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J 蓟门

蓟门

更新时间:2024-05-19 05:33:34


诗人: 汪道昆
标题: 蓟门
内容: 汉使褰帷按塞过,渔阳老将近如何?千山斥堠材官急,万里亭鄣猛士多。大漠风鸣苍兕甲,层冰夜渡白狼河。江东子弟先锋在,乘月仍闻《子夜歌》。——明代·汪道昆《蓟门》
释意: :菡萏 (形声。从苃,函声。菡萏。本义荷花) 同本义 迨至菡萏成花。--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菡萏 汉(漢)hàn ⒈朝代名 ①汉朝(西汉、东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第一代君主是刘邦。 ②五代之一,又称"后汉",公元947-950年。第一代君主是刘知远。 ⒉男子,男人李老~。英雄好~。 ⒊银河,也叫银~或天~气冲霄~。 ⒋"汉语"的简称英~字典。 ⒌汉水,上流在陕西省,流到汉口入长江。 ⒍ ⒎

使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使,伶也。--《说文》。按,伶者,令也。 故君使其臣。--《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 派遣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汉·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 使shǐ ⒈命令,派遣,支配指~。差~。支~。~臂~指(身体支配胳膊,胳膊支配手指。〈喻〉指挥如意)。 ⒉叫,让,令~人振奋。迫~敌人投降。 ⒊用~力。这把刀好~。 ⒋纵任~性子。 ⒌假如,假若假~。 ⒍派往他国的外交人员~者。大~。特~。 ⒎

:褰〈名〉 (形声。从衣,寒省声。本义套裤) 同本义 褰,绔也。--《说文》 征褰与襦。--《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振养矜寡,衣之褰襦。--王安石《潭州新学并序》 褰 〈动〉 撩起 褰,褰衣。--《广韵》 暑无褰裳。--《礼记·曲礼上》 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后汉书·崔髎传》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郑风·褰裳》 揽辔褰帷。--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褰裳避之(提衣躲避,比喻不愿接近某些人或事,远避之);褰衣(提起衣服,揭起衣裳);褰裳(提起衣裳) 散开 自 褰qiān ⒈提起衣服~裳。 ⒉套裤~与襦(襦短袄)。

:帷 (形声。从巾,隹声。从巾,与丝织品有关。帷”是帷幕。本义围在四周的布幕) 同本义 帷,在旁曰帷。--《说文》 车帷裳。--《诗·卫风·氓》 蒲蒻蔺席帐帷幢。--《急就篇》 在旁曰帷,在上曰幕。--《说文通训定声》 即将女出帷中。--《史记·滑稽列传》 披帷西向立。--《史记·项羽本纪》 揽辔褰帷。--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帷薄(帐幔叫帷,竹簾叫薄。可供分隔内外之用);帷盖(车上的帷幕和顶盖);帷堂(丧礼所用的帷幕。设在堂上,以分隔内外);帷帏(犹帷幄。借指君主);帷幌(室内的帷幔) 帷 用幕 帷wéi ⒈围在四周的帐幕~帐。车~子。 ⒉

:按〈动〉 (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同本义 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说文》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项王按剑而跽曰。--《史记·项羽本记》 缇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如按电钮;按铃;按手印 控制;抑止 以按徂旅。--《诗·大雅·皇矣》 按强助弱。--《管子·霸言》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召类》 何不按兵束甲。--《资治通鉴》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当按兵不行。 按àn ⒈使用手指头压~电铃。~脉。 ⒉止住,搁下~兵不动。这件事先~下,以后再说。 ⒊依照~劳分配。~照制度办事。 ⒋(也写作"案")对文章或事物加以说明、评论或考核、考证~语。编者~。有~可查。

:塞 (会意兼形声。从土,塞声。塞同罅,空隙之义。本义阻隔;堵住) 同本义 塞,隔也。--《说文》 四塞世告至。--《礼记·名堂位》。注四塞,谓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 塞向墐户。--《诗·豳风》 从者塞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塞耳(堵住耳朵);塞绝(堵塞断绝);塞噎(阻塞,哽噎);塞话(使人生气的话);塞狗洞(把银钱花在无用的地方);塞除(堵塞并消除);塞井夷灶(填井平灶。谓 塞sāi ⒈堵,堵住堵~。把漏洞~住。 ⒉堵住器物口的东西瓶~儿。软木~子。 ⒊填装进去把衣服~进箱子里。 塞sài边境上的险要地方海防要~。守边备~。 塞sè ⒈(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堵,堵住堵~。闭~。阻~。闭目~耳。~责(工作敷衍,不负责任)。

:过 古国名 处浇于过,处豷于戈。--《左传·襄公四年》 姓,过国之后 过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唈声。本义走过,经过)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 过(過)guò ⒈经历,经历某个空间、时间、地点~去。经~。走~。度~。~节。~桥。~河。 ⒉进行某种处理~磅。~滤。~目。 ⒊超越,超出某种范围或限度胜~。太~分。莫~火。~于激动。刚刚~期。已~半数。 ⒋转移,传递,交往~户。~电。~从。 ⒌错误~失。~错。知~必改。 ⒍用在动词后面。 ①助词。〈表〉曾经或完毕看见~。去~了。曾用~。吃~了。 ②与"来"、"去"连用,〈表〉趋向搬~来。走~去。 ⒎ ⒏ ①花费太多。 ②辜负。 ⒐ ⒑ ⒒ ⒓ ⒔ 过(過)guō姓。 过huò 1.车的盛膏器。 2.通"祸"。灾祸。

:渔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渔,捕鱼也。--《说文》 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礼记·月令》 獭祭鱼然后渔。--《诗·鲡传》 渔者走渊。--《淮南子·说林》 以渔采为业。--《汉书·王莽传》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渔樵(打鱼砍柴);渔采(捕捞采集);渔事(捕渔业);渔弋(捕鱼猎禽);渔泽(可供垂钓的水泽);渔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掠夺 民方苦于侵渔,果所在响应。--方勺《方腊起义》 又如渔色渔财(猎取美女和财物);渔猎女色(似捕鱼打 渔yú ①捕鱼。 ②捕鱼的人。 ③侵占,掠夺。 ④泛指寻觅。

:阳 (形声。从阜,? 同本义 阳,高明也。--《说文》 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 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尔雅》 利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华山之阳。--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阳谷皆入汶。--清·姚鼐《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又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阳陆(山之南);阳濒(水之北岸);阳林(生在山南的林木);阳木(山南之木 阳(陽)yáng ⒈跟"阴"相对。〈古〉我国哲学家把一切事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统一的范畴火为~,水为阴。背为~,胸为阴。胸为~,腹为阴。 ⒉指太阳~光。向~花。 ⒊明亮,温暖多~。 ⒋凸出的,外露的~文。~沟。~奉阴违。 ⒌带正电的~电。~极。 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地名。在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市(在河南省洛水之北)。 ⒎迷信者所谓"属于活人与人世"的~寿。~间。 ⒏男性生殖器~物。 ⒐ ①显露出来的化验~性。 ②雄性,男性的。 ⒑〈古〉通"佯"。假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