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Y 燕歌行

燕歌行

更新时间:2024-05-08 23:11:00


诗人: 谢灵运
标题: 燕歌行
内容: 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秋蝉噪柳燕辞楹,念君行役怨边城。君何崎岖久徂征,岂无膏沐感鹳鸣。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调弦促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谁知河汉浅且清,展转思服悲明星。——南北朝·谢灵运《燕歌行》
翻译:

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初冬时节,天气变冷,凉风透过窗隙,吹入室内,一层寒霜,铺在小院之中。

秋蝉噪柳燕辞楹,念君行役怨边城。
秋蝉在柳树上喧叫,飞回温暖的南方,燕巢成空;想起夫君还在戍守边城,心中哀怨。

君何崎岖久徂征,岂无膏沐感鹳鸣。
总是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戍边抗敌,没有你在身边,我对梳装打扮也毫无热情。

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
日思夜想心中悲怨,泪水沾湿了衣襟;我打开窗户,撩起帷幔,弹起秦筝,抒发满腔的思念。

调弦促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
琴声悲切哀婉,夫君啊,你是否能听见,漫漫长夜,只有照进屏风的月光与我作伴。

谁知河汉浅且清,展转思服悲明星。
自己与丈夫难以见面,好比天上的牛郎和织女隔着一道银河,翻来覆去睡不着,悲思不减到薄明。

参考资料:

1、李运富.谢灵运集:岳麓书社,1999年08月:160,421-435
2、金牛江,金向银.谢灵运山居赋诗文考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03:215
3、刘心明.谢灵运鲍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10月:123-124
注释:

孟冬¹初寒节气成,悲风²入闺³霜依庭。
燕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有《燕歌行》。《乐府解题》曰:“燕,地名。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本篇也是写女子怀念到燕地边塞戍役的丈夫的。古燕地在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一带。¹孟冬:初冬。指农历十月。²悲风:容易引起人悲伤情绪的寒风。³闺:古代女子住的内室。

秋蝉噪柳¹燕辞楹(yíng)²,念君行役怨边城。
¹噪柳:在柳树上喧叫。²辞楹:在屋柱上筑巢准备过冬。

君何崎(qí)(qū)¹久徂征²,岂无膏沐³感鹳(guàn)鸣。
¹崎岖:本指道路高低不平,此喻命运艰难不顺。²徂征:前往边塞从军。³膏沐:油膏脂粉等古代女子美容品。⁴鹳:鹳雀,一种水鸟。

对君¹不乐泪沾缨(yīng)²,辟³窗开幌(huǎng)(qín)(zhēng)
¹对君:疑是“思君”之误。此诗拟之,故知是思君之误。²缨:彩带。³辟:开。⁴幌:帷幔,窗帘。⁵弄:谈拨。⁶秦筝:一种形状像瑟的弦乐器。

调弦促¹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²
¹促:旋紧。²帷屏:帐幕和屏风。

谁知河汉¹浅且清,展转思服悲明星²
¹河汉:银河。此用古诗“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意,喻指夫妻不得团聚。²明星:指启明星,早晨出现于东方。

参考资料:

1、李运富.谢灵运集:岳麓书社,1999年08月:160,421-435
2、金牛江,金向银.谢灵运山居赋诗文考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03:215
3、刘心明.谢灵运鲍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10月:123-124
赏析:

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秋蝉噪柳燕辞楹,念君行役怨边城。
君何崎岖久徂征,岂无膏沐感鹳鸣。
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
调弦促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
谁知河汉浅且清,展转思服悲明星。

  这首诗写的是思妇怀人之情,开篇充满浓厚的悲凉气氛,以衬托主人公的不幸,继而细致描写怨妇心理,由思念远戍丈夫,变而为对战争的怨叹和对所处困境的痛心疾首,乃至彻夜难眠,通宵熬煎。此诗辞情哀婉动人,毫无造作之感。

  这首诗起首两句写初冬季节,寒风四起,季节的更替引起思妇节序之感。将“悲”字予以“风”,无理而妙,将女子的悲伤意绪直接托出,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秋蝉”句是思妇所见之景。秋末冬初的蝉声是凄清而稀疏的,可在思妇听来却是令人烦躁的,它使人已觉悲伤的心情更加烦闷。盂冬之际,作为候鸟的燕子已经离去,可是丈夫却没有回来,仍戍守在寒冷的边城。心情由“悲”变成了“怨”。

  “君何崎岖久徂征”句紧接上句“怨边城”,写思妇挂念丈夫,想像他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戍边抗敌,生活艰苦。“岂无膏沐”句合用《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和《诗经·豳风·东山》“鹳鸣于垤,妇叹于室”诗句。这两首诗都是写女子怀念远征的丈夫,与本诗诗旨相似。谢灵运熟谙风骚,诗歌善于取意或化用《诗经》和《离骚》诗句,古代诗论家曾经指出过这一点。

  “对君不乐泪沾缨”两句,继续叙写思妇由思念丈夫而潸然泪下,为缓解悲绪她要借弹筝诉说内心的哀怨。心中愁怨,所弹之调亦黯然销魂,借“筝”消愁愁更愁。

  “遥夜”句,思妇因心中悲切,放下秦筝,抬头望见明月悬空。见月思人,哀婉难捺。此句对晏殊“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的词句应有导引作用。

  “谁知河汉”句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诗意。虽未言相见,而渴望相见的心情却是何等强烈。“辗转思服”句本自《诗经·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写思妇思念戍边之人,辗转难眠。

  这首歌行带有谢诗按时空叙述的特点,时序变化引起悲绪,然后描写思念的一系列行动,娓娓道来。虽是代人言情,但辞情哀婉动人,毫无造作之感。

参考资料:

1、穆杰.古诗词鉴赏·冬之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6月:12
创作背景  最早的《燕歌行》乃魏文帝曹丕所作,是两首写思妇思征夫的诗。谢灵运此篇是拟曹丕前作,创作时间在其出守永嘉郡期间,即公元422年~公元426年(永初三年至元嘉三年)之间。参考资料:完善1、张翥,曹萌.历史的庾信与庾信的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12:211-216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初冬时节,天气变冷,凉风透过窗隙,吹入室飞,一层寒霜,铺在小院之中。
秋蝉在柳树上喧叫,飞回温暖的南方,燕巢成空;想起夫君还在戍守边城,心中哀怨。
总是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戍边抗敌,没有你在身边,我对梳装打扮织毫无热情。
日思夜想心中悲怨,泪水沾湿了衣襟;我打开窗户,撩起帷幔,弹起秦筝,抒发满腔的思念。
琴声悲切哀婉,夫君啊,你是否能听见,漫漫长夜,只有照进屏风的月光与我作伴。
自己与丈夫难以见面,好比天上的牛郎和织女隔着一道银指,翻来覆去睡不着,悲思不减到薄明。

注释
燕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有《燕歌行》。《乐府解题》曰:“燕,地名。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本篇织是写女子怀念到燕地边塞戍役的丈夫的。古燕地在今指北省北部及辽宁省一带。
孟冬:初冬。指农历十月。
悲风:容易引起人悲伤情绪的寒风。
闺:古代女子住的飞室。
噪柳:在柳树上喧叫。
辞楹(yíng):在屋柱上筑巢准备过冬。
崎岖(qí qū):本指道路高低不平,此喻命运艰难不顺。
徂征:前往边塞从军。
膏沐:油膏脂粉等古代女子美容品。
鹳(guàn):鹳雀,一种水鸟。
对君:疑是“思君”之误。魏文帝《燕歌行》日:“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此诗拟之,故知是思君之误。
缨(yīng):彩带。
辟:开。
幌(huǎng):帷幔,窗帘。
弄:谈拨。
秦筝(qín zhēng):一种形状像瑟的弦乐器。
促:旋紧。
维屏:帐幕和屏风。
指汉:银指。此用古诗“指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意,喻指夫妻不得团聚。
明星:指启明星,早晨出现于东方。

参考资料:

1、李运富.谢灵运集:岳麓书社,1999年08月:160,421-435
2、金牛江,金向银.谢灵运山居赋诗文考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03:215
3、刘心明.谢灵运鲍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10月:123-124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思妇怀人之情,开篇充满浓厚的悲凉气氛,以衬托主人公的不幸,继而细致描写怨妇心理,由思念远戍丈夫,变而为对战争的怨叹和对所处困境的痛心疾首,乃至彻夜难眠,通宵熬煎。此诗辞情哀婉动人,毫无造作之感。

  这首诗起首两句写初冬季节,寒风四起,季节的更替引起思妇节序之感。将“悲”字予以“风”,无理而妙,将女子的悲伤意绪直接托出,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秋蝉”句是思妇所见之景。秋末冬初的蝉声是凄清而稀疏的,可在思妇听来却是令人烦躁的,它使人已觉悲伤的心情更加烦闷。盂冬之际,作为候鸟的燕子已经离去,可是丈夫却没有回来,仍戍守在寒冷的边城。心情由“悲”变成了“怨”。

  “君何崎岖久徂征”句紧接上句“怨边城”,写思妇挂念丈夫,想像他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戍边抗敌,生活艰苦。“岂无膏沐”句合用《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和《诗经·豳风·东山》“鹳鸣于垤,妇叹于室”诗句。这两首诗都是写女子怀念远征的丈夫,与本诗诗旨相似。熟谙风骚,诗歌善于取意或化用《诗经》和《离骚》诗句,古代诗论家曾经指出过这一点。

  “对君不乐泪沾缨”两句,继续叙写思妇由思念丈夫而潸然泪下,为缓解悲绪她要借弹筝诉说内心的哀怨。心中愁怨,所弹之调亦黯然销魂,借“筝”消愁愁更愁。

  “遥夜”句,思妇因心中悲切,放下秦筝,抬头望见明月悬空。见月思人,哀婉难捺。此句对“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的词句应有导引作用。

  “谁知河汉”句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诗意。虽未言相见,而渴望相见的心情却是何等强烈。“辗转思服”句本自《诗经·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写思妇思念戍边之人,辗转难眠。

  这首歌行带有谢诗按时空叙述的特点,时序变化引起悲绪,然后描写思念的一系列行动,娓娓道来。虽是代人言情,但辞情哀婉动人,毫无造作之感。

参考资料:

1、穆杰.古诗词鉴赏·冬之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6月:12
释意: :孟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同本义 孟,长也。--《说文》 孟侯。--《书·康诰》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书·大传》 彼美孟姜。--《诗·郑风·有女同车》。传齐之长女。” 孟,姊也。--《方言十二》 惠公元妃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又如孟兄;孟孙;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顺次排行为大、二、三、四) 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孟mèng ⒈旧时,兄弟姐妹排行用孟(伯)、仲、叔、季为序,孟是老大~兄。~女。 ⒉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春。 ⒊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冬,四时尽也。--《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 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清·林觉民《与妻书》 最后, 冬 dōng. ①四季中的第四季,气候最冷严~。 ②象声词。敲鼓或敲门声。 ③姓。 【冬不拉】哈萨克族民族弹拨乐器。琴腹为半梨形,琴杆细而长。指板上装有9至12个品位。张弦2根或4根,4度或5度定弦,音高不固定。音色清秀、优美,音量不太大。 【冬草】见【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参见【虫草】。 【冬宫】世界著名宫殿。在列宁格勒。始建于18世纪,原为俄国沙皇的宫殿,1917年二月革命后成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十月革命中遭阿芙乐尔巡洋舰炮击,并被工人、 士兵占领。现辟为博物馆。 【冬菇】见【香菇】。 【冬瓜】葫芦科,一年生草本。茎上有卷须,叶大,开黄花,果实球形或长圆柱形,表面有毛和白色粉状物。是普通蔬菜。种子和皮可入药。原产我国南部和印度。又叫白瓜。 【冬烘】迂腐浅薄~先生。 【冬候鸟】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大雁就是我国的冬候鸟。 【冬季风】因海陆差异,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产生高气压,海洋上是低气压,故空气从大陆流向海洋,形成冬季风。在我国冬季经常出现从亚洲内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 【冬季牧场】可供牲畜冬季放养的森林带以下的草场。如我国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场。在北坡1700-2700米的地带有云杉林。森林带以下的草场为冬季牧场。 【冬眠】动物处于休眠状态以渡过冬季不良环境。表现为不活动、体温下降、昏睡。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许多动物都有冬眠现象。又称冬蛰。 【冬蛰】见【冬眠】。

:初〈名〉 (会意。从刀,从衣∠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本原 欲知

:寒〈形〉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 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同本义 寒,冻也。--《说文》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 乾为寒。--《易·说卦》 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寒hán ⒈冷,凉~冷。数九~天。防~大衣。 ⒉贫困贫~,清~。旧时谦词~门。~舍。 ⒊中医学指体外的一种致病因素~邪。风~。 ⒋ ⒌ ⒍ ⒎ ⒏ ①丑陋,难看。 ②丢脸真~碜。 ⒐

:节 --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节骨眼,节骨眼儿 榞枅祵溃樬蕩畧? 做工作要抓住节骨眼儿,别乱抓一气 节子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節,竹约也。--《说文》 苞笋抽节。--左思《吴都赋》 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晋书·杜预传》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易·说卦》 又如节根(草木的节与根);节旄(竹节上所缀 节(節)jiē ⒈ ⒉见jié。 节(節)jié ⒈植物茎上分枝长叶的部位。特指竹节枝~。〈引〉人或动物的骨节肘关~。 ⒉时节,季节寒暑易~。〈引〉节日春~。八一建军~。十一国庆~。重阳~。 ⒊礼度礼~。 ⒋事项,事物的分段情~。章~。 ⒌音乐、舞蹈中有规律的强弱、长短、快慢等的表现~奏。~拍。 ⒍省减,限制,管辖~约。~制生育。这个兵团归他~制。〈引〉择要摘取~录几条。~译本。 ⒎ ⒏操行,操守~操。革命晚~。时穷~乃见(时穷困难时)。 ⒐〈古〉使臣出使外国时所持的凭证符~。旌~◇称出使外国的人为"使节"。 ⒑量词两~课。四~电池。五~火车。 ⒒一种用竹编的古乐器击~。 ⒓航行速度单位,符号kn,1节=1浬/时。 ⒔船舰划分锚链的长度单位,1节=2.5米锚链。 ⒕ ⒖见jiē。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气体的通称 气(氣)qì ⒈无一定形状,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煤~。水蒸~。特指空气~压。吸~。 ⒉呼吸~息。~喘。屏~。上~不接下~。 ⒊自然界冷、热等现象天~。节~。六~(阴阳风雨晦明)。 ⒋闻到的味儿~味。香~。烟~。 ⒌人的精神状态、作风、风度、力量等朝~。骄~。怒~。娇~。勇~。~宇。~节。~魄。 ⒍怒,使人发怒生~。不要~我嘛! ⒎欺负,欺压受~。 ⒏气势,气氛~壮山河。喜~洋洋。 ⒐中医指体内具有某种功能的物质~虚。~血两亏。也指某种症象湿~。痰~。 ⒑迷信者所谓的"命运"~数、运~等都是无稽之谈。 ⒒ ⒓ ⒔ ①云气。 ②某种环境中反映出来的状态情景和谐的~氛。 ⒕ 气xì 1.馈赠粮饷。 2.指食物。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成全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悲,痛也。--《说文》 悲,伤也。--《广雅》 忧心且悲。--《诗·小雅·鼓钟》 我心伤悲。--《诗·召南·草虫》 并于肺则悲。--《素问·宣明五气篇》 至于悲谷。--《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 何哭之甚悲也。--晋·干宝《搜神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悲怆(悲伤);悲怨(悲痛怨恨);悲惋(悲伤惋惜);悲吟(悲伤哀叹);悲忧(悲 悲 bēi ①哀伤~哀、~喜交集。 ②怜悯慈~。 【悲惨世界】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写失业者冉阿让受主教感化而成为市长的故事,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表现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怆】悲伤曲调~低沉。 【悲悼】悲伤悼念。 【悲愤填膺】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膺胸。 【悲欢离合】悲哀和欢乐,别离和团聚。泛指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和心情人有~。 【悲剧】 ①戏剧类别之一,以表现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主人公的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 ②比喻不幸的遭遇。 【悲苦】悲哀痛苦。 【悲戚】悲痛哀伤。 【悲切】悲痛;悲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 【悲天悯人】对社会腐败和人民疾苦感到悲愤不平。 【悲恸】极其悲哀伤心~欲绝。 【悲喜交集】见【悲喜交加】。 【悲喜交加】悲痛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又作悲喜交集。 【悲喜剧】戏剧类别之一。兼有悲剧、喜剧因素。多指结局圆满的戏剧。通常在轻松的喜剧形式下展示深刻的悲剧性内容。 【悲辛】悲痛辛酸。 【悲咽】悲哀哽咽。 【悲壮】(声音、诗文等)悲哀而雄壮。

:风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同本义 飈,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鴓(飈)?--《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风(飈) fēng ⒈流动着的空气,多是大致与地面平行东~。龙卷~。刮~下雨。~向。~速。〈引〉像风那样快或普遍流行的~靡一时。 ⒉借风力吹干的~肉。 ⒊消息闻~而动。 ⒋表露在外的景象、品格、气概、才华、态度等~景。~格。~骨。作~。~华。~骚。 【风雅】风度文雅。 【风度】有一定特色的姿态和言谈举止。 【风采】(也写作"丰采")风度神采。 【风姿】(也写作"丰姿")风度姿态。 ⒌没有确实根据的~闻。~言~语。 ⒍习俗,流行的爱好或习惯~俗。世~。学~。移~易俗。勤俭成~。 ⒎〈古〉称歌谣,民歌采~。国~。 ⒏用于病名麻~。抽~。 ⒐ 【风险】风浪危险。〈喻〉事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波折险阻不怕担~险。 ⒑ 【风头】 ①形势的发展或有关个人利害的情势看准~头行事。 ②当众表现自己她爱出~头。 ⒒ 【风化】 ①风俗教化莫伤~化。 ②地质学上指岩石因长期遭受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等而分解崩溃。 ③化学上指结晶体在空气中失掉结晶水,因而失去结晶形状的现象。 ⒓ 【风流】 ①杰出的,业绩、才华出众的千古~流人物。 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流倜傥。 ③像风一样流失。〈喻〉原来常聚的人,现今分散各地~流云散。 ④旧指士大夫所谓的风雅,也指乱搞男女关系~流罪过。 ⒔〈古〉通 "讽"。劝告,讽刺。 风fèng 1.刮风;吹。 2.被风吹,受风。 3.引申为乘凉。 4.教育,感化。 5.显扬,表彰。 风fěng 1.劝谏;讽谏。 2.泛指劝说。 3.讽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