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K 哭王元裕

哭王元裕

更新时间:2024-05-19 17:33:55


诗人: 温庭筠
标题: 哭王元裕
内容: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拼音: wén shuō xiāo láng zhú shì chuān, bó yá yīn cǐ jué qīng xián.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liǔ biān yóu yì qīng cōng yǐng,
柳边犹忆青骢影,
fén shàng é shēng bì cǎo yān.
坟上俄生碧草烟。
qiè lǐ shī shū yí xiè hòu, mèng zhòng fēng mào sì pān qián.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tā shí ruò dào xiāng xún chù, bì shù hóng lóu zì wǎn rán.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释意: :闻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闻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闻屏障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闻声不食(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也说闻所未闻”);闻风响应(听到风声, 闻wén ⒈听耳~目睹。~过则喜。~风而起。 ⒉消息,听说的,听见的新~。奇~。~所未~。 ⒊出名,有名望~人。~名。 ⒋名声丑~。令(好的)~。 ⒌知识见~。博~强志(记)。 ⒍用鼻子嗅~着烟味。~到香味。 闻wèn 1.声誉,名声。 2.通"问"。慰问。 3.通"问"。询问。

:说 shui 说服;劝说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游说;说士(游说的人);说客(游说之士);说项(本意为称道人善,后引申凡替人游说,阐说人情都可称说项”);说难(指用言语说服他人并不容易);说城(劝说举城投降);说 导(劝说开导);说辞(游说的话);说谏(劝说进谏);说调(怂恿,撺掇) 休憩;止息。通税” 说yuè ⒈〈古〉同"悦"。 说shuì ⒈说动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客。游~。 说shuō ⒈讲话,用话表达意思你~。~到做到。 ⒉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⒊批评,指责~了他几句。 ⒋解释解~。一~就懂。 ⒌指说合,介绍~婆家(介绍对象)。 ⒍ ⒎ 说tuō 1.简易。参见"说唃"。 2.通"脱"。解脱;免除。 3.通"脱"。急骤。

:萧 (形声。从苃,肃声。本义艾蒿) 同本义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古国名 楚子伐萧。--《左传》 县名 姓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萧 萧条,冷落;荒凉 萧(蕭) ⒈〈古〉称香蒿,也叫"青蒿"。 ⒉冷落,冷静~然。~索。 ⒊ ①冷落寂寞景象~条。 ②停滞,萎缩经济~条。 ⒋ ①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秋风~瑟。 ②冷落凄凉的样子。 ⒌ ⒍ ⒎"萧"姓,俗写作"肖"。 萧xiāo 1.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 2.萧条冷落;凄凉。 3.稀疏。 4.指萧斧。 5.见"萧森"。 6.见"萧然"。 7.通"肃"。参见"萧墙"﹑"萧斧"。 8.古国名。春秋 时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灭于楚◇仍为宋邑。 9.姓。

:郎〈名〉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鲁有二郎。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郎。--《左传·隐公元年》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 郎láng ⒈称呼青少年男子英俊~。少年~。 ⒉妇女称丈夫或情人。 ⒊旧时称别人的儿子令~。 ⒋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货~。 ⒌〈古〉官名侍~。员外~。~中(又指医生)。

:逐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本义追赶) 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 逐,追也。--《说文》 丧马勿逐。--《易·暌》 良马逐。--《易·大畜》 乘白龟兮逐文鱼。--《楚辞·河伯》 遂逐齐师。--《左传·左公十年》 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简子怒,驱车逐之。--马中锡 中山狼传》 噪而相逐。--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急逐弗失。--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逐逐(追逐;急于得利);逐驾(追随尊驾;跟随君主左右);逐 逐zhú ⒈赶走,强迫离开驱~。~客。 ⒉追赶~鹿。追~。〈引〉随,跟随随波~流。~水草移徙。 ⒊追求误~世间乐。 ⒋竞争~于智谋。 ⒌依照次序一一挨着~步。~个。~字~句。~渐形成。~渐发展。 逐dí 1.见"逐逐"。

:逝 (形声。从辵,折声。本义去;往) 同本义 逝,往也。--《说文》 逝,行也。--《广雅》 谷旦于逝。--《诗·陈风·东门之枌》 君子可逝也。--《论语·子罕》 又如 逝者如斯夫。 毋逝我梁。--《诗·邶风·谷风》 倏而来兮忽而逝。--《楚辞·九歌·少司命》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楚辞·湘夫人》 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驰,遂逝迎之。--《吕氏春秋·疑似》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远逝(去到远 逝shì ⒈去,离去时光易~。百鸟~。 ⒉死已~。病~。

:川〈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同本义 川,贯川通流水也。--《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 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管子·度地》 有川衡。--《周礼·地官》 利涉大川。--《易·需》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如川之方至。--《诗·小雅·天保》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又如川源(河川的源头);顺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游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 川 chuān ①河流百~归海。 ②山间或平原间平坦而低的地带米粮~。 ③指四川~菜。 【川鼻草约】见【穿鼻草约】。 【川剧】戏曲剧种。流行于四川省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形成于清代中叶。由高腔、昆腔、胡琴戏、弹戏和灯戏,种声腔综合而成。剧目和音乐均以高腔最丰富。 【川流不息】像河水般流动不停。多用于形容车船行人来往不断。 【川藏公路】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的公路。全长2413公里。1954年通车。沿途道路曲折,先后翻越14座大山和跨越12条水流湍急的河流。对西藏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川资】路费。 川chuān ⒈水道,河流~流。百~归海。 ⒉平原,平地米粮~。平~(也指平地的河流)广野。 ⒊四川的简称~芎。~盐。入~。 ⒋

:伯 通霸”。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 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五伯,即五个盟主,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成相》 又如伯气(霸气) 伯 称霸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说文》 皮草齿牙。--《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又如牙祭(旧指东家给伙计在每月初二、十六吃肉食);牙疼咒(牙疼誓。无关紧要的咒) 形状像齿的东西 檐牙高啄。--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狼牙山 特指象牙 牙旗缤纷。--班固《东京赋》。注古者天子出建 牙yá ⒈指牙齿门~。 ⒉形状像牙齿的二十个~的齿轮。 ⒊用象牙制成的~雕。 ⒋旧时称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或商行~侩。~商。~行。 ⒌〈古〉通"芽"。发芽。 牙yà 1.车辋,车轮的外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