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M 木犀花下待陈秉常

木犀花下待陈秉常

更新时间:2024-06-03 04:13:33


诗人: 陈献章
标题: 木犀花下待陈秉常
内容: 常疑楚客餐秋菊,不信唐人醉牡丹。何处木犀香可爱,须君曾到玉台山。——明代·陈献章《木犀花下待陈秉常》
释意: :常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同本义 纪于太常。--《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裙子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常,下裙也。--《说文》。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规则,规律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又如常古(旧法,常法);常故(旧例;常例);常式(法式)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常 cháng ①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②不变的;永久的~数。 ③时常;常常~来~往。 ④姓。 【常备不懈】时刻有所准备,丝毫不松懈。 【常备军】国家平时经常保持的正规军队。 【常规能源】广泛使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又称传统能源。 【常规战争】用常规武器进行的战争(区别于核战争)。 【常轨】正常的、平常的方法或途径。 【常量】考察过程中保持不变或只能取一个数值的量叫常量。如等速运动中的速度。 【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湿润地区植被类型。乔木层多为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树种。在我国分布于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 【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 【常数】固定不变的数值,如圆周率π。 【常数列】每一项都相等的数列,如1,1,1,…。 【常数项】在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4x-5,-5是常数项。 【常数项矩阵】参见【线性方程组】。 【常微分方程】数学的一门分科,研究常微分方程的解法及解的性质。主要有定性理论、稳定性理论、解析理论等部分。 【常温动物】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小,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鸟类、哺乳类是常温动物。又称温血动物、恒温动物。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 【常用对数表】数学用表之一,供查找常用对数之用,列有正实数的常用对数的尾数数值。又叫常用对数的尾数表。简称对数表。 常cháng ⒈随时,时时时~。经~。~ ~在一起工作。 ⒉永久的,固定的~绿。~在。松柏~青。 ⒊规律,准则天行有~。 ⒋普通,一般通~。平~。反~。~识。~态。寻~。 ⒌〈古〉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 ⒍〈古〉通"尝"。曾经。 ⒎

:疑 (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同本义 疑,惑也。--《说文》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时至而疑。--《周书·王佩》 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 自疑身外。--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疑思(疑虑);疑影(怀疑;疑团);疑猜(怀疑猜测);疑龊(疑惑);疑狐(怀疑;狐疑);疑念(因怀疑而思索 疑yí ⒈猜忌,不信~惑。~心。怀~。猜~。见~。~神~鬼。半信半~。 ⒉不分明,难于断定、难于解决的~问。~难。~案。 ⒊犹豫不决~行无成。~事无功。 疑níng 1.安定;止息。 2.凝聚;集结。亦指集结的部队。

:楚〈名〉 (形声。从林,疋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同本义 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 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 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 夏楚二物。--《礼记·学记》 楚扑长如筩。--《仪礼·乡射礼》 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 周朝时国名 楚 chǔ ①痛苦苦~。 ②周朝国名。 ③五代时十国之一。 ④指湖北和湖南。特指湖北。 ⑤姓。 【楚才晋用】楚国的人才被晋国使用。比喻人才外流。 【楚辞】 ①西汉刘向汇集的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的辞赋总集。 ②战国时楚国辞赋的统称,主要指屈原的作品。 【楚弓楚得】指虽然丢了东西,但得到者却仍是自己的人。比喻权利不外移。 【楚汉战争】刘邦战胜以项羽为首的西楚势力、重新统一中国的战争。前年,秦亡。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刘邦联合反项羽的地方势力,与项羽争霸于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 一带。前206年刘邦围攻项羽,项羽败退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身亡。刘邦统一中国,建立汉朝。 【楚囚对泣】原指封建士大夫在国破家亡的境况下,毫无办法,只能相对流泪◇用来形容颓丧悲观,振作不起来。 【楚庄王】(-前591)春秋时期国君。芈姓,名旅(又作吕、侣)。前613-前591年在位。曾整顿内政、兴修水利,用兵屡胜,国势大张,成为代晋而起的霸主。 楚chǔ ⒈荆,也叫"牡荆"。落叶灌木。花小淡紫色。鲜叶及果实可供药用。枝干坚韧,可供编织。 ⒉打人的荆条。〈引〉打。 ⒊清晰,整洁清~。 ⒋痛苦痛~。苦~。酸~。 ⒌周代诸侯国名。战国时期七雄之一。原先在今湖北、湖南,后来扩展到河南南部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省。 ⒍ ①茂盛的样子。 ②鲜明、华美的样子衣冠~ ~。

:客〈动〉 (形声。从宀,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客,寄也。--《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唐·李朝威《柳毅传》 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徐光启《甘薯疏序》 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白居易《雨夜有念》 又如客边(暂寓别人家里);客纲客纪(经常出门在外者的法度经验);客寄(寄居客地人家) 以客礼相待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又如客帐司(衙门中司接待的官员 客kè ⒈外来的人,请来的人,跟"主"相对~人。宾~。来~。会~。 ⒉〈古〉称寄食于贵族豪门并为他们服务的人门~。食~三千。 ⒊寄居在外的~籍。沿海~商。五载~蜀郡(载年。蜀四川)。 ⒋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服务的对象顾~是上帝。各位乘~。游~甚多。 ⒌为一定的目的奔走,从事其活动的人来了说~。是个侠~。 ⒍ ⒎量词。指按份供给的食品或饮料两~饭。三~饮料。 ⒏ ⒐ ⒑ ⒒ ⒓ ①指人的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观世界。 ②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从实际出发,不加个人成见的~观的看。

:餐 (形声。从食)声。本义吃) 同本义 餐,吞也。--《说文》 餐,食也。--《广雅》 相谒而餐。--《方言一》。注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魏风·伐檀》 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汉书·高帝纪》 又如进餐;会餐;野餐;就餐;聚餐;餐玉(吞食玉屑。古时认为服食玉屑可以延寿) 吞食 此甘餐毒药,戏猛兽之爪牙也。--汉·枚乘《七发》 餐 饮食,食物 令其裨将传餐。--《汉书·韩信传》 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 又如餐卫(指饮食调养);早中晚三 餐 cān ①吃会~。 ②饭食午~、中~。 ③量词。一顿饭叫一餐一日三~。 【餐风饮露】见【风餐露宿】。 【餐饮业】饮食业。 餐sūn 1.水泡饭;熟食。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 秋(秌)qiū ⒈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季。~天。 ⒉年千~伟业。 ⒊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⒋庄稼成熟的时期麦~时节。金~。 ⒌ ①指~收、~耕、~播。 ②三年。 ⒍ ⒎ ⒏ ⒐

:菊 (形声。从苃,匊声。本义植物名,通称菊花”) 同本义 采菊东篱下。--晋·陶渊明《饮酒诗》 松菊犹存。--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还束就菊花。--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爱莲说》 菊,花之隐逸者。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又如菊实(菊花的果实、种子);菊枕(菊花枕头);菊灯(菊花形状的灯笼);菊水(在河南省西南部。古作鞠水”,也叫菊潭。”) 姓。如菊部头(菊部。宋高宗时官中伶人 菊jú菊花,多年生草本,秋季开花,供观赏。种类很多,有的花可供药用或作饮料。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信,诚也。--《说文》 有诸已之谓信。--《孟子》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 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 信誓旦旦。--《诗·卫风·氓》 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三国演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则是 信xìn ⒈诚实,不欺骗~守。诚~。讲~用。言而有~。 ⒉确实,可靠,不怀疑~赖。可~。相~。~而有征。~誉第一。 ⒊敬慕,崇奉~仰。~奉。~徒。 ⒋消息,记号~息。报~。喜~儿。放~号枪。 ⒌凭据~物。印~。 ⒍函件书~。送~。介绍~。 ⒎随便~手拈来。闲庭~步。~口雌黄。 ⒏ ⒐〈古〉通"伸"。伸展。 信shēn 1.通"伸"。伸直,伸长。 2.通"伸"。伸张。 3.通"身"。见"信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