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L 陇西行

陇西行

更新时间:2024-05-20 12:17:18


诗人: 王维
标题: 陇西行
内容: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戍 一作:火)——唐代·王维《陇西行》
翻译: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十里又十里纵马飞驰,五里又五里不断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传来了加急的军书,匈奴的军队已经围困西域重镇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戍 一作:火)
边关的山岳原野,却只见漫天飞雪,不见烽火烟。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384 .
2、刘德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36-137 .
注释: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¹军书至,匈奴²围酒泉³
¹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²匈奴:这里泛指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³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东北。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¹无烟。(戍 一作:火)
¹断:中断联系。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384 .
2、刘德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36-137 .
赏析: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戍 一作:火)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像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仅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

  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

  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如今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状况与紧张气氛,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参考资料:

1、刘德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36-137 .
拼音:

lǒng西xíng

wángwéi tángdài 

shízǒu yángbiān 
jūnshūzhì xiōngwéijiǔquán 
guānshānzhèngfēixuě fēngshùduànyān  (shùzuò huǒ )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前后。当时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出参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幕府。 参考资料:完善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67-68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十里又十里纵马飞驰,五里又五里不断扬鞭。
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传来了加急的军书,匈奴的军队已经围困西域重镇酒泉。
边关的山岳原野,却只见漫天飞雪,不见烽火烟。

注释
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匈奴:这里泛指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东北。
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岳原野。
断:中断联系。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384 .
2、刘德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36-137 .

赏析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像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仅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

  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

  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如今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状况与紧张气氛,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参考资料:

1、刘德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36-137 .
释意: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 十shí ⒈数目字~羊九牧。 ⒉完全,〈表〉到达顶点~足。~全~美。~分感谢。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褃,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褃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褃。--《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内,中。与外相反 褃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 里(裡)lǐ ⒈长度单位1公~为1000米,合二市~,即三百丈。 ⒉〈古〉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今指街坊~弄。邻~。 ⒊家乡故~。同~(同乡)。 ⒋衣服里层绿衣黄~。〈引〉里面,内部城市~。手掌~。柜子~。 ⒌物体内层,跟"表"、"面"相对~层。~面。袜~儿。被盖~子。表~如一。 ⒍一定范围以内山~。那~。哪~?黑夜~。 ①靠左边,靠里的那边。 ②〈方〉内行知识~手。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走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同本义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诗·大雅·緜》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走zǒu ⒈行,步行~路。~快点。 ⒉运送,往来~信。~货物。~亲串友。 ⒊移动,挪动~棋。钟在~。 ⒋离去他已~了。我也要~。 ⒌由,通过,经过~此门进。~天桥去。那笔钱不~帐了。 ⒍漏出,泄漏,超出~气。~漏风声。讲话~了嘴。 ⒎改变或失去原样~味。~样。 ⒏实行,贯彻~群众路线。 ⒐跑,逃跑奔~。~马观花。敌军丢盔弃甲而~。 ⒑ ⒒ ⒓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 的绳子);马褐(马 马(駌)mǎ ⒈家畜。耳小直立,面长,颈上缘有鬃,尾巴有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等。皮可制革。 ⒉通"码"筹~。 ⒊同类中比较大的~蜂(比蜜蜂大)。~勺(大勺)。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乿。二”代表天地,乿”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絝。--《诗·召南·羔羊》 五 四加一的和 五,数也。--《广韵》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塞其五山。--唐·李朝威《柳毅传》 五战于秦。--宋·苏洵《六国论》 起则五六揖。--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监五室。--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五路总口(通往东、西、南、北、中五路的交叉口);五车腹笥(腹中 五wǔ ⒈数目字~人。~员大将。 ⒉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褃,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褃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褃。--《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内,中。与外相反 褃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 里(裡)lǐ ⒈长度单位1公~为1000米,合二市~,即三百丈。 ⒉〈古〉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今指街坊~弄。邻~。 ⒊家乡故~。同~(同乡)。 ⒋衣服里层绿衣黄~。〈引〉里面,内部城市~。手掌~。柜子~。 ⒌物体内层,跟"表"、"面"相对~层。~面。袜~儿。被盖~子。表~如一。 ⒍一定范围以内山~。那~。哪~?黑夜~。 ①靠左边,靠里的那边。 ②〈方〉内行知识~手。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扬 (形声。从手,? 同本义 扬,飞举也。--《说文》 扬,举也。--《小尔雅》 杜篑洗而扬觯。--《礼记·檀弓》 盥洗扬斛。--《礼记·乡饮酒义》 南扬弓。--《仪礼·乡射礼》 扬其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扬鞭语曰。--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大风扬积雪。--清·姚鼐《登泰山记》 扬帆去。--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扬楫(行船);扬袂(举袖);扬眉(举目);扬旌(高举军旗);扬麋(扬眉);扬觯(举起酒器);扬鞭(挥鞭);扬臂(振臂);扬徽(挥动军 扬(損、敭)yáng ⒈举起,高举~起。~鞭。~帆。 ⒉称颂赞~。颂~。表~。 ⒊振作士气不~。 ⒋显示~兵耀武。 ⒌容貌出众其貌不~。 ⒍飘动,翻腾飞~。风~电激。 ⒎播散,传播~场。~声。宣~。 ⒏船慢行的样子舟遥遥以轻~(轻~轻轻飘荡)。 ⒐ 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