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R 壬申春初返山庄得吴巽之书叠前韵

壬申春初返山庄得吴巽之书叠前韵

更新时间:2024-05-07 21:51:26


诗人: 程嘉燧
标题: 壬申春初返山庄得吴巽之书叠前韵
内容: 心境难调缓急弦,住山空度一年年。逐时蔓草徒劳铲,去日寒灰莫更然。北里笙歌传水上,西湖书记到花前。寻常忆得除禅语,次第无过省醉眠。
拼音: xīn jìng nán diào huǎn jí xián, zhù shān kōng dù yī nián nián.
心境难调缓急弦,住山空度一年年。
zhú shí màn cǎo tú láo chǎn, qù rì hán huī mò gèng rán.
逐时蔓草徒劳铲,去日寒灰莫更然。
běi lǐ shēng gē chuán shuǐ shàng, xī hú shū jì dào huā qián.
北里笙歌传水上,西湖书记到花前。
xún cháng yì dé chú chán yǔ, cì dì wú guò shěng zuì mián.
寻常忆得除禅语,次第无过省醉眠。
释意: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靋,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胕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 心xīn ⒈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脏器~脏。 ⒉习惯上将思想的器官和思念、感情等都说成"心"~思。~情。~得。热~。谈~。开~(欢乐)。用~学习。一~一意。无贪财之~。 ⒊中央,居中的中~∷~∮~。圆~。 ⒋星宿名,也叫"商"。二十八宿之一。 ⒌ ⒍ ⒎ ⒏ ①气量,胸襟。 ②志向,抱负。 ⒐ ①感觉、情绪、思维等活动的总称。 ②人的想法、内心活动情况他的~理状态好吗? ⒑ ①出自内心的,真心实意~腹话。 ②〈喻〉要害,严重~腹之患。 ③〈喻〉亲信的人这人是他的~腹。 ⒒ ⒓ ⒔ ①做了坏事或错事常常惊怕做贼~虚。 ②气馁,缺乏自信。

:境 (形声。从土,竟声。本义边境,国境) 同本义 境,疆也。--《说文新附》 至齐境。--《吕氏春秋·赞能》 字本作竟” 亡不越竟。--《左传·宣公二年》 边竟有人焉。--《庄子·天道》 其竟关之政尽察。--《荀子·富国》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送至境。 屯于境上。--《史记·魏公子列传》 起视四境。--宋·苏洵《权书·六国论》 又如出境(离开国境);入境(进入国境);境宇(国境,疆土);境人(境内之人;本地人);境头(结果;亦作景头”。神佛点化人制造的幻境);境土(疆域;领地) 境jìng ⒈边界,疆界边~。国~。出~。〈引〉地方,区域~内有石油。 ⒉境地,处境环~。佳~。危~。顺~。 ⒊ ①土地的界限。 ②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思想~界。艺术~界。

:难〈形〉 (形声。从隹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困难;艰难;不容易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又如难句(难得的佳句);难老(难于衰老);难行(难于施行;不容易走);难治(不容易治理);难航(不易舟行);难期(难及,难于企及);难义(不易索解的辞旨);难极(不易穷尽);难 疑(相互讨论不易索解,心存迷惑的要义);难乎为继(指前人做得太好,不易照样继续下去) 不可;不好 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 难(難)nàn ⒈灾患灾~。患~。遭~。 ⒉反驳,质问,责备非~。责~。 难(難)nán ⒈艰辛,困苦,跟"易"相对艰~。困~。~题。~得。~能可贵。 ⒉敌,怨仇,使人不好办为~。这件事把他~住了。 ⒊不敢,不可,不能~办。~免。 ⒋不好~说。~听。~做。 ⒌ ①难以忍受。 ②窘叫人~堪。 ⒍ ①不容易做很为~。 ②使人为难别~为他了。 ③多亏,〈表〉谢意~为你了。 ⒎ ⒏ ①害羞大胆前去,不必怕~为情。 ②情面上过意不去这样对他,实在~为情。 难nuó 1.驱逐鬼疫◇作"傩"。 2.茂盛貌。 3.奈何。《左传.昭公十年》﹕"忠为令德,其子弗能任,罪犹及之,难不慎也。"杨树达曰﹕"按顾氏炎武云﹕言不可不慎。 非是。今定此字读如《左传》弃甲则那之那,奈何也。"见《词诠.卷二》。一说不可,不能。孔颖达疏﹕"言人居身难可不谨慎。" 4.语气助词。

:调 diao (形声。从言,周声。本义声音调和;协调) 盐或提拔官吏 调故吏。--《汉书·昭帝纪》。注谓发选也。” 调关东轻车锐卒。--《汉书·宣帝纪》 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汉书》 婿竟不调。--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调头(换地方;自主的妓女迁居);调职(公务员调换服务单位) 征用,提取,征发 特选横调。--《后汉书·左雄传》。注征也。” 又如调发(征发);调练(征调操练);调取(发命令取人) 调动 我是个调虎离山 调 diào ①调动;分派~离、~兵谴将。 ②曲调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而成的一组音二黄~、咏叹~。 ③调式;决定整首乐曲取音高低的类别f大~。 ④声调。也指说话、读书、朗诵的腔调。又见tiáo。 【调号】〈音〉音乐符号。指定乐曲主音高度的符号。五线谱中在g谱号、f谱号或c谱号上加升记号或降记号来标明,标记在各行谱表的最左方。简谱中用1=c或1=g等符号,标 记在乐曲的左上方。 【调虎离山】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位,乘机达到自己的目的。 【调遣】调派;分派。 【调式】〈音〉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组音(一般在七个音之内),并以某一个音为中心(即主音)、组成一个体系。如七声宫调式、自然大调式。 【调性】〈音〉调式类别与主音高度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如以c音为主音的大调式称c大调;以a音为主音的小调式称a小调。 调tiáo ⒈配合均匀适当~色。~味。风~雨顺。 ⒉使和谐~解。~停(使争端平息)。 ⒊戏弄,挑逗~戏。~唆。~拨。~情。 ⒋顽皮,爱开玩笑~皮。 ⒌ ①配药。 ②调配,调整,使均匀适当~剂。~剂原料。 ⒍ 调zhōu 1.朝,早晨。

:缓 (形声。从糸,爰声。本义宽松;宽大) 同本义 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缓,舒也。--《广韵》 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战国策·卫策》 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又如缓缓(缓慢的样子。同徐徐);缓步代车(慢步行走以代替乘车。同安步当车);缓辔而行(信马由缰地慢走) 柔软 缓huǎn ⒈慢,跟"急"相对~慢。~步。~急轻重。~ ~来迟。 ⒉迟,推迟~期。~办。~刑。~兵之计。 ⒊宽松,平和已~和。~冲地带。 ⒋苏醒,恢复他昏过去了,刚~过来。休息一会儿,~ ~气。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三国志·吕布传》 又如急亲戚(最接近的亲戚);急持(紧紧抱持);急窄(犹紧缩);急装(扎缚紧凑的装束);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急躁,着急 曰急。--《书·洪范》。郑注急促自用也。” 急缮其怒。--《礼记·曲礼》 国无六年之蓄曰急。--《礼记·王制》 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韩非子·观行》 又如急吼吼(性急慌忙的样子);急撮(因受人摆弄而急躁);急屎狗(性急 急jí ⒈迫切,紧要~迫。~事。紧~。当务之~。〈引〉严重告~。救~。病危~。 ⒉焦躁~躁。焦~。着~。真~死人,还不来。〈引〉气恼,不能忍耐而发怒把他惹~了。 ⒊匆促,快猛~于求成。~ ~忙忙。〈引〉迅速突发~病。~行军。 ⒋为大众或别人快速排难,赶快救助~公好义。~人之难。 ⒌紧,紧缩桃性皮~。

:弦 (会意。左为弓”,右为丝”。弓弦是用丝做成的。本义弓弦) 同本义 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说文》 无待韦弦。--《文选·王文宪集序》 故佩弦以自急。--《韩非子·观行》 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抚弦登陴。--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弦箭(弦上之箭);弦栝(弓弦和箭末扣弦处) 弓弩 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 弦而鼓之。--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朝歌夜弦。--唐·杜牧《阿房宫赋 弦(絣)xián ⒈弯弓上发箭的绳,一般用牛筋制成弓~。箭在~。 ⒉半圆的月亮上~(初八、初九的月亮)。下~(农历廿二、廿三日的月亮)。 ⒊数学名词 ①直线与圆相交,夹在圆周以内的部分。 ②直角三角形中对着直角的边。 ⒋乐器上用于发音的丝线、铜线、钢线等。 ⒌ ⒍钟表等的发条换个表~。

:住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同本义(站住) 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后汉书·蓟子训传》 春光已向梅梢住。--《后汉书》 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南齐书·张融传》 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萧悫《春日曲水》 又如住歇(停止,停歇);住滞(停留);住后(留后;殿后);住锡(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停止 杜请裴追之,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还杜许。--《世说新语·方正》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又如住脚(止步);渍(停止) 暂居;居住 住zhù 1.停留;留。 2.停止;停住。 3.居住。 4.指在一段时间里从事某种活动。 5.做动词的补语。表示牢固或稳当。 6.做动词的补语。表示停顿或静止。 7.做动词 的补语。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或够不上。 8.姓。《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引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有住时青。参阅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八。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