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 虔州歌送大中丞江公之南赣

虔州歌送大中丞江公之南赣

更新时间:2024-05-21 03:22:29


诗人: 胡应麟
标题: 虔州歌送大中丞江公之南赣
内容: 东南海色何苍苍,旌旗夹岸澄清光。迢迢斧钺自天下,帝遣中丞巡朔方。铜符玉帐分千里,画甲雕鞍围绣绮。三军鼙鼓寂无声,万灶风烟晴不起。中丞自是河宿精,乍窥人世辞蓬瀛。流沙咫尺不可越,怒鞭海若驱长鲸。停车忽傍黄山麓,笑揖浮丘跨䨥鹿。晓逐霞光度赤城,暮餐云气离天目。胸中远思凌泬㵳,却来湖海称人豪。单词只语露肝胆,白日不动苍旻高。猿韬豹略多奇迹,早握兵符穷战术。八阵常翻鱼复图,千言自献龙门策。策名飞步登皇州,纷纷簪笔皆儒流。斗边夜啸䨥龙剑,天上春开五凤楼。贾生意气本英发,终军才调何颖脱。兵锋直欲款匈奴,尺组恒思絷南粤。华衮朱轩出未央,竹马壶浆迓道傍。已见褰裳临蓟野,还看赐服下南阳。再岁超迁左冯翊,凤凰神雀咸来集。声名从此播寰区,二省三台劳涉历。东南财赋日徬徨,一麾承诏来馀杭。唐代征输属刘晏,汉家平准羞弘羊。政成绩奏多清燕,越水吴山自游玩。酹酒初登武穆祠,飞书忽下明光殿。匆匆督府推贤臣,九重焕烂传丝纶。陇西黎庶望充国,河内军民嗟寇恂。虔州形势本四塞,渺渺川原开郡邑。波涛半蹴闽海青,瘴疠斜连惠潮黑。汀漳诸府列犬牙,纡萦四省藏千家。穷乡绝峒锁魑魅,深岩大泽盘龙蛇。庙堂抚髀思经济,时来崛起风尘际。三苗方略从便宜,九姓羌浑随节制。轩车杂遝送离觞,十月江城满路霜。大将楼船横浙水,元戎队伍出钱塘。钱塘浙水俱秋色,回首严陵瞻故国。白岳崚嶒带雨寒,苍岩兀突齐云立。云岩白岳望不停,番阳彭蠡江溟溟。千年滕阁迷丹嶂,万仞匡庐削翠屏。历历关河度章浦,缓辔停骖问风土。送客应过孺子亭,提兵却入中丞府。中丞号令何雄哉,指挥叱咤行风雷。将军列戍秦城远,壮士长歌汉壁开。建牙吹角观游猎,士气军声腾百粤。铁马骄嘶海月寒,雕戈乍举岩云裂。海月岩云壮品题,登坛横槊思清凄。慷慨宁论班定远,风流不减庾征西。缓带时时临绝域,纶巾羽扇何閒寂。骠骑空驰大漠烟,词人枉勒燕然石。崔巍铜柱镇封提,缥缈珠崖接五溪。分耕坐使阳春布,讲武俄看太白低。讲武分耕严纪律,泸夷永靖先零辑。主恩时赐鹔鹴袍,兵气潜消狐兔窟。津亭黄叶转纷纷,肠断骊驹不可闻。晚思苍茫盈落日,愁心悽切驻寒云。男儿意态元磊落,抗手何须怨离索。指日威名虎豹关,他时事业麒麟阁。雨露沾濡大海滨,溪山随处净烟尘。更令文字流荒服,行见衣冠入紫宸。——明代·胡应麟《虔州歌送大中丞江公之南赣》
释意: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

:南无 na 南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閐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方位名⊥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 南nán方向,跟"北"相对。早晨面对太阳时,右手的一边~面。东~风。坐北朝~。 南nā 1.见"南无"。

:海〈名〉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海 海hǎi ⒈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东~。渤~。地中~。 ⒉大湖或大池的名称青~。洱~。中南~。 ⒊巨大的~盆。~量。夸~口。 ⒋众多的林~。文~。会~。人山人~。 ⒌容量大的器皿~坛。墨~。 ⒍

:色〈名〉 (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同本义 色,颜气也。--《说文》 五气五色。--《周礼·疾医》 其色必寿。--《素问·三部九侯论》 形体色理以目异。--《荀子·正名》 载色载笑。--《诗·鲁颂·泮水》 又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我言若,王色不许我。--《史记·商君列传》 故以声声怖之。--《资治通鉴》 又如面色(脸上的气色);色喜(脸上显出欢喜之色);色笑(开颜欢笑);色沮(脸 色shǎi ⒈指颜色(用于口语)掉~儿。印彩~吧。 色sè ⒈指颜色红~。黄~。目能辨~。 ⒉脸的表情、样子脸~。喜形于~。 ⒊种类,品种货~齐全。各~食品。 ⒋品质,质量英雄本~。成~。足~金首饰。 ⒌情景,景象天~。景~。春~。 ⒍妇女容貌姿~。 ⒎情欲~情。

:何〈代〉 什么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 何hé ⒈疑问词。 ①什么来者~人?他为~事?有~难处? ②为什么~不这样?~乐不为? ③怎样如~办?要他~如? ④怎么~至于此? ⑤哪里~曾相见?~去~从? ⒉副词。多么~雄哉!开国~茫然。 ⒊〈古〉通"荷"。背,扛,担。 何hè 1.扛,以肩承物。 2.承受。

:苍 (形声。从苃,仓声。本义草色) 同本义,引申为青黑色 苍,草色也。--《说文》 苍,青也。--《广雅》 在色为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谓薄青色。” 彼苍者天。--《诗·秦风·黄鸟》 春为苍天。--《尔雅·释天》 东方曰苍天。--《吕氏春秋·有始》 驾苍龙。--《礼记·月令孟春》。注苍亦青也。”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 又如苍山(青山);苍苔(青苔);苍头(旧指仆人『时奴仆皆以深青色巾包头,故名;又指老年人) 灰白色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苍 cāng ①青色~松。 ②灰白色,面色~白。 ③姓。 【苍白】 ①灰白;(脸)没有血色面色~。 ②形容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无力。 【苍苍】 ①灰白色两鬓~。 ②苍茫天~,野茫茫。 【苍翠】(草木等)深绿~欲滴。 【苍黄】见【仓黄】。 【苍劲】(树木、书法、绘画等)雄健挺拔。 【苍凉】悲凉。 【苍茫】空阔辽远;无边无际暮色~。 【苍莽】苍茫。 【苍穹】天空。又作穹苍。 【苍生】古时指老百姓。 【苍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或淡红色。其根茎含挥发油及较多量的维生素a、b,有健胃作用。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苏、安徽等省。 苍cǎng 1.见"苍莽"。

:苍 (形声。从苃,仓声。本义草色) 同本义,引申为青黑色 苍,草色也。--《说文》 苍,青也。--《广雅》 在色为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谓薄青色。” 彼苍者天。--《诗·秦风·黄鸟》 春为苍天。--《尔雅·释天》 东方曰苍天。--《吕氏春秋·有始》 驾苍龙。--《礼记·月令孟春》。注苍亦青也。”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 又如苍山(青山);苍苔(青苔);苍头(旧指仆人『时奴仆皆以深青色巾包头,故名;又指老年人) 灰白色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苍 cāng ①青色~松。 ②灰白色,面色~白。 ③姓。 【苍白】 ①灰白;(脸)没有血色面色~。 ②形容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无力。 【苍苍】 ①灰白色两鬓~。 ②苍茫天~,野茫茫。 【苍翠】(草木等)深绿~欲滴。 【苍黄】见【仓黄】。 【苍劲】(树木、书法、绘画等)雄健挺拔。 【苍凉】悲凉。 【苍茫】空阔辽远;无边无际暮色~。 【苍莽】苍茫。 【苍穹】天空。又作穹苍。 【苍生】古时指老百姓。 【苍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或淡红色。其根茎含挥发油及较多量的维生素a、b,有健胃作用。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苏、安徽等省。 苍cǎng 1.见"苍莽"。

:旌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同本义 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 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 建旌提鼓。--《国语·吴语》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古代旗的总称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又如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到消息。”╠ 旌jīng ⒈〈古〉用五色羽毛装饰的一种旗子建~提鼓。又是旗子的通称~旗招展。 ⒉表扬以~其美(美美德)。 ⒊

:旗〈名〉 同本义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说文》 熊虎曰旗。--《广雅》 师都建旗。--《周礼·春官》 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周礼·司常》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泛指各种旗帜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以为旗章。--《礼记·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又如旗纛(古代军队和仪仗队用的大旗);旗牌(担任传递号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枪棒等武艺的架式、门户);旗头(旗手);旗麾(将旗) 表识,标志 旗qí ⒈用布、绸、纸等做成的标帜,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子。军~。国~。升~。 ⒉清代初期将满族军队和成员编为八旗◇又增编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凡在旗籍的人统称"旗人"。又特指满族的~袍。~装。 ⒊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的一级,相当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