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Y 饮酒·其八

饮酒·其八

更新时间:2024-05-20 10:12:48


诗人: 陶渊明
标题: 饮酒·其八
内容: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魏晋·陶渊明《饮酒·其八》
翻译: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青翠的松树生长在东园里,荒草埋没了它的身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等到寒霜凝结的时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这才显现出它卓尔不群的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在一片树林中人可能还不觉得,单独一棵树的时候人们才称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我提着酒壶抚弄寒冬中的树干,有时候又极目远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我生活的世界就是梦幻一样,又何必被俗世的尘嚣羁绊住脚步呢。

参考资料:

1、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58-559页
注释: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¹
¹没其姿:掩没了青松的英姿。其:一本作奇。

凝霜殄(tiǎn)¹异类²,卓然³见高枝。
¹殄:灭尽。²异类:指众草。³卓然:特立的样子。这两句是说经霜之后,众草凋零,而青松的枝干却格外挺拔。

连林¹人不觉²,独树³众乃奇
¹连林:松树连成林。²人不觉:不被人注意。³独树:一株、独棵。⁴众乃奇:众人认为奇特。奇:一本作知。

提壶抚寒柯(kē)¹,远望时复为。
¹寒柯:指松树枝。

吾生梦幻间,何事¹²尘羁(jī)³
¹何事:为什么。²绁:系马的缰绳,引申为牵制。³尘羁:犹尘网。这句和上句是说人生如梦幻,富贵功名把人束缚够了,为什么还要受它的羁绊?

参考资料:

1、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58-559页
赏析: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经过孔子的这一指点,松柏之美,便象征着一种高尚的人格,而成为中国文化之一集体意识。中国诗歌亦多赞叹松柏之名篇佳作。尽管如此,陶渊明所写《饮酒》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仍然是极有特色。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青松之姿,挺秀而美。生在东园,却为众草所掩没。可见众草之深,其势莽莽。青松之孤独,也不言而喻。“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殄者,灭绝也。,异类,指众草,相对于青松而言。枝者,谓枝干。岁寒,严霜降临,众草凋零。于是,青松挺拔之英姿,常青之秀色,乃卓然出现于世。当春夏和暖之时节,那众草也是青青之色。而况草势甚深,所以能一时掩没青松。可惜,众草究竟经受不起严霜之摧残,终于是凋零了。“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倘若青松多了,蔚然连成松林,那么,它的与众不同,便难以给人以强烈印象。只是由于一株青松卓然独立于天地之间,人们这才为之诧异了。以上六句,构成全诗之大半幅,纯然出之以比兴。正如吴瞻泰《陶诗汇注》所说,是“借孤松为己写照。”青松象征自己坚贞不渝之人格,众草喻指一班无品无节之士流,凝霜则是譬比当时严峻恶劣之政治气候,皆容易领会。唯“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两句,意蕴深刻,最是吃紧,应细心体会。一株卓然挺秀之青松,诚然令人惊诧。而其之所以特异,乃在于众草不能有青松之品质。倘园中皆是青松,此一株自不足为奇了。一位人格高尚之士人,自亦与众不同。其实,这也是由于一班士人自己未能挺立人格。若士流能如高士,或者说人格高尚蔚然而为一代士风,则高士亦并非与众不同。依中国文化传统,“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人人都具备着挺立人格的内在因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人人都可以挺立起自己的主体人格。可惜士人往往陷溺于私欲,难能“卓然见高枝”。正如朱熹所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附录引)渊明少无适俗韵,晚抱固穷节,自比青松,当之无愧。最后四句,直接写出自己。“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寒柯,承上文“凝霜”而来。下句,陶澍注:“此倒句,言时复为远望也。”说得是。渊明心里爱这东园青松,便将酒壶挂在松枝之上,饮酒、流连于松树之下。即使不到园中,亦时常从远处来瞻望青松之姿。挂壶寒柯,这是何等亲切。远望松姿,正是一往深情。渊明之心灵,分明是常常从青松之卓然高节,汲取着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庄子讲的“与物有宜”,“与物为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分别见《庄子·大宗师》、《德充符》、《天下》篇),正是此意。“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结笔两句,来得有点突兀,似与上文无甚关系,实则深有关系。梦幻,喻人生之短暂,翻见得生命之可珍惜。绁者,捆缚也。尘羁即尘网,谓尘世犹如罗网,指的是仕途。生命如此有限,弥可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缚在尘网中,失掉独立自由之人格。这种坚贞高洁的人格,正有如青松。这才是真正的主体品格。

  渊明此诗之精神境界与艺术造诣,可以喻之为一完璧。上半幅纯用比兴,赞美青松之高姿。下半幅纵笔用赋,抒发对于青松之知赏,以及珍惜自己人格之情怀。全幅诗篇浑然一体,实为渊明整幅人格之写照。全诗句句可圈可点,可谓韵外之致味之而无极。尤其“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二句,启示着人人挺立起高尚的人格,则高尚的人格并非与众不同,意味深远,极可珍视。《诗·小雅·裳裳者华》云:“唯其有之,是以似之。”只因渊明坚贞高洁之人格,与青松岁寒不凋之品格,特征相似,所以此诗借青松为自己写照,境界之高,乃是出自天然。

参考资料:

1、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58-559页
拼音:

yǐnjiǔ ·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qīngsōngzàidōngyuán zhòngcǎo姿 
níngshuāngtiǎnlèi zhuóránxiàngāozhī 
liánlínrénjué shùzhòngnǎi 
hán yuǎnwàngshíwéi 
shēngmènghuànjiān shìxièché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翠的松树生长在东园里,荒草埋没了它的身姿。
等到寒霜凝结的时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这才显现出它卓尔不群的高枝。
在一片树林中人可能还不觉得,单独一棵树的时候人们才称奇。
我提着酒壶抚弄寒冬中的树干,有时候又极目远眺。
我生活的世界就是梦幻一样,又何必被俗世的尘嚣羁绊住脚步呢。

注释
没其姿:掩没了青松的英姿。其:一本作奇。
殄(tiǎn腆):灭尽。异类:指众草。卓然:特立的样子。这两句是说经霜之后,众草凋零,而青松的枝干却格外挺拔。
连林:松树连成林。人不觉:不被人注意。
独树:一株、独棵。众乃奇:众人认为奇特。奇:一本作知。
寒柯:指松树枝。
这是倒装句,应为“时复远望”,有时又远望。这句和上句极力描写对松树的亲爱,近挂而又远望。
何事:为什么。绁:系马的缰绳,引申为牵制。尘羁:犹尘网。这句和上句是说人生如梦幻,富贵功名把人束缚够了,为什么还要受它的羁绊?

参考资料:

1、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58-559页

赏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经过孔子的这一指点,松柏之美,便象征着一种高尚的人格,而成为中国文化之一集体意识。中国诗歌亦多赞叹松柏之名篇佳作。尽管如此,所写《饮酒》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仍然是极有特色。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青松之姿,挺秀而美。生在东园,却为众草所掩没。可见众草之深,其势莽莽。青松之孤独,也不言而喻。“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殄者,灭绝也。,异类,指众草,相对于青松而言。枝者,谓枝干。岁寒,严霜降临,众草凋零。于是,青松挺拔之英姿,常青之秀色,乃卓然出现于世。当春夏和暖之时节,那众草也是青青之色。而况草势甚深,所以能一时掩没青松。可惜,众草究竟经受不起严霜之摧残,终于是凋零了。“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倘若青松多了,蔚然连成松林,那么,它的与众不同,便难以给人以强烈印象。只是由于一株青松卓然独立于天地之间,人们这才为之诧异了。以上六句,构成全诗之大半幅,纯然出之以比兴。正如吴瞻泰《陶诗汇注》所说,是“借孤松为己写照。”青松象征自己坚贞不渝之人格,众草喻指一班无品无节之士流,凝霜则是譬比当时严峻恶劣之政治气候,皆容易领会。唯“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两句,意蕴深刻,最是吃紧,应细心体会。一株卓然挺秀之青松,诚然令人惊诧。而其之所以特异,乃在于众草不能有青松之品质。倘园中皆是青松,此一株自不足为奇了。一位人格高尚之士人,自亦与众不同。其实,这也是由于一班士人自己未能挺立人格。若士流能如高士,或者说人格高尚蔚然而为一代士风,则高士亦并非与众不同。依中国文化传统,“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人人都具备着挺立人格的内在因素。“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人人都可以挺立起自己的主体人格。可惜士人往往陷溺于私欲,难能“卓然见高枝”。正如所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集注《靖节先生集》附录引)渊明少无适俗韵,晚抱固穷节,自比青松,当之无愧。最后四句,直接写出自己。“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寒柯,承上文“凝霜”而来。下句,陶澍注:“此倒句,言时复为远望也。”说得是。渊明心里爱这东园青松,便将酒壶挂在松枝之上,饮酒、流连于松树之下。即使不到园中,亦时常从远处来瞻望青松之姿。挂壶寒柯,这是何等亲切。远望松姿,正是一往深情。渊明之心灵,分明是常常从青松之卓然高节,汲取着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庄子讲的“与物有宜”,“与物为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分别见《庄子·大宗师》、《德充符》、《天下》篇),正是此意。“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结笔两句,来得有点突兀,似与上文无甚关系,实则深有关系。梦幻,喻人生之短暂,翻见得生命之可珍惜。绁者,捆缚也。尘羁即尘网,谓尘世犹如罗网,指的是仕途。生命如此有限,弥可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缚在尘网中,失掉独立自由之人格。这种坚贞高洁的人格,正有如青松。这才是真正的主体品格。

  渊明此诗之精神境界与艺术造诣,可以喻之为一完璧。上半幅纯用比兴,赞美青松之高姿。下半幅纵笔用赋,抒发对于青松之知赏,以及珍惜自己人格之情怀。全幅诗篇浑然一体,实为渊明整幅人格之写照。全诗句句可圈可点,可谓韵外之致味之而无极。尤其“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二句,启示着人人挺立起高尚的人格,则高尚的人格并非与众不同,意味深远,极可珍视。《诗·小雅·裳裳者华》云:“唯其有之,是以似之。”只因渊明坚贞高洁之人格,与青松岁寒不凋之品格,特征相似,所以此诗借青松为自己写照,境界之高,乃是出自天然。

参考资料:

1、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58-559页
释意: :青〈形〉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同本义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时则有青眚青祥。--《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问·风论》。注肝色。” 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又如青磷(磷火。俗称鬼火);青靛(深蓝色);青焰焰(青蓝色);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青云干吕(庆云翔集,应乎六吕。是一种吉 青qīng ⒈颜色 ①深蓝色~天。~,取之于蓝,而~于蓝。 ②深绿色~草。草色入簾~。 ③黑色~线。~布。 ⒉深绿色的东西,多指嫩苗的庄稼、花草等看~。踏~。~苗。~黄不接(新苗未成熟,陈粮已经吃完。〈喻〉暂时缺乏或前后接不上)。 ⒊〈喻〉年轻,也指青年~春。~工。共~团。老中~。 ⒋ 青jīng 1.见"青青"。

:松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松,松木也。--《说文》 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 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 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 松( ⒈至 ⒋鬆)sōng ⒈稀散,跟"紧"相对~脆。捆~了。 ⒉宽,不紧张~弛。~劲。~ ~垮垮。 ⒊放开,弄散~手。~土。~绑。 ⒋用鱼、鸡、瘦肉等制成形状似绒毛或碎末的食品鱼~。鸡肉~。牛肉~。 ⒌松树,一般为常绿乔木,叶子针形。种类很多。木材用途广泛。树脂可提松香和松节油。种子可以榨油和食用。 松cóng 1.依从,随从。

:在 (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同本义 在,存也。--《说文》。按,字从土,与坐同意。 见龙在田。--《易·乾》 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病在肌肤。 则无所不在。--《淮南子·原道》 在往者,在来者。--《大戴礼·曾子立事》 又如在生日(在世时);祖父已经不在了;在日(在世之日);在堂(母亲健在);父母健在 居于,处于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 公在乾侯 在zài ⒈存,生存存~。健~。人~阵地~。 ⒉居于,处于,置于~职。留~。我昨天~家。碗~桌子上。 ⒊〈表〉动作的进行她~做实验。我正~写字。 ⒋介词。〈表〉动作的地点、时间、范围、情况等~学校学习。~晚上看电视。~全国普及中学教育。~有利的条件下。 ⒌跟"所"连用〈表〉强调~所不惜。~所不辞。~所难免。 ⒍在于,关系到某方面事~人为。农业的根本出路~于机械化。 ⒎ ①在于。 ②介意不~乎。 ⒏ ⒐ ⒑ ①可望见的。 ②即将到来胜利~望。 ⒒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

:园 (形声。从囗,袁声。形符为囗”,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同本义 园,所以树果也。--《说文》 种树曰园。--《三苍》 园圃毓草木。--《周礼·大宰》 以场圃任园地。--《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 于丘园。--《易·贲》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田园将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又 园日涉以成趣。 又如园头(禅寺内管菜园的人);果园;植物园;园公(即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又指管理花园的仆人);园户(指唐宋时种植、制作茶 园(園)yuán ⒈种植蔬菜、花果等的地方菜~。桃~。花~儿。果~子。 ⒉供游玩、娱乐或保育等的地方公~。植物~。动物~。颐和~。游乐~。幼儿~。 ⒊ 园wán 1.削除棱角使圆。

:众 (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同本义 人三为众。--《国语·周语》 坤为众。--《易·说卦》 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周礼·大宗伯》 安土重居,谓之众庶。--《后汉书·杨终传》 庸众而野。--《荀子·脩身》。注众,众人也。” 众恶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众怒难犯。--《左传·襄公十年》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王安石《答 众(衆)zhòng ⒈多,许多~多。~人。~星捧月。 ⒉许多人群~。~怒难犯。~望所归。~志成城。

:草 (形声。从苃,早声。小篆苃,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 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苃,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没 不领有,不具有,不存在 恐怕没来由走去撞在乱兵之手,死了也没说处。--《二刻拍案惊奇》 又如没谱(没有标准);没根蒂(没有根据);没脚手(没有雨具);没个了局(没有了结;没完没了);没个道理(没有办法);没仁没义(没有一点情义);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没有内患, 引不来外敌);没事(无端;无缘无故);没对(无敌;无与匹敌);没来历(无缘由);没空生有(犹无中生有,凭空胡诌) 不及;不到 没 没有,不曾,未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 没méi ⒈无~粮。他~钱。 ⒉不够,不如这袋米~五十斤。声速~光速快。 ⒊未,不曾他~来。我~去北京,你去过~有?。 没mò ⒈水淹,沉下,潜水沉~。~入水中。~水求之(求找)。 ⒉隐藏,埋藏隐~。埋~。 ⒊高过,盖过积雪~膝。水~头顶。 ⒋将财物扣下~收。抄~。 ⒌消失,灭亡,陷落全军覆~。攻~诸城。 ⒍衰落~落。 ⒎终,尽~世。 ⒏死。 没me 1.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什么。 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么,那么。 3.后缀。表疑问。 4.助词。用于句中表示语气的顿宕。

:其〈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其 〈代〉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变成其”。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又如独善其身 她 它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他们;她们;它们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 其qí ⒈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的,他们,他们的~貌不扬。劝~自力。促~成功。人尽~才。各得~所。 ⒉指示代词。那(这),那(这)些,那(这)样不乏~人。确有~事。 ⒊连词。如果,假使若~为难,你就不去。 ⒋文言助词。〈表〉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奈我何?尔~勉之。 ⒌虚指,无实在意义北风~凉。夸夸~谈。 ⒍ ⒎ ⒏ ⒐ ⒑ 其jī 1.助词。用于疑问代词之后,表疑问语气。 2.用于地名。 3.用于人名『代有审食其﹑郦食其。 其jì 1.助词。常用在"彼"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