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Z 杂诗

杂诗

更新时间:2024-06-03 06:21:18


诗人: 崔国辅
标题: 杂诗
内容: 逢着平乐儿,论交鞍马前。与酤一斗酒,恰用十千钱。后余在关内,作事多迍邅。何肯相救援,徒闻《宝剑篇》。——唐代·崔国辅《杂诗》
释意: :逢〈动〉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夆声。本义遭逢,遇见) 同本义 逢,遇也。--《说文》 魑魅罔两,莫能逢之。--《左传·宣公三年》 而亲以逢殆。--《楚辞·天问》 又 逢彼白雉。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逢辰(遇到好的时刻);逢会(遇到时机;相会,会合);逢场(遇到或到达某场合);逢晤(当面相遇) 迎,迎接 道而得神,是谓逢福。--《国语·周语上》。注逢,迎 逢 féng ⒈遭遇~彼之怒。〈引〉遇到相~。~山开路。 ⒉迎接主人能爱客,终日有~迎。 【逢迎】又指讨好,巴结人,迎合别人的意思~迎上司。 逢péng 1.见"逢逢"。 逢páng 1.姓。古有逢蒙。见《孟子.离娄下》。

:着 zhao (著的俗字) 放置 文成示温,温以着坐处。--晋·陶潜《晋故西征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又如着盐(搁盐;炒菜放盐);板上着碗 安顿 更有南堂堪着客,不忧门外故人车。--宋·苏轼《南堂》 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 某有仆能棋,欲试数着不敢?--元·蒋正子《山房随笔》 又如棋高一着;高着 着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策略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水浒传》 又如失着(失策);着儿(计策;手段);着着(一步一步地,逐渐地;亦指样样;每一样);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着zháo ⒈感到,受到~凉。~忙。~恼。~烦。 ⒉接触,挨上接~。触~。挨~他坐。 ⒊使,派,用~手拿来。~她前去。~盘装上。 ⒋燃烧,发光炉火~了。天刚黑,街灯就~了。 ⒌入睡她睡~了。躺上床就~了。 ⒍用于动词后面。〈表〉有结果或达到目的拿~了。找~了。 着zhāo ⒈下棋落子或走一次一~错,全盘输。〈喻〉计策,办法或手段这是高~。你有~儿吗?她这一~真够厉害。 ⒉放,放进~点味精。 ⒊〈方〉表示答应,同意~,马上办。 着zhe ⒈助词。〈表〉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表〉程度深,〈表〉存在的方式等走~。请听~。顺~做。照~办。门开~∶~呢。精灵~呢。藏~吧。柜子里放~两件毛衣。 着zhuó ⒈穿~衣戴帽。 ⒉接触,接触到,挨上~色。~墨。~地。附~。挨~。"著"另见u。 ⒊下落,来源已有~落。找寻无~。 ⒋派遣~人前去。 ⒌公文用语。〈表〉命令~即办理。 ⒍ ⒎ ⒏ ⒐ ①实在,确实。 ②指语言、动作等的分量重。 着zhù 1.明显;显着。 2.引申为著名,出名。 3.明示。 4.称道。 5.撰述。 6.指所写的作品。 7.登记,记载。 8.建立。 9.引申为成就。 10.位次。 着chú 1.见"着雍"。

:平〈形〉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平,语平舒也。--《说文》 终和且平。--《诗·小雅·伐木》 神气乃平。--《素问·调经论》 又如平典(和平典雅);平度(平和的法度);平气(平和之气);平远(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平愉(平和愉悦);平睦(犹平和)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 土治曰平,水治曰清。--《诗·小雅·黍苗》传 平,正也。--《广韵》 地爱其平。--《淮南子·本经》。注 平píng ⒈不倾斜,无凹凸,无高低起伏~坦。~原。~面。水~如镜。 ⒉均等,公正~均。公~。~等。~分秋色。 ⒊普通,经常~淡。~凡。 ⒋安定,宁静~安。~静。太~。心~气和。 ⒌使平削~。铲~。~乱。~整土地。 ⒍〈古〉通"评"。评议。 ⒎ ⒏ ⒐ ⒑ ⒒ ①不相隶属,地位相等~行单位。 ②数学名词。两个~面、或一个~面上的两条直线、或一条直线与一个~面,永不相交~行四边形。 平pián 1.辨治。

:乐 喜悦;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并怡然自乐。--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韩非子·十过》 似与游者相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熙熙而乐。--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乐嬉嬉(喜悦貌);乐悦(欢喜);乐笑(欢笑);乐胥(喜乐);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乐好(爱好);乐志(愉悦心志)乐心(心里快乐);乐利(快乐与利益 );乐易(和乐平易);乐郊(乐土);乐处(快乐的所在) 乐(樂)lè ⒈快活,高兴快~。欢~。~事。~不可支。 ⒉喜欢,喜爱~于助人。喜闻~见。 ⒊笑,使人快活可~。大家都~了。玩笑取~。跟小孩逗~儿。 ⒋乐于~此不倦。 ⒌ ⒍ ⒎ 乐(樂)yuè ⒈指音乐~器。奏~。 乐yào 1.喜好。 乐luò 1.见"乐托"﹑"乐乐"。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儿 ér ①小孩子婴~。 ②年轻人(多指青年男子)男~。 ③儿子~女。 ④词尾,同前一字连成一个卷舌音小孩~。 【儿歌】儿童文学的一种。一般与童谣合称为儿童歌谣。儿歌是指反映儿童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形式短小活泼,用辞简明,节奏明快,韵律响亮,适合儿童接受和传唱。 童谣则指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 【儿化】〈语〉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即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又叫儿化韵。 【儿化韵】见【儿化】。 【儿童节】见【六一儿童节】。 【儿童文学】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诗歌、小说、故事、戏剧等形式,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适应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的智力和爱好。 【儿童心理学】心理学分支之一。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儿戏】像小孩子那么闹着玩。比喻对重要的工作或事情不负责、不认真视同~。 儿rén 1.见《说文.儿部》。 儿ní 1."齯"的古字。参见"齯齿"。 2.姓『有儿宽。见《汉书》本传。

:论 《论语》的简称 论语 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论语共计20篇,1.2万字 论 (形声。从言,仑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论,议也。--《说文》 论理也,次也。--《论语序集解》 坐而论道。 论(論)lùn ⒈商讨,判断,研究讨~。议~。评~。争~。就事~事。 ⒉主张,学说进化~。唯物~。 ⒊文体名。论述事物的内容、意义,阐明道理~文。社~。实践~。 ⒋衡量,评定~罪。 ⒌按照~件计酬。~质核价。 论(論)lún〈古〉《论语》儒家经典书籍之一,主要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交,交胫也。--《说文》 交足而待。--《战国策·秦策》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又如交趾(古郡名『置,地处五岭以南一带。相传这里的人入睡时,两足相交) 交叉;交错,错杂 交臂厯指。--《庄子·天地》 交韔二弓。--《诗·秦风·小戎》 又如交裆(裤裆处);交拐(拐弯走);交戟(执戟相交);交牙(如犬牙相交叉);交歧(交错的路径) 结交; 交往 交游士林。--《资治通鉴》 又如交友(结交朋友);交礼(交往的礼节); 交jiāo ⒈付给,付托~付。~任务。~货。 ⒉互相,相互关联~换。~流。~际。~往。~易。~涉。 ⒊一齐,同时惊喜~加。贫困~迫。 ⒋友谊,情谊~谊。~情。 ⒌结好~友。结~。 ⒍相连,相错,交叉~界。~织。犬牙~错。 〈引〉 接触~兵(打仗)。~战。 ⒎跟斗跌~。 ⒏ ①各种运输与邮电通讯事业的总称。 ②往来通达。 ③特指交通员。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做通信联络工作的人员。 ⒐ ①将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她已办好~代工作。 ②也作"交待"。将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员说清楚~代政策。~待问题。 ③嘱咐~代注意事项。

:鞍 (形声。从革,安声。本义马鞍) 同本义,放在骡马等背上供人骑坐或载物的器具。 鞌,鞁具也。--《说文》 令皆下马解鞍。--《汉书·李广传》 投鞌高如城者数所。--《汉书·韩安国传》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史记·留侯世家》。 又如鞍桥(指马鞍。因马鞍的形状像桥而得名);鞍辔(骑马的用具。鞍为坐具,辔为控马的缰束)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 的绳子);马褐(马 马(駌)mǎ ⒈家畜。耳小直立,面长,颈上缘有鬃,尾巴有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等。皮可制革。 ⒉通"码"筹~。 ⒊同类中比较大的~蜂(比蜜蜂大)。~勺(大勺)。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