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Q 秋日登万岁山

秋日登万岁山

更新时间:2024-06-03 06:41:37


诗人: 金幼孜
标题: 秋日登万岁山
内容: 万岁之山高插天,远摩苍翠凌紫烟,琼楼玉树何娟娟。莺啼白昼出深谷,缟鹤岁久巢松巅。洞门阴阴苔藓碧,石涧九曲通流泉。日转金舆经翠巘,风回仙伏度花前。天香遥散广寒外,紫翠近落瑶池边。方壶员峤果安在,阆风瑶圃徒虚传。偶来登览上绝顶,便欲振袂凌飞仙。凌飞仙,坐阅天地长不老,上下日月同周旋。——明代·金幼孜《秋日登万岁山》
释意: :万 (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虫名。蝎。 万,虫也。--《说文》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唐·元稹《遣悲怀》 又如万寿(称皇帝、皇后的生日);万劫(即万世。形容极长的时间);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万夫(万人);万户(一万户);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万顷 (百万亩。百亩为一顷) 古代的一种舞名 古州名 万mò ⒈ 万(萬)wàn ⒈数目字十千为一~。 ⒉多,一切~般。~物。千家~户。千军~马。~象更新。 ⒊极,很,绝对~端。~难。~无一失。~全之策。 ⒋ ①万分之一。 ②意外,意外的~一出错。防止~一。 ③倘若,如果~一他不干,就请别人干。 ⒌ ①千秋万代,永远存在。 ②〈表〉欢呼或棕人民~岁。

:岁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 岁,木星也。--《说文》 岁在星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又如岁君(太岁。古人称木星为太岁,认为冲犯它不吉利);岁次(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年的别称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汉书·李广苏建传》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 岁(歲、嵗)suì ⒈年,时间,光阴~首。~末。~月如流。 ⒉计算年龄的单位~数。六~入学。 ⒊庄稼的收成~景。善~。丰~。

: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说文》 巽为高。--《易·说卦》传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战国策·魏策》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孙丑下》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高平( 高gāo ⒈跟"低"相对 ①由下至上距离大的,离地面远的~山。~原。~楼。~空。 ②等级在上的~等。~级。 ③超过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温。~速。~质量。 ④声音大,响亮~声喊。~歌一曲。 ⒉品德才能优秀的~尚。~手。~明。崇~。 ⒊敬词有何~见?请问~寿? ⒋大,兴奋热烈情绪~。志气~。兴~采烈。 ⒌ ①指程度、优劣、深浅、轻重等未知~低。 ②到底,终究~低合适了。 ③无论如何不管~低,一定要做好。 ⒍

:插 (形声。从手,臿)声。本义刺入、挤放进去) 同本义 插,刺内也。--《说文》 沉吟放拨插弦中。--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是日城内遍插白旗。--《广州军务记》 又如插花筵席(流水席,即客人随到随开的筵席);插标(古人出售物品时,把茅草插在物品上表示出售);插管(双肩式大门的门闩) 参与,加入 把秧苗、枝条移栽到田地中去 加进 插 chā ①长形或片状的东西进入别的东西里见缝~针。 ②中间加进去或加进中间去~嘴、~手。 【插队落户】 ①文革期间在职干部下放劳动的一种形式。按一定比例,让一些在职干部连同其家属迁到农村落户,参加所在公社、生产队的生产劳动。住房由国家帮助解决。有的照拿工资 ,有的则按离职处理。 ②文革中,初中、高中和部分大学毕业生被安排到农村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他们或在贫下中农家里居住,或成立知青点,与社员一样,依靠工分生活。知识青年插队落户 ,是上山下乡运动的~、~差插 隿?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插科打诨】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些滑稽的言语和动作来引人发笑。诨戏谑,开玩笑。 【插曲】 ①穿插在电影或话剧中比较有独立性的乐曲。 ②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断。 【插入语】在句子里插入的一个成分,不作句子成分,也不同句子成分发生结构关系,既不起联结作用,也不表示语气。如这部小说,在我看来,写得很生动。在我看来就 是插入语。 【插穗】见【插条】。 【插条】〈生〉植物营养繁殖的一种方式。把某些植物的枝条插在潮湿的土壤里,让它生根出芽,长成新的植物体。优点是材料易得,技术简单。又叫插枝、插穗。 【插图】插印于正文中的图画,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我国古代文艺作品很早就出现了出相、绣像、全图等插图形式。 【插叙】叙述方法之一,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叙可以丰富情节,扩展内容,深化 主题或刻画人物性格。 【插页】书刊内印有图表、照片等的单页。 【插枝】见【插条】。 【插足】比喻参与某种活动。 插chā放入,扎进去将花~在花瓶里。~秧。〈引〉参与,加入~话。~班学习。

:天〈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 天tiān ⒈高空~空。满~星。 ⒉高处,顶部~线。~窗。~桥。~头(书页上头的空白部分)。 ⒊最,极~好,就这么办。 ⒋指自然界,生成的~然。~灾。~险。~生的。人定胜~。 ⒌气象~气。~冷。~晴。 ⒍时间,一昼夜,一段时间一~。今~。白~。过几~。 ⒎季节,时节秋~。冷~。三伏~。 ⒏迷信者所谓的"神、佛、仙人或他们的住地"~神、~意、~堂等都是虚构的、没有的。归~(又指死亡)。 ⒐ ⒑ ①世界上。 ②江山。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①单纯直率,不虚伪,无做作。 ②用一般的、简单的事物去推断特殊的、复杂的事物想得~真。 ⒘

:远 (形声。从辵,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又如 远(遠)yuǎn ⒈空间或时间的距离长,跟"近"相对~方。~古。路~。长~。久~。 ⒉不接近,关系疏~亲。疏~。 ⒊(差别)大相差甚~。 ⒋深远言近旨~(说话浅近,含意深远)。 远yuàn 1.离开;避开。 2.不亲近;不接近。 3.违背。

:摩 (形声。从手,麻声。本义摩擦,磨蹭) 同本义 摩,研也。--《说文》 刮摩之工。--《考工记》 鎋击摩车而相过。--《战国策·齐策》 人肩摩。--《战国策·秦策》 濯手以摩之,去其皱。--《礼记·内则》 又如摩戛(摩擦。也作磨戛);摩厉(磨物使锐。引申有磨炼、钻研的意思);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子擦着车子);摩肩(肩挨着肩);摩拭(揩擦) 迫近,接近 又如摩近(接近);摩垒(迫近敌垒);摩霄(接近云天,冲天) 通磨”。磨砺 阴阳相摩,天地相荡。--《礼记·乐记》 是故刚柔相摩,八 摩mā ①用手按住物体一下一下地轻轻移动把衣服~挲平。 摩mó ⒈摸,擦,接触按~。抚~。~破了点皮。~肩继踵。~拳擦掌。 ⒉接近,迫近~近。~天岭。~天大楼。 ⒊研究,切磋,揣测观~。心~意揣。 ⒋ ⒌ ①物体与物体紧密接触,来回移动。 ②(也写作"磨擦")〈喻〉制造事端,引起纠纷、冲突。 ⒍ ⒎ 摩ma 1.助词。表示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