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掬芳润兮凌险巘

"掬芳润兮凌险巘"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5:19:12


简介: “掬芳润兮凌险巘”出自宋代汪雄图的《黄山采药歌》,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ū fāng rùn xī líng xiǎn yǎ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出处: 《黄山采药歌》
内容:
黄山青兮峛崺,三十六峰兮森起。
草芸芸兮金吐华,石浥兮玉成髓。
若有兮薜荔衣,掬芳润兮凌险巘
朝撷英兮岩窦。
夕揽秀兮溪湄。
招浮邱兮为侣,岂刘陵兮自迷。
疗膏肓兮下土,陪轩辕兮与归。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汪雄图
诗人介绍: 徽州休宁人,字思远,一作致远。博学强记。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历峡州、建昌军教授,以明经讲学。所居据平坡植李,从学者筑室其旁,因号李坡先生。有《李坡集》。
翻译:

《黄山采药歌》是宋代诗人汪雄图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黄山青峻,峰峦起伏。绿草丛生,金色花朵吐放。石头湿润,仿佛玉石内蕴灵液。若是有薜荔衣裳,便可采摘这清香滋润的花朵,攀登险峰,早晨采摘此地的鲜花。夜晚拾起美丽的秀发,在溪水边漫步。诱邀在浮山的陵墓为伴,陪伴轩辕黄帝归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的壮美景色,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作者通过描绘山峦的峻峭和森林的茂盛,以及山上的花草和石头的美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清新、充满生机的美丽世界。作者也表达了对自然界各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描绘展示了黄山的雄伟壮丽。通过对山峦、花草和石头的形象描写,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景色和与之相伴的美丽事物。诗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作者也在诗中暗示了对历史人物的景仰和追思,使诗词更加丰富多层次。整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抒发情感的表达,令读者心生向往和敬畏之情,呈现了黄山独特的魅力和美景。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uáng shān qīng xī lǐ yǐ, sān shí liù fēng xī sēn qǐ.
黄山青兮峛崺,三十六峰兮森起。
cǎo yún yún xī jīn tǔ huá, shí yì xī yù chéng suǐ.
草芸芸兮金吐华,石浥兮玉成髓。
ruò yǒu xī bì lì yī, jū fāng rùn xī líng xiǎn yǎn.
若有兮薜荔衣,掬芳润兮凌险巘。
cháo xié yīng xī yán dòu.
朝撷英兮岩窦。
xī lǎn xiù xī xī méi.
夕揽秀兮溪湄。
zhāo fú qiū xī wèi lǚ, qǐ liú líng xī zì mí.
招浮邱兮为侣,岂刘陵兮自迷。
liáo gāo huāng xī xià tǔ, péi xuān yuán xī yǔ guī.
疗膏肓兮下土,陪轩辕兮与归。
韵脚: 拼音:jū fāng rùn xī líng xiǎn yǎn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三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掬 两手相合捧物 受珠玉者以掬。--《礼记·曲礼》。释文两手曰掬。” 舟中之指可掬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注两手可掬。” 又如以手掬水;掬示(捧出来示众,昭示) 置于可”后,指可以用手捧住。多用来描写景色鲜明或情绪充溢 抓取,取 卷起;卷缩 撅;翘起 八戒采着马,掬着嘴,摆着耳朵。--《西游记》 掬 犹捧。指两手相合所捧的量。如掬壤(一捧之 掬jū用两手捧起以手~砂。笑容可~(形容满脸堆笑的样子)。

:芳〈名〉 (形声。从苃,方声。本义花草) 同本义 野芳发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芳芷(香草名);芳苓(芳荃。香草名);芳草(香草) 香气 芳,草香也。--《说文》 芳菲菲其弥章。--《楚辞·离骚》。注香貌。” 兰芝以芳未尝见霜。--《淮南子·说林》 芳与泽其杂糅兮。--《楚辞·离骚》 兰有莠兮菊有芳。--汉武帝《秋风辞》 指春天 指女子 芳 fāng ⒈花草的香味~香。芬~。〈喻〉美好的德行或名声万古流~。  ⒉花草篱边野外多众~。

:润 (形声。从水, 闰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同本义 润,水曰润下。--《说文》 润,渍也。--《广雅》 润之以风雨。--《易·系辞》 雨润万物。--《论衡·雷虚》 温润而泽。--《礼记·聘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又如润一润喉咙;润下(雨水下以滋润万物);润雨(受雨水滋润);润改(滋润涵养);润滋(滋润) 修饰,使有光彩 润,饰也。--《广雅》 必待明圣润色。--《汉书·终军传》 又如润屋(装饰房屋);润正(润色纠正);润笔之绢(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润改(润 润rùn ⒈潮湿,不干枯湿~。滋~。雨~万物。 ⒉加油或水,使不干燥~肤膏。~嗓子。 ⒊细腻,光滑丰~。光~。 ⒋修饰,使有光彩~饰。~色。 ⒌利益利~。分~。 ⒍

:兮 啊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周南·葛覃》 兮xī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缘天梯~北上。登太乙~ 玉台。

:聆〈动〉 (形声。从耳,令声。本义细听) 同本义 聆广乐之九奏兮。--张衡《思玄赋》 宝玉接过来,一面目视其文,耳聆其歌。--《红楼梦》 扣而聆之。--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聆偈(听经);聆受(倾听并接受);聆训(听受训教);聆教(聆听教晦);聆音察理(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 明了,清楚 观读之者,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通耳。--汉·王充《论衡》 又如聆聆(明了,清楚) 凌líng ①冰;积聚的冰。 ②侵犯;欺压。 ③暴虐;凶恶。 ④压倒;胜过。 ⑤渡过;逾越。 ⑥乘,驾驭。 ⑦迎;冒。 ⑧升,登上。 ⑨迫近。~晨﹑~曉。 ⑩姓。

:险 (形声。从阜,佥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险,阻难也。--《说文》 军旅思险。--《礼记·少仪》 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地险,山川丘陵也。--《易·坎》 险以远。--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常石险远。 又如险瘠(艰险贫瘠);险易(艰险与平坦之地);险戏(艰险) 地势险峻、危险 不登险峰,不识天地的辽阔。--碧野《富春江畔》 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险 险(雞)xiǎn ⒈地势扼要,难于通过~要。~阻。天~。 ⒉地势不平坦~以远,则至者少。 ⒊危,不安全危~。冒~∶~。~症。~境。 ⒋狡诈,狠毒~诈。~恶。~毒。阴~。 ⒌几乎,差一点~遭暗算。~些丧命。 险jiǎn 1.少。 险yán 1.岩岸。

:巘yǎn 1.山;山顶。《诗.大雅.公刘》"陟则在巘,复降在原。"毛传"巘,小山,别于大山也。"朱熹集传"巘,山顶也。"一说,巘为上大下小之山,参阅孔颖达疏。 2. 上大下小的山。 3.险峻。参见"巘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