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X 雪消

雪消

更新时间:2024-06-01 22:38:48


诗人: 陶望龄
标题: 雪消
内容: 柔姿能耐几时消,况是春来腊后飘。晓幕薄寒飞旋湿,夜窗多恨滴无憀。风前赵女愁堪诉,老去郎颜鬓易凋。惟有山梅解相惜,深崖铁干锁冰条。——明代·陶望龄《雪消》
释意: :柔 (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同本义 柔,木曲直也。--《说文》。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 荏染柔木。--《诗·小雅·小弁》 又如柔木(柔软而又坚韧的木) 柔弱;细嫩 柔,弱也。--《广雅》 爰求柔桑。--《诗·豳风·七月》 薇亦柔止。--《诗·小雅·采微》 柔弱者,生之徒也。--《说苑·敬慎》 柔弱者,道之要也 。--《淮南子·原道》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柔枝嫩叶;柔条(嫩枝);柔红(柔嫩的花);柔莩(幼芽附着的种子薄膜);柔荏 柔róu ⒈软,嫩~软。~枝。 ⒉温和,跟"刚"相对~和。~顺。温~。

姿 :姿 (形声。从女,次声。本义姿态) 同本义(姿”侧重于呈现的姿势、风度) 姿,态也。--《说文》。按,态者,材艺巧善也。即才能、贤能本字。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世说新语·容止》 雄姿英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姿态万变。--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 娇姿欲滴。 直则无姿。--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容貌 王汝南少无婚,自求郝普女。…既婚,果有今姿淑德。--《世说新语·贤缓》 姿zī ⒈容貌~容。丰~。 ⒉样子,体态~势。~态。飒爽英~。 姿zì 1.听任,任凭。 2.放纵。参见"姿肆"﹑"姿情"。

:能〈名〉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能,熊属。足似鹿。--《说文》 梦黄能入于寝门。--《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才能,能力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无异能者。--唐·柳宗元《三戒》 募有能捕之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千里之能。--唐·韩愈《杂说》 表恶其能。--《资治通鉴》 又如能处(本事;能耐);无能(没有能力);低能(能力低下);逞能(显示自己能干);各 能néng ⒈才干,本领~力。才~。各尽所~。 ⒉有能力的人~人。~者为师。招贤进~。 ⒊会,胜任,做得到~够。她~做。~上~下。 ⒋应该你不~这样马虎。 ⒌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源。热~∷~。 ⒍ ⒎ 能nái 1.三足鳖。 能nài 1.通"耐"。受得住。 2.姓。 能tái 1.通"台"。古星名。 2.(今读tāi)见"能始"。 3.通"态"。形态。

:耐〈动〉 (会意。从而,从寸。而亦声。而”指面颊,寸”指法度,刑法。在面颊上施刑罚,指剃须。字本作聐”。从而,从彡。本义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 同本义 聐,罪不至聐也。--《说文》。按,不剃发也。 聐以上请之。--《汉书·高帝纪》。应劭注轻罪不至于聐,完其聐鬓。故曰聐。” 耐罪亡命。--《后汉书·高帝纪》。注耐,轻刑之名。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 聐,多须貌。--《后汉书·章帝纪》注 从事有亡,卒岁得,可论?耐。--《睡虎地秦墓竹简》 又如耐罪(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耐,同 耐nài ⒈禁得起,受得住~寒。~穿。~磨。~ 火材料。 ⒉适宜江田~插秧。 ⒊ ⒋ 耐nǎi 1.方言。你。 耐néng 1.能够。

:几 (象形。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 同本义 几,坐所以凭也。--《说文》 掌五几五席之名物。--《周礼·司几筵》。注五几左右玉雕彤漆素。”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考工记·匠人》 几杖,所以扶助衰也。--《白虎通·致仕》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礼记·檀弓》。疏依神也。”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诗·大雅·行苇》 又如几杖(供老人依靠的小桌子和支撑用的手杖。古代赐几杖,表示敬老的礼节);几席(几和席,为古人凭依、 几(幾)jǐ ⒈疑问词。问数量~本书?~点钟? ⒉〈表〉不定数她才二十~岁。只有~件衣服。 ⒊ ①多少曾~何时? ② ⒋见jī。 几jì 1.通"冀"。期望,希望。 2.通"纪"。年岁。 几qí 1.沂鄂。器物上的凹凸线纹。沂,凹纹;鄂,凸纹。 2.通"颀"。身长貌。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时,四时也。--《说文》 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释名》 谓其三时不害。--《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 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 时事之征也。--《左传·闵公二年》 时者,所以记岁也。--《管子·山权数》 四时者,天之吏也。--《淮南子·天文》 四时和谓之宝烛。--《尔雅·释天》。 时(時、昬)shí ⒈一切物质不断运动变化或发展所经历的过程~间。~候。~光。 ⒉时间的一段~期。~代。古~。秦~。平~。瞬~。盛极一~。 ⒊时间单位。一天分子~、丑~、寅~等十二~辰。一天分二十四小~。 ⒋节令,季节~令。~节。春夏秋冬四~。应~服装。 ⒌现在的,当前的~事。~髦。 ⒍经常,常常~常。~ ~见到。 ⒎不经常,间或~而。有~候。~好~坏。 ⒏规定的时间准~。按~上下班。 ⒐不定的时间不~。随~。 ⒑机会,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条件~机。~不可失。~不再来。 ⒒ ⒓ ⒔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消,尽也。--《说文》 消息阴阳。--枚乘《七发》。注消,灭也。” 消雰埃于中宸。--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 热多则筋弛骨消。--《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 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 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三国志·魏志》 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京剧《贵妃醉酒》 又如消索(灭尽,散亡);消炎(消除炎症;消除炎热);消弭(消灭停止) 消失,完全不存在 内君 消xiāo ⒈溶解,散失~融。~散。~失。瓦解冰~。 ⒉除去,灭掉~除。~炎。~毒。~灭。 ⒊减少,耗费~磨。~耗。~费。 ⒋排遣,度过~遣。~愁。~夏。 ⒌需要不~说。只~两天。 ⒍经得起吃得~。更能~几番风雨。 ⒎ ⒏ ①不利的,否定的除去~极因素。 ②不主动,不求进取克服~极态度。 ⒐ ⒑ ⒒

:况 (形声。从水,兄声。本义寒冷的水) 同本义 況,寒水也。--《说文》。段玉裁注未得其证。…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后乃用況字,后又改作况。” 情形,景况(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 乱况斯削。--《诗·大雅·桑柔》 客有问雁山游况者,聊以塞责,不足观也。--韩愈《雁山杂记》 又如况味(境况情味。有时专指境遇);闲况;状况;实况;战况;情况;盛况 兄 姓 况 〈动〉 比拟,比喻 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死入不能复为鬼,明矣。╠ 况(況)kuàng ⒈情形,状态情~。近~很好。 ⒉比,譬以古~今。 ⒊连词。〈表〉更进一层~且∥~。 ⒋副词。更加众~厚之。 ⒌〈古〉通"贶"。赐,赏赐厚~。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对的,正确的 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 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是shì ⒈对,正确,合理,跟"非"相对~的。分清~非。今~昨非。 ⒉这,这个,这样~日天晴。如~也行。~可忍,孰不可忍。 ⒊〈表〉解释或分类她~学生。这瓶墨水~红的。 ⒋〈表〉存在满园~果树。遍街都~人。 ⒌〈表〉答应~,我马上去办。 ⒍〈表〉赞同,认为对~的。话~说得好。 ⒎〈表〉让步,含"虽然"之义这椅子旧~旧,但很结实,还能用。 ⒏〈表〉适合味道~爽口。他走的~时候。 ⒐〈表〉凡是,一切~重活他都抢着干。~节假日她照常忙。 ⒑〈表〉加重语气今天~热。惟你~问。 ⒒〈表〉判断共产主义~人们的最高理想。 ⒓用于问句你~坐火车还~坐飞机? ⒔ ①正确和错误明辨~非。 ②争执,纠纷招惹~非。搬弄~非。 ⒕ ⒖ 是tí 1.月边。参见"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