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N 那逢耗磨辰

"那逢耗磨辰"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9:46:38


简介: “那逢耗磨辰”出自宋代戴复古的《闻严坦叔入朝再用前韵》,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nà féng hào mó ché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出处: 《闻严坦叔入朝再用前韵》
内容:
凄凉风雨日,强把甕头春。
独守空虚室,那逢耗磨辰
诗家青眼旧,世路白头新。
每诵梅花句,一心思故人。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诗词《闻严坦叔入朝再用前韵》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凄凉风雨日,
强把甕头春。
独守空虚室,
那逢耗磨辰。
诗家青眼旧,
世路白头新。
每诵梅花句,
一心思故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凄凉的场景,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作者努力将甕头(一种容器)中的春天保留下来。他独自在空虚的房间里守候,度过了漫长而乏味的时光。诗人对于过去的辉煌成就仍怀有敬仰之情,而面临的现实却是白发苍苍的晚年。每次吟诵梅花的诗句,他都会一心想念着过去的朋友和故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于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对各个方面的赏析:

1. 情感描写:诗中的凄凉风雨与空虚的房间,以及作者独自一人的形象,给人一种孤寂和忧伤的感觉。作者用“甕头春”一词,表达了努力保留春天的愿望,暗示他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2. 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表达对过去的敬仰,意味着他曾经在诗坛上有过辉煌的成就。然而,他现在面对的是白发苍苍的晚年,世事已经改变,这种对比强调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变幻。

3. 梅花的象征意义: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坚贞、坚强和追求理想的象征意义。诗人每次吟诵梅花的诗句,都是在追忆过去的辉煌和思念故人。这表达了他对于美好回忆和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映射出他对于坚持信仰和追求理想的坚守。

这首诗词通过凄凉的意境、对过去的敬仰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梅花的象征意义,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于美好时光的追忆。它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抒发,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岁月流转和珍惜当下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ī liáng fēng yǔ rì, qiáng bǎ wèng tóu chūn.
凄凉风雨日,强把甕头春。
dú shǒu kōng xū shì, nà féng hào mó chén.
独守空虚室,那逢耗磨辰。
shī jiā qīng yǎn jiù, shì lù bái tóu xīn.
诗家青眼旧,世路白头新。
měi sòng méi huā jù, yī xīn sī gù rén.
每诵梅花句,一心思故人。
韵脚: 拼音:nà féng hào mó chén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那〈代〉 (形声。小篆字形,从邑,冄声。邑与地名或行政区域有关◇省作那”。①本义国名。《说文》西夷国。”②指示代词。特指某个人、某个时间、某个地方或某个事物。 不一定是远指之词,如那件事你我心里都清楚。”) 指示代词 指代较远的人或事物。如那厮(那个家伙,表示鄙视的意思);山坡上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那就是他的未婚妻 指代较远的时间、处所 那时使吾。--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那昝(那咱。那时);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她;那厢(那边);那头儿(极点;尽头);那哈儿(那儿,那里) 指较远的人或事物。如这时 那nā姓。 那nà ⒈跟"这"相对。指较远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时。~里。~边。~人。~样。~件事。 ⒉ ①那样就~么办。他就是~么个脾气。 ②承接连词。跟"如果"、"若是"等相应如果他不来,~么我们就到他家里去。 那nèi ⒈"那"与"一"的合音。指数量时,既可〈表〉"一"也可〈表〉"多数"~个。~些。~五年。 那nuó 1.多。 2.安闲貌。 3.美好。 4.对于。 5."奈何"的合音。 6.用同"挪"。移用钱粮。 7.用同"挪"。移动位置﹑时间。 8.姓。明有那嵩。见明陈士元《姓觿 》卷三﹑《明史》本传。 那nǎ 1.疑问代词。如何;怎么。 2.疑问代词。哪里;何处。 那nuò 1.语助词。表疑问。 2.语助词。表感叹。 3.语助词。表祈使。 那né 1.见"那咤"。

:逢〈动〉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夆声。本义遭逢,遇见) 同本义 逢,遇也。--《说文》 魑魅罔两,莫能逢之。--《左传·宣公三年》 而亲以逢殆。--《楚辞·天问》 又 逢彼白雉。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逢辰(遇到好的时刻);逢会(遇到时机;相会,会合);逢场(遇到或到达某场合);逢晤(当面相遇) 迎,迎接 道而得神,是谓逢福。--《国语·周语上》。注逢,迎 逢 féng ⒈遭遇~彼之怒。〈引〉遇到相~。~山开路。 ⒉迎接主人能爱客,终日有~迎。 【逢迎】又指讨好,巴结人,迎合别人的意思~迎上司。 逢péng 1.见"逢逢"。 逢páng 1.姓。古有逢蒙。见《孟子.离娄下》。

:耗〈名〉 (形声。从耒,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消息;音信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李商隐《即日》 又如耗音(音耗,音信,消息);耗问(消息;音信);耗息(消息);恶耗,凶耗 方言称老鼠为耗子”。也简称耗” 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损耗为名,在正额外例有附加部分,称耗” 耗 〈动〉 假借为消”。亏损;消耗 耗,消也。--《苍颉篇》 永尝敢以耗气也。--《庄子·达生》。司马注损也。” 改煎金锡则不耗。--《考工记·函人为量》 耗,减 耗hào ⒈亏损,消费损~。消~。~钱~财。 ⒉拖延~时。别~着了,快做事吧! ⒊音信,消息久无音~。噩~(人死的消息)。 耗máo 1.罄尽,没有。 耗mào 1.昏乱不明。

:磨 (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同本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论语·阳货》 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称切”,加工象牙称磋”,加工玉称琢”,加工石称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犹琢磨);磨斫(雕琢;雕饰)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又如磨镜石(传说轩辕氏铸镜时用以磨镜的石头);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旧指农历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 磨mó ⒈摩擦~刀。~墨。~擦。 ⒉阻碍,困难,纠缠~难。折~∶事多~。这孩子太~人。 ⒊消耗(时间)~洋工(做工不出力)。 ⒋消灭~灭。 ⒌ 磨mò ⒈将粮食等弄碎的工具电~。 ⒉将粮食等用磨弄碎~面粉。 ⒊掉转窄巷子不能~这种车。

:辰 (象形。金文字形,是蛤蚌壳之类软体动物的形象,蜃”的本字◇经假借而产生了其他用法。本义;蛤蚌之类的软体动物) 同本义 辰,有身也。--《说文》 辰者,言万物之蜃也。--《史记·律书》 十二地支的第五位 在太岁纪年法中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76年为农历丙辰年 用以纪月,即农历三月 用以纪日 用以纪时,即午前七时至九时。如辰巳时(上午七时至十一时);辰牌(古代的一种报时工具;又指上午七时至十一时) 日、月、星的统称 时光;日子 辰 chén ①地支的第五位。 ②日、月、星的统称星~。 ③古代计时将一昼夜分为十二辰时~。 ④时光;日子生~、忌~。 【辰时】旧式计时法指上午7点到9点的时间。 辰chén ⒈地支第五位,也用作次序第五。 ⒉星北~(北极星)。又总称"日月星"三~。 ⒊日子,时候生~。时~。 ⒋ ⒌ ⒍〈古〉通"晨"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