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Y 一络索·送蜀守蒋龙图

一络索·送蜀守蒋龙图

更新时间:2024-06-03 06:26:33


诗人: 陈凤仪
标题: 一络索·送蜀守蒋龙图
内容: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沙堤新路。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著、西楼否。——宋代·陈凤仪《一络索·送蜀守蒋龙图》
翻译: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沙堤新路。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著、西楼否。
注释: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jīng)¹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沙堤新路。禁林²赐宴赏花时,还忆著、西楼否。
¹旌:旗的通称。²禁林:翰林院的别称。
赏析: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沙堤新路。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著、西楼否。

  这首送别词,宛转含蓄,情意绵长。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蜀江春浓,双旌归去。

  作者不言自己留恋难舍,而说海棠也似别君难,点点啼红雨。衬托作者惜别之情更深。

  下片叮咛别后且勿相忘。“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着西楼否”,情深意挚,尽在不言中。

释意: :蜀 (象形。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本义蛾蝶类的幼虫◇作蠋”) 同本义 蜀,葵中蚕也。--《说文》 蜎蜎者蜀。--《诗·东山》。传桑蚕也。” 欲小则化为蚕蠋。--《管子·水池》 鳣似蛇,禹似蜀,人见蛇则惊骇,见蜀则毛起。--《韩非子》 古族名、国名、郡名 蜀,西僻之国也。--《战国策·秦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蜀江(蜀郡之内的江河);蜀魄(杜鹃鸟的代称。传说蜀君杜宇死后,他的魂魄化作杜鹃鸟);蜀王春恨( 蜀shǔ ⒈周代诸侯国之一,在今四川省成都一带。 ⒉朝代名。三国(魏、~、吴)之一,又称"蜀汉",公元221-263年。第一代君主是刘备。辖区在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后扩展到云南、贵州及陕西汉中等地。 ⒊四川的简称~道。西~。 ⒋

:江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同本义 江,江水也。犊 江之永矣。--《诗·周南·汉广》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温庭筠《送人东归》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又如江汉(长江与汉水);江水(即长江);江左烟霞(江东的山水风景。江左指今江苏、安徽等长江沿江地带);江陵(县名。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 通要冲) 江河的通称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珠江”、沅江”;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 江jiāng ⒈泛指大的河流珠~。岷~。 ⒉特指长江(也叫"扬子江")~淮地区。百万雄师过大~。 ⒊ ⒋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 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春,推也。从苃屯,从日,苃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苮。--《说文》 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天》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为此春酒。--《诗·豳风·七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

:色〈名〉 (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同本义 色,颜气也。--《说文》 五气五色。--《周礼·疾医》 其色必寿。--《素问·三部九侯论》 形体色理以目异。--《荀子·正名》 载色载笑。--《诗·鲁颂·泮水》 又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我言若,王色不许我。--《史记·商君列传》 故以声声怖之。--《资治通鉴》 又如面色(脸上的气色);色喜(脸上显出欢喜之色);色笑(开颜欢笑);色沮(脸 色shǎi ⒈指颜色(用于口语)掉~儿。印彩~吧。 色sè ⒈指颜色红~。黄~。目能辨~。 ⒉脸的表情、样子脸~。喜形于~。 ⒊种类,品种货~齐全。各~食品。 ⒋品质,质量英雄本~。成~。足~金首饰。 ⒌情景,景象天~。景~。春~。 ⒍妇女容貌姿~。 ⒎情欲~情。

:浓 (形声。从水,农声。本义露多) 同本义 浓,露多也。--《说文》 零露浓浓。--《诗·小雅·蓼萧》 又如浓浓(露多的样子) 稠密;厚;多 浓雾半作。--《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那和尚生得浓眉大眼。--《儿女英雄传》 又如浓抹(厚施脂粉);浓福(厚福);浓烟;浓雾;浓繁(郁郁葱葱);浓圈密点(在文字旁加上许多圆圈或点。常以表示值得注意或精采之处) 特指液体或气体中所含某种成分多。与淡”、薄”相对 宵寒药气浓。--唐·李贺《昌谷读书示巴童》 又如浓咖啡;浓 浓(濃)nóng ⒈含某种成分多,跟"淡"相对~茶。~墨。 ⒉深厚,不淡薄~厚。~眉。兴趣很~。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 如rú ⒈像,相似,同样~像。~此。不动~山。视死~归。~ 火~荼。~出一辙。 ⒉依照,符合,按照~法炮制。~愿以偿。~实汇报。 ⒊及,比得上我不~她。 ⒋超过一年强~一年。 ⒌到,往~京。 ⒍假若,假使~果。假~。~不学习,那有知识。 ⒎词尾。〈表〉情况恰~其分。空空~也。 ⒏举例在科学上有重大贡献的人,~李四光、竺可祯、林巧稚等。 ⒐ ⒑ ①符合心意称心~意。 ②器物名。供指划或观赏用竹~意。玉~意。

:雾 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 透明。如大雾;浓雾;雾合(如云雾般的聚合);雾析(雾气消散);雾岑(云雾缭绕的山峰);雾卷(雾气离散);雾杳(雾气深广的样子);雾会(如云雾般聚集在一起。形容其多);雾驳( 形容事物像雾色一样斑斓驳杂) 像雾的许多小水滴 雾 比喻轻细的 比喻浓密的 昏晦,昏暗 雾(靎)wù ⒈飘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小水滴或冰晶,主要是水蒸气遇冷后凝结而成大~弥江。 ⒉像雾的东西吐~。喷~洒水。 雾méng 1.昏暗。

:拥 (形声。从手,雍声。本义抱) 同本义 闭门,聚众鸣鼓。众恐,拥柱而歌。--汉·刘向《列女传》 又如拥树(拥抱小孩;环抱树木);拥矢(古代行投壶礼时,卑者抱矢而投);拥社(抱持社主);拥持(拥抱);拥膝(抱膝) 簇拥 诸将所拥。--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蜂拥而上。--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乡民蚁拥。--《广东军务记》 又如前呼后拥;一群人拥着老教授走出来;拥攒(围拢);拥舍(厅堂边的小屋) 环抱 回首孤城,依约青山拥。--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旗翻光复照神州,虎踞龙蟠拥石头。--柳 拥(擁)yōng ⒈抱,持~抱。~柱而歌。~ 火以入(持着火把进入)。 ⒉围着~炉而坐。前呼后~。 ⒊阻塞,聚到一起人多~挤。夹道都人~。 ⒋持有~有。 ⒌保卫,护卫~卫。 ⒍赞成,忠诚爱戴,竭力支持~护。~戴。~军优属。~护社会主义。

:双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禽鸟二只 雙,隹二枚也。--《说文》 飞鸟曰双。--《方言六》 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云南等地少数民族计算田亩的单位 官为田,四十双为二百亩。--《唐书》 姓 双 成双的,一对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双(雙)shuāng ⒈一对,两个~脚。~方。~瞳剪水(形容眼睛清亮)。 ⒉偶,与"单"相对~号。~日。 ⒊加倍的~料。 ⒋匹敌举世无~。 ⒌量词。指成对的一~绣花鞋。 ⒍ ⒎ 双shu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