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岑绝两相当

"岑绝两相当"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1 08:13:01


简介: “岑绝两相当”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次韵知命入青原山口》,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én jué liǎng xiāng dā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出处: 《次韵知命入青原山口》
内容:
坑路羊肠绕,稻田棋局方。
林间塔余寸,风外竹斜行。
吠客犬反走,惊人鸟坌忙。
山形与祖印,岑绝两相当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黄庭坚
诗人介绍: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翻译:

《次韵知命入青原山口》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坑路羊肠绕,稻田棋局方。
林间塔余寸,风外竹斜行。
吠客犬反走,惊人鸟坌忙。
山形与祖印,岑绝两相当。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山口景致的观察和感受。诗中通过描写山路蜿蜒曲折、田地宛如棋局、林中的矮塔、风吹斜竹等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感知和对山口景色的喜爱之情。

赏析:
黄庭坚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青原山口的景色。诗中的"坑路羊肠绕"形象地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的形态,使人感受到山口地势的险峻和复杂。"稻田棋局方"一句则将稻田比喻成一盘棋局,形象地描绘了稻田的整齐有序。"林间塔余寸,风外竹斜行"描绘了林中的一座矮塔和被风吹得斜斜的竹子,使诗中的景象更加具体生动。

诗词中的"吠客犬反走,惊人鸟坌忙"表现了山口的宁静被突然打破的情景,犬吠和鸟惊使得原本宁静的山口变得忙碌不安。最后两句"山形与祖印,岑绝两相当"意味着山形与祖辈的印章相似,两者都有独特的形态和特征,彼此相互呼应,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青原山口的景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把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口的美丽和宁静。诗人黄庭坚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手法,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感悟。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慨,给人以深思和遐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kēng lù yáng cháng rào, dào tián qí jú fāng.
坑路羊肠绕,稻田棋局方。
lín jiān tǎ yú cùn, fēng wài zhú xié xíng.
林间塔余寸,风外竹斜行。
fèi kè quǎn fǎn zǒu, jīng rén niǎo bèn máng.
吠客犬反走,惊人鸟坌忙。
shān xíng yǔ zǔ yìn, cén jué liǎng xiāng dāng.
山形与祖印,岑绝两相当。
韵脚: 拼音:cén jué liǎng xiāng dāng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岑 (形声。从山,今声。本义小而高的山) 同本义 岑,山小而高也。--《说文》 可使高于岑楼。--《孟子》。注岑楼,山之锐岭者。”按,谓山之层叠似楼也。” 未始离于岑。--《庄子·徐无鬼》。注岸也。” 饮青岑之王醴兮。--张衡《思玄赋》 托九成之孤岑兮。--马融《长笛赋》 又如岑嶅(多小石的山);岑立(如山耸立) 古国名 岑,国名。…今梁国有岑亭。--《正字通》 姓 岑 高 古观岑且寂,幽人情自怡。--皮日休《三宿神景宫》 又如岑楼(高楼);岑锐(山高锐的样 岑 cén ①小而高的山。 ②姓。 【岑寂】寂静;寂寞。 【岑参】(约714-770)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长于七言歌行,所写诗多以边塞为题材。著有《岑嘉州集》。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

:绝 (会意。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同本义 绝,断丝也。--《说文》 冠缨索绝。--《史记》 又如绝缨(冠缨断绝。比喻宽宏大量) 引申为断,断绝 绝,断也。--《广雅》 举鼎绝膑。--《史记·始皇纪》 必绝其谋。--《战国策·秦策》 楚诚能绝齐。(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绝秦赵之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绝秦望。 得水则为绝。--《庄子·至乐》 绝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惊,自引而起,袖 绝jué ⒈断,隔断~交。~缘体。 ⒉完,完全,穷尽气~。~无例外。~处逢生。敌人陷入~境。 ⒊极,非常~密。~伦。~妙。~大多数。~无仅有。〈引〉高超,独特~技。~招。 ⒋一定,无论如何~不允许贪赃枉法。 ⒌ ⒍ ①极端,非常~顶的聪明。 ②最高峰泰山~顶。会当凌~顶。 ⒎ ①最,极~对可靠。 ②完全,一定~对办得好。 ③无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对存在于相对之中,在相对中有~对。 ④只根据一个条件测算的~对温度。~对高度。 ⒏ ⒐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两,二十四铢为一两。--《说文》 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汉书·律历志上》 双。用于鞋娄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唐·戴叔伦《忆原上人》 匹(长四丈) 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左传·闵公二年》 通辆”。车一乘 武王戎车三 两(兩)liǎng ⒈数目字 ①一般用在量词或"半、千、万、亿"等前面~支笔。~个条件。~半。~亿。在多位数中常是大数用"两",小数用"二"("两"和"二"也可通用)~万二千。(注意"两" 和"二"的用法有所不同⑴有的数目字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一、二、三, 二十等中的"二";⑵小数和分数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零点二四(0.24),五分之二等; ⑶序数也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二姐,第二名等。) ②常用来称成双的或被认为成双的事物(用"两"不用"二")~对。~双。~可。~败俱伤。~极分化。~全其美。~袖清风。 ③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可通用~斤(二斤)。但"二两"不能用成"两两"。 ④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米。~吨。 ⑤形容词前做状语,只能用"两"不能用"二"势不~立。 ⒉〈表〉不定的数目(十以内的)等~天就走。 ⒊重量单位一~等于十钱,十~等于一斤(旧制十六~为一斤)。 两liàng 1.量词。用于车辆。 2.借指车。 3.容纳一辆车。

:相 交互;互相 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苏武《留别妻》 当国者相见。--宋·文天祥《 后序》 与北骑相出没。 袁人相聚。--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鸡犬相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更相庆。--《世说新语·自新》 里人相庆 青山相对。--唐·李白《望天门山》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两相思,两不知。--南朝宋·鲍照《代春日行》 又如相 相xiāng ⒈交互,互往来~关。~逢。~亲。~爱。互~关心。~反~成。 ⒉〈表〉一方对另一方的行动~助。~信。~劝。~依为命。 ⒊看~中。左~右看。 ⒋ ⒌ ①没有遇到。 ②违抗,不一致行为~左。 ⒍ ①互相对立,一方对另一方拔刀~对。 ②比较的~对稳定。 ③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跟"绝对"呼应~对之中有绝对。 ⒎ ①两方面差不多技艺~当。 ②合适,适宜正~当。用词~当。 ③〈表〉一定程度~当恭敬。~当不错。 ⒏ ⒐ 相xiàng ⒈容貌形~。怪~。高兴~。狼狈~。 ⒉察看,仔细看~马。~机行事。 ⒊辅助,也指辅助人,〈古〉特指高级官员辅~。丞~。首~。 ⒋ ⒌指具有相同成分和相同理化性质的均匀物质。各相之间可有明显的分界。如水蒸气是一个~;水、冰是两个~;水、冰、水蒸气是三个~。 ⒍交流电路中,多相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三~交流发电机。

:当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对等;相当于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面对着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