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渊明知此意

"渊明知此意"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12:33:05


简介: “渊明知此意”出自宋代戴复古的《豫章东湖避暑》,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ān míng zhī cǐ y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出处: 《豫章东湖避暑》
内容:
行坐自徜徉,吟声绕屋梁。
晓烟滋柳色,晨露发荷香。
以我一心静,参他六月凉。
渊明知此意,高卧到羲皇。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豫章东湖避暑》是宋代文人戴复古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湖避暑的情景,表达了他心境宁静、身心舒畅的愉快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行坐自徜徉,
吟声绕屋梁。
晓烟滋柳色,
晨露发荷香。
以我一心静,
参他六月凉。
渊明知此意,
高卧到羲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豫章东湖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这里避暑的情景。诗的开头,作者行走或坐着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湖边,吟诵的声音回荡在屋梁间,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自由自在的感受。

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晓烟弥漫,滋润了柳树的绿色,晨露滴落在荷花上,散发出芬芳的香气。诗中的柳色和荷香烘托出清晨的宁静和美好,也衬托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在下阕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心境的宁静。作者以一颗静心之心来体悟这六月的凉爽。这里的“参他”意指参悟其中之意,感受其中的凉爽和愉悦。通过静心感受夏季的凉意,作者达到了内心的安宁和宁静。

最后两句,“渊明知此意,高卧到羲皇”,引用了古代文学家渊明的名字,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和借鉴。渊明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他写过一首《登楼赋》中的名句:“高卧东山下,徙倚南亩旁。”这里诗人通过引用渊明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在东湖高卧的情景。作者仿佛在向渊明致敬,借用他的诗句来概括自己在东湖避暑的心境,将自己的体验与古代文人相呼应。

整首诗通过描绘东湖避暑的景色和情景,抒发了作者在这里的愉悦和宁静。诗人用简洁而清新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融洽,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致意。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宁静愉悦的描写方式,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展示了戴复古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íng zuò zì cháng yáng, yín shēng rào wū liáng.
行坐自徜徉,吟声绕屋梁。
xiǎo yān zī liǔ sè, chén lù fā hé xiāng.
晓烟滋柳色,晨露发荷香。
yǐ wǒ yī xīn jìng, cān tā liù yuè liáng.
以我一心静,参他六月凉。
yuān míng zhī cǐ yì, gāo wò dào xī huáng.
渊明知此意,高卧到羲皇。
韵脚: 拼音:yuān míng zhī cǐ yì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渊 (会意。《说文》古文字形,外边大框象水潭,里面是打漩的水。本义打漩涡的水) 同本义 渊,回水也。--《说文》 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管子·度地》 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庄子·应帝王》 或跃在渊。--《易·乾》 又如渊环(回旋环绕);渊洑(水流汹涌起伏的样子) 深潭 如临深渊。--《论语》。孔注潭也。” 鱼潜在渊。--《诗·小雅·鹤鸣》 不测不渊。--汉·贾谊《过秦论》 潜龙腾渊。--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渊沦(潭中微波);渊 渊(測)yuān ⒈深水,潭深~。鱼跃于~。 ⒉深,深远学识~博。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杔,照也。--《说文》 照临四方曰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东方明矣。--《诗·齐风·鸡鸣》 明,精白也。--《国语·周语》 视曰明。--《书·洪范》 明则著。--《礼记·中庸》 明星谓之启明。--《尔雅》 东有启明。--《诗·小雅·大东》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天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月明星稀,乌 明míng ⒈亮,照亮~晃晃。天~。灯火通~。 ⒉清楚,懂得,了解~白。~确。~礼。深~大义。~见万里。 ⒊公开,不隐蔽,显露在外,跟"暗"相对~说。~码实价。~枪暗箭。 ⒋视力,视力好左丘失~(左丘〈古〉人名)。聪耳~目。 ⒌看得清,认得准,见识高~智。英~。心~眼亮。 ⒍次,下一个(专指日、年)~天。~年。 ⒎迷信者称神灵神~。 ⒏ ⒐朝代名。明朝,公元1368-1644年。第一代君主是朱元璋。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 知zhī ⒈晓得,明了~晓。~道。~己~彼。 ⒉使知道通~。告~。 ⒊感觉,认识到~觉。 ⒋见识,学识,学问~识。求~。真~。 ⒌了解相~。〈引〉相亲新~。~己。~音。~心人。 ⒍主持,主管~县、~事(旧时指县长)。 ⒎〈古〉通"智"。聪明,智慧。 ⒏ ⒐ 知zhì 1.聪明;智慧。 2.姓。春秋时晋有知罃。

:此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这;这个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欧阳修《卖油翁》 又如此等(这样);此生(这辈子);此地(这里);此个(这个);此家(此人) 表示此时或此地 如此,这般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柳宗元《黔之驴》 又如此以(是以,因此) 此 乃;则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 此 cǐ ①这;这个~人、~事、~物。 ②表示此时或此地就~结束。 ③这样如~而已。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原想隐瞒掩盖,结果反而暴露。 【此一时,彼一时】指现时的情况与以前那个时候大不相同,不能同样看待或一概而论。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意,志也。--《说文》 心之所谓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通其意。--汉·贾谊《过秦论》 中有真意。--晋·陶渊明《饮酒》 不快我意。--明·魏禧《大铁椎传》 无意则已。--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蔡伦立意造纸。--《齐民要术》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其意深长。--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文章大意;词不达意。亦指念头,想法。如意投道合(心意投 意yì ⒈心思心~。用~。 ⒉心愿满~。愿~。 ⒊料想~想。~外。~图。出其不~。出乎~料。 ⒋情味~味。春~。酒~。 ⒌见解~见。立~。同~。 ⒍义理言简~赅。 ⒎志气,气概~志。~气。 ⒏怀疑人有亡鈇者,~其邻之子(鈇斧子)。殪yì〈古〉射死,泛指死。 意yī 1.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