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D 独有虞姬与郑君

"独有虞姬与郑君"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23:38:16


简介: “独有虞姬与郑君”出自宋代苏轼的《濠州七绝 虞姬墓》,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ú yǒu yú jī yǔ zhèng jū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濠州七绝 虞姬墓》
内容: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轼
诗人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翻译:

《濠州七绝 虞姬墓》是苏轼所作的一首七绝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帐下佳人拭泪痕,
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
独有虞姬与郑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濠州虞姬墓前的景象。诗人苏轼通过描写帐下佳人拭去泪痕和门前壮士高昂的气势,表达了对虞姬和郑君的敬佩和赞美。仓黄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象征着虞姬与郑君的音乐才华。诗人认为虞姬和郑君对君王的忠诚和才华不负君王的期望,他们在历史上独树一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七言绝句形式展现了苏轼对虞姬和郑君的景仰之情。通过对帐下佳人和壮士的描写,诗人展示了他们的美丽与英勇,同时也突显了虞姬与郑君在众人中的独特性。诗中的仓黄象征着他们的音乐才华,进一步凸显了他们的非凡之处。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虞姬和郑君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虞姬是春秋时期楚国君主屈原的妻子,她因屈原的身世遭受迫害而自杀,成为了古代文学中一个凄美的形象。郑君则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君主,他在政治和文化上都有很高的成就。苏轼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佩,并赞扬了他们对君王的忠诚和才华。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词语和明快的节奏,展示了苏轼对虞姬和郑君的景仰之情。诗人以帐下佳人拭泪痕和门前壮士气如云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虽然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可能不如其他名臣或美人,但他们独特的才华和忠诚却使他们在苏轼心中独具价值。这首诗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通过对虞姬和郑君的描写,展现了苏轼对历史人物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忠诚和才华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hàng xià jiā rén shì lèi hén, mén qián zhuàng shì qì rú yún.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cāng huáng bù fù jūn wáng yì, dú yǒu yú jī yǔ zhèng jūn.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韵脚: 拼音:dú yǒu yú jī yǔ zhèng jūn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 我独南行。--《诗·邶风·击鼓》 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独存。--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南朝 宋·鲍照《代放歌行》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有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无"相对。 ①〈表〉所属她~部录像机。 ②〈表〉存在~见解。~希望。~花~草。 ③〈表〉发生和出现他~伤了。情况~了变化。 ④〈表〉估量或比较这只鸡~五斤多。他~你那样高了。 ⑤〈表〉大或多~把年纪。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于某些动词前面。〈表〉客气~请。~坐。~劳。 ⒊占据占~。孙权据~江东。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时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汉语词头,作助词(无义)~夏。~周。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有条件的,有边际的,可以穷尽的~限公司。 ②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 有yòu同"又"。还有,再加上三十~六。

:虞 (形声。从虍,吴声。虍,虎头。本义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 同本义 虞,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说文》 虞者,囿之司兽者也。--《贾子礼》 即鹿无虞。--《易·屯》 于嗟乎驺虞。--《诗·召南》 古代掌管山泽鸟兽的官吏 询于八虞。--《国语·晋语》 借指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虞而出之。--《史记·货殖列传》 又 虞不出则财匮。 到了二十多岁,学问成了,一切兵、农、礼、乐、工、虞、水、火之事,他提了头就知道 虞yú ①猜度;料想。 ②忧虑,忧患。 ③准备,防范。 ④企望;期待。 ⑤欺诈。 ⑥惊。 ⑦通"娱"。 ⑧古代掌管山林川泽之官。 ⑨古代一种祭祀名。既葬而祭叫虞,有安神之意。 ⑩朝代名。帝舜有天下之号。 ⑾古国名。舜之先封于虞,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周武王克殷,封古公亶父之子虞仲的后人于此,是为西虞。 ⑿古国名。夏禹封舜子商均于虞,为今河南省虞城县。夏少康自有仍奔虞,即此。 ⒀姓。战国时有虞卿。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姬 (形声。本义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 水名。相传为黄帝所居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国语·晋语》 黄帝的姓 黄帝君姬水,以为姓。--《说文》 昔少典,取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国语·晋语》。按,轩辕子二十五人,惟青阳与仓林氏得姓姬。 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史记·三代世表》。按,姬姜为古大姓,姬本黄帝裔,故尧赐姓姬也。 周人以后稷(黄帝之后)为祖,亦姓姬。又如姬国(姬姓之国。指周王朝);姬化(周文 姬jī ⒈〈古〉对妇女的美称。也称美女。 ⒉旧时称妾~妾。侍~。 ⒊汉代宫中女官名。 ⒋旧时称以歌舞谋生的女子歌~。

:与 (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與”,从与,从舁(鉹??),共同抬起,与,给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同本义 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又 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赠与(赠给);交与(交给);与人方便;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 与(與)yǔ ⒈跟,同,和~众不同。~虎谋皮。我~你们一道走。 ⒉给,授予交~。送~。赠~。 ⒊交往,友好彼此相~。不欺其~(其与指结交好的国家)。 ⒋赞许,帮助朝过夕改,君子~之。君不~胜者,而~不胜者。 ⒌ 与(與)yú同"欤"。 与(與)yù参加,参预~会。参~。~闻(亲自听到。参与其事且得知内情)。

:郑 (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同本义 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奠声。宗周之灭,郑徙缯洧之上,今新郑是也。--《说文》 至于南郑。--《穆天子传》。此旧郑也。 郑穆公使视客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周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季弟友(桓公)于此。在今陕西华县境。其后犬戎杀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武公迁居东都畿内,都新郑,即春秋之郑国。战国 时为韩所灭。又如郑声(郑国音乐);郑风(《诗》十五国风之一);郑国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 郑(鄭)zhèng ⒈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一带。 ⒉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君,尊也。--《说文》 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 君jūn ⒈〈古〉指帝王,诸侯~主。国~。 ⒉封建时代的一种封号春申~。长安~。 ⒊敬词李~。诸~。 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