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鄮山之塾

"鄮山之塾"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08:12:59


简介: “鄮山之塾”出自宋代方回的《赵氏鄮山书院诗》,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mào shān zhī shú,诗句平仄:仄平平平。
出处: 《赵氏鄮山书院诗》
内容: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
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
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
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
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
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
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方回
诗人介绍: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翻译: 国学在国,本校在乡。
在就说序,在党说学校。
虞夏商周,其制更详细。
家也有私塾,以修来隐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好。
下而为人,上,侯王。
无不有老师,扶纲植物常。
活人之类,依靠这些来生活。
天下九州,以治以平。
家耶户行为,无刑无战争。
难道像后世,死亡实际上存在名称。
业绩难道没有斋,论也有堂。
所学是什么,限于文章。
抢劫捡,青紫色为荣。
高虚低浅,照道理不明白。
亦儒他的帽子,也你也你。
邓山的学校,谁是成功的。
不是有什么希望,而这个营的。
一圣百贤,其房屋辉煌。
向他看齐就是,遵照这行。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读音: guó xué zài guó, xiāng xiào zài xiāng.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zài suì yuē xù, zài dǎng yuē xiáng.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yú xià yīn zhōu, jué zhì mí xiáng.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jiā yì yǒu shú, yǐ xiū yǐ cáng.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méng ér yǐ yǎng, zhǎng wǎng bù zāng.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
xià ér wèi shì, shàng ér hóu wáng.
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mò bù yǒu shī, fú gāng zhí cháng.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
shēng rén zhī lèi, lài cǐ yǐ shēng.
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sì hǎi jiǔ zhōu, yǐ zhì yǐ píng.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jiā dé hù xíng, mí xíng mí bīng.
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qǐ ruò hòu shì, sàng shí cún míng.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
yè qǐ wú zhāi, lùn yì yǒu táng.
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suǒ xí yī hé, zhǐ yú cí zhāng.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
piāo qiè duō shí, qīng zǐ wèi róng.
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gāo xū bēi qiǎn, zhú lǐ fú míng.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
yì rú qí guān, yì gōng yì qīng.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mào shān zhī shú, shuí shí chéng zhī.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
fěi yǒu suǒ jì, ér sī yíng zhī.
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yī shèng bǎi xián, jué wǔ huáng huáng.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
xī zhī zé shì, jǐng xíng shì xíng.
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韵脚: 拼音:mào shān zhī shú
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鄮mào 1.古县名。秦置,汉属会稽郡,在今浙江省鄞县东。在鄮山之北,因山得名。隋废。 2.姓。东汉有鄮孜。见宋邵思《姓解.邑》。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塾 (形声。从土,孰声。本义古时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 宫门外两侧房屋,为臣僚等候朝见皇帝之处 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右塾之前。--《书·顾命》 古时又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屋 春, 旧时私人设立的学校 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周容《芋老人传》 射垛,箭靶 使长安中官署及天下乡亭皆画伯升象于塾,旦起射之。--《后汉书》 塾shú旧时称私人教学的地点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