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X 仙家竹枝词(二首。同李夫人登武当山作)

仙家竹枝词(二首。同李夫人登武当山作)

更新时间:2024-05-30 09:16:48


诗人: 王微
标题: 仙家竹枝词(二首。同李夫人登武当山作)
内容: 幽踪谁识女郎身,银浦前头好问津。朝罢玉宸无一事,坛边愿作扫花人。——南北朝·王微《仙家竹枝词(二首。同李夫人登武当山作)》
释意: :幽〈动〉 同本义 幽,隐也。--《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 昆仑旁薄幽。--《太玄·中》。注隐也。” 雍遏不通曰幽。--《周书·谥法》 以致其幽。--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退隐;潜藏 幽居而不淫。--《礼记》 南阳之弊幽。--《战国策》 又如幽隐(隐居的贤才);幽士(幽子,幽人。幽隐之人;隐士);幽女(隐居无偶的女子) 囚禁 公侯失礼则幽。--《荀子·王霸》。杨倞注幽,囚也。” 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吕 幽yōu ⒈僻静,阴暗,深暗~暗。~林。~谷。〈引〉隐藏,隐蔽~居。~会。 ⒉雅致,沉静~静。~美。~雅。青城天下~(青城山,在四川省都江堰市)。 ⒊禁闭,囚拘~禁。身~囹圄之中。 ⒋迷信的人所说的阴间虚构~冥。瞎说九~。 ⒌ ⒍

:踪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同本义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李白《谒老君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绝无踪响。--《聊斋志异·促织》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 又如踪尘(尘世的事情);踪绪(踪迹,头绪);踪响(踪纪声响);踪辙(踪迹) 事物的痕迹 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己随风。--《鹿虔扆·临江仙》 又如踪由(事情的始末);跟踪 踪 追随 朕欲远追周文,近踪光武,使宗庙有太山之安。--《晋书·刘 踪(蹤)zōng ⒈脚印,踪迹~影。万迳人~灭。 ⒉追随,跟随追~。跟~。

:谁 (形声。从言,隹声。金文字形,象鸟在叫。①基本义什么人。《左传·隐公元年》其谁曰不然?”②什么。《说文》何也。”) 哪个人或哪些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又如那是谁;站在门口的人是谁;这个单位谁当政;你把书给了谁?谁承望(谁想到);谁家子(谁,何人);谁子(谁氏,何人);谁当(谁人,何人) 某人 每个人 表示疑问。指事物,相当于什么” 谁shéi(又读shuí)代词。 ⒈疑问代词。什么人~在说话? ⒉任何人这件事~都能做。

:识 (形声。从言。戠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同本义 譺,知也。--《说文》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 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 识(譺)shí ⒈知道,认得,能辨别~字。认~。~别。~途老马。 ⒉学问,应知的,所知道的学~。知~。常~。有~之士。 ⒊见解,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⒋ 识(譺)zhì ⒈记住,做记号,也指记号、标志博闻强~。表~。款~。

:女〈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女,妇人也。--《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卫风·氓》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男女衣著。--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男女无别。--《韩非子·亡征》 如倩女之靧。--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男女奔窜。--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女陪堂(女帮闲);女先儿(女先生);女红(泛指妇女干的纺织 女nǚ ⒈女性,女人妇~。~士。~教师。男~平等。 ⒉女儿生儿生~都一样。 ⒊旧时指以女嫁人。 ⒋〈古〉同"汝"。你,你们。 ⒌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女nǜ 1.将女子嫁给人。 2.出仕,做官。 女rǔ 1.代词。通作"汝"。你。 2.姓。春秋晋有女贾﹑女宽。见《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郎〈名〉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鲁有二郎。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郎。--《左传·隐公元年》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 郎láng ⒈称呼青少年男子英俊~。少年~。 ⒉妇女称丈夫或情人。 ⒊旧时称别人的儿子令~。 ⒋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货~。 ⒌〈古〉官名侍~。员外~。~中(又指医生)。

:身〈名〉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 身shēn ⒈人或动物的躯体~体。~躯。人~子。半~像。〈引〉物的主体部分车~。床~。树~∮~。 ⒉自己,亲自自~。亲~。以~作则。~体力行。~教重于言教。 ⒊生命舍~救人。以~殉职。 ⒋指人的地位~份。~败名裂。 ⒌怀孕~孕。她有了~子。 ⒍套(指衣服)他穿了一~新衣裳。 ⒎ ⒏ ⒐ ①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学生~分。公证人~分。 ②物品的质量这种面粉的~分挺好呀! 身yuān 1.见"身毒"。

:银 (形声。从金,艮声。本义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 同本义 性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以自生式共生状态(如在脆银矿、辉银矿、淡红银矿、深红银矿和角银矿中)存在--元素符号ag 钿头银篦。--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金银华美之服。--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银制的器物 银yín ⒈ 化学元素,金属,白色有光泽。符号ag。质柔软,富延伸性,是导热、导电的良好导体。在空气中不易氧化。可制硬币、器具等。 ⒉[银子]旧时以银鋳成块状的一种货币。 ⒊[银行]办理储蓄、放款、汇兑等业务的机构。 ⒋像银的颜色~燕(〈喻〉银白色的飞机)。~河(天河)。

:浦〈名〉 (形声。从水,甫声。本义水滨) 同本义 浦,濒也。--《说文》 率彼淮浦。--《诗·大雅·常武》 江浦之橘。--《吕氏春秋·本味》 望涔阳兮极浦。--《楚辞·湘君》 召洛浦之宓妃。--张衡《思玄赋》 又如浦淑(水边的美女);浦帆(水滨的帆船);浦溆(水边);浦鸥(水边的鸥鸟);浦滩(滩岸) 指池、塘、江河等水面 江河与支流的汇合处 还为越王禽于三江之浦。--《战国策·秦策》 又如浦口(小河入江的地方); 浦pǔ水边或江河入海的地方,多见于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