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P 陪通守李丈出郊

陪通守李丈出郊

更新时间:2024-05-20 16:44:01


诗人: 喻良能
标题: 陪通守李丈出郊
内容: 出郭旌旗及晓晴,朔风凛凛水泠泠。堵墙野老瞻泥轼,冠剑长松拂屏星。破腊梅花强半白,先春草色未多青。经行肯为游观美,王事驰驱不敢宁。
拼音: chū guō jīng qí jí xiǎo qíng, shuò fēng lǐn lǐn shuǐ líng líng.
出郭旌旗及晓晴,朔风凛凛水泠泠。
dǔ qiáng yě lǎo zhān ní shì, guān jiàn cháng sōng fú píng xīng.
堵墙野老瞻泥轼,冠剑长松拂屏星。
pò là méi huā qiáng bàn bái, xiān chūn cǎo sè wèi duō qīng.
破腊梅花强半白,先春草色未多青。
jīng xíng kěn wèi yóu guān měi, wáng shì chí qū bù gǎn níng.
经行肯为游观美,王事驰驱不敢宁。
释意: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

:郭 (形声。从邑,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同本义。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郭,外城也。--《说文》 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公孙丑下》 门闭,因逾郭而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又如郭围(外城边沿);郭术(城墙和道路);郭郛(外城) 泛指城市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郭guō ⒈城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东~。三里之城,七里之~。 ⒉物体的四周周~。 郭guó 1.古国名。周诸侯国。故地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亦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

:旌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同本义 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 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 建旌提鼓。--《国语·吴语》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古代旗的总称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又如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到消息。”╠ 旌jīng ⒈〈古〉用五色羽毛装饰的一种旗子建~提鼓。又是旗子的通称~旗招展。 ⒉表扬以~其美(美美德)。 ⒊

:旗〈名〉 同本义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说文》 熊虎曰旗。--《广雅》 师都建旗。--《周礼·春官》 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周礼·司常》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泛指各种旗帜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以为旗章。--《礼记·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又如旗纛(古代军队和仪仗队用的大旗);旗牌(担任传递号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枪棒等武艺的架式、门户);旗头(旗手);旗麾(将旗) 表识,标志 旗qí ⒈用布、绸、纸等做成的标帜,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子。军~。国~。升~。 ⒉清代初期将满族军队和成员编为八旗◇又增编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凡在旗籍的人统称"旗人"。又特指满族的~袍。~装。 ⒊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的一级,相当于县。

: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同本义 及,逮也。--《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來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 至,达到 及,至也。--《广雅》 及期。--《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見也。--《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及jí ⒈到,至,达到自古~今。由此~彼。〈引〉牵扯波~。涉~。邪行不~于己。 ⒉赶上,追上还来得~。赶不~了。 ⒊乘,趁着~时。~早出发。 ⒋如,比得上我不~她。 ⒌连词⊥、与、跟报、刊、杂志~其它出版物。我、你~几个同班同学一道去公园。

:晓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晓,明也。--《说文》 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淮南子·俶真》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白居易《卖炭翁》 晓看红湿处。--唐·杜甫《春夜喜雨》 晓当尽戮之。--《资治通鉴·唐纪》 梳晓鬟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又如破晓(刚亮);拂晓(天快亮);晓雾;晓舌(鸟拂晓叫);晓暝(天将亮的时候);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日夜);晓天,晓色(拂晓时的天色);晓月,晓魄(拂晓残 月) 清晨 晓光浮 晓(曉)xiǎo ⒈天亮拂~。天~。 ⒉知道,明白~得。家喻户~。 ⒊告知~以利弊。

:晴 (形声。从日,青声。青古指蓝色,也有表意作用。《说文》作夝”。意思是夜间(夕)雨止,出现星星。本义雨止无云,天气晴朗) 同本义 夝,雨而夜除星见也。从夕,生声。夜曰夕生。--《说文》 夝,雨止无云也。--《苍颉篇》 天,夝而见景星。--《汉书·天文志》 微雨新晴,六合清朗。--潘岳《闲居赋》 晴川历历汉阳树。--唐·崔颢《黄鹤楼》诗 冬夏晴雨。--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为晴雪所洗。--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放晴(阴雨后转晴);晴川(晴天下的江面);晴日( 晴qíng天空无云或云量很少,跟"阴"相对~天。雨过天~。

:朔 (会意。从月,从屰,屰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同本义 朔,月一日始苏也。--《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 朔,月初之名也。--《释名》 月言朔。--《白虎通·四时篇》 朔月奠。--《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 朔月辛卯。--《诗·小雅·十月之交》 初,藄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又如朔参官(能在朔日朝参的官员);朔望之礼(指初一、十五到祀堂 朔shuò ⒈夏历每月初一十月~。初一谓之~。 ⒉北~方。~风吹。

:风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同本义 飈,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鴓(飈)?--《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风(飈) fēng ⒈流动着的空气,多是大致与地面平行东~。龙卷~。刮~下雨。~向。~速。〈引〉像风那样快或普遍流行的~靡一时。 ⒉借风力吹干的~肉。 ⒊消息闻~而动。 ⒋表露在外的景象、品格、气概、才华、态度等~景。~格。~骨。作~。~华。~骚。 【风雅】风度文雅。 【风度】有一定特色的姿态和言谈举止。 【风采】(也写作"丰采")风度神采。 【风姿】(也写作"丰姿")风度姿态。 ⒌没有确实根据的~闻。~言~语。 ⒍习俗,流行的爱好或习惯~俗。世~。学~。移~易俗。勤俭成~。 ⒎〈古〉称歌谣,民歌采~。国~。 ⒏用于病名麻~。抽~。 ⒐ 【风险】风浪危险。〈喻〉事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波折险阻不怕担~险。 ⒑ 【风头】 ①形势的发展或有关个人利害的情势看准~头行事。 ②当众表现自己她爱出~头。 ⒒ 【风化】 ①风俗教化莫伤~化。 ②地质学上指岩石因长期遭受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等而分解崩溃。 ③化学上指结晶体在空气中失掉结晶水,因而失去结晶形状的现象。 ⒓ 【风流】 ①杰出的,业绩、才华出众的千古~流人物。 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流倜傥。 ③像风一样流失。〈喻〉原来常聚的人,现今分散各地~流云散。 ④旧指士大夫所谓的风雅,也指乱搞男女关系~流罪过。 ⒔〈古〉通 "讽"。劝告,讽刺。 风fèng 1.刮风;吹。 2.被风吹,受风。 3.引申为乘凉。 4.教育,感化。 5.显扬,表彰。 风fěng 1.劝谏;讽谏。 2.泛指劝说。 3.讽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