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K 哭徐玑五首 其二

哭徐玑五首 其二

更新时间:2024-05-20 09:32:34


诗人: 赵师秀
标题: 哭徐玑五首 其二
内容: 昔吾与君游,嫌疏不嫌数。自为贫窭驱,十载九离索。前年会京都,勖我返林薄。吾贫未得归,君死不可作。——宋代·赵师秀《哭徐玑五首 其二》
释意: :昔 (象形。象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本义干肉) 同本义 昔,干肉也。--《说文》 假借为昨。”从前;过去(与今”相对) 二曰昔酒。--《周礼·酒正》。挚 昔之人无闻知。--《书·无逸》 自古在昔。--《诗·商颂·那》 昔者,圣王之作易也。--《易·说卦传》 昔栾武子。--《国语·晋语》 昔人已乘黄鹤去。--唐·崔颢《黄鹤楼》 昔自郡城。--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抚今追昔;今非昔比;今胜于昔;在昔(过去,从前);昔来(往日以来);昔士(古之贤人) 昨日 昔者 昔xī ⒈从前,过去,跟"今"相对~者。~日。今非~比。 ⒉〈古〉夜通~不寐矣(寐睡着)。 昔cuò 1.通"错"。交错。 2.通"措"。犹用。

:吾 (形声。从口,五声。本义我) 同本义 吾,我自称也。--《说文》 吾,我也。--《尔雅·释诂》 愿吾子之教之也。--《仪礼·士冠礼》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 莫吾知兮。--《楚词·屈原·涉江》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不吾知也。 按,在上古时代,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别,吾不用于动词后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又如吾侪(我等,我辈,我们);吾当(我);吾侬(我);吾谁与归(我将从谁);吾爱(我所爱的人);吾兄(对朋友的称呼;称自己的兄长);吾祖(我的祖先);吾与(我的同伴、同伙);吾庐 ( 吾wú我,我的~友。 吾yú 1.见"吾吾"。 2.通"虞"。兽名用字。 3.通"虞"。见"吾丘"。 4.通"鱼"。参见"吾山"。 吾yá 1.见"吾子"。 2.地名用字。

:与 (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與”,从与,从舁(鉹??),共同抬起,与,给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同本义 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又 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赠与(赠给);交与(交给);与人方便;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 与(與)yǔ ⒈跟,同,和~众不同。~虎谋皮。我~你们一道走。 ⒉给,授予交~。送~。赠~。 ⒊交往,友好彼此相~。不欺其~(其与指结交好的国家)。 ⒋赞许,帮助朝过夕改,君子~之。君不~胜者,而~不胜者。 ⒌ 与(與)yú同"欤"。 与(與)yù参加,参预~会。参~。~闻(亲自听到。参与其事且得知内情)。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君,尊也。--《说文》 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 君jūn ⒈〈古〉指帝王,诸侯~主。国~。 ⒉封建时代的一种封号春申~。长安~。 ⒊敬词李~。诸~。 ⒋

:游 (形声) 同本义 游,旌旗之流也。--《说文》 为下国缀旒。--《诗·长发》 韖厉游缨,昭其数也。--《左传·桓公十二年》 江河的一段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秦风》 又如上游;下游;中游 鸟媒,猎人驯养用以招引野鸟的家鸟 恐吾游之晏起,虑原禽之罕至。--《文选·潘岳·射雉赋》 古水名 姓 游 人或动物在水里浮行或潜泳 其父善游。--《吕氏春秋·察今》 子岂遽善游。 鱼游于 游yóu ⒈在水里行动,在水上漂浮,泛指游泳~鱼。泳之~之。畅~长江。 ⒉河流的一段上~。中~。 ⒊流动,不固定~人。~牧。~击队。 ⒋闲逛,从容的行走~园。~览。~玩。 ⒌远行,旅行~历。远~。外~。旅~。 ⒍交际,交往~说。交~。 ⒎纵,放纵~荡。~恣。 ⒏捕捉鸟时,用于引诱同类鸟的鸟鸟~子。 ⒐ ⒑ ⒒有关陆地上活动的,"游"与"? 游liú 1.古代旌旗上的飘带。

:嫌 (形声。从女,兼声。本义疑惑,怀疑而有可能性) 同本义 嫌,一曰疑也。--《说文》 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也。--《礼记·曲礼上》 使民无嫌。--《礼记·坊记》 岂敢有嫌哉?--《吴越春秋》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李白《长干行》 卿决疑讼,狱定嫌罪。--《论衡·案书》 又如嫌间(因彼此猜疑而产生恶感);嫌微(犹嫌疑) 避忌 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公羊传》 又如嫌难(因有避忌而为难) 厌恶 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嫌择(嫌弃 嫌xián ⒈疑惑,疑忌~疑。~猜。~忌。避~。 ⒉厌恶,不满意讨~。~贵。~多。 ⒊仇怨,仇恨~隙。仇~。

:疏 (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同本义 疏,通也。--《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痚,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 疏为川谷,以导其气。--《国语·周语》。注通也。” 禹疏九河。--《孟子·滕文公上》 疏为川渎、沟洫、陂池。--《柳宗元《天说》 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史记·河渠书赞》 又如疏决(疏浚;开通);疏漏(漏水);疏源(疏通水源);疏瀹(疏浚,疏通);疏辟(疏通开浚);疏涤(疏浚清理;疏通清除);疏治(疏通治理);疏凿(打通阻塞 疏shū ⒈去掉阻塞,使畅通~通。~导。~河道。 ⒉分,分散~队。~散。 ⒊稀,不密稀~。~星。~落。 ⒋不亲密~远。 ⒌粗~食。 ⒍粗心,不周密~忽。~漏。 ⒎不熟悉生~。 ⒏空虚,不实空~。才~学浅。 ⒐注释古文并对前人的注释加以引申或说明~证。注~。 ⒑分条陈述。旧时又指给皇帝的奏议奏~。 疏shù 1.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 2.奏章。 3.指上奏章。 4.指阐释经书及其旧注的文字。 5.引申为阐释。 6.指书信。 7.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祈祷文。 8.旧时募 化用的簿册。 9.指捐款。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嫌 (形声。从女,兼声。本义疑惑,怀疑而有可能性) 同本义 嫌,一曰疑也。--《说文》 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也。--《礼记·曲礼上》 使民无嫌。--《礼记·坊记》 岂敢有嫌哉?--《吴越春秋》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李白《长干行》 卿决疑讼,狱定嫌罪。--《论衡·案书》 又如嫌间(因彼此猜疑而产生恶感);嫌微(犹嫌疑) 避忌 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公羊传》 又如嫌难(因有避忌而为难) 厌恶 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嫌择(嫌弃 嫌xián ⒈疑惑,疑忌~疑。~猜。~忌。避~。 ⒉厌恶,不满意讨~。~贵。~多。 ⒊仇怨,仇恨~隙。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