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S 思旧赋

思旧赋

更新时间:2024-05-20 14:12:36


诗人: 向秀
标题: 思旧赋
内容: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魏晋·向秀《思旧赋》
翻译: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我和嵇康、吕安的行止相近,他们都有不受拘束的才情。可是嵇康的志向高远而疏阔,吕安的心胸旷达而豪放,之后各自因为一些事情而被杀。嵇康精通所有的技艺,对于音律尤其高妙。当临刑之时,他回头看了看太阳的影子,要过琴来弹奏。正值我将要西行,路过我们旧日的居所,当此之时,太阳渐渐地迫近它的沉落之地,寒冷的冰霜越发显出凄凉的样子,邻里有人吹笛,吹出的声音嘹亮悲摧,追怀往昔一起游玩宴乐的情分,我被这笛声触动不禁深深叹息,所以写下这样的赋。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奉命前往遥远的上京,又回身向北而去。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泛舟渡过黄河,路过昔日在山阳的故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举目看到萧条的旷野,在城脚下停下我的车舆。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重履二人留下的遗迹,经过深巷中的空屋。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感叹《黍离》的歌声深切地哀悯西周的宗庙,悲伤《麦秀》的调子飘荡在殷朝的废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因为抚摸到古老的哀愁而怀念故去的人,我的心徘徊而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梁栋屋宇都历历存在而没有丝毫损毁,故人的形容和精神已远逝不知所去。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当年李斯受罪被杀,为着不能再牵黄犬出上蔡门打猎而恋恋不舍,叹息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我哀悼嵇生将要永辞世间的最后一刻,回顾日影再一次弹响鸣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人生的缘分遭际聊寄于瞬间的领悟遇合,剩下的美好生命托付给哪怕只有一寸的光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我听到笛子的声音爽朗慷慨,仿佛嵇生绝世的清音得以重临。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我的车驾将重新起程,于是执笔写下此刻的心情。

注释:

余与嵇(jī)康、吕安¹居止²接近,其人并有不羁(jī)之才³。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¹⁰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¹¹西迈¹²,经其旧庐。于时日薄¹³(yú)¹⁴,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liáo)¹⁵。追思曩(nǎng)¹⁶游宴¹⁷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¹吕安:字仲悌,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²居止:居住的地方。³不羁之才:有才能但不受羁绊。⁴志远而疏:志向高远,但疏于人事。⁵心旷而放:心性旷达,游离于世俗。⁶以事见法:以,因;事,指二人被诬之事,详见后文;法,刑;以事见法,因那件事而被加刑。⁷博综:博,广;综,综合。此处指广博掌握(很多技能)。⁸丝竹:丝指弦乐,竹指管乐,此处引申为音乐、乐器。⁹就命:就死、赴死。¹⁰顾:看。¹¹逝将:将要。¹²迈:行。¹³薄:迫近。¹⁴虞渊:传说中的日落之处。¹⁵寥亮:即今嘹亮。¹⁶曩昔:从前。¹⁷游宴:出游、聚会。

将命¹²于远京兮,遂旋反³而北徂(cú)
¹将命:奉命。²适:往。³旋反:旋,回;反,同“返”;旋反,回来,指从洛阳回去。⁴徂:行。

¹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²之旧居。
¹济:渡。²山阳:嵇康原住在山阳嵇山之下。

(zhān)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¹乎城隅(yú)²
¹驾:车驾。²城隅:城的一角。

践二子¹之遗迹兮,历²穷巷³之空庐。
¹二子:指嵇康和吕安。²历:经。³穷巷:隐僻的里巷。

叹黍(shǔ)¹之愍(mǐn)²周兮,悲麦秀³于殷(yīn)
¹黍离:《诗经》中感叹周朝覆亡的诗歌。²愍:通“悯”;同情。³麦秀:指麦子秀发而未实。⁴殷墟:殷都旧址,在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

¹古昔²以怀今³兮,心徘徊以踌(chóu)(chú)
¹惟:思念。²古昔:指上文的周商旧事。³怀今:指有感于古人事而怀念嵇康和吕安。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¹
¹焉如:何往。

昔李斯之受罪¹兮,叹黄犬而长吟²
¹受罪:受(因罪所加的)刑罚。²吟:叹息。

悼嵇生之永辞¹兮,顾日影而弹琴。
¹辞:诀别。

托运遇¹于领会²兮,寄余命³于寸阴
¹运遇:命运遭遇。²领会:对于命运的领悟和理解。³余命:剩下的生命。⁴寸阴:极短的时光,指临刑前的片刻。

听鸣笛¹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²
¹鸣笛:指序中所说的邻人之笛。²寻:继续。

停驾¹²其将迈³兮,遂援(hàn)而写心
¹驾:马车。²言:语气助词。³将迈:将要出发。⁴援:提。⁵翰:笔。⁶写心:描述自己的心境。

赏析: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这篇赋体文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向秀为怀念故友嵇康和吕安所作。此赋分为“序言”和“正文”两部分,字里行间直陈直叙,除了对亡友的沉痛悼念之外,对当时黑暗政治难以明言的悲愤也流露其中。可谓情真语切,悲愤交加,寓情与景,寄意遥深。

  “序言”写向秀自己经过旧庐时闻邻人笛音,不禁忆起嵇康之死及其死前弹琴的模样。“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当时,亡友嵇康看看日影,临刑将到,便索琴弹了一曲只有他自己会弹的《广陵散》。其“远而疏”的从容气度,对临刑前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对屠杀者极度藐视的神情,活灵活现,如在目前。据《晋书》记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所以说,《广陵散》是嵇康“临当就命” 索琴而弹出的绝响,是嵇康最后思想的凝结,也是我们了解嵇康生命意识的关键。有人说,嵇康“把庄子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人间化了”(罗宗强语),因为,琴声对于嵇康来说,曾经凝聚着“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的神仙情结。有了这样的心态,嵇康不会去顾及人生之途上到底有多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哪怕“寄余命于寸阴”,也不忘去弹奏“感天地以致和”的音乐,让琴声超越人生困境的诗性境界,去创化一种本然,去拓展一种空谷传响、长啸久绝。作者这样写嵇康惨遭杀害时戏剧性的动人表现,目的是歌颂亡友的德才和风度。

  “主文”虚实相间,借景抒情,凄楚悲怆,涵咏不尽。“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此处用“济”、“经”、“瞻”、“息”、“践”、“历”等动词,一方面把作者自己的举步维艰的处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一方面又是通过特定时间的特定景物移情抒怀。鲁迅说,向秀写《思旧赋》是“为了忘却的记念”。向秀绕一大段远路到山阳去,是为了凭吊昔日好友,而凭吊又是为了告别。这是因为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而当年,他与嵇康曾沿着这条路,往返于山阳与洛阳,寒风凛冽,往事如烟……如今好朋友嵇康曾经存在的地方,已物是人非。“叹《黍离》”、“悲《麦秀》”、“栋宇存”而“形神逝”。 故居、情景仍然是日落、音声如昔,但自嵇康死后,他的妻儿已迁居他乡,此处只留下了一座空宅。虽然栋宇还没有毁坏,而主人已经形神俱逝。远远望去,犹如荒冢一样凄凉。这些现实与往事,无不勾起向秀的极大伤感。此刻,向秀想起历史上李斯被腰斩的冤案:李斯临刑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史记》)李斯对儿子关于黄犬的一段临别谈话,读之令人鼻酸,这是血泪的怨愤控诉。向秀用此隐喻和类比,为嵇康鸣不平,故又忆及“顾日影而弹琴”之事。忽然,远处传来了嘹亮而断续的笛声,原来是陌生的邻人吹起了一首伤感的曲子,在这寒冷的黄昏,更是沁人肺腑的凄凉。于是,“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与开头“序”中描写的嵇康的身影与音乐联系在一起遥相呼应,同时也形成了情景交融的移情手法。鲁迅曾经说过:“青年时期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了。”原来,“吟罢低眉无写处”的心境多么与之相似。有人也曾评说,“向秀作思旧赋,家国万端,生机变乱,不可胜说。然而郁结者,欲说还休,休又难止”。也许这就是抒情小赋动人心弦之处——“短歌微言不能长”(曹丕《燕歌行》)最好的诠释吧 。

  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也有应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总之,《思旧赋》以含蓄的笔法,表述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用简短的笔墨,隐晦曲折的表达自己哀伤激愤之情。尤其是“山阳邻笛”的典故,哀怨愤懑,情辞隽远,已经成为后世文学审美的意象之一。

拼音:

jiù

xiàngxiù wèijìn 

kāng ānzhǐjiējìn rénbìngyǒuzhīcái ránzhìyuǎnérshū xīnkuàngérfàng hòushìjiàn zōng zhúmiào líndāngjiùmìng shìyǐng suǒqínértánzhī shìjiāng西mài jīngjiù shíyuān hánbīngrán línrényǒuchuīzhě yīnliáoliàng zhuīnǎngyóuyànzhīhǎo gǎnyīnértàn zuòyún 

jiāngmìngshìyuǎnjīng suìxuánfǎnérběi 
huángfànzhōu jīngshānyángzhījiù 
zhānkuàngzhīxiāotiáo jiàchéng 
jiànèrzhī qióngxiàngzhīkōng 
tànshǔzhīmǐnzhōu bēimàixiùyīn 
wéihuái怀jīn xīnpáihuáichóuchú 
dòngcúnérhuǐ xíngshénshìyān 
zhīshòuzuì tànhuángquǎnérchángyín 
dàoshēngzhīyǒng yǐngértánqín 
tuōyùnlǐnghuì mìngcùnyīn 
tīngmíngzhīkāngkǎi miàoshēngjuéérxún 
tíngjiàyánjiāngmài suìyuánhànérxiěxī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和、吕安的行止相近,他们都有不受拘束的才情。可是嵇康的志向高远而疏阔,吕安的心胸旷达而豪放,之后各自因为一些事情而被杀。嵇康精通所有的技艺,对于音律尤其高妙。当临刑之时,他回头看了看太阳的影子,要过琴来弹奏。正值我将要西行,路过我们旧日的居所,当此之时,太阳渐渐地迫近它的沉落之地,寒冷的冰霜越发显出凄凉的样子,邻里有人吹笛,吹出的声音嘹亮悲摧,追怀往昔一起游玩宴乐的情分,我被这笛声触动不禁深深叹息,所以写下这样的赋。
  奉命前往遥远的上京,又回身向北而去。泛舟渡过黄河,路过昔日在山阳的故居。举目看到萧条的旷野,在城脚下停下我的车舆。重履二人留下的遗迹,经过深巷中的空屋。感叹《黍离》的歌声深切地哀悯西周的宗庙,悲伤《麦秀》的调子飘荡在殷朝的废墟。因为抚摸到古老的哀愁而怀念故去的人,我的心徘徊而踌躇。梁栋屋宇都历历存在而没有丝毫损毁,故人的形容和精神已远逝不知所去。当年受罪被杀,为着不能再牵黄犬出上蔡门打猎而恋恋不舍,叹息长吟。我哀悼嵇生将要永辞世间的最后一刻,回顾日影再一次弹响鸣琴。人生的缘分遭际聊寄于瞬间的领悟遇合,剩下的美好生命托付给哪怕只有一寸的光阴。我听到笛子的声音爽朗慷慨,仿佛嵇生绝世的清音得以重临。我的车驾将重新起程,于是执笔写下此刻的心情。

注释
吕安:字仲悌,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生年不详,卒于魏景元三年。其妻徐氏貌美,吕安之兄吕巽与之有染,事发,其兄反诬吕安不孝,嵇康辩其无辜。钟会与嵇康有隙,趁机进谗于司马昭。司马昭后并杀二人。居止:居住的地方。
不羁之才:有才能但不受羁绊。
志远而疏:志向高远,但疏于人事。
心旷而放:心性旷达,游离于世俗。
以事见法:以,因;事,指二人被诬之事,详见后文;法,刑;以事见法,因那件事而被加刑。
博综:博,广;综,综合。此处指广博掌握(很多技能)。
丝竹:丝指弦乐,竹指管乐,此处引申为音乐、乐器。
就命:就死、赴死。
顾:看。
逝将:将要。迈:行。
薄:迫近。虞渊:传说中的日落之处。
寥亮:即今嘹亮。
曩(nǎng)昔:从前。游宴:出游、聚会。
将命:奉命。适:往。
旋反:旋,回;反,同“返”;旋反,回来,指从洛阳回去。徂:行
济:渡。
山阳:嵇康原住在山阳嵇山之下。
驾:车驾。城隅:城的一角。
二子:指嵇康和吕安。
历:经。穷巷:隐僻的里巷。
愍(mǐn):通“悯”;同情。黍(shǔ)离:《诗经》中感叹周朝覆亡的诗歌。
殷墟:殷都旧址,在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麦秀:指麦子秀发而未实。
惟:思念。古昔:指上文的周商旧事。怀今:指有感于古人事而怀念嵇康和吕安。
焉如:何往。
受罪:受(因罪所加的)刑罚。
吟:叹息。
辞:诀别。
运遇:命运遭遇。领会:对于命运的领悟和理解。
余命:剩下的生命。寸阴:极短的时光,指临刑前的片刻。
鸣笛:指序中所说的邻人之笛。
寻:继续
驾:马车。言:语气助词。将迈:将要出发。
援:提。翰:笔。写心:描述自己的心境。

鉴赏

  这篇赋体文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为怀念故友和吕安所作。此赋分为“序言”和“正文”两部分,字里行间直陈直叙,除了对亡友的沉痛悼念之外,对当时黑暗政治难以明言的悲愤也流露其中。可谓情真语切,悲愤交加,寓情与景,寄意遥深。

  “序言”写向秀自己经过旧庐时闻邻人笛音,不禁忆起嵇康之死及其死前弹琴的模样。“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当时,亡友嵇康看看日影,临刑将到,便索琴弹了一曲只有他自己会弹的《广陵散》。其“远而疏”的从容气度,对临刑前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对屠杀者极度藐视的神情,活灵活现,如在目前。据《晋书》记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所以说,《广陵散》是嵇康“临当就命” 索琴而弹出的绝响,是嵇康最后思想的凝结,也是我们了解嵇康生命意识的关键。有人说,嵇康“把庄子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人间化了”(罗宗强语),因为,琴声对于嵇康来说,曾经凝聚着“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的神仙情结。有了这样的心态,嵇康不会去顾及人生之途上到底有多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哪怕“寄余命于寸阴”,也不忘去弹奏“感天地以致和”的音乐,让琴声超越人生困境的诗性境界,去创化一种本然,去拓展一种空谷传响、长啸久绝。作者这样写嵇康惨遭杀害时戏剧性的动人表现,目的是歌颂亡友的德才和风度。

  “主文”虚实相间,借景抒情,凄楚悲怆,涵咏不尽。“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此处用“济”、“经”、“瞻”、“息”、“践”、“历”等动词,一方面把作者自己的举步维艰的处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一方面又是通过特定时间的特定景物移情抒怀。说,向秀写《思旧赋》是“为了忘却的记念”。向秀绕一大段远路到山阳去,是为了凭吊昔日好友,而凭吊又是为了告别。这是因为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而当年,他与嵇康曾沿着这条路,往返于山阳与洛阳,寒风凛冽,往事如烟……如今好朋友嵇康曾经存在的地方,已物是人非。“叹《黍离》”、“悲《麦秀》”、“栋宇存”而“形神逝”。 故居、情景仍然是日落、音声如昔,但自嵇康死后,他的妻儿已迁居他乡,此处只留下了一座空宅。虽然栋宇还没有毁坏,而主人已经形神俱逝。远远望去,犹如荒冢一样凄凉。这些现实与往事,无不勾起向秀的极大伤感。此刻,向秀想起历史上被腰斩的冤案:李斯临刑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史记》)李斯对儿子关于黄犬的一段临别谈话,读之令人鼻酸,这是血泪的怨愤控诉。向秀用此隐喻和类比,为嵇康鸣不平,故又忆及“顾日影而弹琴”之事。忽然,远处传来了嘹亮而断续的笛声,原来是陌生的邻人吹起了一首伤感的曲子,在这寒冷的黄昏,更是沁人肺腑的凄凉。于是,“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与开头“序”中描写的嵇康的身影与音乐联系在一起遥相呼应,同时也形成了情景交融的移情手法。鲁迅曾经说过:“青年时期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了。”原来,“吟罢低眉无写处”的心境多么与之相似。有人也曾评说,“向秀作思旧赋,家国万端,生机变乱,不可胜说。然而郁结者,欲说还休,休又难止”。也许这就是抒情小赋动人心弦之处——“短歌微言不能长”(《燕歌行》)最好的诠释吧 。

  在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也有应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总之,《思旧赋》以含蓄的笔法,表述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用简短的笔墨,隐晦曲折的表达自己哀伤激愤之情。尤其是“山阳邻笛”的典故,哀怨愤懑,情辞隽远,已经成为后世文学审美的意象之一。

释意: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余,饶也。--《说文》 剩下;剩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余 剩下的,多余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亦无使有余。--《吕氏春秋·辩士》。注犹多也。” 父有余(余)财。--《吴仲山碑》 今也每食无余(余)。--《诗·秦风·权舆》 又如余夫(指一家五口或八口为率以外多余的人口);余润(利润);余资(剩余的钱);余师(很多余地; 残留的; 余yú ⒈我,我的。 ⒉剩下的,多出的剩~。节~。多~。有~。~粮。不遗~力。 ⒊遗留,遗存城荒古迹~。 ⒋零数十~天。百~人。五里~。 ⒌后,以外业~。工作之~。 余yù 1.姓。见"余且"。 余xú 1.见"余吾"。 余tú 1.梼余,山名。

:与 (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與”,从与,从舁(鉹??),共同抬起,与,给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同本义 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又 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赠与(赠给);交与(交给);与人方便;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 与(與)yǔ ⒈跟,同,和~众不同。~虎谋皮。我~你们一道走。 ⒉给,授予交~。送~。赠~。 ⒊交往,友好彼此相~。不欺其~(其与指结交好的国家)。 ⒋赞许,帮助朝过夕改,君子~之。君不~胜者,而~不胜者。 ⒌ 与(與)yú同"欤"。 与(與)yù参加,参预~会。参~。~闻(亲自听到。参与其事且得知内情)。

:嵇 山名。嵇山 嵇jī姓。

:康 (会意。康为穅的本字。从禾,康声。本义谷皮;米糠) 同本义 康,谷皮也。--《说文》。字亦作穅。 尘垢粃穅。--《庄子·逍遥游》 亦食穅何覈耳。--《汉书·陈平传》 播康迷目。--《庄子·天运》 五路通达的大路,泛指大路 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尔雅》 公驱及之康内。--《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微服游于康衢。--《列子·仲尼》 姓 康 安乐,安定 民康乐。--《礼记·乐记》 无己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蟋蟀》 上下和洽,海内康平。--《汉书 康kāng ⒈平安,安乐,强讲~。~乐。~强。健~。 ⒉富裕,丰富值此~年。达到小~。 ⒊空,空虚~瓠瓜。~萝卜。 ⒋[康庄]宽阔平坦的~庄大道(〈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康kàng 1.举。

:吕〈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脊骨形,是膂”的本字。本义脊梁骨) 同本义。膂”的古字 吕,脊骨也。象形。--《说文》 氏曰有吕。--《国语·周语下》。注吕之为言膂也。” 尻髋脊膂腰背吕。--《急就篇》。颜师古注吕,脊骨也。” 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 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总称六吕”、六律”,简称律吕”) 通旅”。客舍 自今以来, 吕lǚ〈古〉我国音乐用语。指乐器声音的清浊高低,分阴阳各六,共十二音,阴的称"吕",阳的称"律",合称"律吕"

:安〈形〉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 ⒈平静,稳定平~ 。 ~定团结。 ⒉使平静,使稳定~慰。~民。 ⒊处理,放置,装设~排。~置。~装。~机器人。 ⒋存着,怀着~心赖账。 ⒌治理治~。~天下。 ⒍疑问词。哪里?怎么而今~在?~能见死不救? ⒎电流强度单位名称,安培的简称,代号a。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作踞” 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说文》 不宜居见长者。--《史记》 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左传》 居住 则居可知矣。--《易·系辞下》 仁者居之。--《吕氏春秋·离俗》 卒不居赵地。--《吕氏春秋·达郁》 寝居直梦。--《淮南子·地形》 居者,居其所也。--《谷梁传·僖公二十四年》 天王出居于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楚人 居jū ⒈住~住。~民。面山而~。 ⒉住处迁~。故~。家~何处? ⒊坐~中。〈引〉处于,位于~安思危。 ⒋当,任~职。不以功臣自~。 ⒌积蓄,储存~物积富。奇货可~。 ⒍占,占据~高临下。二者必~其一。 ⒎停留,固定岁月不~。 ⒏ ⒐ 居jī 1.语助词。 居jù 1.通"倨"。傲慢。 2.通"锯"。参见"居牙"﹑"居属"。

:止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说文》 北止。--《仪礼·士昏礼》。注足也。” 屦校灭止。--《易·噬嗑》 举止高。--《汉书·五行志》 四之日举止。--《汉书·食货志》 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汉书·刑法志》 止 停住,中断进程 止,停也,息也。--《广韵》 亦可以止矣。--《吕氏春秋·下贤》。注止,休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 羽飞 止zhǐ ⒈停住~步。停~。学无~境。令行禁~。〈引〉居住,栖息投~。鸟~于桑。 ⒉禁,阻住禁~。阻~。制~。~血。~痛药。 ⒊到期停住截~。迄今为~。 ⒋只,仅不~一宿。~谈风月。 ⒌〈古〉称脚斩左~◇写作"趾"。 ⒍文言语气词高山仰~。

:接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 接jiē ⒈连,连着~骨。~电话线。 ⒉挨近,碰着,交往~触。~恰事情。短兵相~。交~朋友。 ⒊连续,继续~二连三。吃饭后~着干。 ⒋托住,承受~发球。~住它。 ⒌迎,招待~客。~待。 ⒍收,取,受纳~收。~受。~纳。 ⒎代替,交替,承担~替。交~。~班。~任务。 ⒏ ⒊"。 接jié 1.迅速;敏捷。 接chā 1.收取;挹取。 2.插。 接shà 1.棺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