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Y 元宵后闻雁

元宵后闻雁

更新时间:2024-06-03 06:55:52


诗人: 孟洋
标题: 元宵后闻雁
内容: 昨夜元宵节,今晨鸿雁音。索居才入耳,为客即惊心。楚雪江湖远,燕云关塞深。翻然动春兴,出户巳难寻。——明代·孟洋《元宵后闻雁》
释意: :昨 (形声。从日,乍声。本义隔夜,上一天) 同本义 昨,垒日也。--《说文》。按,絫日,从日,乍声。 昨,隔日也。--《苍颉篇》 夏日复昨。--《尔雅》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庄子·外物》 又如昨伲(昨日);昨而子(今天的前一天);昨日子(昨天);昨几(昨天);昨夜(昨天夜里);昨宵(昨夜);昨暝(昨晚) 泛指往日;过去 觉今是而昨非。--晋·陶潜《归去来兮辞》 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 昨下第。--唐·李朝威《柳毅传》 昨间海令为母寿。--《明史》 又如昨年(去年);昨先(先前);昨前(从前) 昨zuó今天的前一天~天。~晚。泛指过去,以往~昔。今是~非。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夜,舍也。天下休舍也。--《说文》 夜,暮也。--《广雅》 夜呼旦。--《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辛卯夜,恒星不见。--《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 夜者阴。--《周髀算经》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卫风·氓》 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又如夜游子(爱在晚上游荡的人);夜里个(昨天);夜合钱(妓女接客所收的报酬);夜行人(夜间秘密行事的人,如盗贼 夜(亱)yè ⒈由天黑到天明的一段时间,跟"昼"、"日"相对~间。昼~操劳。~以继日。 ⒉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元,始也。--《说文》。按,当训首也。 元,体之长也。--《左传·襄公九年》 始加元服。--《仪礼·士冠礼》 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归国子之元。--《左传·哀公十一年》 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 牛曰一元大武。--《礼记·曲礼》。注头也。” 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新唐书》 又如元首(头) 天 元yuán ⒈头归(送还)其~。〈引〉居首的~首。~帅。~勋。 ⒉开始,第一~始。~旦。~月。~年。 ⒊基本,根由,根本~素。~ ~本本。 ⒋构成一个整体的~件。单~。 ⒌朝代名。元朝,公元1279-1368年。第一代君主是忽必烈。1206年蒙古族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 ⒍同"圆"。货币名铜~。银~。伍拾~。 ⒎ ⒏ ⒐ ①汤元。 ②元宵节(正月十五日)闹~宵。

:宵 (形声。从宀,肖声。从门”表夜间昏暗。本义夜晚) 同本义 宵,夜也。--《说文》 宵中星。--《书·尧典》 禁宵行者。--《周礼·司寤氏》 甘暝太宵之长。--《淮南子·精神》。注长夜之中也。” 宵扈宵。--《尔雅·释鸟》。樊注夜为农驱兽者也。” 昼尔于茅,宵尔索宵。--《诗·豳风·七月》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 今宵酒醒何处。--宋·柳永《雨霖铃》 又如宵烟(指夜晚的烟雾);宵宿(住宿;住宿的地方);宵夕(晚上);宵中(夜里,晚上);宵分(半夜,深夜);宵行(夜间出行);宵征(宵行, 宵xiāo ⒈夜通~营业。 ⒉小~人。 ⒊ 宵xiào 1.相似。

:节 --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节骨眼,节骨眼儿 榞枅祵溃樬蕩畧? 做工作要抓住节骨眼儿,别乱抓一气 节子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節,竹约也。--《说文》 苞笋抽节。--左思《吴都赋》 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晋书·杜预传》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易·说卦》 又如节根(草木的节与根);节旄(竹节上所缀 节(節)jiē ⒈ ⒉见jié。 节(節)jié ⒈植物茎上分枝长叶的部位。特指竹节枝~。〈引〉人或动物的骨节肘关~。 ⒉时节,季节寒暑易~。〈引〉节日春~。八一建军~。十一国庆~。重阳~。 ⒊礼度礼~。 ⒋事项,事物的分段情~。章~。 ⒌音乐、舞蹈中有规律的强弱、长短、快慢等的表现~奏。~拍。 ⒍省减,限制,管辖~约。~制生育。这个兵团归他~制。〈引〉择要摘取~录几条。~译本。 ⒎ ⒏操行,操守~操。革命晚~。时穷~乃见(时穷困难时)。 ⒐〈古〉使臣出使外国时所持的凭证符~。旌~◇称出使外国的人为"使节"。 ⒑量词两~课。四~电池。五~火车。 ⒒一种用竹编的古乐器击~。 ⒓航行速度单位,符号kn,1节=1浬/时。 ⒔船舰划分锚链的长度单位,1节=2.5米锚链。 ⒕ ⒖见jiē。

:今 (会意。从佶亼。本义现在) 同本义 今,是时也。--《说文》 今,时辞也。--《苍颉篇》 迨其今兮。--《诗·召南·摽有梅》 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吾今召君矣。--《史记·汲郑传》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战国策·燕策》 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今其室十无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之高爵显位。--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今 今jīn现在,现代,跟"古"相对~时。~日。~年。从~天起。古为~用。~昔对比。~非昔比。

:晨 (会意。从臼,从辰,辰时也。辰亦声。本义星名。即房星) 清晨 晨,早昧爽也。--《说文》 晨,早也。--《尔雅》 夜乡晨。--《诗·小雅·庭燎》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 丙之晨。--《国语·晋语》。注早朝也。” 而以昏晨犯山川。--《韩非子·解老》 晨起不辨衣履。--清·周容《芋老人传》 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明·刘基《苦斋记》 又如凌晨五时;霜晨;晨步(清晨散步);晨省(早晨向父母问安);晨安(早安);晨暝(旦夕);晨旭(朝日);晨旦(天亮) 晨 chén早晨。有时也指零时以后至中午前的一段时间清~、凌~两点。 【晨昏】早晨和晚上。 【晨曦】早晨的阳光。又称晨光。 【晨星】地球公转运行到太阳以西,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行星。 【晨钟暮鼓】见【暮鼓晨钟】。 晨chén清早,太阳升起的时候清~。早~。

鸿 :鸿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同本义 鸿,鹄也。--《说文》 鸿渐于干。--《易·渐》 鸿雁于飞。--《诗·小雅·鸿雁》 又如鸿冥(鸿鸟飞入苍冥);鸿飞(鸿鸟飞翔);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嗷(鸿鸟哀鸣,比喻灾民的悲号) 鹄。即天鹅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按,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 又如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群杰出);鸿翼(天鹅的羽翼);鸿举(天鹅高飞远翔) 喻指 鸿hóng ⒈大型雁类的泛称。 ⒉通"洪"¢水禹有功,抑(遏制)下~。 ⒊大~文。~图。 鸿hòng 1.见"鸿絧"。

:雁 (形声。从隹,从人,厂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雁,雁鸟也。--《说文》 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仪礼·士昏礼》 下大夫相见以雁。--《仪礼·士相见礼》 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唐·杜甫《遣兴五首》 又如雁塔题名(借指考中进士);雁杳鱼沉(雁字鱼书。杳无音信);雁天(雁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雁户(指漂泊异乡居处无定的民户。雁因时迁徙,故以雁为喻);雁奴(在 雁群中专司警戒的雁);雁字(雁飞 雁(鴈)yàn候鸟。有鸿~、豆~等多种。形状略像鹅,嘴扁平,腿短,羽毛多为淡褐色,群居水边,飞时排列为"人"字或"一"字队形。常说的大雁,多指"鸿雁"。雁已是受保 护的珍稀之鸟,禁止猎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