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砥柱中立

"砥柱中立"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08:06:25


简介: “砥柱中立”出自宋代靖康小雅的《东京留守宗公》,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dǐ zhù zhōng lì,诗句平仄:仄仄平仄。
出处: 《东京留守宗公》
内容:
洪河滔滔,撼野摧山。
砥柱中立,独当狂澜。
敌势焰焰,动植俱残。
公俯视之,若萤燐然。
知无不为,独殿中原。
方事北讨,将以身先。
赤羽若日,朱旗绛天。
二贼巧沮,行或止还。
虽配备二贼,奚足偿焉。
夺之遽矣,中外悲叹。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靖康小雅
诗人:
翻译:

《东京留守宗公》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靖康小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洪河滔滔,撼野摧山。
砥柱中立,独当狂澜。
敌势焰焰,动植俱残。
公俯视之,若萤燐然。

知无不为,独殿中原。
方事北讨,将以身先。
赤羽若日,朱旗绛天。
二贼巧沮,行或止还。

虽配备二贼,奚足偿焉。
夺之遽矣,中外悲叹。

译文:
洪河滔滔,撼动大地,摧毁山川。
砥柱般屹立,独自面对汹涌的浪潮。
敌人的势力熊熊燃烧,动物和植物都遭到残害。
宗公俯瞰着这一切,如同微弱的萤火虫。

他明白无论什么事情,都愿意去做,独自守护着中原。
他即将北征,愿意率先以身作则。
他的红色羽毛如同太阳,他的朱红旗帜在天空中飘扬。
两个贼人心机深沉,行动时或者退缩。
虽然他们被装备充分,但如何能够弥补失去的呢?
抢夺已经发生,国内外都悲叹不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宗公留守东京,面对外敌入侵的形势下,坚定地担当起保护中原的责任。洪河滔滔、摧毁山川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入侵势力的凶猛和破坏力。作者通过"砥柱中立"的形象描绘了宗公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他独自一人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敌人,不畏艰险,昂然站立。诗中的"敌势焰焰,动植俱残"表达了侵略者对于人类和自然的双重摧残,凸显了战争给人民和环境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宗公被描绘成一个英勇无畏的形象,他将以身作则,率先北征。"赤羽若日,朱旗绛天"形象地描绘了他的英勇形象,红色的羽毛和旗帜象征着他的威严和荣耀。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两个贼人的存在,暗示了内外交困的局面,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虽然这两个贼人心机深沉,但他们的行动终将受到制止,无法弥补他们对国家的伤害。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和侵略带来的痛苦的关注,同时赞颂了那些英勇坚毅、守护家园的人物形象。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守护者的意志,诗词呈现了一种悲壮和坚定的氛围。它鼓励人们在困难和逆境中坚守正义、奋发向前,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于保家卫国的情感表达,呼应了当时宋代社会动荡和战乱的背景。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óng hé tāo tāo, hàn yě cuī shān.
洪河滔滔,撼野摧山。
dǐ zhù zhōng lì, dú dāng kuáng lán.
砥柱中立,独当狂澜。
dí shì yàn yàn, dòng zhí jù cán.
敌势焰焰,动植俱残。
gōng fǔ shì zhī, ruò yíng lín rán.
公俯视之,若萤燐然。
zhī wú bù wéi, dú diàn zhōng yuán.
知无不为,独殿中原。
fāng shì běi tǎo, jiāng yǐ shēn xiān.
方事北讨,将以身先。
chì yǔ ruò rì, zhū qí jiàng tiān.
赤羽若日,朱旗绛天。
èr zéi qiǎo jǔ, xíng huò zhǐ hái.
二贼巧沮,行或止还。
suī pèi bèi èr zéi, xī zú cháng yān.
虽配备二贼,奚足偿焉。
duó zhī jù yǐ, zhōng wài bēi tàn.
夺之遽矣,中外悲叹。
韵脚: 拼音:dǐ zhù zhōng lì
平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四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砥 (形声。从石,氐声。本义质地很细的磨刀石)同本义 则字平如砥。--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如砥石(磨刀石);砥磨(在磨刀石上磨) 砥 引申为磨 晋人已胜智氏,归而缮甲砥兵。--汉·刘向《说苑》 又如砥刃(磨利兵器);砥钝(磨钝成利);缮甲砥兵 平定 阻滞,挡 磨炼 砥 平直; 砥 dǐ质细的磨刀石(与质粗的磨刀石砺相对)。 【砥砺】 ①磨炼~意志。 ②勉励互相~。 砥zhǐ 1.质地较细的磨刀石。 2.磨。 3.磨练;修养。参见"砥节"﹑"砥砺"。 4.平均。 5.平直;平坦。引申为公平。参见"砥平"﹑"砥直"。 6.平安;安定。参见"砥平" ﹑"砥属"。 7.阻挡;阻滞。

:柱 支撑。通拄” 且鳌足可以柱天,体必长大,不容于天地,女娲虽圣,何能杀之?--《论衡·谈天》 又如柱天(撑天;支天);柱地(立柱支地) 挡住;阻塞 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三国志》 拄 手把定筇竹,柱杖行田野,出村房。--《刘知远诸宫调》 又如柱杖(手杖)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柱,楹也。--《说文》 剪屏柱楣。--《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 东至于底柱。--《书·禹贡》 散木也,…以为柱则蠹。--《庄子·人间世 柱zhù ⒈支撑建筑物的构件木~。石~子。 ⒉像柱子的东西冰~。汞~。 ⒊ 柱zhǔ 1.见"柱夫"。 2.支撑;拄持。

:中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同本义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又如人中(人 中zhòng ⒈符合,适合,正着,正对上~意。圆者~规,方者~矩。正~下怀。打~目标。百发百~。 ⒉感受,受到,遭到~暑。~风。~毒。~弹。恶语~伤。 ⒊ 中zhōng ⒈里,内,一定范围内室~。水~。草~。空~。国~。学校~。宇宙~。 ⒉跟"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位置~点。~段。~流砥柱。 ⒊性质、等级、高低等在两者之间的~间。~等。~学生。~流货物。 ⒋〈表〉正在进行在讨论~。在设计~。 ⒌适合于,有能力~看。~听。~用。 ⒍中国的简称~文。~医~药。 ⒎半~夜。 ⒏〈方〉成,行,好~不~?~。 ⒐ ①中心地区。 ②特指国家政权、党派、团体等的最高领导机构~央文件。 ⒑ ①四方的中间点或部分圆的~心。广场~心。 ②处在主要地位的~心人物。~心工作。 ③在某个方面占重要位置的地方政治~心。商贸~心。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立,俲也。--《说文》 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恒》 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史记·项羽本纪》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卖油翁释担而立。--宋·欧阳修《归田来》 或立或卧。--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挺立(直立);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立托(依托);立容(站立时的仪态容表);立戟(卫士持戟侍立守卫);立谈(停立交谈) 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立lì ⒈站~正。起~。〈引〉竖,竖起来~碑。~旗杆。 ⒉做出,定出~功。建~。设~。 ⒊缔结,制定,决定~约。~法。~志。 ⒋存在,生存独~。自~。 ⒌即刻,马上~刻。~即。~时。~见功效。 ⒍〈古〉登上帝王、诸侯或某一位置~帝。高祖乃~为沛公(高祖刘邦)。 ⒎用于节气,〈表〉季节的开始~春。~冬。 ⒏ ①六面都是方形的形体。 ②数学上指"一数自乘三次"(本数×本数×本数)。 ⒐ ⒑ ①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位置和所抱的态度。 ②特指阶级立场工人阶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