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P 菩萨蛮·咏梅

菩萨蛮·咏梅

更新时间:2024-05-20 09:44:55


诗人: 朱淑真
标题: 菩萨蛮·咏梅
内容: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宋代·朱淑真《菩萨蛮·咏梅》
翻译: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带着雨意的乌云凝滞不动漂浮在天空,小溪的桥上寒意袭人。一弯新月破云而出,映照着梅树随风而动的影子。小桥下的小溪水声长远,一枝怒放的梅花在皎洁的月光中散发着幽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怀着爱怜的心情看着梅花仍和往年一样娇美,花却不知爱怜它的人日渐消瘦。独自依靠着栏杆,夜深了寒意更浓,连那不畏寒的腊梅,似乎也感到了寒冷。

参考资料:

1、史杰鹏.宋词三百首正宗:华夏出版社,2014:第278页
2、衡文.少年必读 古词精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第39页
注释:

湿云¹不渡²溪桥冷。蛾寒³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菩萨蛮: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¹湿云:饱含水气的云。²渡:移动,运动。³蛾寒:像蛾眉似的冷月。蛾:通“娥”,指娥眉,用以比喻弯月。⁴和:连。

人怜¹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¹怜:爱惜。

参考资料:

1、史杰鹏.宋词三百首正宗:华夏出版社,2014:第278页
2、衡文.少年必读 古词精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第39页
赏析: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这首词题曰“咏梅”,实际上是以梅花的高洁来比拟作者不甘流俗,满腔哀愁,无处倾诉的情怀。上片写梅花,其所处的环境是云湿,桥冷,月寒,衬托出梅花的冷艳。下片写梅花,花似旧,花正寒,观梅者,人瘦,独倚。整首词情景交融,感情细腻,情浓景真,风格秀婉,感人心扉。

  词的上片写桥头月下见寒梅独放的情景。雨云凝滞不动飘浮在天空,溪上小桥是那么清冷;一弯新月破云而出,映照着梅树随风而动的影子;小溪水声长远,一枝寒梅在月下散发着芳香。词人轻移笔触,由天空写到桥上写到桥旁写到桥下,勾画出一幅朦脆的月夜观梅图,意境清幽静谧,衬托出人的孤寂和哀愁。晚上词人立足在小桥上看到的景物:“湿云”、“桥冷”、“娥寒初破”,写出了一种孤寂、冷艳的气氛。“娥寒初破东风影”,“破”字给人以势不可挡之感;“影”字更是把梅树随风摇曳的动姿描画得栩栩如生。这是以动写静的笔法,从视觉方面落墨。“溪下水声长”,以声响映衬夜的寂静,从听觉方面着笔。“一枝和月香”,这是从嗅觉方面来写周围环境的清静。“一枝”二字具有深刻的含意,它除了写实景之外,也是作者的自况。

  词的下片借写花而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孤寂之情。“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以拟人的手法写花,一年一度,花开花落,人像往日一样怜花,花却不知人日渐消瘦,喻花不解人意,不知人之哀愁,非常凄楚。这两句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寓意。据说淑真婚姻不遂,而婚前又心有所爱,终日忧郁,因此这种幽怨显然是有的而发了。结拍“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两句意味深长,尤感言未尽意亦未尽。“花正寒”明写花而实则写自己,写花寒而喻人寒,越来越多的愁绪凝成驱之不去的寒意,深深包围着忧郁的人。夜越来越深,愁苦和哀怨亦越来越多,越来越浓,正凝结成驱之不尽的寒意,向独倚栏杆、孤寂凄楚的人袭来。

参考资料:

1、穆杰.古诗词鉴赏·春之卷:陕西古籍出版社,2004:第156页
2、林音.婉约词三百首注析:三秦出版社,2003:第202页
3、王丽珍.婉约词: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148页
创作背景  朱淑真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首《咏梅》词是体现朱淑真“清新婉丽、蓄思含情”风格的代表作。大约作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冬天。参考资料:完善1、温庭筠.婉约词 豪放词:万卷出版公司,2010:第64页2、李黛.断肠词中断肠人 南宋潮女朱淑真的绮丽人生:崇文书局,,2012:第184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带着雨意的乌云凝滞不动漂浮在天空,小溪的桥上寒意袭人。一弯新月破云而出,映照着梅树随风而动的影子。小桥下的小溪水声长远,一枝怒放的梅花在皎洁的月光中散发着幽香。
怀着爱怜的心情看着梅花仍和往年一样娇美,花却不知爱怜它的人日渐消瘦。独自依靠着栏杆,夜深了寒意更浓,连那不畏寒的腊梅,似乎也感到了寒冷。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湿云:饱含水气的云。
渡:移动,运动。
蛾寒:像蛾眉似的冷月。蛾:通“娥”,指娥眉,用以比喻弯月。
和:连。
怜:爱惜。

参考资料:

1、史杰鹏.宋词三百首正宗:华夏出版社,2014:第278页
2、衡文.少年必读 古词精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第39页

赏析

  这首词题曰“咏梅”,实际上是以梅花的高洁来比拟作者不甘流俗,满腔哀愁,无处倾诉的情怀。上片写梅花,其所处的环境是云湿,桥冷,月寒,衬托出梅花的冷艳。下片写梅花,花似旧,花正寒,观梅者,人瘦,独倚。整首词情景交融,感情细腻,情浓景真,风格秀婉,感人心扉。

  词的上片写桥头月下见寒梅独放的情景。雨云凝滞不动飘浮在天空,溪上小桥是那么清冷;一弯新月破云而出,映照着梅树随风而动的影子;小溪水声长远,一枝寒梅在月下散发着芳香。词人轻移笔触,由天空写到桥上写到桥旁写到桥下,勾画出一幅朦脆的月夜观梅图,意境清幽静谧,衬托出人的孤寂和哀愁。晚上词人立足在小桥上看到的景物:“湿云”、“桥冷”、“娥寒初破”,写出了一种孤寂、冷艳的气氛。“娥寒初破东风影”,“破”字给人以势不可挡之感;“影”字更是把梅树随风摇曳的动姿描画得栩栩如生。这是以动写静的笔法,从视觉方面落墨。“溪下水声长”,以声响映衬夜的寂静,从听觉方面着笔。“一枝和月香”,这是从嗅觉方面来写周围环境的清静。“一枝”二字具有深刻的含意,它除了写实景之外,也是作者的自况。

  词的下片借写花而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孤寂之情。“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以拟人的手法写花,一年一度,花开花落,人像往日一样怜花,花却不知人日渐消瘦,喻花不解人意,不知人之哀愁,非常凄楚。这两句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寓意。据说淑真婚姻不遂,而婚前又心有所爱,终日忧郁,因此这种幽怨显然是有的而发了。结拍“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两句意味深长,尤感言未尽意亦未尽。“花正寒”明写花而实则写自己,写花寒而喻人寒,越来越多的愁绪凝成驱之不去的寒意,深深包围着忧郁的人。夜越来越深,愁苦和哀怨亦越来越多,越来越浓,正凝结成驱之不尽的寒意,向独倚栏杆、孤寂凄楚的人袭来。

参考资料:

1、穆杰.古诗词鉴赏·春之卷:陕西古籍出版社,2004:第156页
2、林音.婉约词三百首注析:三秦出版社,2003:第202页
3、王丽珍.婉约词: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148页
释意: 湿 :湿 (会意兼指事。从水,顯声。本义潮湿) 同本义 溼,幽溼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土而有水,故溼也。--《说文》 肾其畏溼。--《素问·五常正大论》。注溼,土气也。” 必因角干之溼以为之柔。--《考工记·弓人》。注溼,犹生也。字多以濕为之。” 濕,濕水,也东郡东武阳入海。从水,濕声。桑钦云,出平原高唐。--《说文》。按,本指水名,假借为濕。 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孟子·公孙丑上》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 湿(濕、溼)shī沾了水或含水分多,跟"干"相对雨淋~了衣服。这屋子的地面还太~。 湿tà 1.古水名。 湿xí 1.通"隰"。 2.通"?"。低下。 湿xiè 1.古人名用字。 湿chì 1.见"湿湿"。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 雲,山川气也。--《说文》 地气上为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有其状若悬於而赤,其名曰云。--《吕氏春秋·明理》 云集响应。--汉·贾谊《过秦论》 云归而岩穴瞑。--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云瞑(古乐器名);云根(山石。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产生的,故称);云?(传说中的云车);云狐(用脑门和股两处的狐皮拼成云形花 云(雲)yún ⒈水蒸气上升遇冷凝集成水滴或冰晶,成团的在空中飘缸~。乌~。〈喻〉众多~集。 ⒉ ⒊说人~亦~。不知所~。 ⒋文言助词(无义)~何难吁矣。日~暮矣。盖记时也~。 ⒌有其~益乎? ⒍ ⒎ ①银河。也叫"天河"。 ②高空。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渡〈动〉 (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同本义 渡,济也。--《说文》。朱骏声曰子史皆以度为之。” 度江河,亡维楫。--《汉书·贾谊传》。按,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 然后渡扬子江。--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渡仔(渡子。摆渡的人);渡杯(比喻高僧的行踪);渡客(乘船,渡江河的人);夜渡沅江 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渡径(从小路走来) 引导 渡 摆渡处( 渡 dù ①由此岸到彼岸。 ②载运过河。 ③渡口;渡头。 【渡江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1949年4月21日,第二、第三野战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摧毁国民党军 的长江防线,并解放南京、上海。同时第四野战军亦由汉口东部南渡长江,并解放武汉三镇。整个战役从4月20日起至6月10日胜利结束。

:溪 (溪本作豨)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嵠,山渎无所通者。--《说文》 是故溪狭者速涸。--《墨子·亲士》 子越自石溪。--《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司马相如《上林赋》 又如溪步(水涯与渡船处);溪径(小路。引申谓途径) 泛指小河流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经注·沅水》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潇水。--柳宗元《愚溪诗序》 又如溪头(溪边) 没有出口的山沟 溪(豨)xī(又读qī)山里的小河沟。 溪jī 1.见"勃溪"。 2.见"衛溪"。

:桥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同本义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 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史记·秦本纪》 洛水桥边春日斜。--刘禹锡《浪淘沙》 长桥卧波。--唐·杜牧《阿房宫赋》 桥边红药。--宋·姜夔《扬州慢》 桥边一带。--《广东军务记》 又如桥阁(傍山架木为路。即栈道,阁道);桥津(桥头。津,水边渡口) 器物上的横杆 奉席如桥衡。--《礼记·曲礼》。注井上桔槔。” 又如鞍桥 木名 桥 架桥,修桥 桥(橋)qiáo架在水道上或空中利于通行的建筑物索~。天~。黄河大~。长江大~。立体交叉~。 桥jiāo 1.桔槔。井上汲水工具。或指桔槔上的衡木。 2.通"憍"。骄傲。参见"桥泄"。 桥jiǎo 1.山行用具。《史记·河渠书》"﹝禹﹞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裴髎集解引徐广曰"桥,近遥反。一作檋。檋,直辕车也。"一说即轿。 2. 通"矫"。矫正。 3.通"矫"。伪,虚假。参见"桥言"。 4.通"挢"。翘起;伸出。 5.劲疾。

:冷〈形〉 (形声。从仌,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冷,寒也。--《说文》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白居易《乌夜啼》 又如冷香(清雅的香气);冷泉(清凉的泉水);冷翠(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寒冷 布衾多年冷似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冰冷(很冷);干冷(干燥而寒冷);冷丁丁(亦作冷化化”。形容天气寒冷。也形容身体冰凉;表情冷淡、严肃的样子);冷噤(冷禁。冷战;寒颤);冷铺(乞丐居住。也指驿亭) ;冷节遗芳(寒冷时节开的花) 冷清;冷落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 冷lěng ⒈温度低,跟"热"相对~天。~饮‘~。 ⒉寂静,不热闹~场。~ ~清清。 ⒊少见的~僻。 ⒋不热情,不温和~淡。~酷。~言~语。 ⒌乘人不备,意料以外的放~枪。~不防。 ⒍ ⒎ ⒏ ①寂静。 ②遇事沉着,不感情用事头脑~静。 ⒐ 冷líng 1.通"泠"。见"冷冷"。 2.同"凌"。

:蛾 (形声。从虫,我声。本义蛾子。昆虫。形似蝴蝶,体躯一般粗大,四翅,静止时平放体侧。多在夜间飞行) 同本义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朱蛾其状如蛾。--《山海经·海内北经》 又如蛾罗(即蛾子);蛾蝶(指飞蛾);蛾眉(指飞蛾) 蛾眉的简称 扬蛾微眺。--魏·曹丕《答繁钦书》 又如蛾黄(淡黄色);蛾黛(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形似蛾的某些高等菌类植物 蛾 yi 蚂蚁◇作蚁” 扶服蛾伏。--《 蛾 é蛾子。鳞翅目昆虫,静止时,翅左右平放灯~。 【蛾眉】见【娥眉】。 蛾yǐ 1."蚁"的古字。蚂蚁。 2.(又读é)姓。春秋晋有蛾析。

:寒〈形〉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 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同本义 寒,冻也。--《说文》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 乾为寒。--《易·说卦》 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寒hán ⒈冷,凉~冷。数九~天。防~大衣。 ⒉贫困贫~,清~。旧时谦词~门。~舍。 ⒊中医学指体外的一种致病因素~邪。风~。 ⒋ ⒌ ⒍ ⒎ ⒏ ①丑陋,难看。 ②丢脸真~碜。 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