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F 赋得古莲塘

赋得古莲塘

更新时间:2024-06-03 04:55:54


诗人: 陈陶
标题: 赋得古莲塘
内容: 阖闾宫娃能采莲,明珠作佩龙为船。三千巧笑不复见,江头废苑花年年。
拼音: hé lǘ gōng wá néng cǎi lián, míng zhū zuò pèi lóng wèi chuán.
阖闾宫娃能采莲,明珠作佩龙为船。
sān qiān qiǎo xiào bù fù jiàn, jiāng tóu fèi yuàn huā nián nián.
三千巧笑不复见,江头废苑花年年。
释意: :阖 (形声。从门,盍声。本义门扇) 同本义 阖,门扇也。--《说文》 外阖不闭。--《荀子·儒效》。注阖,门扇也。” 又如阖扇(门扇) 门 盖墙用的草帘子 茨墙则剪阖。--《周礼》 姓。如阖庐(指吴王夫差之父) 阖 关闭 是故阖户谓之坤。--《易·系辞上》。虞注阖,闭翕也。” 欲阖口而无言兮。--《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 当且阖閤,勿有所问。--《汉书·孙宝传》 阖门善俟。--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以可阖门。--明·归有光《项 阖、 ⒊閤hé ⒈关闭~门。 ⒉门扇,门板修~。 ⒊(也作"合")全,总共~家团圆。~家欢庆。

:闾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 同本义 闾,里门也。--《说文》 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公羊传》 便旋闾阎。--张衡《西京赋》 门闾无关。--《吕氏春秋·仲夏》 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汉书·陈胜传》 又如倚闾而望;闾阋(指内部斗争);闾墓(里巷和墓道的大门);闾闬(里巷的门) 里巷 闾,里也。--《广雅·释宫》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吕氏春秋·期贤》 违郢都之旧闾兮。--《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又如闾吏(里巷小吏);闾陌(里巷);闾社(闾里乡社);闾肆(街 闾lǘ ⒈〈古〉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比,五比为~。 ⒉里巷的门倚~而望。 ⒊里巷穷~漏屋。 ⒋

: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 指帝王之宫)) 同本义 宫,室也。--《说文》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释文》 父子皆异宫。--《礼记·内则》 上入执宫功。--《诗·豳风·七月》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系辞下》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孟子·滕文公上》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 宫gōng ⒈房屋,又专指帝王的住所~殿。故~。 ⒉有些文化娱乐场所的名称少年~。劳动人民文化~。 ⒊庙宇的名称或神话中所谓"神仙的住所"永乐~。雍和~。天~。 ⒋〈古〉五音(~商角徵羽)之一。 ⒌

:娃 (形声。从女,圭声。本义美女) 同本义 娃,美也。吴楚衡淮之间曰娃。吴有馆娃之宫。--《方言》二 又如娃姣(美女);娃馆(宫女的馆舍);娃儿(美貌女郎) 小孩子;尤指仍在怀抱中的年幼孩子 少女;姑娘 邻娃尽著绣裆襦,独自提筐采蚕叶。--陆龟蒙《陌上桑》 旧时中国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对奴隶的称谓 儿子或女儿。有亲昵意 这该是德顺的娃吧?叫什么名?-- 娃wá ⒈小孩乖~ ~。女~儿。 ⒉旧时称美女女娇~。 ⒊〈方〉指某些幼小的动物猪~。

:能〈名〉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能,熊属。足似鹿。--《说文》 梦黄能入于寝门。--《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才能,能力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无异能者。--唐·柳宗元《三戒》 募有能捕之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千里之能。--唐·韩愈《杂说》 表恶其能。--《资治通鉴》 又如能处(本事;能耐);无能(没有能力);低能(能力低下);逞能(显示自己能干);各 能néng ⒈才干,本领~力。才~。各尽所~。 ⒉有能力的人~人。~者为师。招贤进~。 ⒊会,胜任,做得到~够。她~做。~上~下。 ⒋应该你不~这样马虎。 ⒌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源。热~∷~。 ⒍ ⒎ 能nái 1.三足鳖。 能nài 1.通"耐"。受得住。 2.姓。 能tái 1.通"台"。古星名。 2.(今读tāi)见"能始"。 3.通"态"。形态。

:采 (会意。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同本义 采,捋取也。--《说文》。字俗作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周南·关雎》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诗·邶风·谷风》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 行以肆夏,趋以采荠。--《周礼·乐师》。司农注乐名。或曰皆逸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 又如采花;采果子;采及葑菲(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 引申为采集;搜集 古有 采 cǎi ①摘(花、果子)~蘑菇。 ②开采~矿。 ③搜集~样。 ④选取~购。 ③精神;神色神~、兴高、烈。 ④同彩。又见cài。 【采茶扑蝶】钢琴曲。刘福安作曲,根据福建民间舞蹈《采茶灯》改编。乐曲欢快活泼,表现了采茶女的喜悦心情。属再现的三段体。 【采茶戏】戏曲的一种类别。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各种采茶戏的统称。均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艺术风格同花鼓戏、花灯戏相近。 【采访】搜集寻访。多用于新闻活动~老工人、~新闻。 【采风】 ①搜集民歌。 ②创作人员到基层体验生活,搜集材料。 【采纳】接受(意见、建议、要求、方案)。 【采石之战】南宋抗金重要战役之一。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废帝完颜亮率军攻宋,十一月自西采石杨林渡渡长江。南宋大臣虞允文召集宋军将士在采石(今安徽当涂北)迎 击,大败金兵。完颜亮因金军内讧被杀,金军撤退。 【采撷】 ①采摘。 ②采集。 【采邑制】始于8世纪的西欧封建土地占有制。封主分封土地给封臣,封臣为封主尽一定的义务。初期采邑不可世袭,后逐渐变为世袭领地。采邑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的形成和 发展,至11世纪采邑制完全废除。 采 cài采地,采邑,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田地(包括耕种土地的奴隶)。又见。

:莲 (形声。从苃,连声。本义莲子,荷的种子) 同本义 莲,扶渠之实也。--《说文》 荷其实莲。--《尔雅》。注谓房也。” 益树莲茭。--《淮南子·本经》 莲藕觚卢。--《汉书·司马相如传》 又如莲的(莲房之实。即莲子);莲须(即莲心。本为莲花的雄蕊。又叫莲蕊须);莲子花(指爱怜儿子的老人。莲子谐音怜子) 也称芙蓉、芙蕖、菡萏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子大而圆,叫荷叶。花有粉红、白色两种。种子叫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合称莲蓬。地下茎叫藕 接天莲叶无穷碧。--唐·杜甫《江畔独步 莲lián即"荷"。 莲liǎn 1.地名用字『有莲勺县。故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东北。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杔,照也。--《说文》 照临四方曰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东方明矣。--《诗·齐风·鸡鸣》 明,精白也。--《国语·周语》 视曰明。--《书·洪范》 明则著。--《礼记·中庸》 明星谓之启明。--《尔雅》 东有启明。--《诗·小雅·大东》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天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月明星稀,乌 明míng ⒈亮,照亮~晃晃。天~。灯火通~。 ⒉清楚,懂得,了解~白。~确。~礼。深~大义。~见万里。 ⒊公开,不隐蔽,显露在外,跟"暗"相对~说。~码实价。~枪暗箭。 ⒋视力,视力好左丘失~(左丘〈古〉人名)。聪耳~目。 ⒌看得清,认得准,见识高~智。英~。心~眼亮。 ⒍次,下一个(专指日、年)~天。~年。 ⒎迷信者称神灵神~。 ⒏ ⒐朝代名。明朝,公元1368-1644年。第一代君主是朱元璋。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珠,蚌之阴精。--《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 珠足以御火灾。--《国语·楚语》 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尸子》 渊生珠而岸不枯。--《淮南子·说山》 珠盘玉敦。--《周礼·玉府》 大珠四枚。--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 所货西洋珠。 又 公受珠。 又 出珠授之。 又如珠户(采珠的民户;珠饰的门户);珠履(以珍珠为饰的鞋子);珠碧(珍珠与碧玉);珠英(美如珍珠的花);珠翠(珍珠与翠玉);珠市(买卖珍珠的集 珠zhū ⒈ 。 ⒉样子像珍珠的东西水~。露~儿。眼~子。 ⒊ 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