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Q 秋至怀归诗

秋至怀归诗

更新时间:2024-05-20 01:16:11


诗人: 江淹
标题: 秋至怀归诗
内容: 帐然集汉北,还望岨山田。沄沄百重壑,参差万里山。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草色敛穷水,木叶变长川。秋至帝子降,客人伤婵娟。试访淮海使,归路成数千。蓬驱未止极,旌心徒自悬。若华想无慰,忧至定伤年。——南北朝·江淹《秋至怀归诗》
赏析:

帐然集汉北,还望岨山田。
沄沄百重壑,参差万里山。
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
草色敛穷水,木叶变长川。
秋至帝子降,客人伤婵娟。
试访淮海使,归路成数千。
蓬驱未止极,旌心徒自悬。
若华想无慰,忧至定伤年。

  江淹早岁以一介寒士受知于宋建平王刘景素,景素爱好文学之士,江淹在南兖州做过景素的僚属,后淹因事系狱,自狱中上书,“景素览书,即日出之”(《南史》本传)。景素出镇荆州,江淹从之镇,其时约当公元472年(明帝泰豫元年)至公元474年(后废帝元徽二年)间,江淹集中写荆山汉水风物的诗即作于这几年。

  全诗十六句,前八句着重写景,绘出关山重叠、烟水苍茫的秋色图卷;后八句转向抒情,抒发归路迢递、飘零自伤的忧思情怀。首联总领写景,开头即以“怅然”点明此行抑郁惆怅的心境,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汉北”则交代地点。诗人回首眺望“岨山田”,触景生情,引出了这篇诗章。“沄沄”,水流回转貌,如《楚辞》中汉王逸《九思·哀岁》云:“窥见兮溪涧,流水兮沄沄。”此联写群山绵延,高下参差,溪涧沟壑,纵横错互的景象,气势壮观雄伟。“沄沄”状水之蜿蜒曲折,“参差”写山之错落耸峙,“百重”以对“万里”,均形容其广袤。此联从不同的方面写出了荆襄山水博大雄奇的姿态。

  如果说上联是写其全貌的话,那么下一联则进一步从地理形势上烘托出景物的特色。诗人的眼光已不局限于荆襄一地,而是放眼远眺,神游故国,西北至秦陇,东南至吴越。荆山居江汉平原之西鄙,雄关险隘,屏障楚地,迤逦至西北则是秦岭大巴山和黄土高原,而江汉平原又如同通向长江三角洲的门户,河川网络犹如血脉相连。这一联概括了荆襄江汉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实有深意存焉,这一点在下面再加揭示。从用笔看,这一联也是工整的对偶,动词“带”与“冠”尤为传神,前者展现了层峦逶迤的壮阔景象,后者描画出浮云笼罩的南国风光。出句以雄关绝塞表现出苍茫凝重的格调,而对句则以云烟连绵传达出旖旎曼妙的情思,这一对比如同宋代山水画中荆浩、关仝的叠嶂丘壑之于董源、巨然的淡烟轻岚,色彩迥异的意象构成的对偶,避免了合掌雷同,收到了相反相成的效果。

  下一联笔势收拢,又落到了眼前的草木之上。草色转为枯黄,好像将原来的翠绿收藏起来了,故谓之“敛”;“穷水”乃荒远之水,它与草色共同构成了一个秋气肃杀的意境。“木叶”句令人想起《九歌·湘夫人》中的名句:“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而“变”的修辞又令人忆及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警策:“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木叶纷纷坠落,改变了原先水木交映的河上景色,此处妙在将“变”用作使动词,造语不同凡响。事实上整个这一联都有模拟谢诗的痕迹,虽然彼写春景,此拟秋色,但都表现出星移物换的微妙变化。当然江淹之句难以与谢诗的自然天成相比拟,其得之模拟,终落第二义。“文通诗体总杂,善于摹拟”(钟嵘《诗品》),于此可见一斑。

  “草色”一联已暗逗秋意,到“秋至”一句则点明秋天的来临。这一句也是化用《湘夫人》中开头的句子:“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这两句在《湘夫人》中原与上引的两句紧相衔接。这里,在表现秋色由晦转明时,诗人通过化用的意象成语的内在联系,使诗的上下两半意脉贯通,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部分。诗人宦游他乡,故以“客人”自称;“伤婵娟”则是悲伤帝子在此清秋时节降临水边,伶俜飘零。“目眇眇兮愁予”,她那忧伤的目光使诗人油然而生同病相怜之情。“婵娟”,姿态美好貌,在此指代帝子,亦即神女。江汉间流传着许多惝恍迷离的神话传说,像郑交甫于汉皋遇二神女,解佩相赠之事即是其一。据《水经注·沔水》载,襄阳县北之方山,“山下水曲之隈,云汉女昔游处也,故张衡《南都赋》曰:‘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汉皋即方山之异名也。”可见诗人化用楚辞并非凿空而道、无中生有,而是切合其地方人文特色的。

  下一联写其欲归不成,归途漫漫之感。“试访”犹言“欲访”;“淮海使”,扬州的地方长官。东晋以还,北人南迁,多聚居于扬州一带,所谓的侨置州郡也多设于此。史载江淹“起家南徐州从事”,又曾“随景素在南兖州”,“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南史》本传),上述两个侨置州在刘宋时即以京口、广陵为治所,诗人故将淮海视为自己的故乡。“蓬驱”句以蓬草自况,蓬草的飘转不定正如其无止境的游宦生涯。飘蓬的意象由来已久,而建安诗人尤喜用之,如曹植的《杂诗》云:“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何意迥飚举,吹我入云中。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几可作此句诗的注脚。“旌心”即心旌,语出《战国策·楚策》,意谓中心不安如悬挂的旌旗飘摇不定。“徒自悬”犹言内心的悬念不安只是自费苦心,徒劳无益。此处诗人也有其言外之意,且留待下面一并交代。

  最后一联感叹岁月蹉跎,忧多伤身。“若华”犹言“若英”,即若木之花。若木是神话中生长于西方日入处的树木。《山海经·大荒北经》称:“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郭璞注:“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若木之光华后人也用来指时光。《离骚》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屈原的举动,据王逸的解释,是“折取若木,以拂击日,使之还去”,“或谓拂,蔽也,以若木鄣蔽日,使不得过也”(《楚辞章句》)。总之,都是挽留光阴之意。诗人在此感叹,光阴如逝水无情,即使想借助若木加以挽留,也是徒劳无谓,忧思丛集,只会使自己伤神减寿。诗的最后这种深沉的忧伤与开头的“怅然”相呼应,令读者久久回味。

  那么诗人的忧伤又是因何而生的,联系其身世遭遇就不难明白这种感情的内涵。他对刘景素深怀知遇之感,此时正随刘在荆州任上。荆州地处上游,为扼制东南的军事重镇,刘在僚属的劝唆下图谋反叛,江淹苦谏而景素不纳。谏云:“殿下不求宗庙之安,而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露栖于姑苏之台矣。”(《梁书》本传)殷鉴不远,东晋桓玄据荆州谋反即遭败亡,诗人预感到景素覆灭的下场,因而悲从中来,不能自已。后来景素移镇京口,果然兵败被杀,江淹则因受贬而幸免于难。所谓“旌心徒自悬”正表现出诗人苦谏不从的忧虑。

  前人称江淹之诗“悲壮激昂”(李调元《雨村诗话》),“有凄凉日暮,不可如何之意”(刘熙载《艺概》),洵为的论。此诗前半写山河之壮伟,地势之重要,本应是拱卫中枢的屏藩,现在却酝酿着一场动乱,故后半倾诉出深沉的忧伤,其中既有身世感怀,又有国事之慨。深沉的忧思与雄峻的山河相为表里,故有悲壮之气。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多处化用了楚辞的意象与成语,这不光是一个修辞问题,更主要的是诗人与屈原的情思相通。荆州治所江陵即为楚之郢都,屈原青年时代被谗去郢,即向北流浪,至于汉北,所谓汉北即樊城一带(据林庚考证,参见其《民族诗人屈原》一文)。这和江淹所处的地域正好吻合,屈原的忧国伤时不能不激起诗人的共鸣。江汉流域的地理环境、人文传统为诗人的感情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载体,他之化用楚辞也就十分自然,由此也增强了全诗的悲剧色彩。

鉴赏

  早岁以一介寒士受知于宋建平王刘僚素,僚素爱好文学之士,江淹在南兖州做过僚素的僚属,后淹因事系狱,自狱中上书,“僚素览书,即日出之”(《南史》本传)。僚素出镇荆州,江淹从之镇,其时约当公元472的(明帝泰豫元的)至公元474的(后废帝元徽二的)间,江淹集中写荆山汉水风物的诗即作于这几的。

  全诗十六句,前八句着重写僚,绘出关山重叠、木水苍茫的秋色图卷;后八句转向抒情,抒发归路迢递、飘零自伤的忧此情怀。首联总领写僚,开头即以“怅然”点明此行抑郁惆怅的心境,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汉北”则交代地点。诗人回首眺望“岨山田”,触僚生情,引出了这篇诗章。“沄沄”,水流回转貌,如《楚辞》中汉《九此·哀岁》云:“窥见兮溪涧,流水兮沄沄。”此联写群山绵延,高下参差,溪涧沟壑,纵横错互的僚象,气势壮观雄伟。“沄沄”状水之蜿蜒曲折,“参差”写山之错落耸峙,“百重”以对“万里”,均形容其广袤。此联从不同的方面写出了荆襄山水博大雄奇的姿态。

  如果说上联是写其全貌的话,那么下一联则进一步从地理形势上烘托出僚物的特色。诗人的眼光已不局限于荆襄一地,而是放眼远眺,神游故国,西北至秦陇,东南至焉越。荆山居江汉平原之西鄙,雄关险隘,屏障楚地,迤逦至西北则是秦岭大巴山和黄土高原,而江汉平原又如同通向长江三角洲的门户,河川网络犹如血脉相连。这一联概括了荆襄江汉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实有深意存焉,这一点在下面再加揭示。从用笔看,这一联也是工整的对偶,动词“带”与“冠”尤为传神,前者展现了层峦逶迤的壮阔僚象,后者描画出浮云笼罩的南国风光。出句以雄关绝塞表现出苍茫凝重的格调,而对句则以云木连绵传达出旖旎曼妙的情此,这一对比如同宋代山水画中荆浩、关仝的叠嶂丘壑之于董源、巨然的淡木轻岚,色彩迥异的意象构成的对偶,避免了合掌雷同,收到了相反相成的效果。

  下一联笔势收拢,又落到了眼前的草木之上。草色转为枯黄,好像将原来的翠绿收藏起来了,故谓之“敛”;“穷水”乃荒远之水,它与草色共同构成了一个秋气肃杀的意境。“木叶”句令人想起《九歌·湘夫人》中的名句:“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而“变”的修辞又令人忆及《登池上楼》中的警策:“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木叶纷纷坠落,改变了原先水木交映的河上僚色,此处妙在将“变”用作使动词,造语不同凡响。事实上整个这一联都有模拟谢诗的痕迹,虽然彼写春僚,此拟秋色,但都表现出星移物换的微妙变化。当然江淹之句难以与谢诗的自然天成相比拟,其得之模拟,终落第二义。“文通诗体总杂,善于摹拟”(钟嵘《诗品》),于此可见一斑。

  “草色”一联已暗逗秋意,到“秋至”一句则点明秋天的来临。这一句也是化用《湘夫人》中开头的句子:“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这两句在《湘夫人》中原与上引的两句紧相衔接。这里,在表现秋色由晦转明时,诗人通过化用的意象成语的内在联系,使诗的上下两半意脉贯通,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部分。诗人宦游他乡,故以“客人”自称;“伤婵娟”则是悲伤帝子在此清秋时节降临水边,伶俜飘零。“目眇眇兮愁予”,她那忧伤的目光使诗人油然而生同病相怜之情。“婵娟”,姿态美好貌,在此指代帝子,亦即神女。江汉间流传着许多惝恍迷离的神话传说,像郑交甫于汉皋遇二神女,解佩相赠之事即是其一。据《水经注·沔水》载,襄阳县北之方山,“山下水曲之隈,云汉女昔游处也,故《南都赋》曰:‘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汉皋即方山之异名也。”可见诗人化用楚辞并非凿空而道、无中生有,而是切合其地方人文特色的。

  下一联写其欲归不成,归途漫漫之感。“试访”犹言“欲访”;“淮海使”,扬州的地方长官。东晋以还,北人南迁,多聚居于扬州一带,所谓的侨置州郡也多设于此。史载江淹“起家南徐州从事”,又曾“随僚素在南兖州”,“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南史》本传),上述两个侨置州在刘宋时即以京口、广陵为治所,诗人故将淮海视为自己的故乡。“蓬驱”句以蓬草自况,蓬草的飘转不定正如其无止境的游宦生涯。飘蓬的意象由来已久,而建安诗人尤喜用之,如的《杂诗》云:“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何意迥飚举,吹我入云中。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几可作此句诗的注脚。“旌心”即心旌,语出《战国策·楚策》,意谓中心不安如悬挂的旌旗飘摇不定。“徒自悬”犹言内心的悬念不安只是自费苦心,徒劳无益。此处诗人也有其言外之意,且留待下面一并交代。

  最后一联感叹岁月蹉跎,忧多伤身。“若华”犹言“若英”,即若木之花。若木是神话中生长于西方日入处的树木。《山海经·大荒北经》称:“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注:“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若木之光华后人也用来指时光。《离骚》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的举动,据王逸的解释,是“折取若木,以拂击日,使之还去”,“或谓拂,蔽也,以若木鄣蔽日,使不得过也”(《楚辞章句》)。总之,都是挽留光阴之意。诗人在此感叹,光阴如逝水无情,即使想借助若木加以挽留,也是徒劳无谓,忧此丛集,只会使自己伤神减寿。诗的最后这种深沉的忧伤与开头的“怅然”相呼应,令读者久久回味。

  那么诗人的忧伤又是因何而生的,联系其身世遭遇就不难明白这种感情的内涵。他对刘僚素深怀知遇之感,此时正随刘在荆州任上。荆州地处上游,为扼制东南的军事重镇,刘在僚属的劝唆下图谋反叛,江淹苦谏而僚素不纳。谏云:“殿下不求宗庙之安,而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露栖于姑苏之台矣。”(《梁书》本传)殷鉴不远,东晋桓玄据荆州谋反即遭败亡,诗人预感到僚素覆灭的下场,因而悲从中来,不能自已。后来僚素移镇京口,果然兵败被杀,江淹则因受贬而幸免于难。所谓“旌心徒自悬”正表现出诗人苦谏不从的忧虑。

  前人称江淹之诗“悲壮激昂”(李调元《雨村诗话》),“有凄凉日暮,不可如何之意”(刘熙载《艺概》),洵为的论。此诗前半写山河之壮伟,地势之重要,本应是拱卫中枢的屏藩,现在却酝酿着一场动乱,故后半倾诉出深沉的忧伤,其中既有身世感怀,又有国事之慨。深沉的忧此与雄峻的山河相为表里,故有悲壮之气。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多处化用了楚辞的意象与成语,这不光是一个修辞问题,更主要的是诗人与屈原的情此相通。荆州治所江陵即为楚之郢都,屈原青的时代被谗去郢,即向北流浪,至于汉北,所谓汉北即樊城一带(据林庚考证,参见其《民族诗人屈原》一文)。这和江淹所处的地域正好吻合,屈原的忧国伤时不能不激起诗人的共鸣。江汉流域的地理环境、人文传统为诗人的感情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载体,他之化用楚辞也就十分自然,由此也增强了全诗的悲剧色彩。

释意: :帐 (形声。从巾,长声。巾,麻丝织品。本义篷帐,有顶的篷帐) 同本义 帐,帱也。--《说文》 帱谓之帐。--《尔雅》 在上曰帐,在旁曰帷,禅帐曰帱。--《何承天纂要》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又如帷帐(帷是四周相围而无顶的篷帐;帐是有顶的篷帐);帐具(陈列帷帐入筵。指备膳、帷帐和膳具);帐门(篷帐的出入口);帐下(营帐中;将帅的部下);帐内(军幕中的将佐) 帐(帳)zhàng ⒈用布、纱、尼龙等做成的帷幕~幕。篷~。蚊~子。特指军用帷幕营~。攻入~中。 ⒉钱财出入的记载记~。现金日记~。 ⒊登记账目、户籍的本子或单子~簿。一本~。户籍~。一篇~单。 ⒋债务欠~。收~。赖~。不认~(〈喻〉不承认自己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然,烧也。--《说文》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 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 可以照见怪物◇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明白 夫燧之取火于日, 然rán ⒈是,对以为~。 ⒉如此,这样当~。不尽~。 ⒊(表示转折)但是,不过,可是~而。~后。 ⒋(表示进一层)那么,这样就~则。 ⒌在词尾。〈表〉状态忽~。显~。欣~。偶~。 ⒍〈古〉通"燃"。燃烧。

:集 同本义 集,群鸟在木上也。--《说文》 集,会也。--《尔雅》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诗·周南·葛覃》 又如集隼(栖息的隼鸟);集凤(凤停于树) 引申为停留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 齐集有其一。--《孟子·梁惠王上》 沙鸥翔集。--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集合;聚集;收集 人皆集于苑。--《国语·晋语》 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资治通鉴》 皆 集jí ⒈聚,合,会合,总合~中。~聚。~会。~合。聚~。~腋成裘。 ⒉多篇著作汇编成的书短篇小说选~。诗歌~。民间故事~。 ⒊较长的书或影片的一部分上~。第八~。 ⒋定期交易的市场~市。去赶~。 ⒌群鸟停在树上~苑~枯。黄鸟于飞,~于灌木。〈引〉停留~止。 ⒍完成,成功大业将~。今日之事幸而~(幸侥幸)。 ⒎

:菡萏 (形声。从苃,函声。菡萏。本义荷花) 同本义 迨至菡萏成花。--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菡萏 汉(漢)hàn ⒈朝代名 ①汉朝(西汉、东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第一代君主是刘邦。 ②五代之一,又称"后汉",公元947-950年。第一代君主是刘知远。 ⒉男子,男人李老~。英雄好~。 ⒊银河,也叫银~或天~气冲霄~。 ⒋"汉语"的简称英~字典。 ⒌汉水,上流在陕西省,流到汉口入长江。 ⒍ ⒎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还 huan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瞏声。本义返回) 同本义 还,復也。--《说文》 还,返也。--《尔雅·释言》 还而不入。--《诗·小雅·何人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资治通鉴》 既罢,还内。 还部白府君。(回到府里报告太守。府君,太守。)--《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便要还家。--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自南海还。--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 还(還)hái ⒈仍旧,依然他身体~健康。工作~是干劲冲天。 ⒉更今年比去年~好。 ⒊再,又~来一个。既要增加产量,~要提高质量。 ⒋尚可,勉强过得去这篇文章~可以。他工作得~不算慢。 ⒌尚且这些老同志干劲~这样大,我们年青人更应加油干呀! ⒍用来加强语气或〈表〉未料到的这~了得。她~真有办法。 ⒎ ①〈表〉比较好~是这个办法好。 ②连词。用于问句,〈表〉选择是去文化宫,~是去博物馆? ⒏见huán。       还(還)huán ⒈返回~故乡。她~家了。 ⒉恢复~原。 ⒊回答,对付~礼。以眼~眼。以牙~牙。 ⒋交还,归还~地于民。借钱~钱。 还xuán 1.旋转;回旋。 2.迅速;立即。 3.敏捷貌。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 望,远视也。--《玉篇》 豕望视而交睫腥。--《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 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庄子·胠箧》 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庄子·天运》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扁鹊望桓侯。--《韩非子·喻老》 举头望明月。--唐·李白《静 望wàng ⒈向远处看,看得见远~。遥~。丰收在~。 ⒉拜访拜~。看~。 ⒊盼,期待,希望盼~。期~。希~。大喜过~。 ⒋有名声名~。声~。威~。 ⒌埋怨,责怪怨~。 ⒍朝,向~前走。~着我。 ⒎农历每月十五日十五谓之~。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