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W 诬谮遭遐谪

"诬谮遭遐谪"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05:49:30


简介: “诬谮遭遐谪”出自唐代许棠的《寄建州姚员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ū zèn zāo xiá zhé,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出处: 《寄建州姚员外》
内容:
诬谮遭遐谪,明君即自知。
乡遥辞剑外,身独向天涯。
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
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许棠
诗人介绍: 许棠(生卒年不详),字文化,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翻译:

中文译文:
寄给建州的姚员外
许棠

亲译无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棠写给建州的姚员外的一封信,表达了诗人的生活遭遇和他的内心感受。诗人因被诬谮而被放逐,明君已经了解了真相。诗人远离故乡,独自前往边疆。在岭堠上,云雾腾踊,雨水在闽方面不断。尽管他南来了,但他的愿望没有实现,他希望能尽早回到北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遭遇。诗人身处逆境,但他并不气馁,而是保持了乐观的心态。他相信明君会了解事实真相,他也相信自己会尽快回到北方。诗人在写作的时候,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云雾和雨水象征着他远离家乡的困难和不幸。整首诗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同时也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ū zèn zāo xiá zhé, míng jūn jí zì zhī.
诬谮遭遐谪,明君即自知。
xiāng yáo cí jiàn wài, shēn dú xiàng tiān yá.
乡遥辞剑外,身独向天涯。
lǐng hòu mán yún jī, mǐn kōng zhàng yǔ chuí.
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
nán lái zhōng bù suí, rì tàn běi guī qī.
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
韵脚: 拼音:wū zèn zāo xiá zhé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诬 欺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佞誉诬谀。--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诬禄(假冒有功而受禄)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诬善之人,其辞游。--《易·系辞》 诬守纳己赇。--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诬去贤使君。 诬太守者。 又如诬扳(犯罪的人诬告攀扯他人);诬罪(诬陷使人入罪);诬系(捏造事实,使人获罪);诬良为盗;诬言(诬罔之言。虚伪骗人的言辞);诬罔(诬蔑冤枉);诬诋(捏造事实以诋毁人) ;诬善(诬陷,欺骗善良) 抹杀 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隋·王度《古镜记》 诬wū欺骗,捏造,陷害~赖。~告。~陷。~(污)蔑。

:谮 (形声。从言,赞声。本义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 同本义 谮,谗也。--《玉篇》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诗·小雅·巷伯》 夫人谮公于齐侯。--《公羊传·庄公元年》。注如其事曰诉,加诬曰谗。” 浸润之谮。--《论语·颜渊》 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韩非子·奸劫弑臣》 又如遭谮(遭到诽谤谗害);谮语(谗言;说别人的坏话);谮人(诬谗他人);谮害(进谗言伤害) 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言。 谮jiàn 1.不信。

:遭 (形声。从辵,曹声。本义遇见,碰到) 同本义(多指碰到不幸的事) 遭,遇也。--《说文》 遭先生于道。--《礼记·曲礼》。疏逢也。” 未既龀而遭之。--《国语·郑语》。注遇也。” 遭圣则兴。--《史记·孝武纪》 故遭罹而嬴缩。--班固《幽通赋》 晏子出,遭之途。--《史记·管晏列传》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遭伤(遇死;被害);遭变(遇到变故);遭坏(遇到山崖或墙壁等的崩塌);遭险(遇到危险) 受到;遭受 轩凡四遭火。--明·归有光《项脊轩 遭zāo ⒈逢,遇,碰到~遇。~风。~殃。 ⒉量词。次,周这是头一~。将绳索绕三~。

:遐 (形声。从辵,叚声。本义远) 同本义 遐,远也。--《说文新附》 若陟遐,必自迩。--《书·太甲》 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躥足抗首,请献厥珍。--汉·扬雄《长杨赋》 矫首而遐观。--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在我傍。--《警世通言》 地遐怪物聚,寺古深殿存。--宋·范祖禹《资州路东津寺》 又如遐僻(偏远);遐宣(远远宣扬);遐方(远方);遐布(传播到远处) 长久,久远 降尔遐福,维日不足。--《诗·小雅·天保》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唐· 遐xiá ⒈远~迩(远近)。扬声~方。 ⒉长久~龄(高龄)。 ⒊〈古〉何,为什么~不谓矣(谓说)。

:谪 (形声。从言,啻声。本义有意指摘,责备) 同本义 谪,罚也。--《说文》 罚罪者曰谪。--《通俗文》 国子谪我。--《左传·成公十七年》 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左传·昭公七年》 善言无瑕谪。--《老子》 穷年不相谪发。--《列子·力命》 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左传·桓公十八年》 室人交遍谪我。--《诗·邶风·北门》 又如谪疑(指摘怀疑);谪我(谴责我);谪骂(责骂);谪谴(谴责);众口交谪 降职并外放 谪(讁)zhé ⒈谴责,责罚众口交~。 ⒉封建时代指被贬职、被流放贬~。~逐。又指被罚罪的人~戍(被罚守边)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