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D 读庾信集

读庾信集

更新时间:2024-06-03 04:20:02


诗人: 崔涂
标题: 读庾信集
内容: 四朝十帝尽风流,建业长安两醉游。唯有一篇杨柳曲,江南江北为君愁。——唐代·崔涂《读庾信集》
释意: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 阴数次三也。--《玉篇》 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 光被四表。--《书·尧典》 闰月定四时成岁。 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又如四垂(四边);四梢(城镇四方边缘地方);四隅头(四方街口,四处);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不拗六(少数拗不过多数);四趁(相称,各处都合适);四门(四方之门 );四鼓(四更);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 四sì数目字三~五。

:朝 chao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本义早晨) 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 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 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赵、韩、魏闻之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 十shí ⒈数目字~羊九牧。 ⒉完全,〈表〉到达顶点~足。~全~美。~分感谢。

:帝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 帝,上帝,天之神也。--《字汇》 帝命不时。--《诗·大雅·文王》 又 在帝左右。 兆五帝于四郊。--《周礼·大宗伯》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又如帝乡(传说中天帝居住的仙乡);帝君(古人对神的尊称);帝江(传说中的神名。居于天山”) 君主,皇帝 帝, 帝 dì ①神话传说或宗教经典称宇宙的创造者或主宰者天~、上~。 ②君主;皇帝~王、称~。 ③帝国主义反~斗争。 【帝国】 ①国力强盛、版图很大或有殖民地的君主国家唐~、英~。 ②没有帝王而向外侵略扩张的国家第三~(希特勒时代的德国)。 【帝国主义】垄断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最高和最后阶段。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根本特征是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又称垄断资本主义、现代资本主 义或资本帝国主义。 【帝子】帝王的子女。

:尽〈副〉 (尽为儘”和眒”的简化字) 尽量,尽可能 意思同最”,用在方位词的前面 老是;总 尽 〈动〉 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不得超过 让先 任凭,纵使 惟有落红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尽(俠、儘)jǐn ⒈力所能及的限度~力。~量。 ⒉放在最先住房先~着分给教师。 ⒊任凭~你挑选。 ⒋极,最~前头。~下面。~先考虑。 ⒌老是,只管这几天~是晴天。 ⒍ ①纵然,即使~管如此。 ②只管,不必考虑的你~管放心。 尽(眒)jìn ⒈完无穷无~。取之不~。 ⒉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竭力。~力而为。~职~责。~情欢唱。各~所能。 ⒊达到顶点已到~头。~善~美。 ⒋都,全部~人皆知。满城~带黄金甲。 ⒌ ⒍见jǐn。

:风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同本义 飈,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鴓(飈)?--《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风(飈) fēng ⒈流动着的空气,多是大致与地面平行东~。龙卷~。刮~下雨。~向。~速。〈引〉像风那样快或普遍流行的~靡一时。 ⒉借风力吹干的~肉。 ⒊消息闻~而动。 ⒋表露在外的景象、品格、气概、才华、态度等~景。~格。~骨。作~。~华。~骚。 【风雅】风度文雅。 【风度】有一定特色的姿态和言谈举止。 【风采】(也写作"丰采")风度神采。 【风姿】(也写作"丰姿")风度姿态。 ⒌没有确实根据的~闻。~言~语。 ⒍习俗,流行的爱好或习惯~俗。世~。学~。移~易俗。勤俭成~。 ⒎〈古〉称歌谣,民歌采~。国~。 ⒏用于病名麻~。抽~。 ⒐ 【风险】风浪危险。〈喻〉事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波折险阻不怕担~险。 ⒑ 【风头】 ①形势的发展或有关个人利害的情势看准~头行事。 ②当众表现自己她爱出~头。 ⒒ 【风化】 ①风俗教化莫伤~化。 ②地质学上指岩石因长期遭受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等而分解崩溃。 ③化学上指结晶体在空气中失掉结晶水,因而失去结晶形状的现象。 ⒓ 【风流】 ①杰出的,业绩、才华出众的千古~流人物。 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流倜傥。 ③像风一样流失。〈喻〉原来常聚的人,现今分散各地~流云散。 ④旧指士大夫所谓的风雅,也指乱搞男女关系~流罪过。 ⒔〈古〉通 "讽"。劝告,讽刺。 风fèng 1.刮风;吹。 2.被风吹,受风。 3.引申为乘凉。 4.教育,感化。 5.显扬,表彰。 风fěng 1.劝谏;讽谏。 2.泛指劝说。 3.讽诵。

:流〈动〉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顺水漂流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 流liú ⒈水或其它液体移动~水。~汗。~血。 ⒉漂泊,移动不定~浪。~星。~沙。 ⒊运转不停~年。~通。~转。空气对~。 ⒋不知来路,没有目标~矢。~弹。 ⒌传播,流传~言。~行。~毒。功~万世。 ⒍流动的东西河~‘~。电~。川~不息。 ⒎河流,流水或流经的地方主~。清~。下~(又〈喻〉卑鄙龌龊)。 ⒏品类,等级三教九~。第一~。 ⒐〈古〉一种刑法。充军,将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生活或服劳役~放。 ⒑趋向于坏的方面这种会议简直是~于形式。 ⒒ ⒓ ⒔ ⒕ ⒖ ①原指无业游民,后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②施展下流手段、撒泼、无赖等恶劣行为耍~氓。 ⒗ ⒘

:建 (会意。从廴,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 同本义 立朝律也。--《说文》 建,立也。--《广雅》 又如建法(制定法律);建中(定立标准);建极(制定至中至正的建国大法) 引申为建立、创设 官惟王建国。--《周礼·天官序》 掌建邦之宫刑。--《周礼·小宰》 州建百里之国三十。--《礼记·王制》 皇建其有极。--《书·洪范》 择建立卜筮人。 夫位政之建也。--《国语·鲁语》 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德之不 建jiàn ⒈设立,创立~立。~都。~军。创~。 ⒉修,修造~筑。~造。新~。改~。 ⒊树立,完成~树。~成。 ⒋提出~议。 ⒌

:业 (象形。从乹,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版,大版 古代覆在悬挂钟、鼓等乐器架横木上的装饰物,刻如锯齿形,涂以白色 榠,大版也。所以覆县钟鼓之栒,捷业如锯齿,以白画之。从乹,象其鉯鋙相承也。--《说文》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毛传业,大板也,所以饰栒为县也…植者为虚,衡者为栒。” 筑墙版 大版谓之业。绳之,谓之缩之。--《尔雅》。郭璞注筑墙版也。” 古代书册之版 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礼记 业(榠)yè ⒈事情,所从事的工作事~。创~。功~。 ⒉生产或经济部门农~。工~。行~。商~。 ⒊职务,工作岗位职~。就~。转~。 ⒋学习的功课学~。毕~。 ⒌财产产~。家~。 ⒍从事~农。~工。 ⒎已经~已。~经。 ⒏梵语"羯磨"的义译,意为"造作"。佛教称人的言行、思念为业。分身~、口~、意~,统称三~。又分善与恶,一般都指恶~。 ⒐ ⒑ ①高大健壮的样子四牡~ ~。 ②担心害怕的样子兢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