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P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更新时间:2024-05-20 07:06:56


诗人: 李清照
标题: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内容: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宋代·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翻译: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刚脱掉棉袄,换上夹层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一觉醒来微微有些寒意,鬓上的梅花妆现时已经乱了。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思乡的愁苦。香炉是我睡的时候点着的,现在沉水香的烟雾已经散了,而我的酒气却还未全消。

参考资料:

1、刘瑜 .李清照全词 .济南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8 :257 .
2、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146-147 .
3、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97-98 .
注释:

风柔日薄¹春犹早,夹衫乍(zhà)²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³(bìn)上残。
¹日薄:谓早春阳光和煦宜人。²乍著:刚刚穿上。³梅花:此处当指插在鬓角上的春梅。一说指梅花妆。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¹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¹沉水:即沉水香,也叫沉香,瑞香科植物,为一种熏香料。

参考资料:

1、刘瑜 .李清照全词 .济南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8 :257 .
2、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146-147 .
3、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97-98 .
赏析: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忘”正好表明不能忘。这里正话反说加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种程度。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觉得不如忘却。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记起。这种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环往复,不会完结。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 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 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清照生当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切望收复失地,对故乡的刻骨怀念,即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因循苟且、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拼音:

mán ·fēngróuchūnyóuzǎo

qīngzhào sòngdài 

fēngróuchūnyóuzǎo jiāshānzhàzhuóxīnqínghǎo shuìjuéwēihán méihuābìnshàngcán 
xiāngchùshì wàngliǎochúfēizuì chénshuǐshíshāo xiāngxiāojiǔwèixiāo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南渡后眷念沦陷的北方故乡而作的。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徽钦两帝被金兵所俘,李清照南下江宁。词人接踵遭际国破、家亡、夫丧、颠沛流离的种种不幸,在南方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内心郁积着国破家亡的无限苦楚。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她为倾吐深重的故国之思和怀乡之情,写下了这首词。参考资料:完善1、刘瑜 .李清照全词 .山东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8 :258-261 .2、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253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刚脱掉棉袄,换上夹层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一觉醒来微微有些寒意,鬓上的梅花妆现时已经乱了。
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思乡的愁苦。香炉是我睡的时候点着的,现在沉水香的烟雾已经散了,而我的酒气却还未全消。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日薄:谓早春阳光和煦宜人。
乍著:刚刚穿上。
梅花:此处当指插在鬓角上的春梅。一说指梅花妆。
沉水:即沉水香,也叫沉香,瑞香科植物,为一种熏香料。

参考资料:

1、刘瑜 .李清照全词 .济南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8 :257 .
2、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146-147 .
3、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97-98 .

赏析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忘”正好表明不能忘。这里正话反说加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种程度。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觉得不如忘却。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记起。这种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环往复,不会完结。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 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 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清照生当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切望收复失地,对故乡的刻骨怀念,即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因循苟且、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释意: :风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同本义 飈,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鴓(飈)?--《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风(飈) fēng ⒈流动着的空气,多是大致与地面平行东~。龙卷~。刮~下雨。~向。~速。〈引〉像风那样快或普遍流行的~靡一时。 ⒉借风力吹干的~肉。 ⒊消息闻~而动。 ⒋表露在外的景象、品格、气概、才华、态度等~景。~格。~骨。作~。~华。~骚。 【风雅】风度文雅。 【风度】有一定特色的姿态和言谈举止。 【风采】(也写作"丰采")风度神采。 【风姿】(也写作"丰姿")风度姿态。 ⒌没有确实根据的~闻。~言~语。 ⒍习俗,流行的爱好或习惯~俗。世~。学~。移~易俗。勤俭成~。 ⒎〈古〉称歌谣,民歌采~。国~。 ⒏用于病名麻~。抽~。 ⒐ 【风险】风浪危险。〈喻〉事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波折险阻不怕担~险。 ⒑ 【风头】 ①形势的发展或有关个人利害的情势看准~头行事。 ②当众表现自己她爱出~头。 ⒒ 【风化】 ①风俗教化莫伤~化。 ②地质学上指岩石因长期遭受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等而分解崩溃。 ③化学上指结晶体在空气中失掉结晶水,因而失去结晶形状的现象。 ⒓ 【风流】 ①杰出的,业绩、才华出众的千古~流人物。 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流倜傥。 ③像风一样流失。〈喻〉原来常聚的人,现今分散各地~流云散。 ④旧指士大夫所谓的风雅,也指乱搞男女关系~流罪过。 ⒔〈古〉通 "讽"。劝告,讽刺。 风fèng 1.刮风;吹。 2.被风吹,受风。 3.引申为乘凉。 4.教育,感化。 5.显扬,表彰。 风fěng 1.劝谏;讽谏。 2.泛指劝说。 3.讽诵。

:柔 (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同本义 柔,木曲直也。--《说文》。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 荏染柔木。--《诗·小雅·小弁》 又如柔木(柔软而又坚韧的木) 柔弱;细嫩 柔,弱也。--《广雅》 爰求柔桑。--《诗·豳风·七月》 薇亦柔止。--《诗·小雅·采微》 柔弱者,生之徒也。--《说苑·敬慎》 柔弱者,道之要也 。--《淮南子·原道》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柔枝嫩叶;柔条(嫩枝);柔红(柔嫩的花);柔莩(幼芽附着的种子薄膜);柔荏 柔róu ⒈软,嫩~软。~枝。 ⒉温和,跟"刚"相对~和。~顺。温~。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昫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 天)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日rì ⒈太阳~出。~落。 ⒉白天,跟"夜"相对夜以继~。 ⒊天,一昼夜今~。明~。〈引〉某一天生~。纪念~。 ⒋〈表〉一段时间夏~。昔~。来~方长。 ⒌ ⒍ ⒎ ⒏ ①天这些~子太忙。 ②生活~子会越来越好。 ③指某一天今天是她过生的~子。

:薄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 又如薄衣(单薄的衣服);薄眉(淡扫蛾眉,用浅黛画的眉毛);薄唇轻言(嘴唇薄,说话声音轻细。引申指说话刻薄);薄纸;薄肉片 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地薄,寡于积聚。--《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土地薄;薄田(不肥沃的田地) 感情不深;冷淡 味淡 薄 báo ①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反~被、小~册子。 ②(感情)不深;冷淡他可待你不~啊! ③淡酒味很~。 ④(土地)不肥沃~地。又见bó;bò。 薄 bó ①轻微;少力量~。 ②不厚道;不庄重轻~。 ③看不起;轻视;慢待菲~。 ④迫近日~西山。 ⑤姓。又见báo;bò。 【薄壁组织】见【营养组织】。 【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小说家,文艺复兴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十日谈》,包括),,篇故事,反映当时意大利社会生活,表达人文主义思想,对欧洲小说发展影响较大。另有长篇小说《菲洛克洛》、长诗《苔塞伊达》等作品。 【薄命】旧时指命运不好,没福分(多指妇女)自古红颜多~。 【薄膜干涉】当光波射到一透明薄膜(如肥皂膜、油层薄膜)时,一部分光反射,一部分光进入薄膜,发生折射,再经膜的下表面反射后经上表面折射出去,形成由同一光源发出的频率相同、相差恒定的两列光波,它们产生的干涉称薄膜干涉。 【薄暮】傍晚。 【薄情】心肠冷酷,不念往日情义(多指男女爱情)。 【薄物细故】微小琐碎的事情。 【薄幸】薄情;没有情义;负心。 薄 bò又见báo;bó。 【薄荷】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方,叶对生,花唇形,轮生于叶腋。茎叶可提薄荷油、薄荷脑,还可入药,解表、散风热。又叫野薄荷。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 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春,推也。从苃屯,从日,苃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苮。--《说文》 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天》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为此春酒。--《诗·豳风·七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

:犹 (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一种猿类动物) 兽名★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猶,愑属。--《说文》。字亦作猷。 犹如麂,善登木。--《尔雅》 犹,五尺大犬也。--《释文》引《尸子》 犹,兽名也。--《颜氏家训·书证》 犹与未决。--《史记·吕后纪》。索隐犹,猿类也。夘鼻长尾 ,性多疑。” 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崖树,一腾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水经注》 犬子 犹,《说文》陇西谓犬子为犹。”--《集韵》 犹 如同∶比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 犹(猶)yóu ⒈一种猿类动物~猢。 ⒉如,同,好像~如。过~不及。虽死~生。 ⒊还,尚且记忆~新。困兽~斗。 ⒋ 犹yáo 1.摇动。

:早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同本义 早,晨也。--《说文》 晨初为早。--《诗·召南·小星》疏 是谓老服。--《老子》 早夜以思。--唐·韩愈《原毁》 早莺争暖树。--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早暮咈吾耳。--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早出暮归。--《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清早(清晨);明早(明天早上);早出晚归(整日在外);起早贪黑;早天(早晨的天空);早角(早晨的号角声); 早zǎo ⒈太阳升起的时候~晨。做~操。用~餐。 ⒉时间在先的,以前的~先。~稻。他~来了。~起~睡。~在五年前。 早zào 1.指柞栗之属。

:夹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左右二人从两边辅助中间一个人。本义从左右两方相持,从两旁限制) 同本义 夹,持也。从大挟二人。会意。--《说文》 尔曷不夹介又我周王。--《书·多方》 左右夹佩。--《穆天子传》 怀为夹。--《周礼·梓材》 使吾二婢子夹我。--《礼记·檀弓》 夹大铁椎。--明·魏禧《大铁椎传》 两竿夹揭。--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夹拥(左右围抱) 栽插在物体的两边 墙下当官道,依前夹竹篱。--姚合《原上新居》 带;沿靠 夹(奱)gā ⒈ ⒉见jiā。 夹(奱、褀、袷)jiá ⒈双层的衣物~衣。~棉被。 ⒉"袷"另见qiā。 夹(奱)jiā ⒈在两旁,在两面~攻。~击。 ⒉从两旁把东西钳住~起来。~着书包。手指~着钢笔。〈引〉两旁有东西限制住~缝。~道相逢。 ⒊混杂,搀杂~杂。雨~雪。 ⒋夹东西的用具发~子。讲义~。食品~儿。 夹xiá 1.窄。

:衫〈名〉 古代指无袖头的开衩上衣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衫子(指古代妇女穿的一种袖子宽大的上衣;上衣的通称);衫帽(凉衫便帽。是宋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衫裙(短衫和裙子,泛指衣服);衫褃(衣服的腰身);衫煖(即衫子 ”);衫傒(衣袖) 衣服的通称 衫shān单衣,上衣衬~。罩~。也泛指衣服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