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Y 浴罢

浴罢

更新时间:2024-05-13 08:58:06


诗人: 李处权
标题: 浴罢
内容: 泉汤瀹肤垢如失,振衣坐觉神充实。挹其寒冽事清盥,三嚥逾甘过饴蜜。华清之池故有名,玉莲出水香雾生。可怜妇子汗犹湿,已闻伐鼓渔阳声。我思行吟泽畔者,梦想沧浪归濯缨。
拼音: quán tāng yuè fū gòu rú shī, zhèn yī zuò jué shén chōng shí.
泉汤瀹肤垢如失,振衣坐觉神充实。
yì qí hán liè shì qīng guàn, sān yàn yú gān guò yí mì.
挹其寒冽事清盥,三嚥逾甘过饴蜜。
huá qīng zhī chí gù yǒu míng, yù lián chū shuǐ xiāng wù shēng.
华清之池故有名,玉莲出水香雾生。
kě lián fù zi hàn yóu shī, yǐ wén fá gǔ yú yáng shēng.
可怜妇子汗犹湿,已闻伐鼓渔阳声。
wǒ sī xíng yín zé pàn zhě, mèng xiǎng cāng láng guī zhuó yīng.
我思行吟泽畔者,梦想沧浪归濯缨。
释意: :泉〈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同本义 泉,人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字亦作洤。--《说文》 如彼泉流。--《诗·小雅·小昮》 泉之竭矣。--《诗·大雅·召昮》。传泉水从中以益者也。” 泉涓涓而始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酿泉为酒。--宋·欧阳修《醉翁事记》 泉香而酒洌。 泉而茗者。--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有泉可汲。--明·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温泉;矿泉;清泉;泉根(泉源);泉脉(地下伏流的泉水);泉涌(泉川喷涌);泉鱼(渊鱼);泉绅(从高山上飞泻下来的泉 泉quán ⒈从地下涌出来的水~水。温~。甘~。喷~。 ⒉水源~源。源~。 ⒊〈古〉一种钱币名~币。

:汤汤 shang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清凉山。--《歌声》 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南朝 梁·沈约《待罪江南思北归赋》 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号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醒世姻缘传》 汤 tang (形声。从水,? 同本义 汤,热水也。--《说文》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薪火水汤以济之。--《墨 汤(湯)tāng ⒈热水,开水赴~蹈火。 ⒉烹调时加水汁多的副食蛋花~。什锦~。 ⒊煮食品的汁液米~。菜~。肉~。 ⒋中药汤剂~药。柴胡~。四物~。 汤tàng 1.高温物体与皮肤接触而使之产生疼痛感。 2.把肉﹑菜放进开水里稍微煮一下就取出来。 3.泛指煮。 4.用开水或热水浇﹑泡。 5.用热物接触冷物使之变暖。 6.冲撞;冒。 7.搪,抵挡。 8.触,碰。 9.用同"淌"。 10.用同"趟"。参见"汤汤儿"。 11.通"荡"。行为放纵。 12.通"荡"。大。参见"汤禹"。 13.通"荡"。荡涤 。 汤shāng 1.见"汤汤"。 汤yáng 1.见"汤谷"。

:瀹〈动〉 浸渍 瀹,渍也。从水,龠声。--《说文》 汝齐戒疏蘥而心。--《庄子·知北游》 菅筲三,其实皆瀹。--《仪礼》。贾公彦疏筲用菅草,黍稷皆淹而渍之。” 煮 不如西邻之瀹祭。--《汉书·郊祀志》。注;谓瀹煮新菜以祭。” 以汤煮物曰瀹。--《通欲文》 兰台架列排曲瓢卷浆,乃羹乃瀹。--南朝宋·鲍照《园葵赋》 又如瀹茶(煮茶);瀹茗(煮茶);瀹祭(煮新菜以祭祀) 疏通水道,使水流通畅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孟子·滕文公上》 亦泛指引导使畅通 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文心雕龙》 瀹yuè ⒈煮~茗(茗茶)。 ⒉疏通(水道)~运河。

:肤 (形声。从肉,眗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同本义 肤受之愬。--《论语·颜渊》 衣不暖肤。--《商君书·算地》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又如肌肤(肌肉皮肤);肤革(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外面,表面);肤不生毛(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 树木、果实的表皮 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宋·陈师道《后山谈丛》 又如草皮;纸张 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麋肤,鱼醢。--《礼记》。郑 肤(膚) fū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皮~组织。~色发黄。切~之痛。〈喻〉表面的,浅薄的~浅。~见(浅薄的见解)。

:垢〈名〉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同本义 垢,浊也。--《说文》 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庄子·大宗师》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爬罗剔块,刮垢磨光。--韩愈《进学解》 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耻辱,因不名誉而产生的羞耻感 受天下之垢。--《庄子·让王》 国君含垢。--《左传·宣公十五年》 沉积的水垢,尤指烧水器皿(如锅炉)内部的 蒙受屈辱或 垢gòu ⒈污秽,肮脏的齿~。藏~纳污。蓬头~面。 ⒉耻辱~辱(也作"诟辱")。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 如rú ⒈像,相似,同样~像。~此。不动~山。视死~归。~ 火~荼。~出一辙。 ⒉依照,符合,按照~法炮制。~愿以偿。~实汇报。 ⒊及,比得上我不~她。 ⒋超过一年强~一年。 ⒌到,往~京。 ⒍假若,假使~果。假~。~不学习,那有知识。 ⒎词尾。〈表〉情况恰~其分。空空~也。 ⒏举例在科学上有重大贡献的人,~李四光、竺可祯、林巧稚等。 ⒐ ⒑ ①符合心意称心~意。 ②器物名。供指划或观赏用竹~意。玉~意。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失,纵也。--《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 失得勿恤。--《易·晋》 故人情不失。--《礼记·礼运》。注犹去也。” 君子不失足于人。--《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 掌国中失之事。--《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 塞翁失马,今未足悲。--魏泰《东轩笔录》 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又如失状(丢失财物的清单);失 失shī ⒈丢,掉丢~。遗~。~掉。~物招领。 ⒉疏忽,错过,过错~手。~策。~言。过~。 ⒊耽误,错过,未达目的~期。~机。~望。~意。 ⒋违背,背弃~礼。~信。~约。 ⒌找不着~踪。迷~。 ⒍改变常态~声。~色。 ⒎发生意外~火。~事。 ⒏ ⒐ ①被打败。 ②工作、计划或希望未达到预定的目标。 ⒑ ⒒ ①疏忽,不留神。 ②精神不正常或精神不振。 ⒓ ①失去平衡或调节。 ②身体没有得到适当的调养。 失yì 1.通"逸"。奔跑。 2.通"逸"。逃走。 3.通"逸"。隐遁。 4.通"佚"。放荡;淫佚。 5.通"佚"。安闲,安乐。 6.通"佚"。轻忽。

:振 搬动,挥动~动。~荡。~幅。~臂。~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奋起,兴起~奋。~作。~兴。~~有辞。 古同赈”,救济。 古同震”,威震。 振zhèn ⒈挥动,抖动,摇动~笔。~动。~臂一呼。 ⒉起,奋起,兴起~作。~奋。~兴。 ⒊整顿~旅治兵(旅军队)。 ⒋救济~救。~济。~灾。 ⒌ 振zhēn 1.见"振振"。 振zhěn 1.单衣。

:衣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服装 衣yī ⒈上衣。泛指衣服~裳。内~。~冠楚楚。 ⒉包在物体外面的胞~。糖~炮弹。 衣yì穿~轻裘。~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