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L 离骚(节选)

离骚(节选)

更新时间:2024-05-20 15:06:03


诗人: 屈原
标题: 离骚(节选)
内容: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先秦·屈原《离骚(节选)》
翻译: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早晨直言进谏晚上就被罢免。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他们攻击我佩带蕙草啊,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群臣都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诽谤说我妖艳好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把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暂时忍受过错,等待将来除去耻辱。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³。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虽然芳洁污垢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我忽然回头啊纵目远望,我将游观四面遥远地方。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佩着五彩缤纷华丽装饰,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参考资料:

1、王泗原.楚辞校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4:9-82
2、王承略.离骚全图.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3-63
3、崔富章 等注释.楚辞.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19
4、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0-39
5、许志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秦汉卷).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162-167
6、文怀沙.楚辞今绎.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1-49
7、何新.何新品《楚辞》.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3-58
8、李星.离骚三辨——谨以此文作为伟大诗人屈原逝世二千二百六十周年的纪念.汉中师院学报,1983(1):70-77
9、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128-147
10、黄寿祺 梅桐生.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1-30
1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35-756
注释: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¹之多艰²
¹民生:人生。²艰:难。

余虽好修(xiū)(kuā)¹以鞿(jī)(jī)兮,謇(jiǎn)朝谇(suì)²而夕替³
¹修姱:洁净而美好。²谇:进谏。³替:废。

既替余以蕙纕(xiāng)¹兮,又申²之以揽茝(chǎi)
¹纕:佩带。²申:重复。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¹
¹悔:怨恨。

怨灵修¹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¹灵修:指楚怀王。

众女¹嫉余之蛾(é)眉兮,谣²(zhuó)³谓余以善淫。
¹众女:喻群臣。²谣:诋毁。³诼:诽谤。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ǎn)¹规矩而改²³
¹偭:违背。²改:更改。³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背绳墨¹以追曲²兮,竞周容³以为度。
¹绳墨:正曲直之具。²曲:斜曲。³周容:苟合取容,指以求容媚为常法。

(tún)郁邑¹余侘(chà)(chì)²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¹邑:同“悒”愁闷不乐。²侘傺:失志貌。

宁溘(kè)死以流亡¹兮,余不忍为此态²也。
¹流亡:随水漂流而去。²此态:苟合取容之态。

(zhì)鸟之不群¹兮,自前世²而固然。
¹不群:指不与众鸟同群。²前世:古代。

何方圜(yuán)之能周兮,夫孰(shú)异道¹而相安?
¹异道:不同的道路。

¹心而抑志兮,忍尤²而攘³(gòu)
¹屈:委屈。²尤:过错。³攘:除去。⁴诟:耻辱。

¹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²
¹伏:通“服”,保持,坚守。²厚:厚待。

悔相道¹之不察²兮,延³(zhù)乎吾将反。
¹相道:选择道路。²不察:不察知;不了解。³延:长。

¹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²之未远。
¹回:调转。²行迷:指迷途。

¹余马于兰皋(gāo)²兮,驰椒(jiāo)丘且焉止息³。
¹步:徐行。²皋:水边高地。³止息:休息一下。

进不入以离尤¹兮,退将复修吾初服²
¹尤:罪过。²修吾初服:指修身洁行。

¹(jì)荷以为衣兮,集芙蓉²以为裳(cháng)
¹制:裁制。²芙蓉:莲花。

不吾知¹其亦已兮,苟²余情其信芳。
¹不吾知: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不了解我。²苟:如果。

¹余冠之岌(jí)岌兮,长余佩之陆离²
¹高:指帽高。²陆离:修长而美好的样子。

¹与泽其杂糅(róu)兮,唯²(zhāo)质其犹未亏。
¹芳:指芬芳之物。²唯:只有。

忽反顾以游目¹兮,将往观²乎四荒。
¹游目:纵目瞭望。²往观:前去观望。

佩缤纷¹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mí)²
¹缤纷:极言多。²章:明显。

民生¹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²
¹民生:人生。²常:恒常之法。

虽体解吾犹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²
¹犹:尚且。²惩:惧怕。

参考资料:

1、王泗原.楚辞校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4:9-82
2、王承略.离骚全图.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3-63
3、崔富章 等注释.楚辞.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19
4、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0-39
5、许志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秦汉卷).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162-167
6、文怀沙.楚辞今绎.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1-49
7、何新.何新品《楚辞》.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3-58
8、李星.离骚三辨——谨以此文作为伟大诗人屈原逝世二千二百六十周年的纪念.汉中师院学报,1983(1):70-77
9、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128-147
10、黄寿祺 梅桐生.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1-30
1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35-756
赏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35-756
2、周扬 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Ⅰ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370-371
3、王延海.中国古代文学自学指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10-14
4、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129-134
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之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以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展开阅读全文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可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
他们弹劾我佩带蕙草啊,又因我采白芷加我罪名。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群臣都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诽谤说我妖艳好淫。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把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暂时忍受过错,等待将来除去耻辱。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

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
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
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
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虽然芳洁污垢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
我忽然回头啊纵目远望,我将游观四面遥远地方。
佩着五彩缤纷华丽装饰,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
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注释
太息:叹气。掩涕:拭泪。
民生:人生。
修姱:洁净而美好。鞿(jī)羁:自我约束。
谇(suì):进谏。替:废。
纕(xiāng):佩带。
申:重复。
悔:怨恨。
浩荡:放荡自恣,不深思熟虑的样子。
民心:人心。一说指的用心。
众女:喻群臣。
谣:诋毁。诼(zhuó):诽谤。
工巧:善于取巧。
偭(miǎn):面对着,违背。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绳墨:正曲直之具。曲:斜曲。
:苟合取容,指以求容媚为常法。
侘(chà)傺(chì):不得志貌。
穷困:走投无路。
溘(kè):忽然。流亡:随水漂流而去。
此态:苟合取容之态。
鸷(zhì)鸟:挚鸟,即雎鸠。不群:指不与众鸟同群。
前世:古代。
圜(yuán):同“圆”。周:合,相合。
屈心:委曲心志。
尤:过错。攘:取,指不推辞,忍受。诟(gòu):咒骂,耻辱。
伏:同“服”,保持,坚守。死直:为忠直而死。
厚:看重,嘉许。
相道:选择道路。不察:不察知;不了解。延:长。
延伫:久立,久留。延,长久。反:同“返”。
回:调转。复路:走回头路。
行迷:指迷途。
步:慢慢走。皋(gāo):水边高地。
焉:于此。止息:休息一下。
离尤:获罪。离,通“罹”,遭到。
修吾初服:指修身洁行。初服,未仕前的服饰,喻指初衷。
制:裁制。芰(jì):菱叶。
芙蓉:荷花。
不吾知:即“不知吾”。
苟:如果。
岌岌:高耸貌。
陆离:修长美好貌。
芳:指芬芳之物。
昭质:光明纯洁的品质。
游目:纵目瞭望。
往观:前去观望。
缤纷:盛多貌。
章:同“彰”,明显。
常:恒常之法。
犹:尚且。
惩:惧怕。

参考资料:

1、王泗原.楚辞校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4:9-82
2、王承略.离骚全图.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3-63
3、崔富章 等注释.楚辞.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19
4、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0-39
5、许志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秦汉卷).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162-167
6、文怀沙.楚辞今绎.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1-49
7、何新.何新品《楚辞》.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3-58
8、李星.离骚三辨——谨以此文作为伟大诗人屈原逝世二千二百六十周年的纪念.汉中师院学报,1983(1):70-77
9、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128-147
10、黄寿祺 梅桐生.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1-30
1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35-756

赏析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35-756
2、周扬 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Ⅰ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370-371
3、王延海.中国古代文学自学指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10-14
4、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129-134
释意: :长 chang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时间久

:太〈形〉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太,大也。--《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太亦大也。--《白虎通·五行》 易有太极。--《易·系辞》。注大极者。” 王入太室裸。--《书·洛诰》 太上贵德。--《礼记·曲礼》 饮而不损兹曰太。--《后汉书·樊准传》 又如太虚幻境(天上虚幻的境界);太 太tài ⒈过于,过分~冷。~盛。 ⒉最,极~古。~伟大。 ⒊高大~空(天空)。~学。 ⒋对高一辈或两辈的人之尊称~公。~婆。~老伯。 ⒌ ⒍ ⒎ ①日。它是银河系的恒星之一。太阳系的中心体。 ②指"太阳穴"(针灸穴位名),人头上眉梢后低凹处。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息,喘也。--《说文》 亦孔之。--《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 尚不敢惕息。--《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 则心惕息。--《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苏武传》 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明史·王复传》 又如喘息(急促呼吸);息息(呼吸;气息出入);息窒(窒息,呼吸困难);息响(呼吸的声音);息贲(中医病名。指呼吸急 息xī ⒈呼吸喘~。~ ~相关。 ⒉叹叹~。 ⒊歇,停止休~。停~。~怒。~事宁人。 ⒋滋生,繁殖灾~。生~。 ⒌利钱利~。月~。年~。 ⒍新闻,音信消~。信~。 ⒎子女子~。弱~。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 的) 使,令 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战国策》 又如以彰 以yǐ ⒈拿,把,用,将~礼相待。~理服人。~儆效尤。~退为进。~逸待劳。 ⒉依,顺,按照~次进入。~此类推。 ⒊因,因为不~人废言。不~失败而灰心。 ⒋在,于(指日、时)~1921年7月1日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⒌来,目的在于学文化,~增长知识。遵守交通规则,~免发生车祸。 ⒍连词~及。~至(一直到)。~致(因而)。所~。 ⒎文言连词。用法同"而"城高~厚。地广~深。 ⒏语气词。跟"可"、"得"、"足"、"能"、"堪"等连用可~合作。得~观赏。足~胜任。堪~媲美。 ⒐放于位置词前〈表〉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五天~内。长江~南。七尺~下。 ⒑ ⒒〈古〉通"已"。已经固~怪之矣。 ⒓

:掩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同本义 掩,敛也。小上曰掩。--《说文》 掩练帛,广终幅。--《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 掩薄草渚。--《史记·司马相如传》 空正掩日。--《周髀算经》 掩口胡卢而笑。--《聊斋志异·促织》 掩其上哉。--清·方域《壮梅堂文集》 手巾掩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势拔五岳掩赤诚。--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掩圹(将棺木放入墓穴内,加土掩埋);掩心(护胸的铠甲);掩土(盖土埋葬);掩面(盖在尸体面部的白色的布或绢);掩著(掩盖剽窃 掩(搑)yǎn ⒈遮蔽,遮盖~盖。~耳。~饰。遮~。 ⒉关,合上~门。~卷。 ⒊关闭门、窗、箱等的时候被夹住关柜子~着了手。 ⒋乘其不备~入。~捕。~攻。~杀。 ⒌ ①用火力等压住敌方,以保护自己一方的进攻或转移。 ②利用某种条件或方式暗中保护那里有段土墙可作~护。秘密~护。

:涕〈名〉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同本义 涕,泣也。--《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 悲愁垂涕。--《列子·汤问》 涕流离而从横。--司马相如《长门赋》 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汪然出涕。--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涕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德威流涕。--清·全祖望《梅花岭 涕tì ⒈眼泪痛哭流~。 ⒉鼻子里分泌出的粘液鼻~。 ⒊哭泣破~为笑。

:兮 啊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周南·葛覃》 兮xī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缘天梯~北上。登太乙~ 玉台。

:哀〈形〉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哀,闵也。--《说文》 哀,痛也。--《广雅》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注伤也。” 呜呼哀哉。--《柳敏碑》 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礼记·檀弓》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哀咜(悲哀叹息);哀诏(皇上驾崩后,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哀哉(表示悲伤或痛惜) 哎〈叹〉 表示满意或赞叹 。如哎,这就对了! 表示惊讶或不满意 。如哎,你怎么不早说! 表示提醒。如哎,小声点 表示醒悟 。如哎!原来是这样 表示招。如哎,大婶,我们回头再来看你 表示答应。如李梅!”哎!我在给病人换药,一会儿就来。” 哀āi ⒈悲伤,悲痛悲~。~怨。可~。 ⒉悼念~悼。默~。

: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左传·闵公元年》 黎民阻饥。--《书·舜典》 民不适有居。--《书·盘庚上》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民可使由之, 民mín ⒈〈古〉指奴隶或没做官的众百姓。现指人民,即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基本成员拥政爱~。军~鱼水情。 ⒉指人或人群~众。居~。~族。 ⒊劳动大众的~歌。~间故事。 ⒋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农~。渔~。盐~。 ⒌非军事的~用。~航。 ⒍通"苠" ~高粱。 ⒎ ①指人民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加强~主和法制建设。 ②根据大多数群众意愿处理问题的工作方式~主气氛。~主作风。办事~主。 民mián 1.通"绵"。参见"民民"。 2.通"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