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Q 齐天乐·萤

齐天乐·萤

更新时间:2024-06-03 06:55:01


诗人: 王沂孙
标题: 齐天乐·萤
内容: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练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楼阴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何人为省?但隔水余晖,傍林残影。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宋代·王沂孙《齐天乐·萤》
翻译: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练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
萤火虫刚从池塘里的草变化而来,便散发出微绿灯光相逐而飞。薄扇扑向萤火虫,萤火虫如流星般飞走了,如同承露盘中的露珠般闪烁,又如同秋天原野上的零落的磷火一般。萤火虫暗暗靠近读书之人。记起以前萤火虫穿过柳枝,感受强烈似凉风袭来,飞过荷塘划破了荷塘暮色。这般美景使我耽误了读书大业,对着翠囊空叹即使没有耽误,功成名就之梦亦无凭准。

楼阴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何人为省?但隔水余晖,傍林残影。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
几只萤火虫飞过楼阴,倚靠在阑干上的人还没有去睡,想起曾经的幽恨。汉代的宫苑长满苔藓,秦朝的帝陵满地落叶,千年的凄凉不尽。何人能够理解?还好有隔着水的,穿梭林间的萤火虫陪伴。已经感觉凄凉萧瑟,哪堪这秋天的夜晚还很长。

参考资料:

1、高献红.王沂孙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店,2006:119-127
注释:

碧痕¹初化池塘草,荧(yíng)²野光³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lín)。练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míng)¹⁰。误我残编¹¹,翠囊(náng)¹²空叹梦无准。
齐天乐:词牌名,姜夔词注“黄钟宫”。双调一百二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萤:即萤火虫。¹碧痕:指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为腐草所化。²荧荧:微光闪烁的样子。³野光:指萤夜间所发出的微绿色光。⁴相趁:指萤相逐而飞。⁵星流:形容萤飞如流星。⁶盘明露滴:此以承露盘中露珠滴滴闪烁喻萤。⁷磷:俗称鬼火,实为动物骨骸中所含磷氧化时发出的淡绿色光芒。⁸练裳暗近:即“暗近练裳”,指萤在暗中飞近读书之人。练裳:素色罗衣,代指着衣之人。⁹度荷:飞过荷塘。¹⁰分暝:划开夜色。¹¹残编:指读书太用功而把书翻烂。编,书籍,文章。¹²翠囊,因囊内盛有萤火虫而成青绿色。

楼阴时过数点,倚阑(lán)¹未睡,曾赋幽恨。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何人为省(xǐng)²?但隔水余晖(huī),傍林残影。已觉萧疏³,更堪秋夜永!
¹倚阑人:词人自谓。²省:懂得,理解,有反省之义。³萧疏:萧条冷落。⁴更堪:岂堪,哪堪。

参考资料:

1、高献红.王沂孙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店,2006:119-127
赏析: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练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
楼阴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何人为省?但隔水余晖,傍林残影。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

  此首咏萤名作,以其赋物工致妥帖且深寄亡国之恨,颇为诸家笺评者称美。

  词的上片,以“萤”起笔,写萤的初生情境与情状,暗蕴词人对身世的慨叹。古入以为萤为腐草所化,“初化池塘草”,既据此说,又不拘泥于旧意,换“腐草”为“池塘草”,状写萤之初生环境,使人顿生池塘生春草之感。“碧痕”似一弯春草,又似初生绿萤,既状初生之草,又写初化之萤,萤草两碧,意象新颖秀美。且“碧痕”二字,冠于篇首,突出其强烈的视角色相之美,辅之以池塘春草温馨情境的渲染,延用“化”字的神态之妙,复加“初”字,遂将腐草所化的凡俗之萤描画得鲜活动人。次句“荧荧野光相趁”,描摹初化后的成萤飘忽原野荧光闪烁的情态。潘岳《萤火赋》云:“熠熠荧荧,若丹英之照葩。”“荧荧”二字,词人借其意义,言萤光之美;且此处更着以“野光相趁”,以“野”写光,视界扩大,并为“相趁”作铺垫。“相趁”二字,以人写物,言萤飞行原野,相互追逐,嬉戏无忧,细节选取真切,笔意明快传神,将小小生灵出落得活泼娇媚,可近可亲。此起首两句,既擒住题旨,又以光色点染意象,时空烘托情境,二者相融相生,颇切合萤之物象特征,又深蕴词人对萤之怜惜情感。同时,其词情笔意,又为后文写人事悲慨作张本。

  接下来数句,场景多而转换快,词意逐层加深,皆承“野光相趁”而来,前三句,就萤的飞行,展开想像,切入人的时空。“扇薄星流”,化用杜牧“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句意,言萤光随宫女的轻罗小扇如星光般流动翻飞。“盘明露滴”,借用汉武帝铸铜托盘承露的典故,以盘中滴滴露光喻萤光闪烁。骆宾王《萤火赋》中有“知战场之飞磷”之句,王充《论衡》又有“人之兵死也,世言其血为磷”之语,“秋原飞磷”即囊括其意,写飞萤如同磷光鬼火般幽幻明灭。经此三层刻画,流萤之形象更为丰富多彩。且此三句当中,随萤之飞行时空忽而天街,忽而宫苑,又忽而战场,其中人物亦随之忽而宫女扑萤嬉戏,忽而汉武帝老迈气露,忽而兵士战死沙场,不仅词境由月凉秋爽变为阴霾森森,意象也由轻柔优美转为凄苦惨烈。凡此种种,又以“零落”二字点染,字里行间,隐隐流淌着盛衰兴亡的深沉悲慨,从而也直接引发了下文词人自伤身世的感叹。

  “练裳暗近”一句化用杜甫《见萤光》诗“巫山秋夜萤光飞,疏帘巧人坐入衣”及《萤火》诗“时能点客衣”之意,写萤暗自飞近读书之人。紧接着“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二句,追忆飞萤暗夜飞行的具体情形。此二句描绘,对仗工稳,错综有致,笔含情韵,且于句前以“记”字领起,既追上文萤飞,又收束想像,直接切入词人自身,诸多美景,已成记忆,记得深刻只能徒增眼前之怅惘。“误我”二句是词人对自身现实境遇的无限哀叹。《晋书》载车胤好学,囊萤夜读,后成就功名。词人一改俗套,反用其事说明自己纵使如车胤苦读诗书,志高博学,而功业成就之梦亦无凭准,难以实现,只落得个自误而已。

  下片笔归写宋亡之现实,深寄了词人亡国遗民之恨。“楼阴”三句叙写词人见萤生恨,人萤并写,情随境转。接下来“汉苑飘苔”三句深蕴着无限凄楚的“幽恨”。刘禹锡《秋萤引》诗云:“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夜空寂寥金气净,千门九陌飞悠扬。”言说当年汉陵秦苑,已变为苍凉废墟,冷寂之夜,惟有几点萤光飞来荡去,令人顿生千古兴衰之叹。此词三句显然本于此诗,但又不尽同于其诗,它不是一般感叹兴衰无常的泛泛咏史,也不是寻常穷达际遇的习惯叹婉。词人面对的是更为惨痛的历史巨变,他亲眼目睹了异族入侵,血洗中原,临安陷落,崖山败亡,词中这“汉苑秦陵”,加之以飘苔坠叶、点点萤光与漫漫长夜,正是宋亡之景的真切写照。其间深蕴的家国仇民族恨,也正是其“幽恨”所在。国破家亡,让词人不由得发出“千古凄凉不尽”的无限悲慨。

  行文至此,似乎已然明了“幽恨”者为何,也自然为词人心灵痛楚而深切感动。但这尚不是词人“幽恨”的全部内涵,随着词人“何人为省”的一声突发诘问,“但隔水馀辉,傍林残影”,使其“幽恨”再翻一层波澜。“何人为省”,一是因其遗民之独特痛楚,至厚至深,难以为人理解;再则因势利人生,仓皇乱世,无人关心词人之“幽恨”。对词人而言,所幸者竟有这小小萤火“隔水”,“傍林”时时伴随,并以其“余晖”、“残影”,烛照我心,于史于人作一见证;所不幸者亦只有此小小萤火为词人知己。这声声诘问,重重“幽恨”,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限感慨,“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二句,以秋萤备感萧疏不堪、秋夜漫长寒冷难以忍受煎熬,暗寓词人之艰难处境。国灭家亡,秋夜漫漫,不见光明,前路茫茫,乱梦无准。结拍二句,上句总束前文“凄凉”景象,下句极写眼前悲怆心境,翻转作结,推进一层。其词笔命意,衰飒沉郁,细细味之,催人泪下。 

  王沂孙此词,咏萤而不滞于萤,拟人写萤,借萤托意,将萤之声情意志同词人今昔殊变的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又兼词人大量化用典事,如同水中着盐,典化人篇,情词并茂,自然浑厚。基于此,词人寓时事家国幽恨与身世哀感于其中,使物、我,家国三者融为一体,萤、景、情诸层浑化无迹。无怪乎戈载《七家词选》评王沂孙之词有语云:“运意高远,吐韵妍和。”以此观之,可谓知人知言。

参考资料:

1、高献红.王沂孙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店,2006:119-127
2、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227-2228
创作背景  据詹安泰考证,词中“汉苑飘苔”三句是指元世祖命人建佛塔于宋故宫之事,此事发生于至元十四年(1277年),则此词应作于这年之后。“荧荧野光相趁”一句应是指宋故宫荒凉不堪,结合“零落秋原飞磷”一句,此词应为王沂孙借咏萤以抒亡国之“幽恨”。 参考资料:完善1、高献红.王沂孙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店,2006:119-127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萤火虫刚从池塘里的草变化而来,便散发出微绿灯光相逐而飞。薄扇扑向萤火虫,萤火虫如流星般飞走了,如同承露盘中的露珠般闪烁,又如同秋天原野上的零落的磷火一般。萤火虫暗暗靠近读书之人。记起以前萤火虫穿过柳枝,感受强烈似凉风袭来,飞过荷塘划破了荷塘暮色。这般美景使我耽误了读书大业,对着翠囊空叹即使没有耽误,功成名就之梦亦无凭准。
几只萤火虫飞过楼阴,倚靠在阑干上的人还没有去睡,想起曾经的幽恨。汉代的宫苑长满苔藓,秦朝的帝陵满地落叶,千年的凄凉不尽。何人能够理解?还好有隔着水的,穿梭林间的萤火虫陪伴。已经感觉凄凉萧瑟,哪堪这秋天的夜晚还很长。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词注“黄钟宫”。双调一百二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萤:即萤火虫。
碧痕:指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为腐草所化。
荧荧:微光闪烁的样子。野光:指萤夜间所发出的微绿色光。相趁:指萤相逐而飞。
星流,形容萤飞如流星。
盘明露滴:此以承露盘中露珠滴滴闪烁喻萤。
磷:俗称鬼火,实为动物骨骸中所含磷氧化时发出的淡绿色光芒。
练裳暗近:即“暗近练裳”,指萤在暗中飞近读书之人。练裳:素色罗衣,代指着衣之人。
度荷:飞过荷塘。分暝:划开夜色。
残编:指读书太用功而把书翻烂。编,书籍,文章。翠囊,因囊内盛有萤火虫而成青绿色。
倚阑人:词人自谓。
省(xǐng):懂得,理解,有反省之义。
萧疏:萧条冷落。
更堪:岂堪,哪堪。

参考资料:

1、高献红.王沂孙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店,2006:119-127

赏析

  此首咏萤名作,以其赋物工致妥帖且深寄亡国之恨,颇为诸家笺评者称美。

  词的上片,以“萤”起笔,写萤的初生情境与情状,暗蕴词人对身世的慨叹。古入以为萤为腐草所化,“初化池塘草”,既据此说,又不拘泥于旧意,换“腐草”为“池塘草”,状写萤之初生环境,使人顿生池塘生春草之感。“碧痕”似一弯春草,又似初生绿萤,既状初生之草,又写初化之萤,萤草两碧,意象新颖秀美。且“碧痕”二字,冠于篇首,突出其强烈的视角色相之美,辅之以池塘春草温馨情境的渲染,延用“化”字的神态之妙,复加“初”字,遂将腐草所化的凡俗之萤描画得鲜活动人。次句“荧荧野光相趁”,描摹初化后的成萤飘忽原野荧光闪烁的情态。《萤火赋》云:“熠熠荧荧,若丹英之照葩。”“荧荧”二字,词人借其意义,言萤光之美;且此处更着以“野光相趁”,以“野”写光,视界扩大,并为“相趁”作铺垫。“相趁”二字,以人写物,言萤飞行原野,相互追逐,嬉戏无忧,细节选取真切,笔意明快传神,将小小生灵出落得活泼娇媚,可近可亲。此起首两句,既擒住题旨,又以光色点染意象,时空烘托情境,二者相融相生,颇切合萤之物象特征,又深蕴词人对萤之怜惜情感。同时,其词情笔意,又为后文写人事悲慨作张本。

  接下来数句,场景多而转换快,词意逐层加深,皆承“野光相趁”而来,前三句,就萤的飞行,展开想像,切入人的时空。“扇薄星流”,化用“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句意,言萤光随宫女的轻罗小扇如星光般流动翻飞。“盘明露滴”,借用汉武帝铸铜托盘承露的典故,以盘中滴滴露光喻萤光闪烁。《萤火赋》中有“知战场之飞磷”之句,《论衡》又有“人之兵死也,世言其血为磷”之语,“秋原飞磷”即囊括其意,写飞萤如同磷光鬼火般幽幻明灭。经此三层刻画,流萤之形象更为丰富多彩。且此三句当中,随萤之飞行时空忽而天街,忽而宫苑,又忽而战场,其中人物亦随之忽而宫女扑萤嬉戏,忽而汉武帝老迈气露,忽而兵士战死沙场,不仅词境由月凉秋爽变为阴霾森森,意象也由轻柔优美转为凄苦惨烈。凡此种种,又以“零落”二字点染,字里行间,隐隐流淌着盛衰兴亡的深沉悲慨,从而也直接引发了下文词人自伤身世的感叹。

  “练裳暗近”一句化用《见萤光》诗“巫山秋夜萤光飞,疏帘巧人坐入衣”及《萤火》诗“时能点客衣”之意,写萤暗自飞近读书之人。紧接着“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二句,追忆飞萤暗夜飞行的具体情形。此二句描绘,对仗工稳,错综有致,笔含情韵,且于句前以“记”字领起,既追上文萤飞,又收束想像,直接切入词人自身,诸多美景,已成记忆,记得深刻只能徒增眼前之怅惘。“误我”二句是词人对自身现实境遇的无限哀叹。《晋书》载车胤好学,囊萤夜读,后成就功名。词人一改俗套,反用其事说明自己纵使如车胤苦读诗书,志高博学,而功业成就之梦亦无凭准,难以实现,只落得个自误而已。

  下片笔归写宋亡之现实,深寄了词人亡国遗民之恨。“楼阴”三句叙写词人见萤生恨,人萤并写,情随境转。接下来“汉苑飘苔”三句深蕴着无限凄楚的“幽恨”。《秋萤引》诗云:“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夜空寂寥金气净,千门九陌飞悠扬。”言说当年汉陵秦苑,已变为苍凉废墟,冷寂之夜,惟有几点萤光飞来荡去,令人顿生千古兴衰之叹。此词三句显然本于此诗,但又不尽同于其诗,它不是一般感叹兴衰无常的泛泛咏史,也不是寻常穷达际遇的习惯叹婉。词人面对的是更为惨痛的历史巨变,他亲眼目睹了异族入侵,血洗中原,临安陷落,崖山败亡,词中这“汉苑秦陵”,加之以飘苔坠叶、点点萤光与漫漫长夜,正是宋亡之景的真切写照。其间深蕴的家国仇民族恨,也正是其“幽恨”所在。国破家亡,让词人不由得发出“千古凄凉不尽”的无限悲慨。

  行文至此,似乎已然明了“幽恨”者为何,也自然为词人心灵痛楚而深切感动。但这尚不是词人“幽恨”的全部内涵,随着词人“何人为省”的一声突发诘问,“但隔水馀辉,傍林残影”,使其“幽恨”再翻一层波澜。“何人为省”,一是因其遗民之独特痛楚,至厚至深,难以为人理解;再则因势利人生,仓皇乱世,无人关心词人之“幽恨”。对词人而言,所幸者竟有这小小萤火“隔水”,“傍林”时时伴随,并以其“余晖”、“残影”,烛照我心,于史于人作一见证;所不幸者亦只有此小小萤火为词人知己。这声声诘问,重重“幽恨”,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限感慨,“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二句,以秋萤备感萧疏不堪、秋夜漫长寒冷难以忍受煎熬,暗寓词人之艰难处境。国灭家亡,秋夜漫漫,不见光明,前路茫茫,乱梦无准。结拍二句,上句总束前文“凄凉”景象,下句极写眼前悲怆心境,翻转作结,推进一层。其词笔命意,衰飒沉郁,细细味之,催人泪下。 

  此词,咏萤而不滞于萤,拟人写萤,借萤托意,将萤之声情意志同词人今昔殊变的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又兼词人大量化用典事,如同水中着盐,典化人篇,情词并茂,自然浑厚。基于此,词人寓时事家国幽恨与身世哀感于其中,使物、我,家国三者融为一体,萤、景、情诸层浑化无迹。无怪乎戈载《七家词选》评王沂孙之词有语云:“运意高远,吐韵妍和。”以此观之,可谓知人知言。

参考资料:

1、高献红.王沂孙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店,2006:119-127
2、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227-2228
释意: :碧 (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 同本义 碧,石之青美者。--《说文》 高山,其下多青碧。--《山海经·西山经》 又 章峨之山多瑶碧。 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淮南子·地形》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汉书·司马相如传》 又如碧卢(像玉的美石);碧箫(用碧玉制的箫);碧玉椽(用碧玉做的椽子) 指代绿水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一碧万顷。--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碧泱泱(水流澄绿深广的样子);碧流(绿水);碧漪(清澈的水波。泛指 碧 bì ①青玉。 ②青绿色蓝天~草。 【碧空】淡蓝色的天空~万里。 【碧落】天空。 【碧血丹心】称颂为正义事业流血牺牲的志士。碧血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痕〈名〉 (形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艮声。本义疮伤痊愈后留下的疤) 同本义 痕,胝瘢也。--《说文》 创瘢曰痕。--《通俗文》 又如痕瑕(褊,斑点);痕挞(伤痕);痕瘕(疤痕。比喻曾犯过罪);伤痕 泛指痕迹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贾岛《江亭晚望》 苔痕上阶绿。--唐·刘禹锡《陋室铭》 空余泪痕。--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痕垢(污垢);痕印(痕迹;烙印);痕沫(水沫的痕迹);痕秽(污秽的痕迹);痕影(痕迹) 影子。特指阴影 痕hén疤,斑迹,迹印~迹。瘢~。泪~。墨~。

:初〈名〉 (会意。从刀,从衣∠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本原 欲知

:化〈动〉 (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 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荀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 和故百物化焉。--《礼记·乐记》 若欲其化也。--《周礼·柞氏》。注犹生也。” 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荀子·正名》。注化者改旧形之名。” 胜败若化。--《国语·晋语》。注言转化无常也。” 因时而化。--《吕氏 化huà ⒈改变大变~。感~人。蛹~为蛾。~为乌有。顽固不~。 ⒉融解雪~了。 ⒊消除,消食~痰清热。~食消积。 ⒋大自然的功能造~。 ⒌僧、道祈求布施~缘的。去~斋。 ⒍烧火~。 ⒎习俗,风气风~(也指物体被风腐蚀)。 ⒏放于名词或形容词后,〈表〉变成或使成为某种性质或状态绿~。革命~。科学~。现代~。工业~。 ⒐《化学》的简称数理~。 ⒑ ⒒ ⒓ ⒔也作"花"。用掉,耗费~时间。莫乱~钱。 化huā 1.用掉;消耗。 2.见"化子"。 3.见"化化"。 化é 1.见"化言"。

:池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水塘 池,停水曰池。--《广韵》 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中文大辞典》 池之竭矣。--《诗·大雅·召》 或饮于池。--《诗·小雅·无羊》 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 掌沟渎浍池之禁。--《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 囿有林池。--《国语·周语》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又如游泳池;池苑(池林园。有池水与林木的地方);池阁(位于池畔的楼 池 chí ①池塘养鱼~。 ②旁边高中间低的地方舞~。 ③旧指剧场正厅的前部~座。 ④护城河城~。 ⑤姓。 池chí ⒈水塘(多指人工挖的)~塘。~沼。鱼~子。游泳~。 ⒉像池的,周边高中间凹的砚~。乐~。花~。便~。 ⒊护城河城~。城门失火,殃及~鱼。

:塘〈名〉 (形声。从土,唐声。本义堤岸) 同本义 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登池上楼》 又如塘岸(堤岸);塘埝,塘埭(塘坝);塘堰(小型蓄水工程。现指塘坝);塘坟(近海盐区无山地,盐民死后在海堤下掘一缺口将棺材埋入);塘丁税(水利税) 方形水池 下者飘转沉塘坳。--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 如塘池(池塘);泥塘(烂泥淤积的洼地);苇塘;塘坳(池塘;低洼地);塘泥 小坑 塘táng ⒈堤岸,堤防堤~。~。 ⒉水池池~∩~。鱼~。 ⒊浴池澡~。

:草 (形声。从苃,早声。小篆苃,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 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苃,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荧 (会意。从焱冂。焱,火花。冂,远方的边界∠起来表示远处的火花,光微弱。本义光微弱的样子) 同本义 荧,屋下灯烛之光。--《说文》 荧荧,光也。--《广雅》 鬼火兮荧荧。--《楚辞·王逸·九思·哀岁》 琳珉青荧。--《后汉书·班固传》 又如荧烛(微弱的烛光);荧然(光微弱的样子);荧燎(微光);荧耀(微光);荧华(闪烁的亮光);荧煌(辉煌);荧晔(光明的样子);荧灿(明亮) 荧 萤火 腐草为荧。--《礼记·月令》 夜步逐荧光。--《后汉书·灵帝记》 荧 眩惑 荧(熒)yíng ⒈微弱的光亮。 ⒉使人目眩。 ⒊ ①火星。 ②迷惑~惑人心。 ⒋ 荧xíng 1.水名。故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 荧jiǒng 1.药草名。

:荧 (会意。从焱冂。焱,火花。冂,远方的边界∠起来表示远处的火花,光微弱。本义光微弱的样子) 同本义 荧,屋下灯烛之光。--《说文》 荧荧,光也。--《广雅》 鬼火兮荧荧。--《楚辞·王逸·九思·哀岁》 琳珉青荧。--《后汉书·班固传》 又如荧烛(微弱的烛光);荧然(光微弱的样子);荧燎(微光);荧耀(微光);荧华(闪烁的亮光);荧煌(辉煌);荧晔(光明的样子);荧灿(明亮) 荧 萤火 腐草为荧。--《礼记·月令》 夜步逐荧光。--《后汉书·灵帝记》 荧 眩惑 荧(熒)yíng ⒈微弱的光亮。 ⒉使人目眩。 ⒊ ①火星。 ②迷惑~惑人心。 ⒋ 荧xíng 1.水名。故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 荧jiǒng 1.药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