起百鸟就会向南飞去。

春思安可忘,忧戚与君并。
现在是春天我怎能忘,你肯定也与我一样心存忧伤。

佳人在远道,妾身单且茕。
夫君你离家身在远方,剩下我自己孤独恐慌。

欢会难再遇,兰芝不重荣。
相逢再欢聚确是很难,就像芝兰开花后不会再重新绽放。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时间很多人常会嫌弃旧日所爱,你是否还像当年那样?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我嫁你如同女萝依附着松,更像那浮萍飘在水上。

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自从嫁人我就很谨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敢失误反常。

傥终顾眄恩,永副我中情。
如果你真能始终眷顾,就请继续审察我的情意。

注释: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yíng)¹
¹两楹: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

闲房何寂寥(liáo)¹,绿草被阶庭。
¹寂寥:空虚无形;空无人物。

空穴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忧戚¹与君并。
¹忧戚:忧愁烦恼。

佳人在远道,妾身单且茕(qióng)

欢会难再遇,兰芝¹不重荣。
¹兰芝:兰草与灵芝。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¹,依水如浮萍²
¹女萝:植物名,即松萝。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²浮萍: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或变化无常的人世间。

(jī)¹身奉衿(jīn)²,朝夕不堕倾。
¹赍:怀抱着,带着。²衿带:衣带。

傥终顾眄(miǎn)¹,永副我中情。
¹顾眄恩:眷顾之情。

赏析: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寥,绿草被阶庭。
空穴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忧戚与君并。
佳人在远道,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兰芝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傥终顾眄恩,永副我中情。

  这首诗是曹植《杂诗七首》中的最后一首。作者采用了他写这类题材常用的手法,即先以第三人称交代人物,渲染气氛,而后改用第一人称代其设言。这样写既使手法富于变化,又可以从不同角度使得人物形象得到深化。

  这首诗一共分为两层。

  开篇六句为第一层。在以“中闺”点明人物身份、以“逍遥”写其徘徊户前百无聊赖的情态之后,展开了对闺中女子所处环境的描写。“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空室自生风,百鸟翔南征。”从室内写到室外,从所见写到所感,渲染出凄清落寞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人物孤寂凄凉的况味。这里描写的景物,不论是“寂寞”的“闲房”,还是被满“绿草”的“阶庭”,抑或是穿穴入户的凉风、翩翩“南征”的“百鸟”,无一不是作者根据女子的感情色彩所选取的典型景物,因为它们既是景语,亦是情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有了前面的铺垫,第二层便自然地转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

  作者让女子自抒胸臆。先是表白对“君”的情意:“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并。”“春思”,在古典诗词中不仅用来指春天的情思,也常比喻相思之情,这里很明显是后者。但作者对于它的内涵却没有作说明,只以“安可忘”强调其难以忘怀,这样,往昔情意之浓,今日相思之深,尽在不言之中。可谓语简意丰,含蓄蕴藉。正因为“春思”难忘,故而愿意与君长相厮守、忧戚与共。

  然而事与愿违,所以接下来便诉说自己目前的处境:“佳人在远道,妾身单且茕。”“佳人”,即上句中的“君”,“单且茕”,说由于夫妻相隔太远,自己孤独无依无靠,身心两方面都遭受苦楚。尽管如此,如果仅仅是孤寂,等待她的是苦尽甘来,久别重逢,或许还可以使眼前的处境比较容易忍受,但无现实却令她清楚地意识到:“欢会难再遇,兰芝不重荣。”一个“难”字,表明夫妻“欢会”已经一去不返。何以如此悲观以至于绝望呢?原来孤妾已经失去了对方的欢心,被遗弃了。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二句揭示了这一层意思,口吻却极为委婉,仿佛喜新厌旧不是由于对方的负心,而是人之常情。但透过这貌似开脱的话语,不难体味出女子最心存疑惧却依然抱有幻想,这就更能激起读者对她不幸遭遇的同情。为了挽回被弃的命运,孤妾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动之以情。“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是两个比喻,用以说明自己的处境。将依附于人的女子喻为“女萝”、“浮萍”,既形象又贴切,同时又有很深的蕴意。试想,女子一旦被丈夫抛弃,又将何所依托?在此基础上,申明己志“束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表白自己当为君坚守情操,守身如玉。结尾禁不住向对方发出哀告:“倘愿顾眄恩,永副我中情。”希望丈夫始终如一的恩爱,永远不要辜负自己的深情。情词恳切,声泪俱下,一片痴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将弃妇的遭遇和心理写得如此细致入微,真切动人,与作者长期被弃置的处境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前人多以为此诗有寄托,是借夫妻的相弃写君臣的相间,联系曹植后期的遭遇,以及他好用比兴的特点,应该说,这样的理解也许更能得作者用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披着衣服走出闺房,懒洋洋的走到房屋正满。
独自一人在屋内是多么寂寞,出来看见绿草满布庭院台阶。
有个缝隙就会产生风,凉风一起百鸟就会向南飞去。
现在是春天我怎能忘,你肯定也与我一样心存忧伤。
夫君你无家身在远方,剩下我自己孤独恐慌。
相逢再欢聚确是很难,就像芝兰开花后不会再重新绽放。
时间很多人常会嫌弃旧日所爱,你是否还像当年那样?
我嫁你如同女萝依附着松,更像那浮萍飘在水上。
自从嫁人我就很谨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敢失误反常。
如果你真能始终眷顾,就请继续审察我的情意。

注释
两楹:房屋正厅当满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满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
寂寥:空虚无形;空无人物。
忧戚:忧愁烦恼。
兰芝:兰草与灵芝。
女萝:植物名,即松萝。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
浮萍: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或变化无常的人世间。
赍(jī):怀抱着,带着。
衿(jīn)带:衣带。
顾眄恩:眷顾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杂诗七首》中的最后一首。作者采用了他写这类题材常用的手法,即先以第三人称交代人物,渲染气氛,而后改用第一人称代其设言。这样写既使手法富于变化,又可以从不同角度使得人物形象得到深化。

  这首诗一共分为两层。

  开篇六句为第一层。在以“中闺”点明人物身份、以“逍遥”写其徘徊户前百无聊赖的情态之后,展开了对闺中女子所处环境的描写。“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空室自生风,百鸟翔南征。”从室内写到室外,从所见写到所感,渲染出凄清落寞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人物孤寂凄凉的况味。这里描写的景物,不论是“寂寞”的“闲房”,还是被满“绿草”的“阶庭”,抑或是穿穴入户的凉风、翩翩“南征”的“百鸟”,无一不是作者根据女子的感情色彩所选取的典型景物,因为它们既是景语,亦是情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有了前面的铺垫,第二层便自然地转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

  作者让女子自抒胸臆。先是表白对“君”的情意:“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并。”“春思”,在古典诗词中不仅用来指春天的情思,也常比喻相思之情,这里很明显是后者。但作者对于它的内涵却没有作说明,只以“安可忘”强调其难以忘怀,这样,往昔情意之浓,今日相思之深,尽在不言之中。可谓语简意丰,含蓄蕴藉。正因为“春思”难忘,故而愿意与君长相厮守、忧戚与共。

  然而事与愿违,所以接下来便诉说自己目前的处境:“佳人在远道,妾身单且茕。”“佳人”,即上句中的“君”,“单且茕”,说由于夫妻相隔太远,自己孤独无依无靠,身心两方面都遭受苦楚。尽管如此,如果仅仅是孤寂,等待她的是苦尽甘来,久别重逢,或许还可以使眼前的处境比较容易忍受,但无现实却令她清楚地意识到:“欢会难再遇,兰芝不重荣。”一个“难”字,表明夫妻“欢会”已经一去不返。何以如此悲观以至于绝望呢?原来孤妾已经失去了对方的欢心,被遗弃了。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二句揭示了这一层意思,口吻却极为委婉,仿佛喜新厌旧不是由于对方的负心,而是人之常情。但透过这貌似开脱的话语,不难体味出女子最心存疑惧却依然抱有幻想,这就更能激起读者对她不幸遭遇的同情。为了挽回被弃的命运,孤妾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动之以情。“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是两个比喻,用以说明自己的处境。将依附于人的女子喻为“女萝”、“浮萍”,既形象又贴切,同时又有很深的蕴意。试想,女子一旦被丈夫抛弃,又将何所依托?在此基础上,申明己志“束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表白自己当为君坚守情操,守身如玉。结尾禁不住向对方发出哀告:“倘愿顾眄恩,永副我中情。”希望丈夫始终如一的恩爱,永远不要辜负自己的深情。情词恳切,声泪俱下,一片痴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将弃妇的遭遇和心理写得如此细致入微,真切动人,与作者长期被弃置的处境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前人多以为此诗有寄托,是借夫妻的相弃写君臣的相间,联系曹植后期的遭遇,以及他好用比兴的特点,应该说,这样的理解也许更能得作者用心。

释意: :揽 (形声。从手,览声。本义执,持) 同本义 俱可手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揽跋(揽辔跋涉);揽镜(持镜;对镜);揽持(把持;掌握);揽摄(把持) 总揽(全面掌握);一把抓 搂,拥抱,围抱 采摘 又如揽月(摘月。喻壮举);揽取(摘取,收取);揽结(采摘系结) 挥 招惹 揽(攬、攇)lǎn ⒈把持独~大权。 ⒉招来,拉过来~生意。个人包~。 ⒊捆,搂抱~木柴。母亲~着婴孩睡觉。

:衣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服装 衣yī ⒈上衣。泛指衣服~裳。内~。~冠楚楚。 ⒉包在物体外面的胞~。糖~炮弹。 衣yì穿~轻裘。~羽绒服。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

:中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同本义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又如人中(人 中zhòng ⒈符合,适合,正着,正对上~意。圆者~规,方者~矩。正~下怀。打~目标。百发百~。 ⒉感受,受到,遭到~暑。~风。~毒。~弹。恶语~伤。 ⒊ 中zhōng ⒈里,内,一定范围内室~。水~。草~。空~。国~。学校~。宇宙~。 ⒉跟"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位置~点。~段。~流砥柱。 ⒊性质、等级、高低等在两者之间的~间。~等。~学生。~流货物。 ⒋〈表〉正在进行在讨论~。在设计~。 ⒌适合于,有能力~看。~听。~用。 ⒍中国的简称~文。~医~药。 ⒎半~夜。 ⒏〈方〉成,行,好~不~?~。 ⒐ ①中心地区。 ②特指国家政权、党派、团体等的最高领导机构~央文件。 ⒑ ①四方的中间点或部分圆的~心。广场~心。 ②处在主要地位的~心人物。~心工作。 ③在某个方面占重要位置的地方政治~心。商贸~心。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闺 (形声。从门,圭声。圭”亦具有表意作用。本义上圆下方的小门;小门) 同本义 闺,特立之户也。上圆下方,有似圭。--《说文》 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之闺也。--《荀子·解蔽》 筚门闺窦之人。--《左传·襄公十年》 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指孟尝君)召而反之。--《战国策·齐策》 又如闺窦(穿墙小门);闺閤(宫中小门,内宫深处);闺牖(宫内的门窗);闺壸(内宫) 内室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归有光《项脊轩志》 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汉·枚乘《七发》 又如闺门(内室的 闺guī ⒈上圆下方的小门。 ⒉旧称女子居住的卧室或内室~房。深~。 ⒊ ①未结婚的女子。 ②女儿。

:逍 (形声。从辵,肖声。双音词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 逍遥 逍xiāo

:遥 (形声。从辵 同本义 遥,远也。--《广雅》 遥,远也。梁楚曰遥。--《方言六》 遥遥,远也。--《广雅》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楚辞·招魂》。注遥,远也。” 可登而路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遥闻深巷中犬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遥闻汝哭声。--清·林觉民《与妻书》 遥语应元。--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遥天(远天);遥祭(向着远方而祭祀);遥领(间接治理,由远处控制监督);遥遥华胄(指远古时候的名门后裔);遥心(心向远方);遥目(远望);遥仰(对远地的人表示敬仰) 时间长 遥yáo远,长~远。~想。~控。~夜。路~。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以脚步测量远近 步 bù ①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寸~难移。 ②阶段事业一~比一~艰难。 ③地步;境地局势发展到关键的一~。 ④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⑤用脚走~入大会堂。 ⑥踩;踏~入歧途。 ⑦姓。 【步步为营】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一道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步履维艰】行走艰难。 【步辇图】中国古代名画。唐阎立本作。描绘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迎娶,受到唐太宗接见的情景。 【步枪】单兵使用的一种长管枪。有单发射击、半自动、全自动之分,最大射程约400米。 【步人后尘】跟在别人后面走。指追随、模仿别人,没有创新◇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 【步武】 ①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指不远的距离。 ②跟着别人的足迹走。比喻模仿效法~前贤。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两,二十四铢为一两。--《说文》 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汉书·律历志上》 双。用于鞋娄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唐·戴叔伦《忆原上人》 匹(长四丈) 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左传·闵公二年》 通辆”。车一乘 武王戎车三 两(兩)liǎng ⒈数目字 ①一般用在量词或"半、千、万、亿"等前面~支笔。~个条件。~半。~亿。在多位数中常是大数用"两",小数用"二"("两"和"二"也可通用)~万二千。(注意"两" 和"二"的用法有所不同⑴有的数目字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一、二、三, 二十等中的"二";⑵小数和分数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零点二四(0.24),五分之二等; ⑶序数也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二姐,第二名等。) ②常用来称成双的或被认为成双的事物(用"两"不用"二")~对。~双。~可。~败俱伤。~极分化。~全其美。~袖清风。 ③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可通用~斤(二斤)。但"二两"不能用成"两两"。 ④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米。~吨。 ⑤形容词前做状语,只能用"两"不能用"二"势不~立。 ⒉〈表〉不定的数目(十以内的)等~天就走。 ⒊重量单位一~等于十钱,十~等于一斤(旧制十六~为一斤)。 两liàng 1.量词。用于车辆。 2.借指车。 3.容纳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