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K 客建宁别李季昌

客建宁别李季昌

更新时间:2024-06-03 01:44:10


诗人: 卢琦
标题: 客建宁别李季昌
内容: 壶公山前曾赋别,越王山下还论文。采茶夜煮南浦雨,寻山晓踏西岩云。青囊经在君能说,丹鼎功成我欲分。客舍明朝又南北,凉飙送叶秋纷纷。——元代·卢琦《客建宁别李季昌》
释意: :壶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同本义 壶,昆吾圆器也。--《说文》 国子执壶浆。--《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 八壶设于西序。--《仪礼·聘礼》 引壶觞。--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箪食壶浆。--《三国志·诸葛亮传》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炉上有壶。--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壶瓶(盛酒器);壶滥(又名壶鉴。器皿的名称);壶尊(古代盛酒器);壶芦(指茶壶 壶(壺)hú盛液体的容器,一般有把儿和嘴盛酒~。电水~。紫砂茶~。提~倒水。

:公〈形〉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公,平分也。--《说文》 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韩非子·五蠹》 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无私谓之公。--《贾子·道术》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上》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公气(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质朴);公洁(公正廉洁);公慎(公正谨慎);公诚( 公gōng ⒈国家的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文。~款。~粮。~而忘私。立党为~。爱护~共财产。 ⒉正直,合理~事~办。~正无私。买卖~平。 ⒊共同的,大家认可的,大家适用的~约。~认。~海。 ⒋能普遍用于同类事物的~式。 ⒌让大家知道~布账目。可以~开。发布~报。 ⒍雄性的~牛。 ⒎称祖辈或年老的男人大~。外~。老~ ~。 ⒏丈夫的父亲赡养~婆。 ⒐对男子的尊称诸~。 ⒑〈古〉五等爵位(~侯伯子男)的第一等。 ⒒公制的计量单位和历法~斤。~里。~尺。~历。~元。 ⒓ ⒔ ⒕ ⒖ ⒗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前〈动〉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前,进也。--《广雅》 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驰而前。--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孔子下车而前。--《庄子》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引导 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 张若、謵朋前马。 前qián ⒈跟"后"相对 ①〈表〉方向,方位~方。~面。床~。高楼~。向~走。 ②〈表〉时间~天。~年。~些时候。史无~例。 ③〈表〉次序~排。~六名。 ⒉行进~进。勇往直~。 ⒊ ⒋ ⒌ ⒍ ①前面的路程。〈喻〉未来的境遇、成就展望~程,灿烂辉煌。 ②旧时指读书或官吏企图求取的功名职位。 ⒎ 前jiǎn 1.浅黑色。参见"前樊"。 2.消灭。

:曾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已经 竟,竟然;尚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曾 通层”。重叠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 曾 céng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他~来过。又见zēng。 曾zēng ⒈重,指中间隔着两代的亲属~祖。~孙。

:赋 (形声。从贝,武声。从贝”,表示与财物有关。本义征收) 同本义 赋,敛也。--《说文》 赋,税也。--《广雅》 厥赋惟上上错。--《书·禹贡》。传谓土地所生,以供天子。” 七赋之所养。--《法言·问道》 而令贡赋。--《小司徒》。注谓出车徒给徭役也。” 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赋银(征收税银);赋粟(征收田赋);赋里(征收商业税);赋币(征收财物) 缴纳赋税 讼者平,赋者均。--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又如赋金(交纳税款) 给予;授予 赋 fù ⒈赋税。旧时指田地税,各种捐税田~。薄~敛,则民富矣(薄减轻。敛征收)。 ⒉授予,给予~于。 ⒊一种文体,有韵,介于诗和散文之间诗词歌~。《风~》。《赤壁~》。 ⒋念诗或作诗临清流而~诗。

:别 (会意。从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同本义 别,分解也。--《说文》 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分离;分开;分出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书·禹贡》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别 bié ①分开离~。 ②另外~称。 ③区分;区别辨~。 ④差别天渊之~。 ⑤类别性~。 ⑥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另一物体上。胸前~着纪念章。 ⑦插住;用东西卡籽门~住。 ⑧示禁止或劝阻~说了! ⑨表示揣测。通常与是字合用可~是他病了吧。 ⑩姓。又见biè。 【别本】见【副本】。 【别称】正式命名以外的名称。如秦是陕西省的别称。 【别出心裁】见【独出心裁】。 【别动队】原指离开主力部队单独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现多指武装特务组织。 【别号】在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王安石字介甫,~半山。 【别具匠心】心思灵巧,与众不同。 【别具一格】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 【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新的形式、风格。 【别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别墅】建在郊区或风景区供休养用的住宅。 【别无长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形容十分穷困。又作身无长物。 【别义】一个词除本义之外的意义。包括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文字上的假借义等。 【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别有用心】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别致】与众不同这种风衣式样~。 别 biè又见bié。 【别扭】 ①不合意这天气真~。 ②不和闹~。 ③不通顺;不流畅这句话念起来~。

:越 (形声。从走,戉声。本义经过,越过) 同本义 越,度也。--《说文》 越,渡也。--《广雅》 越十七扼。--《吕氏春秋·长攻》 越陌度阡。--曹操《短歌行》 崖可越焉?--《楚辞·天问》 越天都之胁。--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予越其右。 越长城之限。--清·姚鼐《登泰山记》 越中岭。 又如越位;越度(跨越);越绝(越过,度过);越陌度阡(穿过田间小路);越冬(过冬) 超越,跃过 戒勿越。--《礼记·曲礼》 如今敕令吾,不越一家,搜捉太子并胡嵩。--《武王伐纣平话》 又如越 越yuè ⒈经过~过。 ⒉爬过,超过,超出~墙。~级。~俎代庖(主祭的、赞礼的越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喻〉越权办事或抢做别人的事)。 ⒊更加,愈加,〈表〉程度加剧、加深~发。工作就是要~干~快,~快~好。 ⒋远扬,高扬声音清~,感情激~。 ⒌坠落颠~。~于车下。 ⒍离,散精神劳则~。 ⒎抢劫杀人~货。 ⒏周代诸侯国名。也叫"于越"。在今浙江省东部,后扩展到北部,以及江苏全省和安徽、山东、江西等省的一部分。因此,后来作为浙江省东部的别称。~剧。 越huó 1.孔洞。 2.引申为挖孔洞。 3.一种蒲属植物。其茎可编席。参见"越席"。

:王 (会意。本作士”,是能独立任事的人,后加一横,表示在士”之上,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而帝 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帝”、王”同步降职,帝成了人间的皇帝,而王 ”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本义天子、君主) 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 王,天子也。--《释名》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 王wáng ⒈国君国~。帝~。  ⒉〈古〉秦代以后的一种最高封爵封~。~府。 ⒊大~父~母(祖父祖母)。 ⒋一类中的首领或最特出者蜂~★~、子~。百花之~。 王wàng〈古〉统治,做君主,统一天下~此大邦。自立为~。以德行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