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Y 一痕沙

一痕沙

更新时间:2024-06-03 04:52:37


诗人: 吴藻
标题: 一痕沙
内容: 莫把韶华细算。九十今犹未半。春纵不嫌多。奈愁何。只是日长无绪。添上水沈几炷。窗外影移花。夕阳斜。——清代·吴藻《一痕沙》
释意: :莫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莫相知。--唐·柳宗元《三戒》 莫敢过其门。--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故莫能知。--宋·苏轼《石钟山记》 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莫得(没有);爱莫能助;一筹莫展;莫可奈何(犹言无可奈何);莫之奈何(对它们无可奈何);莫或(没有);莫奈何(无可奈何)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莫相忘。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高适《别董大》 莫用众人。--《资治通鉴》 又如闲人莫入;莫怪(不要怪罪);莫教(休教,别让);莫得(休得,不得 莫mò ⒈不要,不能闲人~进。变化~测。 ⒉无,没有~此为甚。~不称快。 ⒊ ⒋ ⒌ ⒍ ⒎〈古〉同"暮"。日落的时候。 莫mù 1.日落时,傍晩。 2.时间将尽。 3.昏暗。 4.酸模。野菜的一种。 5.通"幕"。参见"莫府"。 6.通"慕"。贪慕。 莫mì 1.封;覆盖。

:把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同本义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街亭有兵把守。 把 bǎ ①抓~住锄头。 ②从后面托起小孩儿的两腿,让其大小便~尿。 ③把持~持职权。 ④看守;把守~门。 ⑤约束住使紧合用铁锔子~住裂缝。 ⑦车把。 ⑧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 ⑧量词两~椅子、~米。(介词。与将相当~书拿走。 ⑩加在百、千、万和里、斤、个等量词后,表示数量近于该单位数(前面不能再加数词)个~星期。 ⑾指拜把子的关系~兄弟。又见bà。 【把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比喻可以被人用来进行要挟的过失或错误等不给人留~。 【把持】 ①独占位置、权利等,不让别人参与(含贬义)~大权,为非作歹。 ②抑制(感情等)。 【把关】 ①守住关口。 ②比喻根据已定标准严格检查,防止差错质量问题由你~。 【把酒】端起酒杯~问青天。 【把脉】见【切脉】。 【把头】旧时把持某一行业并从中剥削的人。 【把戏】 ①杂技耍~。,骗人的手法你的这套鬼~,我早就料到了。 【把斋】见【封斋】。 【把盏】端着酒杯(多用于斟酒敬客)。盏浅而小的杯子。 【把字句】汉语句式之一。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如把这本书看完。 【把总】我国古代官名。明代京营兵分三大营,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各地总兵之下,分设把总领兵,职次千总。清代绿营军制,营以下为汛,设把总分领,职亦次千总。此 外,四川、云南等省的土司官有土把总一职。 把 bà ①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壶~。 ②花、叶或果实的柄苹果~。又见bǎ。 把pá 1.通"爬"。刨;挖。 2.通"爬"。搔,抓。参见"把搔"。 3.通"爬"。攀援。参见"把竿"。 4.姓。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明有把安。见《正字通。手部》。 把bā 1.见"把掌"。 2.盼望。 3.靠;凑。 4.见"把鼻"。

:韶〈名〉 (形声。从音,召声。本义传说中的虞舜时代的乐曲名) 传说舜所作的乐曲名 韶,虞舜乐也。--《说文》 箫韶九成。--《虞书》 九韶之舞。--《周礼·大司乐》 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荀子·乐论》 又如韶武(韶,虞舜之乐;武,武王之乐);韶虞(舜乐) 古乐的通称 韶,夏、商乐皆有韶名。韶者,乐之通名也。--《正字通》 韶 〈形〉 美好 昭,美也。--《集韵》 韶颜稚齿。--蒋防《霍小玉传》 东皇去后韶华尽。--戴叔伦《暮春感怀》 何其 韶sháo ⒈传说是虞舜时代的乐曲名舞~。 ⒉美好~艳。~光。~华(〈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华 华丽;光彩美丽 金银华美之服。--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华堂之上。--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华衣乘马。--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华扁(华丽的匾额);华彩(华美;光彩);华服(华丽的服装);华舆(华美的车辆或轿子);华筵(华美的筵席);华观(华丽的观阙,即宫门前的望楼);华毂(华丽的车) 豪华 况我大魏天王,个为华侈。--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华(萢)huā〈古〉同"花"桃~。 华(萢)huá ⒈中华民族或中国的简称~夏。~裔。~侨。~南。驻~使馆。 ⒉美丽~丽。〈引〉精美精~。物~天宝。 ⒊文才才~清英。 ⒋光彩~服。光~。〈引〉显贵,显耀荣~富贵。 ⒌奢侈浮~。 ⒍兴旺繁~。 ⒎光阴韶~(青年时代)。 ⒏敬词~诞(生日)。~函(书信)。 ⒐ 华(萢)huà ⒈姓~佗(汉代名医)。 ⒉华山,又称"太华山",五岳中的西岳,在陕西省~山天下险。智取~山。 华kuā 1.见"华离"

:细 (形声。从系,囟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同本义⊥大”相对 细,微也。--《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 细,小也。--《广雅》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 细钧有钟无閐。--《国语·周语》 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墨子·天志中》 不积细流。--《荀子·劝学》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斜风细雨。--唐·张志和《渔歌子》 不知其细。--清·刘开《问说》 又如细崽(细作;西崽);细人(细作;姬妾);细探人(多指军队中的探子);细士(小人) 纤细⊥粗”相 细xì ⒈微,小,跟"大"、"巨"、"粗"等相对~微。~小。~末。~声。~铁丝。~石沙。 ⒉精致~致。精~。景德镇~瓷。 ⒊周密~密。仔~。大胆心~。精打~算。~心观察。 ⒋详~说。详~。 ⒌微小的,具体的事无巨~。注意~节。 ⒍一点一滴,俭朴~水长流。他们过日子很~。 ⒎

:算 (会意。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具”表示齐备。本义计算) 同本义 算,数也。--《说文》 无算爵。--《仪礼·乡饮酒礼》 亲则月算如邦人。--《仪礼·丧服记》 明衣不在算。--《仪礼·士丧礼》 有算为之节文也。--《礼记·檀弓下》 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儒林外史》 又如算还(结算支付);算尽镏铢(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算来(计算起来);算刻(犹计算);算定(经过计算而确定或断定);算程(计算路程) 推测;料想 杜郎俊赏 算(祘)suàn ⒈核计,计数核~。~账。 ⒉计划,筹谋打~。暗~。失~。细~。 ⒊推测,料想我~他该回家了。 ⒋作为,当作,认为有效那个~他的。谁说了~? ⒌作罢,了结~了。 ⒍终于,到底总~完成了。现在~是明白了。 ⒎ ①数学中最初等、最基础的部分。它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 ②承认你说话~数?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玄用九,乃见天则。--《易·文言》传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楚辞·九辨》序 天道以九制。--《管子·五行》 又如九伯(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也写作九百”);小九九(珠算的乘法口诀;方言中比喻算计);九九(算法名。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九的自乘数);九地(九种土地) 第九 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如九连 《周易》以阳爻为九 初九,潜龙勿用 九jiǔ ⒈数目字~鼎。泛指多数、多次或多层~牛二虎之力。~死一生。~霄云外。 ⒉时令。 九jiū 1.聚。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 十shí ⒈数目字~羊九牧。 ⒉完全,〈表〉到达顶点~足。~全~美。~分感谢。

:今 (会意。从佶亼。本义现在) 同本义 今,是时也。--《说文》 今,时辞也。--《苍颉篇》 迨其今兮。--《诗·召南·摽有梅》 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吾今召君矣。--《史记·汲郑传》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战国策·燕策》 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今其室十无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之高爵显位。--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今 今jīn现在,现代,跟"古"相对~时。~日。~年。从~天起。古为~用。~昔对比。~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