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Z 再游广福院

再游广福院

更新时间:2024-06-01 16:43:05


诗人: 傅权
标题: 再游广福院
内容: 古寺荒凉近水涯,钟声朝暮落渔家。昔年踪迹曾经此,依旧残阳伴晚霞。——宋代·傅权《再游广福院》
释意: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清·黄宗羲《原君》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 古gǔ ⒈很久以前的,过去的,跟"今"相对~代。~物。名胜~迹。已作~(已死)。 ⒉〈古〉诗体五~。七~。 ⒊ ⒋ ⒌ 古gù 1.通"故"。故旧。参见"古处"。 2.通"故"。因此;所以。 3.通"固"。姑且。 4.通"固"。本来。 古kū 1.见"古成"。

:寺 (形声。小篆字形,从寸,之声。寸,与法度有关。本义古代官署的名称。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如大理寺(职掌审核刑狱案件)) 同本义 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说文》 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经音义》 寺,官舍也。--《三苍 》 寺,官也。--《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 令骑奴还至寺门。--《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 城郭官寺。--《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列寺七里。--左思《吴都赋》 又如寺正(大理寺正卿的略称);寺舍(官舍。官署 寺sì ⒈〈古〉中央机构名或官署名大理~。府~宽敞。 ⒉佛教、伊斯兰教等居住或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庙。佛~。清真~。 寺shì 1.近侍。常指阉人。

:荒 (形声。从乷,巟声。本义荒芜) 同本义 荒,芜也,一曰草荒地也。--《说文》 我居圉卒荒。--《诗·大雅·召》 野荒民散则削之。--《周礼·大司马》 地广大荒而不治。--《礼记·曲礼》 三径就荒。--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开荒南野际。 极于荒残。--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几处荒坟。-- 又如荒陂(荒芜的坡地);荒梗(土地荒废,道路阻隔);荒楚(杂草树木蔓生的地方);荒白(荒芜);;荒居(荒凉的住处。常用作对自己住处的谦称);荒陋(荒凉简陋);荒城(荒凉的古 城) 荒huāng ⒈庄稼收成不好~年。灾~。备~。〈引〉某种物资严重缺乏水~。粮~。 ⒉野草漫生的或没有人耕种的~芜之地。开~山。垦~地。〈引〉 ①偏僻,荒凉~野。~原。 ②废弃莫~废学业。 ⒊不合情理,错误的~诞不经。~谬绝伦。 ⒋ ①浮夸他的话太~唐。 ②放荡他的所作所为太~唐。 ⒌ ⒍ 荒huǎng 1.凝;不真切。参见"荒忽"。

:凉 (形声。从水,京声。本义寒) 同本义 北风其凉。--《诗·邶风·北风》 北风谓之凉风。--《尔雅·释天》 凉风至。--《礼记·月令》 凉雨时降。--《素问·五常政大论》 凉州,西方所在寒凉也。--《释名·释州国》 水浆,醴凉。--《周礼·浆人》 微寒,稍冷 日初出,沧沧凉凉。--《列子·汤问》。注引《字林》凉,微寒。” 曰燠,曰寒。--《书·洪范》。疏燠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又如冬暖夏凉;凉生生(微凉貌 凉(涼)liáng ⒈稍冷,微寒,温度低~粉。~面。秋~。菜~了。〈喻〉灰心或失望听这一说,~了半截。 ⒉ ⒊ ①凉爽。 ②乘凉到河边~快~快去。 凉liàng放一会儿,使温度降低汤太烫,~一~再喝。

:近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斤声。本义走近,接近) 同本义 近,附也。--《说文》 为其近于道也。--《礼记·祭义》 小大近丧。--《诗·大雅·荡》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史记·项羽本纪》 稍出近之。--唐·柳宗元《三戒》 近出前后。 稍近。 时敌军已近寨。--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逼近(靠近;接近);挨近;近傍(接近;靠近);近晚(傍晚);近火(靠近火) 引申追求,希求 为近利市三倍。--《易·说卦》 又如近名(追求名誉);近利(逐利) 逼近 近jìn ⒈近,跟"远"相对~在咫尺。~几年来。~在眉睫。 ⒉关系密切,亲密,接近亲~。~亲。~朱者赤。~墨者黑。 ⒊相似,差不多太~似。性相~。年~八旬。 ⒋浅近,简单言~旨远。语言俚~(俚粗俗)。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 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水shuǐ ⒈一种无色无味无臭而透明的液体,它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节约用~∪开~。 ⒉河流汉~。湘~。 ⒊江、河、湖、海洋等的通称隔~相望。~路运输。 ⒋泛指汁液药~。汽~。菊花~。 ⒌指用水洗的次数这衣服已洗过两~。 ⒍旧时指银子的成色,后来转指补贴、汇费贴~。汇~。 ⒎ ⒏ ①静水的平面。 ②达到的程度学识~平。 ⒐ ①以海平面为基点,对地面高低的测定标准。 ②对事物要求的标准。 ⒑ ⒒

:涯 (会意兼形声。从水,从厓,厓亦声。厓,山边。本义水边) 同本义 涯,水边也。--《说文新附》 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 大海亦有洼,高山亦有岑。--孟郊《病客吟》 又如涯歡(水边;岸);涯灌(岸边丛木);涯邻(崖畔) 岸,靠近大水体的陆地;特指靠近滨海的陆地 驾舟载男女,筑宫东海涯。--虞集《题商学士画》 边际;极限 横无际涯。--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无涯之憾。--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望无涯;涯限(边际;限度);涯垠(涯泄、涯津、涯畔) 限量;穷尽 涯yá ⒈水边~岸。 ⒉边际,极限天~。望不到~。

:钟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 钟,铃也。--《广雅·释器》 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 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大钟鼎。--《淮南子·本经》 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 钟磬置水中。 又 独以此钟名。 又 如钟鼓不绝。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 钟(鐘)zhōng ⒈一种金属制的响器,中空,悬挂在架上,用槌敲击发声撞~。打~。警~。 ⒉计时器闹~。电~。石英~。 ⒊时间,小时五分~。八点~。 ⒋杯子,〈古〉一种盛酒器聚酒千~。 ⒌专注,特别~情。~爱。 ⒍积聚泽(湖泽),水之~也。

:声 (形声。从耳,殸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 声(聲)shēng ⒈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波。~音。说话~。金石之~。 ⒉名誉,名望名~。~誉。~价。~望。~威。 ⒊宣称,说出,扬言~称。~明。~张。~罪致讨。~东击西。 ⒋量词大喊三~。 ⒌ 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