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鹂歌声里且踟蹰

"鹂歌声里且踟蹰"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3:37:46


简介: “鹂歌声里且踟蹰”出自唐代段成式的《送穆郎中赴阙》,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í gē shēng lǐ qiě chí chú,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出处: 《送穆郎中赴阙》
内容:
应念愁中恨索居,鹂歌声里且踟蹰
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段成式
诗人介绍: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晚唐邹平人,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段成式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翻译:

《送穆郎中赴阙》是段成式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诗人对穆郎中赴阙任职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为:“应该念着愁中的怨恨而索居,听着鹂歌的声音仍然犹豫不决。如果在金马门前遇见应该说出虞卿久著书的客人。”

整首诗情感沉郁而深沉。诗人念念不忘的是心中的愁苦和遗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非得孤独地生活。鹂歌声的描绘出了一种寂寞和迟疑之情。诗人希望当穆郎中在官府门前遇见客人时,能告诉虞卿已经长时间著书不止。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抱怨与不满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士人渴望有所作为和刻苦努力的赞赏。整体而言,这首诗短小精悍,通过简练的语言将情感与祝愿表达出来,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īng niàn chóu zhōng hèn suǒ jū, lí gē shēng lǐ qiě chí chú.
应念愁中恨索居,鹂歌声里且踟蹰。
ruò féng jīn mǎ mén qián kè, wèi shuō yú qīng jiǔ zhù shū.
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
韵脚: 拼音:lí gē shēng lǐ qiě chí ch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黄鹂”也叫黄茑”。羽毛黄色,从眼部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 鹂(鹺)lí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魏风·园有桃》传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论语·微子》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对歌(一问一答地 歌gē ⒈能唱的诗、词语诗~。山~。民~儿。~词。 ⒉唱,咏~唱。~咏。高~一曲。曲项向天~。 ⒊

:声 (形声。从耳,殸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 声(聲)shēng ⒈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波。~音。说话~。金石之~。 ⒉名誉,名望名~。~誉。~价。~望。~威。 ⒊宣称,说出,扬言~称。~明。~张。~罪致讨。~东击西。 ⒋量词大喊三~。 ⒌ ⒍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褃,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褃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褃。--《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内,中。与外相反 褃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 里(裡)lǐ ⒈长度单位1公~为1000米,合二市~,即三百丈。 ⒉〈古〉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今指街坊~弄。邻~。 ⒊家乡故~。同~(同乡)。 ⒋衣服里层绿衣黄~。〈引〉里面,内部城市~。手掌~。柜子~。 ⒌物体内层,跟"表"、"面"相对~层。~面。袜~儿。被盖~子。表~如一。 ⒍一定范围以内山~。那~。哪~?黑夜~。 ①靠左边,靠里的那边。 ②〈方〉内行知识~手。

:且 此,这;今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诗·周颂·载芟》。毛传且,此也。” 且 将近;几乎 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上晚年多内宠,小王且二十人。--《资治通鉴》 去后且三年。--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将要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诗·齐风》 故天之且风,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淮南子》 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为且噬己矣。--唐·柳宗元《三戒》 火且尽。--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祸且及汝。--清·魏禧《大铁椎传》 且jū ⒈〈古〉文言语气词。相当于"啊"匪我思~(不是我想念的啊)。 ⒉见qiě。 且qiě ⒈连词。〈表〉进一层~说。而~。并~。况~。既多~好。 ⒉副词。〈表〉暂时~慢。暂~。姑~。 ⒊连词。尚,还死~不怕,何惧困难。 ⒋副词。将,快年~八十。 ⒌〈表〉两者同时并进~看~走。~想~做。~战~退。 ⒍〈表〉经久这种鞋~穿啦。 且cú 1.通"徂"。(1)往。《诗.郑风.溱洧》"女曰觀乎!士曰既且。"陆德明释文"且音徂,往也。"(2)犹存,思念。《诗.郑风.出其东门》"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陆德明释文"且音徂,《爾雅》云存也。"一说为语助词。见朱熹集传。 2.通"粗"。见"且苴"。

:踟 (形声。从足,知声。踟蹰。本义徘徊不进,犹豫)行不进也 踟蹰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也作踟躇” 踟 chí 【踟蹰不前】拿不定主意,不敢前进。 踟chí ①徘徊犹豫步~蹰于山隅。 ②相连的样子。

:蹰躇 蹰躇畦苑处罚,游戏平林。--《后汉书》 蹰ch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