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J 蓟子去不远

"蓟子去不远"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6:29:43


简介: “蓟子去不远”出自宋代何梦桂的《三用韵》,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zi qù bù yuǎ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
出处: 《三用韵》
内容:
何年铸铜柱,请为问伏波。
蓟子去不远,金狄谁再摩。
世变落莽渺,吾意成蹉跎。
盗跖饫肝脍,孔圣厄弦歌,祸福吾欲问,当世无史鮀。
问天天匪高,只恐民听讹。
形骸天委质,性命天委和。
吾固闻诸天,如何复如何。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何梦桂
诗人介绍: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翻译:

《三用韵》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时世变迁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中以铜柱、伏波、蓟子、金狄、盗跖、孔圣、史鮀等形象和典故来象征不同的时代和人物,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提问和描绘,展现出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疑惑和困惑。

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诗意如下:

何年铸铜柱,
请为问伏波。
蓟子去不远,
金狄谁再摩。

译文:多少年前铸造的铜柱,请告诉我关于伏波的事情。蓟子已经离去不久,金狄谁会再次摩擦。

诗意:铜柱象征历史的长久和传承,伏波代表着昔日的辉煌。蓟子离去不久,指的是现实中的时代变迁,金狄则代表新的力量和挑战。作者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疑惑。

世变落莽渺,
吾意成蹉跎。
盗跖饫肝脍,
孔圣厄弦歌。

译文:世界的变迁如此混沌和遥远,我的意愿变得渺小。盗跖吃肝脍,孔圣厄运中弹琴。

诗意:诗人对于世界的变迁感到茫然和困惑,自己的意愿和努力似乎变得微不足道。盗跖吃肝脍指的是世间的黑暗和邪恶,而孔圣弹琴则代表着高尚的艺术和智慧。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于正邪、善恶的观察和思考。

祸福吾欲问,
当世无史鮀。
问天天匪高,
只恐民听讹。

译文:我想询问祸福之事,但当今世界没有史鮀。问天,天并不高远,只恐怕民众会被欺骗。

诗意:作者想要寻求祸福之道的答案,但现实中却没有可信的人或书籍来指引。问天,天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作者担心民众会受到虚假消息的误导。

形骸天委质,
性命天委和。
吾固闻诸天,
如何复如何。

译文:我的身体由天命所决定,性命也由天命所决定。我曾听说天的事情,天又是如何,又是如何。

诗意:作者认为人的身体和性命都受到天命的支配和安排。他曾听说过关于天的一些事情,但对于天的真实面貌和运行方式仍然感到疑惑。

通过对于历史、现实、命运和天命的思考,诗人何梦桂在《三用韵》中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和思考,展现了对于世事变迁和命运安排的疑惑和困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é nián zhù tóng zhù, qǐng wèi wèn fú bō.
何年铸铜柱,请为问伏波。
jì zi qù bù yuǎn, jīn dí shuí zài mó.
蓟子去不远,金狄谁再摩。
shì biàn luò mǎng miǎo, wú yì chéng cuō tuó.
世变落莽渺,吾意成蹉跎。
dào zhí yù gān kuài, kǒng shèng è xián gē,
盗跖饫肝脍,孔圣厄弦歌,
huò fú wú yù wèn, dāng shì wú shǐ tuó.
祸福吾欲问,当世无史鮀。
wèn tiān tiān fěi gāo, zhǐ kǒng mín tīng é.
问天天匪高,只恐民听讹。
xíng hái tiān wěi zhì, xìng mìng tiān wěi hé.
形骸天委质,性命天委和。
wú gù wén zhū tiān, rú hé fù rú hé.
吾固闻诸天,如何复如何。
韵脚: 拼音:jì zi qù bù yuǎn
平仄: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三阮  (仄韵) 去声十四愿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蓟 (形声。从苃。义蓟属植物的泛称) 同本义 古州名 古县名 蓟县。秦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 县名。在天津市北部,邻接北京市和河北省。秦置无终县,隋改渔阳县,明入蓟州,1913年改为蓟县 蓟jì多年生草本,春天发芽,茎叶有刺和白色软毛,花紫红色。分大蓟和小蓟。全草供药用。嫩茎叶可食或作饲料。

: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同本义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子zǐ ⒈儿,儿或女~女。~孙。泛指人男~。女~。 ⒉称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士~。舟~。 ⒊〈古〉写在姓氏后面〈表〉对人的尊敬孔~。庄~。墨~。也指一个流派的人诸~百家。 ⒋〈古〉对人的敬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以~之矛,陷~之盾,何如? ⒌旧时称师长或门徒夫~。弟~。 ⒍植物的籽实或动物的生殖细胞瓜~。油菜~。卵~。精~。鱼~。 ⒎幼嫩的~鸡。~鸭。~姜。 ⒏〈古〉五等爵位(公侯伯~男)的第四等~爵。 ⒐〈古〉图书分类法,四部(经史~集)的第三部。 ⒑从母体产生的,跟"母"相对的~金(利息)。~音(辅音)。 ⒒地支的第一位,也用作次序第一。 ⒓ ⒔ ⒕ ⒖ ①弟弟,子侄等职工~弟。 ②后辈,年轻人工农~弟。 ⒗子(读轻声)词的后缀。加在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等的词素之后绳~。珠~。凳~。瘦~。瘸~。出了乱~。 ⒘子(读轻声)少数量词的后缀一揽~。敲几下~门。 子zi 1.名词后缀。 2.某些量词的后缀。 3.用于动词﹑形容词词素之后,构成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4.助词。表示时态﹑动态,相当于"着"﹑"了"。 5.助词。表示语气 。

:去〈动〉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本义离开) 同本义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魏禧《大铁椎 去qù ⒈离开~职。离~。就~。 ⒉前往,由此到彼~学校。从成都~上海。快给他~封信。 ⒊距,距离,差别此~那儿有两公里。相~甚远。 ⒋除掉,放弃,减掉~掉。除~。减~。 ⒌已过的过~的。特指刚过的一年~冬。~年。 ⒍失掉大势已~。 ⒎在动词前〈表〉去做或要做~杀鸡。明天~买鞋。 ⒏在动词后〈表〉趋向或持续下~。出~。让他说~。照常做~。 ⒐扮演(戏曲里角色)你~演书生。 ⒑ ⒒ ⒓ 去jǔ 1.收藏。 去qū 1.驱逐。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远 (形声。从辵,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又如 远(遠)yuǎn ⒈空间或时间的距离长,跟"近"相对~方。~古。路~。长~。久~。 ⒉不接近,关系疏~亲。疏~。 ⒊(差别)大相差甚~。 ⒋深远言近旨~(说话浅近,含意深远)。 远yuàn 1.离开;避开。 2.不亲近;不接近。 3.违背。