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T 陶渊明醉石

陶渊明醉石

更新时间:2024-05-17 16:23:16


诗人: 项安世
标题: 陶渊明醉石
内容: 石君匪招陶,陶子岂知石。偶然一醉间,成此千年迹。当时素心人,邻里今谁宅。悠然独君在,入我晦翁室。翁去三十年,伊余复来客。山甿道之前,崖路人久以塞。攀缘出藤萝,指点见颅蹠。想当酣卧时,不记苔藓泐。无论牛马后,况说有刀尺。持杯荐寒泉,叹息书此墨。
拼音: shí jūn fěi zhāo táo, táo zǐ qǐ zhī shí.
石君匪招陶,陶子岂知石。
ǒu rán yī zuì jiān, chéng cǐ qiān nián jī.
偶然一醉间,成此千年迹。
dāng shí sù xīn rén, lín lǐ jīn shuí zhái.
当时素心人,邻里今谁宅。
yōu rán dú jūn zài, rù wǒ huì wēng shì.
悠然独君在,入我晦翁室。
wēng qù sān shí nián, yī yú fù lái kè.
翁去三十年,伊余复来客。
shān méng dào zhī qián, yá lù rén jiǔ yǐ sāi.
山甿道之前,崖路人久以塞。
pān yuán chū téng luó, zhǐ diǎn jiàn lú zhí.
攀缘出藤萝,指点见颅蹠。
xiǎng dāng hān wò shí, bù jì tái xiǎn lè.
想当酣卧时,不记苔藓泐。
wú lùn niú mǎ hòu, kuàng shuō yǒu dāo chǐ.
无论牛马后,况说有刀尺。
chí bēi jiàn hán quán, tàn xī shū cǐ mò.
持杯荐寒泉,叹息书此墨。
释意: :石 dan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白居易《官牛》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石 shi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石shí ⒈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头。矿~。岩~。 ⒉指石刻金~。碑~。 ⒊使用石头制成的~针。~砚。~磨。 ⒋〈古〉作武器用的石块矢~。 ⒌〈古〉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 ⒍〈古〉容量单位。十斗为一~。 石dàn 1.岩石;石头。构成地壳的矿物硬块。 2.指陨石。 3.指磨刀石。引申为磨平。 4.乐器名。指石磬。古代八音之一。 5.指碑碣。 6.指矿物类药物。 7.指道教 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8.指砭石。古时治病用的石针。 9.引申为针砭,用石针治病。 10.结石的省称。 11.坚固;坚硬。 12.形容声音重浊﹑不响亮。 13.投掷 。 14.通"硕"。大。参见"石师"﹑"石画"等。 15.古地名。 16.古西域国名。 17.量词。(今读dà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18.量词。(今读dàn)。计算重量 的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19.量词。(今读dàn)。官俸的计量单位。秦汉以为官位的品级,如万石﹑二千石等。 20.量词。(今读dàn)。计算弓弩强度的单位。 21.量 词。(今读dàn)。方言。计算农田亩分的单位。 22.姓。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君,尊也。--《说文》 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 君jūn ⒈〈古〉指帝王,诸侯~主。国~。 ⒉封建时代的一种封号春申~。长安~。 ⒊敬词李~。诸~。 ⒋

:匪〈名〉 (形声。从匚,盛物之器。非声。本义篚”的古字。竹器,形似竹箧) 同本义 匪,器似竹筐。--《说文》。按,古者盛币帛以匪,其器椭方。 共设匪瓮之礼。--《周礼·肆师》 通斐”。五色相错 有匪君子,如切如瑳。--《诗·卫风·淇奥》 盗匪 匪〈副〉 假借为非”,表示否定 匪寇,昏媾。--《易·屯卦》 比之匪人。--《易·比卦》 匪夷所思 匪 fěi ⒈盗贼,抢劫财物的坏人~徒。~帮。追捕惯~。严惩车~路霸。 ⒉非,不是我心~石。~夷所思(不是一般人所想的或指思想离奇)。 【匪人】不是自己亲近的人。 匪fēi 1.见"匪匪"。 匪fēn 1.见"匪颁"。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招,手呼也。--《说文》 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楚辞·招魂序》 招樊哙出。--《史记·项羽本纪》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又如招迎(招呼使接待;招引迎接);招求(招引导求);招招(招呼的样子);招诱(招唤劝导);招护(招呼,关照);招应(招呼、理睬) 招收;招募 上招贤良。--《汉书·晁错传》 又如招拔(召来并加以擢用);招用(招收使用);招军(招募士兵) 邀请 招前日宾客。--清·侯方 招zhāo ⒈用手势叫人来或向人致意~手即来。打~呼。 ⒉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来。~贤。失物~领。〈引〉惹起,引来~致。~事。~引。~人笑话。谦受益,满~损。 ⒊承认所犯的罪过~供。~认。 ⒋故意炫耀自己,引人注目~摇撞骗。 ⒌技艺,手法绝~。花~。 ⒍ ⒎ ⒏ ⒐ ⒑ ①呼唤或问候、致意。 ②关照,扶助,照料。 ⒒ ⒓ 招qiáo 1.举。 2.见"招木"。 招sháo 1.通"韶"。传为舜乐。 2.见"招摇"。

:陶〈名〉 (形声。从阜,匋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 陶táo ⒈用粘土烧制的器物~器。~俑。 ⒉烧制陶器的粘土~土。 ⒊制做陶器~人(制做陶器的人)。 ⒋造就,培养~育。熏~。 ⒌快乐,欢喜~然。乐~~。 ⒍[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喻〉培养,锻炼~冶人才。 ⒎[陶醉]欢畅饮酒,直至醉倒。〈引〉沉醉于某事物或境地不要自我~醉。 陶yáo ⒈ 陶dào 1.驱驰貌。参见"陶陶"。

:陶〈名〉 (形声。从阜,匋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 陶táo ⒈用粘土烧制的器物~器。~俑。 ⒉烧制陶器的粘土~土。 ⒊制做陶器~人(制做陶器的人)。 ⒋造就,培养~育。熏~。 ⒌快乐,欢喜~然。乐~~。 ⒍[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喻〉培养,锻炼~冶人才。 ⒎[陶醉]欢畅饮酒,直至醉倒。〈引〉沉醉于某事物或境地不要自我~醉。 陶yáo ⒈ 陶dào 1.驱驰貌。参见"陶陶"。

: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同本义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子zǐ ⒈儿,儿或女~女。~孙。泛指人男~。女~。 ⒉称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士~。舟~。 ⒊〈古〉写在姓氏后面〈表〉对人的尊敬孔~。庄~。墨~。也指一个流派的人诸~百家。 ⒋〈古〉对人的敬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以~之矛,陷~之盾,何如? ⒌旧时称师长或门徒夫~。弟~。 ⒍植物的籽实或动物的生殖细胞瓜~。油菜~。卵~。精~。鱼~。 ⒎幼嫩的~鸡。~鸭。~姜。 ⒏〈古〉五等爵位(公侯伯~男)的第四等~爵。 ⒐〈古〉图书分类法,四部(经史~集)的第三部。 ⒑从母体产生的,跟"母"相对的~金(利息)。~音(辅音)。 ⒒地支的第一位,也用作次序第一。 ⒓ ⒔ ⒕ ⒖ ①弟弟,子侄等职工~弟。 ②后辈,年轻人工农~弟。 ⒗子(读轻声)词的后缀。加在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等的词素之后绳~。珠~。凳~。瘦~。瘸~。出了乱~。 ⒘子(读轻声)少数量词的后缀一揽~。敲几下~门。 子zi 1.名词后缀。 2.某些量词的后缀。 3.用于动词﹑形容词词素之后,构成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4.助词。表示时态﹑动态,相当于"着"﹑"了"。 5.助词。表示语气 。

:岂 同恺”。安乐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诗·小雅·鱼藻》 既见君子,孔燕岂弟。--《诗·小雅·蓼萧》 岂 (形声。从壴省,微省声。壴,陈列乐器。本义回师时献功之乐) 岂”假借作虚词,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问。 相当于难道”,怎么” 岂非计久长。--《战国策·赵策》 岂若吾乡邻。--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明·刘基《卖柑者言》 岂独一琴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如岂奈(何奈,无奈);岂不尔思(怎能不思念你);岂有他哉(表示没有其他原因) 相当 岂(豰)qǐ ⒈助词。是否,怎么,难道(用于疑问或反诘句)~愿见乎?~敢违抗?~有此理! ⒉〈古〉通"恺"、"凯"。柔和,快乐。 岂kǎi 1.和乐。参见"岂乐"。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 知zhī ⒈晓得,明了~晓。~道。~己~彼。 ⒉使知道通~。告~。 ⒊感觉,认识到~觉。 ⒋见识,学识,学问~识。求~。真~。 ⒌了解相~。〈引〉相亲新~。~己。~音。~心人。 ⒍主持,主管~县、~事(旧时指县长)。 ⒎〈古〉通"智"。聪明,智慧。 ⒏ ⒐ 知zhì 1.聪明;智慧。 2.姓。春秋时晋有知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